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夫当国-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是吗?说说看,谘议局现在是什么进展?”袁肃饶有兴趣的问道,他对谘议局成立的事情也很上心,这件事多多少少与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有关联。

“报纸上说,州府已经拿到永平府的批文,年关前保定就会专员到滦州召开筹备会。报纸上还有人评论,预计二月底滦州谘议局可以正式成立。”杜预说道。

“嗯,我也希望谘议局能尽快成立。这件事对大家都有好处。”袁肃若有所思的应道。

“大人,为什么你会这么说呢?”杜预好奇的问道。

其实袁肃心里很想对杜预解释这一点,毕竟这也能让杜预学习到东西。不过他总不能告诉对方,再过不久清帝就会退位,中国会迎来共和国,谘议局成为地方政府巩固政权的头等机构。因此,他只是故作神秘的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一个钟头后,二人来到小坎村的第一营营区。

营区大门口有哨兵值守,周围的栅栏也重新修葺过,看的说这段时间里第一营确实经过了一番整顿。当袁肃和杜预来到大门口时,尽管哨兵看到他们身穿新军军服,可依然上前阻拦,要求二人下马并通报身份。

杜预瞪大眼睛,连忙喊道:“你们怎么回事,不认识这是袁大人吗?”

那哨兵有些窘迫,不过还是坚持的说道:“小人认识袁大人,但军营大门不允许骑马出入,所以……所以还请大人……”

袁肃罢了罢手,笑道:“行了,我们这就下马。”

翻身落马之后,他又向那哨兵问道:“这是谁制订的规矩?”

那哨兵不敢隐瞒,回答道:“正是我们赵管带大人。”

袁肃依然保持着笑容,他缓缓的点了点头,然后让哨兵进去先通报一声,自己与杜预牵着马走进了大营。

整个第一营营区显得有条不紊,士兵们就算闲其无聊也是一副规规矩矩的样子,与标部大院比起来简直有太明显的区别。袁肃不得不感慨,没想到赵山河竟有这样的治兵能力!

在听说袁肃到来后,赵山河从营务处赶到前大门这边迎接。之前驻在安山镇张府的孙连仲正好赶轮班回营,他也跟在赵山河后面来到这边。

双方见面之后,袁肃立刻先开口赞赏了赵山河治军有方。赵山河并没有任何得意之色,反而不亢不卑的表示军队原本就应该有这样严谨的做派才是。

“对了,袁大人今日专程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主要有三件事。之前我在安山镇时遇到过孙队正,跟他提过最近我会来你们第一营处理一些事,相信赵大人应该听说了吧。”袁肃不慌不忙的说道。

“是的,仿鲁之前是提到过。咱们不必站在这里说话,天气这么冷,到屋里再细谈。”赵山河一边点着应道,一边请袁肃向营务处前去。

来到营务处的营房,里面烧了一个壁炉和小火炉,确实要比外面暖和多了。

如今第一营并没有多少军官,之前被拘禁在标部的起义军官,如今虽然都全部释放,可也没有让他们返回本部。赵山河仅仅是将警卫队的几名军官临时提拔为营务处军官,协助他管理整个营的营务,因此此时营务处的人并不多,而且基本上全认识袁肃。

赵山河亲自为袁肃倒一杯热水,然后招呼大家落座下来。

袁肃不打算再多说什么寒暄的话,直接切入正题,他今日来第一营的三件事,其一便是关于伙食改制的事情,这件事毋须过多的介绍,只是把命令传达下来即可。同时,他也鼓励第一营后勤方面开展一些自给自足的小产业,小坎村这边果树很多,哪怕是经营几株果树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听完袁肃的话,其他几名在场的军官都感到很高兴,不过赵山河却显出一副沉思的表情,默然一阵之后,他正色的开口问道:“袁大人,是不是上面有消息,咱们二十镇将会常驻直隶省?若非如此,各营后勤自己开办养殖、种植,一旦上峰有命令调回关外,这些岂不是都白白浪费了吗?”

袁肃脸上表情纹丝不动,语气却十分认真的说道:“说来,这正与我今日来找赵大人谈的第二件事有关。”

赵山河微微皱了皱眉头,问道:“那这第二件事是什么?”

袁肃不慌不忙的说道:“赵大人你应该是有远见的人,在场的诸位也都不是外人,所以有些话我不妨直说好了。如今国内局势看似依然混乱,可事实上已经正在趋于定局。革命党掀起的这股风浪已经把清王朝往坟墓堆里送了一程,这天下终归是要共和的。”

一旁的孙连仲忍不住惊问道:“袁大人为何这么说?莫不是袁大人的叔父向袁大人透露了一些消息吗?”

袁肃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孙连仲的话,他说道:“我叔父虽然世受隆恩,可清廷那些少壮贵族根本容不得汉人掌权,就像三年前那样,他们巴不得置我叔父于死地。我叔父对此心知肚明,正所谓兔死狗烹,就算他能成功镇压这次革命,清廷到时候也一定会卸磨杀驴。因此,我叔父现在的立场很明显,他必定要与南方达成和议。”

三年前袁世凯被迫开缺回籍,这件事在北洋军里早就传遍了。在场众人听完袁肃的剖析,立刻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慨。当然,正因为袁肃没有直接回答孙连仲的问话,也让他们在心里误以为这些消息果然是袁世凯私下告知的。

赵山河当然不会与这些军官一般见识,只是他没有考虑的那么多,眼下只关注袁肃到底在盘算着什么。

顿了顿之后,袁肃继续说道:“恰逢国家政权更替之际,有危有机,全看诸位如何把握。我料定在短暂的稳定过后,国内上下必然会再次动乱,原因很简单,各省各地拥兵自重者实在太多,那些革命党也大多心怀尖锐的政治思想,十之八九不会安分守己。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趁此之际好好把握机会,趁早自立门户。”

第66章,一营为库

这番话若是在以前,袁肃断然不会随便说出来,更不会当着这么多闲杂人等来说。

不过今时非比往日,他不仅有了一个极其强硬的身份背景,又掌握了滦州地方豪绅的资源,完全不必再畏手畏脚。相反,尽快让这件事在七十九标上下传开,对于他下一步行动还会有更好的帮助。

周围众人听完袁肃的话,一个个都露出了不同程度的惊愕,就连袁肃的副手杜预也大为吃惊。“趁早自立门户”的意思,不就是要七十九标脱离二十镇,然后占领滦州为地盘成为地方军队吗?

他们最先担心的不是这件事会不会引起总镇不满,毕竟这话是袁肃提出来的,而袁肃可是袁宫保的侄子,整个北洋军都是袁宫保的麾下,难道还会忌惮自家人吗?让他们担心的是,倘若七十九标脱离二十镇,日后谁来派发军饷?谁来供应军粮?自己当兵为的就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连温饱就解决不了,还不如去当土匪。

赵山河的想法却没有那么肤浅,他骨子里是一个念旧的人,只有念旧的人才会有一股盲然不顾一切的忠心。他在二十镇待了这么多年,若突然就这样分离出去,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舍不得。更何况他本人没有什么雄途大志,最起码过去的十几年里没有,自己只不过是按部就班、任劳任怨的尽本分罢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是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没有人知道该怎么接话。

袁肃等了一会儿,随后不疾不徐的又说道:“诸位,我没把你们当外人,所以才跟你们说这些话,换做是别人我绝不会如此开诚布公。我知道你们觉得自立门户之后前途未卜,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大浪不搏何以惊涛拍岸,只要咱们七十九标独立出来,一切都会重新开始,我相信只要你们肯努力,荣华富贵绝不成问题。”

虽然袁肃没有具体说如何努力,也没有具体说如何才能荣华富贵,但是这句话却给了在场所有人一个清晰的提醒。他们都知道袁肃是袁宫保的侄子,跟着袁宫保的侄子闯一番事业,怎么可能会穷到饿肚子的程度?

更何况,袁大人才刚刚才说过要将全标的伙食制度改为一日三餐,若没有把握的话,袁大人又何必自讨没趣?从这一点也能反应出另外一个信息,那就是袁大人已经有能力保证七十九标的日常维系了!

然而即便考虑到这些,但大家仍然没办法立刻表态,你看看我,我看看他,似乎都在等着其他人先表态似的。

袁肃沉吟片刻,他再次说道:“我知道这件事对大家来说很突然,不过我并没打算让诸位立刻答复,可以好好考虑考虑。其实正如我之前所说,各地拥兵自重者实在太多,一旦咱们二十镇调往关外,迟早会沦为他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我之所以提出自立门户,只是想保证咱们七十九标能够恪守军人本份,而不是受人摆布去做一些祸国殃民的坏事。”

赵山河正色的问道:“袁大人正是此想法?”

袁肃毫不犹豫的郑重答道:“绝无虚言。”

赵山河脸上渐渐露出肃然的神色,沉默一阵之后,他缓缓的点了点头,叹道:“袁大人有这等为国为民、尽忠职守的军人操守,在下万分佩服。虽然在下不能代表第一营所有兄弟的意见,但在下个人愿意追随袁大人鞍前马后,只为做好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情。”

周围的众人当中有几名赵山河的心腹,在听到赵山河说出这番话后,立刻也抢着表态愿意全力支持袁肃。孙连仲和杜预自是不必多说,他们二人完全站在袁肃这边。

在大多数人的带动下,那些还有迟疑的军官一时罩不住脸面,只好跟着附和答应下来。

袁肃站起身来,郑重其事的向在场诸位致敬道:“得诸位信任,袁某感激不尽,日后同袍互助,必能成大事。”

众人见袁肃如此客气,纷纷起身应诺。

这时,赵山河又问道:“那么,敢问袁大人第三件事是什么?”

袁肃招呼众人重新落座,自己也跟着坐了下来,说道:“第三件事与民兵督练公所有关,毕竟是保一方天平的大事业,只可惜标部那边都是张标统的人,一时调唤不动,因此希望赵大人从一营这边安排一些兵士过去照应一下。”

赵山河点了点头,果爽的说道:“这等小事就包在我身上,袁大人需要调遣多少人,尽管吩咐就是。”

袁肃笑道:“毋须太多,七、八人即可,无非是监督民壮、照看督练公所罢了。”

赵山河说道:“我明白了,我会尽快安排人手。”

袁肃最喜欢与赵山河这样的人合作,什么事都能办的干净利索。他欣然的说道:”如此甚好。那么,我还要去第二营那边传话,就不在这里多打扰,日后有什么进展或者赵大人有什么其他安排,皆可随时联系。“

之后,赵山河和孙连仲送袁肃到前大门。

趁着其他人都不在的时候,袁肃故意压低声音对赵山河和孙连仲说道:“赵大人,孙队正,你们二人可有操作重机枪的经验?”

赵山河和孙连仲对视了一眼,两个人不禁有些奇怪。赵山河说道:“咱们七十九标以前是有一挺重机枪的,不过最后不知道怎么给倒腾不见了,因为那段时间军饷拖延严重,所以有人传闻被标部的人私下卖掉了。这个大家伙我本人曾经试过几把,谈不上有经验吧。”

孙连仲补充道:“之前兵谏时咱们也从军火专车上缴获了几挺重机枪,不过都让总镇那边拿去了。在下听说重机枪操作起来其实不是很难,多打几枪就习惯了。”

袁肃缓缓颔首,继而说道:“过一段时间会有三挺重机枪发到滦州,到时候就先安置在你们第一营,有机会就多训练一下。”

赵山河诧问道:“三挺重机枪?袁大人,这是从哪里发来的?”

袁肃只是笑了笑,说道:“这你就不必多问了,到时候接管枪支即可。”

离开小坎村之后,袁肃与杜预又向第二营前去,来到第二营见到代理营管带何其巩,后者对待袁肃的态度依然是一副提不起热情的态度。不过袁肃没有计较这些,他只是告诉何其巩从明日开始伙食改制,至于其他方面的事则没有多提,毕竟自己对第二营还不熟。

何其巩虽然有几分疑惑,但是他也没有多嘴去问,无非是上面怎么吩咐自己怎么办就是。当然,做为七十九标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人,他心中隐隐约约还是意识到一些情况。

临别时,袁肃特意对何其巩说道:“年关之前我还会再来找何大人一趟,有些事情现在还不到时候,不过我希望何大人到时候能倾力一助。”

何其巩疑惑的问道:“敢问袁大人是何事?”

袁肃笑道:“我刚才已经说过了,现在还不是时候。何大人不必太记挂,对何大人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何其巩仍旧感到奇怪,不过却没有追问下去。

第67章,保定信函

从第二天开始,七十九标正式推行一日三餐制,因为昨天已经公布了严格限制供应伙食的时间,因此许多士兵都不敢再睡懒觉,一大早就匆匆起床去吃早餐。对于他们来说,少吃一顿便是自己的损失,觉随时都可以睡,可饭不是随时都能吃的。

袁肃之所以严格限制伙食供应的时间,一方面是为了控制每日食物的用度,另外一方面则正是要借此规范士兵的作息时间。

早餐供应的虽然不多,但却遵照袁肃的要求做到很精细,每个人可以领到一个熟鸡蛋、两个热馒头和一碗热粥配咸菜,这样的伙食对于吃惯了粗茶淡饭的士兵们来说,已经算是十分不错了。

袁肃在食堂吃过早饭后,正打算前往知州衙门了解一下最近两天的民兵招募工作,不过就在他刚刚走出食堂时,迎面快步走来两名第三营的军官。这二人隔着老远就向袁肃招呼了一声,随即小跑的来到袁肃面前。

“有什么事吗?”等这两名军官站定后,袁肃不疾不徐的问道。

“袁大人,标统大人有事找您,让您去一趟营楼。”

袁肃掏出怀表看了一下时间,现在才七点钟刚过,他很纳闷以张建功平日的习惯,怎么可能会起来的这么早?

“张大人有什么事吗?”他忍不住奇怪的问道。

“标统大人没说,还劳烦大人去一趟吧。”

袁肃微微颔首,既然张建功如此煞有其事的来找自己,自己自然不能不理。

跟着这两名军官来到修缮一新的标部营楼,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