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朕把额娘交给你了,你要多替朕尽孝才是。朕还有公务······”说到这里,就看见丽贵人挺着大肚子。
“你怎么也来了,还不快回宫里调养,这里自有皇后呢。”说着,就叫人搀扶外走。
丽贵人见皇上如此在众人面前关怀自己,心里自然高兴,但嘴上却说道:“太妃有疾,臣妾理应前来尽孝才是。”
“你们能有此心,朕深感宽慰。”说着,看见兰贵人一直站在墙角,低着头,没有说话。
“现在额娘这里有六弟与皇后,你们就各自散了吧。”说完,走了。
皇后送走咸丰,走了进来,问道:“太妃有何旧疾?”太医犹豫了一下,说道:“臣等正在会诊,恐是气血虚寒之疾皇后放心,臣等一定尽心伺候。”
皇后走到床前说道:“六爷放心,本宫自当用心服侍太妃。”
恭亲王见皇上已经走了,起身说道:“有劳皇后费心了,臣弟在此谢过。”
“哪里的话,都是自家人,六爷只管放心辅佐皇上处理朝政大事,后宫之事,本宫只会料理,不会给皇上添烦恼的。”说着,跪在床边。
恭亲王见这里都是女眷,自己不好久留,转身离去了。
刚走出宫门,就见一个女子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恭亲王只当又是哪位后宫妃子,就打算低头侧目而过。这时,就听女子叫道:“六爷!”
恭亲王站住,但是没有转过身去。女子走近,说道:“六爷······是不是把兰儿已经忘记了。”
恭亲王突然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位后宫女子,真的不敢相信,她是往日的兰儿!只见她衣着华丽,眉眼之间已经没有了少女之情,而增添了少许的妩媚。
“你怎么会······”话一出口,恭亲王才知道自己唐突了。
“我是被选进宫的。”她又看看四周,说道:“这里说话不方便,可随我来。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来到了那日安德海受刑的僻静小院子。两人久久凝视着对方,没有说话,恍如隔世。以前她只是个街头拦车的小女子,现在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咸丰的后宫佳丽一员。
“不知贵人找本王何事?”恭亲王首先打破了彼此的尴尬。
兰儿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把他叫住,她心里有一阵冲动,就知道如果这次在错过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可能再见。
“王爷,我进宫已经一年多了,还不知道家里的母亲与妹妹弟弟,现在情况,您能······”
“本王明白了,我会安排的,你就······放心吧。”恭亲王看见她的眼泪流了下来。
恭亲王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次看见她心里还会有一阵隐隐地疼痛。可能他知道这后宫女子的下场都是凄惨的,她一个毫无背景的女子,在这后宫又该如何立足。
23 矫诏 求票()
《民国武林秘闻录》《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
静太妃一连多日都是昏昏沉沉。咸丰隔几天就会来看望,但是无力回天了。就在宫里众人为静太妃的后事商议之时,丽贵人难产了,剩下了一个女婴。这让咸丰大为失望,整日都待在了兰贵人这里。
“你要是能给朕生下一个阿哥,该有多好啊!”这一句话反倒把兰贵人给僵住了。
她自己也感到奇怪,皇上临幸多次,自己的肚皮怎么就没有反应呢。等皇上走了,她把老嬷嬷叫来,问道:“你给本宫吃的那个方子,怎么一点都不起作用啊!”
老嬷嬷说道:“贵人这是心急了些。”
“这调经养气的方子可是当年全皇后用过的,需要静心服用才能有效。”兰贵人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才会想着用此法试试。
馨春园里,自从丽贵人生下孩子后,皇上看过几次,加封她为丽妃,就很少再来了。丽妃也因为难产身子虚,只怕以后就很难在怀上孩子了。这让她很是难过,渐渐地也就把这种情绪转嫁到了兰贵人的身上。
她想方设法买通那位老嬷嬷,给在兰贵人吃的药里加了陈皮,桂香,就是不让兰贵人有机会怀上龙种。
“静太妃不行了!”正在批阅奏折的咸丰听到崔玉贵如此一说。赶忙叫人宣恭亲王进宫。急匆匆来到康寿宫,就见皇后已经带着众妃子们在外面等着了。
咸丰跪在床边,握住静太妃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时,就听静太妃小声说道:“当年,你阿玛是要将大位传于你的,不想却被你四哥夺了去,哀家有愧······”
“额娘······你在说什么?”咸丰大惊不已。
静太妃这才听出不是他的儿子在身边,含恨而终!
这时,就见恭亲王从人群中冲了出来,趴在床边大叫:“额娘,奕诉来了!!!”这时,就见静太妃的嘴又微微地抖动了一下,就再也没有说出什么来。
咸丰看了一眼养大自己的静太妃,再看看自己的六弟。站起身说道:“传旨,后事由内务府操办。”
这时,就听恭亲王叫道:“皇上,臣弟刚才听到额娘说皇上封她为皇太后。”
咸丰先是一愣,随口说道:“朕知道了。”说着,就离开了。
回到养心殿,咸丰左思右想,额娘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难道在额娘的心里朕就真的不如六弟吗?
这时,崔玉贵进来说道:“皇上,恭亲王跪在外面皇上下旨加封静太妃为皇太后·······”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咸丰拿起案上的砚台,扔了过来。吓的崔玉贵赶忙滚了出去。
第二天,恭亲王上表称:昔日皇额娘抚养皇兄与臣弟,悉心照料,无微不至,母子融洽,兄弟和睦。皇额娘当年颇为先帝所宠,位列六宫之主,也曾有抚圣之功,如今恐将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咸丰犹豫再三,不知如何是好。就将郑亲王瑞华,恰亲王载恒等一群老臣宗亲请来了。众人早就看不惯恭亲王这一些新贵了。这次正好是个机会,众人一致认为此事有违祖制,不能同意。
对于封,恭亲王早就知道那些老臣是不会同意的。他索性也就不管了。八天后,恭亲王通过军机处下旨加封。
此事一下子惊动朝野,大清开国以来,只有尊嗣皇帝生母为皇太后的定例,从没有嗣皇帝尊先皇妃嫔为皇太后的先例。咸丰明知他假传圣旨,但平息事态只好追任。
奕訢虽然为其生母争得荣耀,却在政治上大大失利,朝臣们纷纷上表弹劾。咸丰帝对此事也是耿耿于怀,一个月后发布上谕,减杀太后丧仪。
十天后,接着又颁谕旨,决定大行皇太后不升太庙,谨升祔奉先殿。咸丰帝减杀太后丧仪的做法,激起奕訢的强烈不满,使奕訢与咸丰在养心殿大吵起来。导致恭亲王罢朝不出!
二十一日,皇太后梓宫安奉绮春园迎晖殿,咸丰帝即迫不及待地发布上谕说:奕訢对于一切礼仪,多有疏略之处,解除了奕訢的全部职务。
罢免了恭亲王之后,由谁来办理呢,咸丰一时忧虑不解。郑亲王端华与载恒吏部尚书翁心存。
咸丰想了想说道:“他的年纪太大了······”
“那臣再一人协理此事。”端华早就想好了。
“此人是皇上的身边人。”载恒说道。
“朕的身边人,是谁啊?”咸丰好奇地问道。
“御前侍卫大臣肃顺,署正红旗满洲副统领,此人颇有才干,办事严谨果断。”端华说道。
咸丰想了想说道:“既然是你们一致看好,那就旋调礼部左侍郎吧。”
翁心存年老,知道肃顺有些来历,就将事情都交给他去办了。肃顺知道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次机会,他不能错失,一定要办好差皇上放心高兴才行。
24 肃顺 求藏()
《民国武林秘闻录》《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
二十五日,皇太后梓宫顺利奉安山陵。肃顺随手有接过了恭勘慕陵道光帝墓地的收尾工程,此事办的极为妥当。咸丰一高兴,加封他为内务府大臣。
肃顺知道是端华与载恒的他,办完差赶紧跑到了府上答谢。
“现在林则徐也死了,正是王爷您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肃顺拍马屁呢。
“虽然老六现在被罢,但是,他的那些者,还是会借机会给他在朝堂上说话的。”端华知道自己不如奕诉有魄力。
“小的到是有个主意,不知王爷看可行否?”肃顺也怕奕诉再次出山。
“什么主意,说来听听。”端华知道他鬼主意多,所以才施恩与他,好让他为自己效力。
“现在朝堂上,众人都说长毛的北伐大军是被他消灭的。而民间更有人议论,说是先帝曾将大位传于他,却不想被皇上夺了去,才导致现在的天下大乱的。”
“此事说大了,就是煽动民众,要造反啊!”端华一惊!
“只要王爷在皇上面前奏上一本,还怕他有翻身的机会嘛。”肃顺冷冷地笑着。
“本来皇上就对他不放心,此事只会增加皇上对他的猜忌,妙啊!”端华很是高兴。
几天后,端华联络载恒与宗亲一同上奏弹劾恭亲王意图不轨!咸丰看后大怒,就想杀了老六,但是没有确实的罪证,现在静太妃刚过世,不好在搅得朝堂不宁。
崔玉贵见皇上焦虑,说道:“何不宣肃顺大人,说不定他有什么好办法,能为皇上解忧呢。”
咸丰一想,说道:“朕交给他的差事都办的不错,想来他还是有些头脑的,那就宣他吧。”
过了一会儿,肃顺来了,崔玉贵一一给他说明白了。肃顺急忙拿出一张银票塞给他,说道:“多谢公公了。”
崔玉贵不放心地问道:“肃大人,你真的有办法吗?”肃顺说道:“当奴才的自然要给皇上解忧才是。”说着大步走了进去。
咸丰见他来了,把桌子上的奏折给他看,问道:“你可有办法?”
肃顺看过之后,说道:“此事不难,只要皇上将先帝遗诏公布天下,自然就会打消众人的非议。”其实肃顺早就想到了这一天,他就是要不断地给自己创造机会,好能得到咸丰的重用。
他岂肯甘居端华之下。
二十七日后,咸丰帝怒犹未尽,想起静太妃临死前说的话,再次发谕: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先皇帝升遐,朕与顾命大臣敬启密缄,亲奉朱谕,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钦此。朕祗遵遗命,于十七日降旨,封奕訢为恭亲王,并于恭撰慕陵碑文内,敬谨叙述。
但是中外臣民,只知道朕封奕訢为亲王,此乃朕即位后推恩,却未知先皇遗命,不足以传信后世。著将此旨付史馆,于实录本纪内,将先帝封奕訢为亲王,纂入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遗命各条之此,以昭信史。”
“佳佳,你说我这件事是做错了吗?”赋闲在家的恭亲王,也只能对自己的福晋说说了。
“不管王爷做了什么,妾身都会陪在王爷身边的。”说着,抱紧了他!
宫里,兰贵人还以为找到了一个可靠的背景,却没想到了,眨眼间就又没有了。她越是想怀上,越是怀不上,而且自己的经期越来越不准时了,有时突然来势她腹痛难忍,根本错不提防,为此整个人也显得憔悴了。
这一夜,正在行房事,突然就出血了,这可把咸丰下了一跳。赶忙召太医诊治。太医把脉后,询问了一些情况。兰贵人都一一答复。
太医将她服用的方子看了一下,又拿来药渣仔细察看后,知道这里面有鬼,也不说破,免得给自己带来麻烦,只说道:“药方不对症,还需重开。”
兰贵人也是真害怕了,一切都听太医吩咐。
太医走出宫门,就被后面的人叫住了。“崔公公,有何吩咐?”
崔玉贵看着他笑了笑,说道:“咱家在这宫里的日子也不短了,有些事别人看不见,咱家却心里清楚着呢。李太医,您说呢?”
“在下不懂公公的意思,还请明示。”
“你也算是老人了,宫里的事,你懂的。说说吧,那方子有什么问题?”
李太医见他看出来了,就说道:“那方子没有问题,只是药渣里多了两位药,公公,您是明白人?”崔玉贵点了点头,就放他走了。
看他走远了,说道:“又是这老法子,就不能换了玩法。”说着,转身进去了。
第二天,安德海拿着药来了,说道:“师傅说,这药吩咐奴才亲自给小主子您煎,不能让别人插手,皇上对小主子您可是格外的恩宠啊!”
站在一旁的老嬷嬷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安德海心里想着:这姜还是老的辣啊!毕竟是宫里的老人了,处惊不变啊!是得好好学学。
25 玉佛 求藏()
《民国武林秘闻录》《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
丽妃知道自己的计策被崔玉贵识破了,心里恨死这个阉人了。她找了自己的老奴婢桂娘,怒气冲冲地说道:“现在怎么办,难道眼看着那女人生下龙种吗?”
桂娘跪在地上,说道:“主子宽心,奴婢再想别的办法就是了,想她一个毫无背景的人,只要失了宠,弄死她还不是轻而易举的的事。”
“那你倒是想办法啊!”丽妃叫道。
“在过几天就是小格格的百天了。到时皇上会带着各宫的主子来庆贺的,只要找个借口整一整那女人她在众人面前蒙羞,皇上定会对她失望的。”
“什么办法,快说?”丽妃亟不可待了。桂娘一一说与她听后,丽妃想了想,说道:“只要不伤到孩子就行。”
“那奴婢这就去准备了。”说完,走了。
丽妃想着:皇上一向不太喜欢皇后,云嫔又一直病着,只要能让她失了宠,皇上还是会回到自己的身边的。
养心殿中,咸丰对南方战事很不高兴:“江南大营提督向荣围困南京三年有余,却溃败了?”兵部尚书桂良说道:“据他奏报,说是兵分四路,支援各地,使得长毛伺机夜袭大营,寡不敌众,避其锋芒,退守丹阳。”
“恐怕现在长毛更加的猖狂了,江北不是还有一营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