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夫当国- 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寻常老百姓们来说,就算他们没有看出其中的阴谋,但是也认为北洋军实在太过无能,即便是被最近大手笔吹捧起来的中央军也不过如此。包括许多外国使节在内,原本对于袁世凯称帝一事大多不好看,即便是登基大典之后也都是摆出一副观望的态度,可随着护国战争的硝烟四起以及北洋军屡屡受挫,更加让国际观瞻变得不好看起来。

为此袁世凯在新华宫大发了一通脾气,接连摔碎了好几个茶杯,因为过激的情绪反而还牵连到原本就不好的身体状况,期间甚至还发生过一次短暂的昏厥。

几天之后,他下令曹锟亲自前往湖南督战,调集湖北所有驻军驰援湖南,务必要在年底之前夺回长沙。同时他考虑到广西与广东两省之间局势愈发紧张,为了逼迫陆荣廷转道进攻贵州,又专门给陆荣廷发去一封电文,用严切的言辞彻底堵死了陆荣廷试图夺占广东的心思。

只是袁世凯不会想到,原本陆荣廷心中就有一股藏匿已久的怨气,如此正是因为这封电文彻底激怒了陆荣廷。随后一段时间里,陆荣廷非但没有从广东撤军,甚至还派出专员前往云南与护国军政府取得联系,表示与护国军停战。虽然并不是支持护国运动,但是却也在政治立场上已然发生了转变。

整个十二月份一直是动荡不安,熬到一九一六年年初的那几天,整个中国国内的局势越来越变得让人提心吊胆。因为渐渐的在湖北一带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那就是北洋内部几个军阀正在密谋支持护国运动、反对帝制。

当然,北洋内部的动静由来已久,只不过之前一直都处于滴水不漏的保密状态。

到如今总算有了一些缝隙透出一些风声。更何况袁世凯自然也不是愚蠢的人,先是陈宦在四川表现的让人堪忧,之后曹锟又迟迟不肯动身南下湖南,到后来吴佩孚丢了长沙,护国军的势头一下子占据了上风。他理所当然开始深思这其中的内幕,而曹锟在北京、湖北的动作多少是留下有迹可循的痕迹,即便湖北这边没有走漏风声,也迟早会让更多的人察觉出来。

事实上湖北方面之所以开始渐渐传出诸如此类的消息,其原因正是曹锟认为时机已经到了,没必要再遮遮掩掩。相反一旦北洋内部传出了动静,再与护国军遥相呼应,一下子就能使得整个舆论趋势颠倒过来。

当新华宫陆续收到下面送上来的消息后,袁世凯经过一阵思想斗争,最终决定要接受这个现实。傍晚的时候,他迈着蹒跚的步子从怀仁宫赶往勤政殿,一路上让随行的人员记下几道军事命令,将京畿一带可以调动的部队全部下达集合命令,随时准备开赴湖北。

来到勤政殿书房时,军事参议处与政务秘书厅的幕僚们全部已经赶到。所有人的脸色都是一片肃穆,给书房蒙上一股凝重的氛围。

袁世凯气喘吁吁的走到自己书桌后面,重重的落座下来。他额头渗着汗珠子,胸口剧烈的起伏不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刚才自己走得太急,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心中难以压制的情绪。他真是没有想到,或者说实在是太掉以轻心,没想到护国战争根本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问题却是出在自个家的后花园。

“广西回电报了吗?”他第一时间问道。

目前广西和广东几乎没有受到护国军的任何影响,再加上陆荣廷和龙济光手里都有充足的兵力,只要此二人可以从南边抄护国军的后路,这场南北冲突转瞬之间便能平复下来。这是当务之急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书房里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只是偷偷的看了彼此一眼,却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

袁世凯隐隐约约已经感觉到情况不对劲,他再次加重语气喝问道:“到底有没有消息,哪怕一点点的回复,我就不信陆荣廷连这一点闲工夫都没有。”

军务顾问陆锦支支吾吾好一阵,最终还是鼓起底气走上前来,不利索的说道:“陛下,广西虽然没有回电报,但是龙提督倒是今天早些时候刚刚送来一封电报。两广那边的情况……唉,怎么说呢,陛下,只怕是不太理想。”

第66章,所谓顾虑

袁肃眉宇皱了起来,冷冷的问道:“什么意思?”

陆锦看了一眼一旁的夏寿康,夏寿康只能无奈的颔首示意,于是陆锦这才说道:“陛下,陆荣廷似乎没有打算从广东撤军,不仅如此,甚至还继续往广东增兵。另外,龙大人在电文里面还提及到,似乎……似乎陆荣廷私底下与云南方面有所联络,他的意思是陆荣廷可能在图谋不轨之举。”

听到这里,袁世凯额头青筋凸起,举起手狠狠的在面前桌案上砸了一下,整个桌案为之震动。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才平复了自己内心的情绪,却依旧咬牙切齿的说道:“这老匹夫,枉我如此器重他,他竟然在这个时候跟我玩花招。传令,让龙济光肃清粤省,给我把陆荣廷的人全部轰回去。”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沮丧。就好比明明是一块极其漂亮可口的蛋糕,哪里知道一口咬下去的时候才赫然发现,蛋糕里面却是石头。称帝之前国内国外的呼声都那么热烈,即便是前阵子国内许多省依然是积极拥戴帝制。所谓护国革命运动,无非就是西南军阀害怕帝制推行之后中央会加强集权,所以才趁机跳出来借题发挥。

不过即便如此,这场名堂叫得极响亮的革命运动,也就是一场闹剧罢了。不管是蔡锷也好还是唐继尧也罢,把四个护国军梯队合起来哪怕再翻上一倍,也就不过十万的人马而已。而且民间对此次护国革命的呼声也远远没有那么壮大。

从一开始陈宦要是能拿下成都,到后来汤芗铭若是能积极支援吴佩孚守住长沙,又或者是现阶段陆荣廷能替北洋政府争口气,发兵抄护国军的后路。这些机会都是明明白白摆在面前的,而且任何一个机会只要真正把握了,护国军也就彻底完蛋。

偏偏这么多机会,而且又是这么明显的机会,却一次都没把握到。

他不得不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喊:都是一些唯利是图的鼠辈,鼠辈!

这时,军事参议处副参议长黎耀亭带着沉重的脸色,硬着头皮对袁世凯说道:“陛下,难道您还没有发现吗?陆荣廷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跟南方叛乱政府联络,正是因为之前陛下你发去的电文绝了他进占广东的念想。这会儿只怕连龙大人都自顾不暇,他手底下的那点人根本不是桂军的对手。”

袁世凯愤怒的说道:“照你这么说,我还要把广东让给陆荣廷,让他得偿所愿?”

黎耀亭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陆荣廷狼子野心,自然是不能让他得偿所愿。在下愚见,就算陛下把广东让给陆荣廷,陆荣廷得了好处也不会出力,照样是继续隔岸观火。唯一的办法就是吊着陆荣廷的胃口,或许还能迫其有所作为。”

黎耀亭本是广东人,对邻省陆荣廷的情况多少是了解的。从一开始北洋政府就不应该把筹码全押在陆荣廷身上,现如今非但让陆荣廷得了中央政府的资助一下子发展壮大起来,而且又因为袁世凯错误判断导致陆荣廷决心背弃北洋。正如同泼出去的水,根本没有可能再让陆荣廷回心转意。

尤其还是这会儿湖北那边传出的风言风语,只怕陆荣廷笑得合不拢嘴,就盼着北洋内部出一个大乱子,然后他这些外围的军阀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袁世凯没好气的说道:“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叛军势头是越打越盛,我北洋军则是越打越弱,这是什么道理。现在湖北那边又是流言蜚语,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派曹老三这个混账东西去湖北。真是家贼难防!”

陆锦提议道:“陛下,当务之急还是处理湖北之事最为重要。虽然现在尚且没有办法确定这些谣言是否属实,不过曹锟抵达汉口之后迟迟不见行动,只怕是十之八九别有他图。如若不早做打算,只怕后患无穷。”

袁世凯皱着脸色,十分难受的说道:“这个道理我何尝不懂。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会儿曹锟还没有动,万一他真有歹心,我们这边若是采取行动势必会迫其立刻发难。我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此,北洋一旦内战,后果不堪设想。”

他早先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也对这个最坏的打算进行一番估算。

以他目前手头上可以控制的兵力,再加上中央政府所掌握的物资和后勤,完全可以一鼓作气进占湖北。但是曹锟、王占元外加下面其他的军队,目前究竟有多少人意图谋反尚且不得而知。万一在湖北的战事越打越大,反而把整个北洋集团都拖进去,即便最后能分出一个胜负结果来,可对于北洋来说也内耗的太大。

当然,他之所以如此踌躇犹豫,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无法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建立起来的北洋居然会窝里反?更可怕的是自己好不容易熬到登上帝位,如今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若是在这个时候出了乱子,势必是死不瞑目的结局。

因为害怕,所以他无法下定决心去赌这一把。他抱着一丝希望那就是湖北的谣言是假的,即便是真的曹锟也会顾全大局,不会把事情做的太绝!

“给湖北去一封电文,让曹锟和王占元亲自给我解释到底是怎么回事?”沉默之后,他有气无力的发布了一道命令。

“陛下,这个时候还指望他们能解释什么?”陆锦很无奈的说道。

“是啊,陛下,与其让曹锟解释,还不如直接让其北上进京来当面澄清。如此我们也能试探曹锟的动静,然后再做另外的打算。”黎耀亭也建议的说道。

“你们真当曹老三只是一个匹夫,一点脑子都没有吗?他之前能在北京逗留那么长的时间,就是为了憋着这口气。现如今他若没有把握在手里,岂敢如此大胆妄为?当务之急我们万万不能乱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明白。”袁世凯冷冷的说道。

“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

“先按照我的意思去办,看看曹锟到底是什么反应。如若他真有异心,我必让他好看。”袁世凯生硬的说道。

“是,臣下遵命。”陆锦只好答应下来。

在书房里面前前后后忙碌了两个钟头左右,袁世凯除了安排相关的电文尽可能调和陆荣廷和湖北的局面,还有给龙济光、汤芗铭、陈宦吩咐预防变乱发生的应对安排。同时关于在京津一带集合兵力的命令同样要提前调配下去。新华宫发布了中央警戒令,接受命令的部队分别是中央陆军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第七师、第十师以及第一兵团。

中央警戒令要求各路部队进入备战状态,后勤和司令部投入战前预备活动,尽快规划好各部集合地点和积蓄相应的军事物资。

军事参议处对此次警戒令进行了估算,保守估计需要提前预备五百万经费,此外各路部队进入备战集结状态前后最快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当然,如果从一开始就确定以京汉线为交通路线,直接把部队开抵到河南、安徽、江西一带集合的话,无论是消耗的时间还是经费都会节省不少。

第67章,初显针对

忙到深夜十点钟,众人这才从勤政殿书房退了出来。尽管就在刚才袁世凯安排了一些预防措施,但是对于在场的这些核心官员们来说,依然是没有办法放下心来,不仅如此,此时此刻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层忧愁。

陆锦与力黎耀亭走在最前面,两个人目前几乎是新华宫中为数不多可以让袁世凯依赖的参谋官,只可惜二人并不是实际的掌兵者,充其量就是文职的军官罢了。就算陆锦手里还有一个骑兵旅,但这支部队完全就是花拳绣腿,外人不知道的只怕还以为是仪仗队。

“唉,也不知道陛下心里在想什么,都这个时候了,还这么优柔寡断。正所谓打草惊蛇,我们要么下手就下到位,要么就悄然行事。陛下现在大张旗鼓的下达中央警戒令,可是又没有采取什么实际的行动,到底有什么用?”黎耀亭很是无奈的说道,说完之后还是十分忧愁的长叹了一口气。

“谁说不是呢。以我猜测,陛下只怕还是怕了。”陆锦缓缓的摇了摇头说道。

“你的意思是投鼠忌器?”黎耀亭煞有其事的问道。

“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解释?先是四川又是湖南,前线都打到如此不可思议的地步,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出其中的猫腻了。现在摆在眼前的敌人可不是护国军,反而是咱们北洋里面的自己人。牵一发而动全身,陛下还是太在乎自己的皇位了。”陆锦唏嘘的说道。他虽然一介武夫,但是从一开始就跟着袁克定为袁家筹谋帝制,对袁世凯贪念帝位到什么程度是再清楚不过的。

人一旦丧失理智的迷恋一些东西,眼里就只会为了这些东西来做事,别说什么大局,只怕连自己的本性都忘得干干净净。

“如此,那应该如何是好?现在事情还没闹大,但是就怕一旦闹大了便会一发不可收拾。我等做臣子的岂能不想办法?”黎耀亭很是纠结的说道。

“说实在的,眼下我们确实已经没有办法了。连陛下都失去了斗心,一切也只能顺其自然了。”陆锦感慨万千的说道。虽然他骨子里对袁氏一家感恩戴德,也很愿意继续维持帝制,不过真要是反帝制成功了,自己同样还是有后路可走,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随着中央警戒令的发布,原本还处于纳闷状态的北方诸省一下子就全然明白过来,看来北洋内部的的确确是要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故。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老百姓们都不由自主的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场看似只是闹剧的护国战争竟然能牵动整个北洋内部?不仅如此,原本“北洋集团”就是象征着“帝制政权”,这会儿为什么又有那么多北洋实力派的将领传出反帝制的风声?

最直接并且最自然的想法,那就是帝制并不是真正的那么好。

当然,对于更为广大的基层老百姓们来说,他们直到今时今日为止都没有弄清楚什么叫“国体”,什么又叫“政治制度”。无论是大总统也好,或者是大皇帝陛下也罢,在他们看来性质无非是都一样的,不过是改了一个名字罢了。

之前人们之所以疯狂的拥戴帝制、支持帝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