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夫当国- 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换句话说,这段时间你什么都没做成。”曹锟丝毫不留情面的说道。

徐良基不知该如何辩解,只能抽着一张脸低头不语。

曹锟深深吸了一口气,眼光望向远处的长江江面,语气渐渐凝重的说道:“李纯、汤芗铭这些人到底不是自己人,无非是坐而观望罢了。但是他们也应该明白什么叫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个道理。若是咱们这次没闹起来,他们今后就只能当一辈子的奴才。”

徐良基说道:“委员长,虽然卑职没能将之前您交代的工作完成好,不过这段时间在与江西方面联络时,倒是也听说了一些消息。李将军之所以迟迟不肯响应委员长您的号召,并非是对目前局势不看好,而是要提防江苏那边那会有动作。”

曹锟问道:“哪里来的消息?”

徐良基进一步说道:“李将军的副官是在下的同学,这几日偶有书信联络,是他告诉我这个消息的。虽然也不能确定是否属实,但既然李将军当初愿意站出来与委员长一起宣布反对帝制,多少算是表明了决心和立场。理应不会毫无大局观瞻。”

曹锟讥讽的说道:“大局观瞻就是一个屁。”

徐良基脸色露出几分尴尬,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过了一会儿之后,曹锟这才放缓语气又说道:“不过,要么鱼死网破、要么唇亡齿寒,我料想李纯那厮肯定还是明白这个道理的。罢了。既然江西那边弄不来军舰,那就跟洋人们联络一下,英国人也好、日本人也好,只要能站在咱们这边,条件都可以慢慢谈。”

徐良基微微怔了怔,他虽然唯曹锟之命是从,但在道德和个人良心上多少是有几分担待。不过心中一堵也仅仅是一瞬之间,最终他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卑职明白了。”

就在这时,曹锟的副官王弼臣站在阳台门前唤了一声:“大人,有电文。”

曹锟回头看了一眼王弼臣,随即示意徐良基先行退下。

等到徐良基离开后,王弼臣这才来到阳台上,站在曹锟稍后的位置,毕恭毕敬的说道:“大人,洛阳那边发来消息,中央陆军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先头部队已经在二月十六日抵达郑州,目前部分军队正在向许昌转移。中央近卫军前沿司令部设置在郑州。预测后续部队会在七天之内陆续完成集结。”

曹锟稍微颔首,这些情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消息了。他转而问道:“北京那边还没有消息吗?这次到底是派段芝泉下来,还是谁?”

自从段祺瑞进京之后,新华宫对于相关军事上面的保密措施立刻得到改善。那些被困在新华宫瀛台的反帝制官员们,几乎越来越没办法打听到更多消息,就算有一些风言风语,要想传递出来也几乎不可能。

中央近卫军的几个师长目前人都还在北京,在没有回到各自部队之前,这些人也都是三缄其口,哪怕有再多的牢骚也不敢因为个人情愫而耽误大事。正因为如此,汉口这边能够获悉的消息只是一些大概,很多详细的消息尚且不得而知。

王弼臣回答道:“今晨刚刚收到电文,据说新华宫那边并没有委派段芝泉南下,而是启用了袁项城的侄子袁肃。”

曹锟听到“袁肃”这个名字时,不禁身躯震动了一下。他赶紧转过身来看着王弼臣,语气极其认真的追问道:“竟然是袁肃?可是确切的消息?”

王弼臣缓缓点了点头,郑重的说道:“应该不会有错了。”

曹锟大感惊讶,说道:“怎么会是他?上个月才有消息说袁肃会反对帝制,再说之前他可是亲自与中华革命党人进行过密谈。这会儿又出任南下的总司令,太让人匪夷所思了。”他说完这番话之后,脸色愈发显得疑惑,心中不停的盘算着这到底怎么回事。

当初他获悉袁肃与中华革命党人有所来往,本以为袁肃可以是加以利用的对象,虽然对方是不起眼的小角色,可其势力所在的位置,以及与袁世凯的亲属关系,只要利用的到位必然还是能够成为一枚够分量的炸弹。

更何况就在两个月前他收到北方一些官员发来的电报,这些人都认为袁肃是有意愿与汉口这边达成合作,甚至还有张謇千方百计托人传出来的话,表示其在天津与袁肃做过单独的会谈,足以证明袁肃的心意。

“大人,不得不说,这事确实太匪夷所思。你们,是不是我们立刻把袁肃与中华革命党人接触的消息放出来,如此一来多少能制造一些混乱和猜忌。袁肃毕竟是一个年轻后生,让他来执掌近卫军总司令一职,下面那些老将们肯定多有不服气,放出这个消息必然正好能给他们借题发挥的口实。”王弼臣建议的说道。

“没错,你说的没错。不管情况到底是怎么样,袁肃这样到处耍花招,足以证实他是一个奸猾的小人,是该给他一点颜色瞧瞧。”曹锟沉着脸色说道,他最讨厌就是那种两面三刀的人,尤其还是在自己面前耍这样的花招。

“如此,那在下就先去安排了。”

在得到曹锟的示意之后,王弼臣转身要退出阳台。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曹锟忽然又出声叫住了自己的副官。

“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吗?”王弼臣回身问道。

“袁项城为什么会任命袁肃当这个总司令?是袁肃自动请缨的吗?”曹锟心头尚且有许多疑问,总觉得这些疑问如果不能解决会让自己错失一些良机。

“这个目前还不清楚,至于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是从洛阳那边传出来的风声,似乎是说袁项城一开始是打算请段芝泉出马南下,不过段芝泉坚辞不就,反而推举袁肃代为出任总司令。外面都认为这个说法很荒诞,段祺瑞和袁肃根本毫无交集,甚至还有几分矛盾,而且是一个没资历、没辈份的年轻人,岂能堪此大任?”王弼臣解释的说道。

听完副官的话,曹锟低头沉思一阵,总觉得这件事确实有很多蹊跷的地方。不过以他对段祺瑞的了解,段祺瑞是一个极其有原则的人,不可能因为私人恩怨而不顾大局,若是说袁肃真有这个能耐,段祺瑞必然不会不去推荐。换言之,也就是说袁肃是歪打误撞才当上这个中央近卫军的总司令。

“这样,暂时先不要放出关于袁肃的风声出去。反正时间尚早,对他、对我们来说都不急于一时,且先看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再做定论。”一番犹豫之后,曹锟最终改变了之前的决定,语气颇有顾虑的说道。

“这……大人说的不错,那就先这样吧。”王弼臣虽然觉得曹锟的变化很奇怪,不过细细向来确实也不必急于一时,反正谣言的证据就掌握在自己手上,什么时候放出去都能造成重大的影响。

“另外。”沉默许久之后,曹锟忽然又开口说道。

“大人?”

“让洛阳那边派一些人到郑州去,看看能不能找机会跟袁肃联络联络。”曹锟说道。

“大人,您该不会认为袁肃其实还是怀着反帝制的心思吧?如若真是如此,这会儿北京附近的军队大举南下,北方正是空虚的时候,他完全可以趁这个时候采取行动。到时候大事足可一举而定。就算袁肃真有什么顾忌,希望能先跟我们这边达成协议,那也应该早早派人主动联系我们了,何必还要等到我们去联系他?”王弼臣多少是猜出了曹锟的用意,于是忍不住的劝说了道。

“你不懂,在咱们北洋里面有许多人我都能看透,就算看不透多少也算得上了解。但唯独这个袁肃我是一点都不了解,看上去是一个很有原则、很有正义感的人,但越是这样的人,越是不能掉以轻心。总之一句话,既然现在拿不准这件事,这件事又未尝不是一次机会,就先且走且看。”曹锟很有深意的说道。

“既然大人这么认为,卑职自然无话可说,只是还是希望大人能多一个心思,千万不要太对这件事抱以希望。”王弼臣说道。

第85章,双重密谋

还在火车上的时候,袁肃就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能跟田文烈、雷震春、唐天喜这些将领们达成协调,之前在北京时虽然零零散散开过一些会议,虽然过程还算顺利,但是却都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问题。等到了近卫军总司令部之后,接下来的所有人事都不会是小事情,就怕会让这些自以为是的老将们心里不舒坦。

对于袁肃来说,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跟北洋老一辈夺权,那必然是要一鼓作气把事情做到底。不光是曹锟、王占元、李纯这些地方督军,就连田文烈、雷震春这些人同样也要算在其内。要不是考虑到目前中央近卫军正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他必然会想尽办法来达成此事。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很清楚的意识到此次对汉口用兵是一次机会,是一次可以彻底架空袁世凯嫡系部队力量,连带铲除田文烈、雷震春这些死忠的大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理所当然会想方设法来将曹锟一党和田文烈一党统统一网打尽。

袁肃一行人抵达郑州是二月二十一日,他在郑州休整了两天时间,期间又与司令部派来接应的官员进行了一次短暂会晤,随后又动身前往开封拜会张镇芳。张镇芳是支持此次对汉口用兵,这段时刻在河南忙上忙去布置接应,更是花了许多血本来雇佣民夫帮助中央军转移部队和物资。

此次开封的会见,袁肃并不是找张镇芳谈公事,仅仅是来拜访岳父罢了。见面之后他告诉张镇芳自己的妻子张涵玲因为临产在即,没办法从天津南下河南,只能等过一阵子一切都妥当之后才能再做打算。张镇芳早先也收到有关张涵玲近况的消息,于是只是表示会尽快安排亲属北上天津照顾张涵玲。

当然,虽然没谈什么公事,但是做为河南一省的督军,对于袁肃接下来施行夺权计划同样起到非同小可的影响力,所以此行一方面是梳理好双方的关系,另外一方面也间接做了一些提前的暗示。他以女婿的口吻对张镇芳发了一些牢骚,表示现在事情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可是那些自持老资历的将领依然我行我素,一点都不顾全大局。

张镇芳在这个时候自然也很明白袁肃的遭遇,虽然他很是不理解为什么上面会把如此至关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个年轻人,这不是故意遭人非议吗?不过事到如今,他当然还是会支持袁肃,毕竟袁肃立功了,也能让自己这个沾亲带故的岳父沾上光。于是他不吝说辞的好言相劝了一番,并保证不管怎么样,好歹自己这个岳父一定会力撑女婿的。

从开封回到郑州,袁肃没有急着召开司令部的会议布置军事任务,反正他相信现在田文烈、唐天喜等人都各自有各自的打算,弄不好在会议上还会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召开军事会议不仅不能讨论出什么结果了,还会自取其辱。

他在司令部公馆先召集了少壮派的众多将领,进行了一次秘密的先期军事会议。这场会议对于接下来中央近卫军的部署只讨论了一些浅表的问题,真正所讨论的内容还是关于如何尽快取得近卫军的绝对领导权。

中央陆军第一兵团和第十师目前还在分阶段转移过程中,除了陪护袁肃的两个警卫团之外,大部队还在等待天津、保定、北京的火车调度。不过早先一直驻扎在淮北、商丘、淮南的第一旅、第二旅的先头部队已经分别抵达开封和郑州,剩下的部队也不过是三两天的时间。

不过少壮派的核心将领们却都早早跟着袁肃一起南下到郑州,这次司令部公馆的秘密军事会议,正是召集了这些嫡系亲信。

在走进会场之前,副官杜预有几分忧心忡忡,他压着声音对袁肃说道:“司令,何大人那边真的没事吗?现在何大人留守滦州,大后方的所有物资全部交给他来执掌,会不会有点托大?这可不是非同小可的事。”

袁肃微微叹了一口气,之前在滦州与何其巩见面谈话时,并没有真正谈出什么结果,反而还弄得彼此关心一下子敏感了起来。不过他相信何其巩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再者自己当时能说的话都说过了,连蒋百里都没有任何异议,何其巩就算闹情绪也应该会顾全大局。

“不妨,我相信克之一定不会乱来的。更何况滦州那边还有葛敬之在,就算真出了什么差池也能有一个照应。这次还真是麻烦了,不过既然都咱们人都到郑州了,就应该往前看,不应该瞻前又顾后。”他深沉的说道。

杜预微微点了点头,不过表情依然很凝重。

推开门走进会议室,早已到场等候的蒋百里、陈文年、郭文远、李劲夫、周宝林、戴凤祥等将领们齐齐站起身来行礼。袁肃对众人很随意的挥了挥手,示意落座。一番简单的准备之后,他让参谋副官李典向众人先介绍了一下目前搜罗到的情报,包括河南这边的各部兵力驻防,汉口、武昌等地的布防,以及江西、陕西两省可以预测的军事动向。

整个汇报只用了十几分钟,目的就是要让众人在思想上先有一个轮廓。

随后,袁肃将摆在大军面前的几个重要难题做了阐述,首先是曹锟着重于布防汉口江防线,在武昌、鄂州、孝感、襄阳等地同样部署几道非主力防线。从这样的布防来看,曹锟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正面跟近卫军决战,而是利用沿途的几道防线先拖延近卫军的进程,消耗近卫军的锐气,然后再集中兵力以长江为屏障,在汉口、武昌之间进行决战。

毕竟双方都是陆军,但是曹锟是防守一方,近卫军是进攻一方,优劣之势显而易见。

“我让你们大胆的先猜一猜,我们从襄阳切入湖北,一路进逼武汉三镇,沿途应付曹锟布下的干扰防线最快需要多久的时间。”介绍到这里的时候,袁肃突然打岔了话题,转而向众人问起了这样一个问题。

所有将领先是面面相觑,孙德盛、赵继时这些旧部立刻有了想要表现的冲动。反正是袁肃让大家大胆的猜测,既然是大胆又是猜测,那就完全没必要有那么多的顾忌。

“依我看,既然曹锟在襄阳、孝感的驻兵不超过四万,而且又是摆出分兵据守的姿态,真要打起来肯定不费吹灰之力。最多只需要十天,或许十天都不到。”赵继时先一步说道。

“十天未免太久了,咱们这边十几万人,装备精良又有许多炮兵部队,新华宫还专门调配了侦查飞机和侦查气球。照我说根本要不了十天,最多也就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