《美人谋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人谋欢-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一六章 绸缪() 
这次水灾在莫少璃记忆里是存在的,但因为前世她人在京城,而且是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幽居中,所以她也只知道前世江南发生过水灾,确切的时间和具体发生地她并不甚清楚。

    只记得大约是在今夏。

    为此莫少璃入夏时早早就让程诺对江南一带的田庄店铺宅院进行布置防范,以防水灾。此外,还让他筹建了救援队,储备了大量赈灾物资。

    “到时若真用得上,也是难得的福报。”她对程诺这么说。

    程诺犹豫了一下,说道:“江南之地十数年来风调雨顺,并未曾有过灾害发生,姑娘如何知道今夏一定会有水灾?若是……”

    他们搞这样大的阵仗,若是并无水灾发生,岂不是白白许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物资储备倒还罢了,筹建“救援队”却需大量银钱供养,人力约束管理,十分地耗神耗力。

    况且私募队伍,被朝廷知道……就是大事。

    莫少璃看出他的疑虑,笑道:“也不是说水灾一定会发生了。我也是觉着江南风调雨顺了十数年,担心物极必反,静极生变,所以想要防范着。免得真有事情发生时,我们毫无准备,措手不及,无辜伤掉江南那若许多的铺子。至于私募队伍……咱们只备救灾之物,丝毫不涉及武器兵工,朝廷也应该不会无故降罪。”

    “这么说,姑娘也只是为未雨绸缪?”程诺道。

    莫少璃点头道:“咱们家大业大,伤不起。无论如何,防患于未然总是没错的。“

    程诺听她这么说,也就点头同意了。

    虽然他觉得水灾发生可能性很小,但这些年他顺从莫少璃惯了,为莫少璃他对宋恪杜兴都敢下手了,何况这样无关紧要的小事?

    而且他觉得莫少璃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比起江南那许多田产铺子来,养一支救援队所花费用就寥寥了。

    于是,程诺很快安排好了一切。

    他所以会答应莫少璃费这些心力,一半原因是他觉得莫少璃所虑不无道理,毕竟他们如今在江南产业颇多,若真受灾,损失必然惨重,更多的却是因为他愿意宠着莫少璃,不想逆她的意。

    就当做哄她高兴罢,程诺如是想。

    其实他并不认为当真会有水灾。

    所以当江南水灾急报送到程诺手里时,他看着急报怔了半响。

    这么会?

    七七是会观天象?还是能够未卜先知?

    从那年的雪灾到如今的水灾,以及其间种种许多事,包括建造白云观留住丘广寒给宋渊医治头疾,她事事都能占取先机……程诺细思起来不是没有怀疑的。

    可他不是沈策,他没有重生,所以他想不到这世上会有重生之人,重生之事。

    他只是觉得……七七身上,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东西。

    那些东西,让她能够预知别人无法知道的事……

    程诺这么想着,对水灾由原先的不以为意,倒不觉变得重视起来。

    也许七七对江南的安排另有用意?

    凤仪苑,

    “也难怪宋渊能够篡位成功,关键时刻,他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莫少璃感叹。

    虽然她不知道宋渊为什么会让沈策去赈灾,但在她看来,沈策确实是去江南的最好人选。

    沈策出身勋贵武将家,却走科举做了文臣,在朝中更是文武不亲。文武大臣们虽有心想要讨好他,但他那孤桀的性子,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亲近。

    左右左,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孤臣。

    不朋不党,不营不私,又极具能力……深受杜兴朋党之苦的宋渊身边正需要这么一个人,沈策恰逢其时。

    莫少璃记得前世去江南赈灾的是刑部尚书胡成。

    胡成从江南赈灾回来后,取代工部尚书谢安成为内阁次辅。谢安被参奏失职,贬出京城。

    也正因为胡成江南赈灾有功在宋渊面前得了脸,所以林聪把何有道草菅人命的把柄递给胡成,胡成借机扳倒何有道时,杜兴才没有出手捞何有道,而是由着胡成把何有道弄去了桂林府。

    今世胡成是没有机会去江南了。他早已在张怀监守自盗的案里被沈策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失去了宋渊的信任和重用。如今他虽还在刑部尚书位置上坐着,却形同摆设。

    “情况已有不同,也不知沈三此去江南又会如何?”莫少璃自语,提笔写信给程诺。

    宋渊让他去江南赈灾,在莫少璃的意料之中,却在沈策的意料之外。

    前世此时,他正在北疆军营里苦熬,生活中除了练兵打仗外,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別的事,加以北疆消息闭塞,江南水灾的事他当时根本不曾听闻。

    也是后来他回到朝中,得知工部尚书谢安被贬斥山东后,打听了缘由,才知道了水灾之事。

    虽然去江南赈灾于公是为国为民,于私能捞得政绩,但对沈策而言,他却并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京城。

    宋恪杜兴借杜若衡有孕蠢蠢而动,欲逼宋渊册立宋恪为太子。

    虽然沈策也知道前世此次宋恪杜兴并没有得逞,但这却实实在在是个反手搏击的好机会。

    杜兴日渐势大,现今又联手宋恪,皇上虽然口中不说,心里岂能毫无猜疑?

    也许,皇上所缺的不过就是时机和借口。

    如今他只需推波助澜地给皇上一个合适的借口,也许趁势就能将杜兴拉下马……可忽然的,皇上竟要遣他离京,倒让沈策有些琢磨不透宋渊的心思了。

    莫非皇上并不想现在对杜兴动手?还是……

    沈策却猜对了。

    宋渊此次会让沈策去江南,一是觉得没有人比沈策更合适;其二,却竟真的就是他已然猜测到沈策将要对杜兴有所动作,想要把他支开。

    因为,他并不想此时动杜兴。

    从他还是岐山王,杜兴还是先帝首辅开始,到现在他是君,杜兴是臣,没有人比他更知道杜兴在朝中势力有多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能对杜兴动手他早动手了,何至于一直拖到现在,尾大不掉。

    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沈三能知朕心,也应该不会负朕所望!只是,他应该更有耐心一些。”宋渊叹息着,让刘公公把沈策召到了御书房,说了一番似有所指的话后,当着沈策的面又写了一道圣旨。

第二一七章 放心?() 
沈策刚从皇宫回到府中,阿泽来报:“三爷,楚王来了。”

    他话刚落音,宋恒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沈三,父皇在这个节骨眼上让你去江南,他们那边怎么办?”

    宋恒口中的他们,自然指的是宋恪和杜兴。

    “事情有变。”沈策对他说道。

    “他们……皇上已有安排,如今我们只怕要顺势而为了!”

    宋恒不解道:“何为顺势而为?”

    沈策就把宋渊召见自己的事告诉了他:“……如果我没有猜错,皇上对宋恪和杜兴其实早已有了猜忌。”

    宋恒道:“你是说……”

    沈策点头:“从前我们或者错怪了皇上,如今看来事情许是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有些时候,有些事情,皇上也许不是不做,而是不能。今日御书房里皇上虽没有明说,但话中却似有所指,其意也是想要告诉我,有些事……不宜操之过急。”

    以前他只是猜测,也是今天在御书房听了宋渊的话后他才敢确定,皇上对杜兴的看似倚重果然并非完全出于信任,更多的是忌惮。

    本来他一直不能明白,前世宋恪天时地利人和,皇上为什么却迟迟没有立宋恪为太子?如今他方才知道,原来不管前世还是今世,皇上都已看出杜兴的狼子野心。

    宋恪以为他和杜兴联姻是找到了靠山,却不知恰恰弄巧成拙,正因为这桩婚姻,他失去了成为太子的可能。

    只前世宋渊却也没有想到,他死后,龙位终究还是落在了宋恪手里。

    由此沈策也越发疑心前世宋渊的死因。

    皇上深谋远虑,步步为营,并不是没有成算的人,却为何前世临终前对身后事毫无安排?虽然那时宋恒已死,但皇子里除宋恪外,四皇子靖王宋悯,五皇子陈王宋祈,八皇子恭王都还尚在。

    皇上即便猜忌杜兴,怕江山旁落不立宋恪,也可以册立别的一个。

    却为何……

    除非,他是猝然而亡。

    沈策想到这里,目光渐寒。

    若前世皇上的死真与杜兴有关,那么杜兴其人,应是远比自己所以为的心狠手辣!

    次日早朝,宋渊再出圣旨,毫无前兆,雷厉风行,当机立断地把叫嚷立储跳得最欢的几个“……贬去西北,永不复用!”

    此旨一下,在朝廷中所引起的震动和宋恪杜兴惶恐自不必说。

    莫少璃听到消息后终于放下心来:“这下,沈策应该可以安心去江南了罢?”

    虽然沈策宋恒事情做得隐蔽,但莫少璃因为时刻关注,对他们的举动也探知了一二。她知道沈策和宋恒花了不少工夫给宋恪杜兴布局,如今眼看就要收网。

    却在这样的时刻,沈策忽然被派往江南……想来他心中也是不愿的罢?

    宋渊这道圣旨不但杀鸡儆猴警告了宋恪杜兴,同时也安了沈策的心。

    这样一来,不但沈策可以放心,连她暂时也可以放心了。

    确定宋渊对宋恪杜兴结盟态度与前世无二,她接下来可以更省些精神气力,计划也可以更顺利些。

    可莫少璃并不知道。‘’

    她是放心了,沈策却没有放心。

    关于水灾,前世沈策因为此时尚在北疆,对此事的记忆比莫少璃还要模糊。这段日子他又只顾给宋恪杜兴设套,竟就把这事忘了。

    骤然接到皇上的委任圣旨时,他是有些猝不及防。

    但皇上现今既已表态,他倒也不妨耐心等待。

    毕竟,皇上传递出来的信息也没错,若非迫不得已,现在并不是反击宋恪杜兴的最好时机。有了皇上这番警告,想来短时间内,至少在自己从江南回京之前宋恪和杜兴不敢再有大的动作。

    对此事沈策暂时是没有不放心的了。

    让他所不能放心的,却是莫少璃。

    宋恪虎视眈眈,杜若衡又明摆着要助纣为虐,有他在京城看着,莫小七自然无忧。

    可如若他不在……莫小七处境就有些危险了。

    宋恪做事也许多少还会有些顾忌,杜若衡却是……沈策前世从北疆回京后因为想要查明宋恒死因,曾多次夜探许王府,对宋恪府里那些乌糟事一清二楚。

    这也是这世他对杜若衡从来不假言辞的原因。

    莫要说杜若衡的父亲杜兴是灭门沈家的帮凶,即便不是,那样暴戾恣虐的女子,他也根本不屑一顾。

    女子善妒,情有可原。

    但杜若衡却绝非只是善妒,她的疯狂……

    他不能不防。

    许王府,杜若衡沉着脸,扶着腰在园子里散步。

    自打她有身孕后,宋恪对她管束越来越多,这不许做,那不许去,她成日里除了只能在王府里转圈,还是只能在王府里转圈。

    偏偏母亲还帮着宋恪的腔:“王爷说的没错,如今你肚子里的孩子才是最要紧的,别的事都以后再说。”

    杜若衡每每想到这些,就只想一掌把肚子里的那团肉打没有……省得闹心。

    尤其是现在,沈三公子就要离京去江南了,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临行前她想见他一面都不能够!

    虽然以前她自由时想要见到沈策也没那么容易,但许王妃早把那时的事选择性地忘了,只觉得自己如今见不到沈三公子,全是肚子的错。

    杜若衡微微低头,目光落在自己的腹部,脸色愈发阴沉起来。

    “……要说皇上还真是偏爱镇国公府沈三爷,三天两头地就要召进宫里陪着下棋说话。”

    杜若衡正自愤恨着,忽然听到甬路边花丛后隐约有说话声传来,话里竟是似乎在说着沈策。

    她脚步不由就停了下来。

    “可不是哪!听说因为沈三爷马上就要离京上任去江南,皇上这几天召见沈三爷召见得更勤了。刚才我家小二子从外面回来时说,他在正阳街看到沈三爷又进了宫!”另一个声音说道。

    沈策去了宫里?

    杜若衡心一动,对弄琴道:“去看看那边是谁在说话!”

    她本意是想要把花丛中的两个人抓过来细问。

    可弄琴拨开花丛看时,里面却空空如也。

    弄琴愣了愣,惊疑地回头看杜若衡:“王妃,她们怎么会……忽然就不见了?”

第二一八章 无情() 
杜若衡虽然也觉得两个婆子片刻间销声匿迹,不见踪影有些怪异,但此时她满心只想着要去皇宫里见沈策,并没有过多的心思去关注两个下人。

    “大概是听见说话声跑了罢。”她心不在焉说着,立时返身回房,仔细梳洗打扮后,打着给孙贵妃请安的幌子向皇宫赶去。

    然而等上了马车,她渐渐冷静,心里却开始犹豫起来。

    从前,那么多次,他在宫里,她在宫里,她却总是见不到他。

    无论她多么刻意地想要相遇,他却回回都能恰恰避开所有她出现的地方,连背影都不留。

    可即便如此,杜若衡也不愿放弃一线希望。

    也或者,此次她运气会足够的好……

    进宫后,杜若衡打问到沈策此刻果真在乾清宫里。

    在去乾清宫和景阳宫的交叉路口,她望着乾清宫方向徘徊了好久。

    这种明明近在咫尺,却偏如远在天涯的感觉让她骤然沮丧,终究却只能一步三回头地拐向去景阳宫的夹道。

    到景阳宫后,杜若衡坐立不安地陪孙贵妃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退:“母妃,儿媳刚才听宫女太监说御池里的荷花开得正好,想要去看看,不知可好?”

    孙贵妃笑道:“他们说的不错,今年御花园池子里的荷花开得是比往年都好,都快要赶上御林苑西池的那些子花了。你许久没有进宫,正好去园子里逛逛去。”

    她说着又叮嘱司棋和弄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