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夫当国-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落座下来,陈禄衫亲自为袁肃端茶倒水。一开始二人也没有太多话题可聊,只简单说了一些客套的话,又说了一下目前江苏省内的局势,随后便立刻开席。酒桌上并没有太多陪客,除了陈禄衫本人之外,就是后勤支队一些最高军衔的军官,可陈禄衫本人都不过是一个营官,其他人更不用多说了。

酒菜上齐,喝了一巡酒,袁肃觉得没必要再拖拖拉拉了,于是旁敲侧击的开始谈起正事。鉴于陈禄衫这么客气,他当然不能直接的说要赶人走,相反倒是十分亲切的表示自己愿意推荐其前往镇江或者港城任职。

一听到这里,陈禄衫顿时眼前一亮,脸上禁不住的露出了得意和兴奋。

看到对方这副德行,袁肃心中顿时也高兴起来,陈禄衫终归还是没什么底子,一见到有什么甜头理所当然的就双眼发直。

“哎呀呀,袁大都督真是太……哈哈……太盛情了,卑职何德何能呢?岂敢劳烦袁大都督来保举,呵呵,真是……怎么说呢,哎呀呀,三生有幸呀,三生有幸呀。”陈禄衫一时语不搭调的说了一堆话,但其意思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唉,陈兄你太谦虚了。说句实话,虽说陈兄你没有上前线杀敌,可常言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没有陈兄坐镇淮安统筹运营,冯都督如何能够在顺利的南下推进呢?以陈兄这段时间在淮安的表现,足以应有更好的用武之地。”袁肃笑着说道,说完之后还端起酒杯与陈禄衫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还是袁大都督明察秋毫,理解我们这些在后方办事的人。哎呀呀,今后还真是要多多仰仗袁大都督的提携了。”陈禄衫连忙恭恭敬敬的双手举起酒杯,在说完这番话之后又慌慌忙忙的把酒杯喝干。

“好说好说。这样吧,如今整个江苏省都在改头换面,尤其是地方县府,多数是要被撤换的。若是陈兄你觉得不想在军中继续任职,我愿意出面保你一个县长,盐城、港城任陈兄你挑选。当然,若陈兄你依然想在行伍中有所建树,这事也不难办,保你一个地方治安团司令算不得什么难事。”袁肃故意摆出一副官腔官调的样子,显得就好像手到擒来一般容易。

“袁都督提携之恩,我陈禄衫没齿难忘。实不相瞒,卑职这几日一直忧心忡忡,正因为族兄陈叔亮之事,以至于冯都督对我们陈家愈发介怀。此次第二镇开拔之前,卑职还听闻小道微言,说是冯都督要罢黜卑职。唉,南下之后,一路上卑职犹是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差池热闹了冯都督。”陈禄衫哎声叹息的说道。

“哦?陈叔亮,可是冯都督的乘龙快婿?”袁肃早先有所耳闻,于是进一步问道。

“什么乘龙快婿呀,我这族兄当真就是一个二愣子,居然连识局都分布清楚,实在是可恶。他受那些革命党人蛊惑也就罢了,何故明知道是冯都督率军南下,偏偏还不懂得避嫌。现在可好,他拍拍屁股出国逃避了,留下我们这些族兄族弟里外不是人。”

“此事也确实奇怪,着实难为了陈兄你。不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相信冯都督早晚会知道陈兄你的用心,断然不会冤枉责怪的。”袁肃劝慰的说道。

“这卑职可不敢奢望,如今卑职只以为前途尽毁,在冯都督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日后最多只是在后勤营里做一些杂役之事,什么立功、什么升职,唉,怕是没机会了。好在今日遇到袁大都督,当真是卑职命中富贵的大恩人呐。”陈禄衫感天谢地的说道。

“言重了,言重了。诚实的说,一方面我确实觉得与陈兄你投缘,另外一方面也是深知陈兄有这个能力。任人唯贤嘛。”袁肃客气的说道。

“袁都督这番看得起在下,真是让在下感激不已。今后但凡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在下一定竭尽所能,甘为前驱,定当以袁都督马首是瞻。”陈禄衫诚惶诚恐的说道,脸上满是竭诚之色,若是还在前清那会儿,只怕立刻就要下跪谢恩了。

袁肃当然没有想过陈禄衫会为自己卖力,对于这样的小人物,无非只是口头上许一些好处,主要目的还是打发走这个人。至于日后是否能够为自己所用,那就具体在看,反正只要没把这件事闹的大家不愉快,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随后众人又推杯置盏一番,直至十点钟之后,方才酒兴尽致。

第二天一早,袁肃还没有完全睡醒起来,门外勤务兵又跑进来通知,说陈禄衫亲自前来拜访,还送来了许多礼品。不仅如此,陈禄衫听说袁肃还在休息,当即没有继续打扰的意思,放下礼品便告辞离去了。

听完这些,袁肃还真是感到有些好笑,他慢慢吞吞的起身洗漱,然后去楼下看了一下陈禄衫送来的礼品。除了一些名贵的人参、燕窝、鹿茸,还整整齐齐的排列了五根经过精心切割的金条,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每一根起码有四两重。

他不禁大为咂舌感慨,区区一个后勤支队的小调度官,居然还能送礼足足一公斤的金条,可见这人任职期间是多么会耍手段。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整个第二镇上上下下是什么样的情况,当真是不言而喻。

不过既然陈禄衫如此有心,看来是真心希望能寻得一个靠山,以便能够飞黄腾达。

当即,袁肃回到书房,经过一番仔细斟酌之后,拟下了一份电文。他决定保举陈禄衫出任盐城治安团总司令,同时保举赵山河出任淮安警备总司令、郭文远出任淮北警备总司令。这份电文一式两份,一份发往北京,并且还是提前发出去,另外一份发往南京,则是要故意拖延一两日之后再发。

当然,这份保举电文自然不是随随便便说上两句就行,为了有一定说服力,免得落人口实,他故意在其中添油加醋了一番。比如吹嘘三人在此次南下行动中有什么样的建树,拱卫津浦线铁路,担任后勤运输护卫,各项军用物资的统筹调度,等等。

反正诸如此类的手段,在这个年段早已是见怪不怪。

袁肃甚至还下定决心,不管上面是否批准,他都会霸着地方不走,就要看看为了这些小事上面会斤斤计较到什么程度。

………

【最近在看《新笑傲江湖》,好基情啊。恐有三观不正的后怕。】

第81章,两淮扩军

与这些士绅商户接触时,袁肃主要是进一步暗示他将接管淮安的决定。除此之外,他也多多少少透露出自己今后对淮安发展建设的思路,将会提供更多的资产阶级发展空间,推行更为利民的政策。

在谈话时,他还故意提及自己在滦州任职期间的一些做法,比如划分重点发展的区域,以免税、减税和政策扶持等手段,大力推动各区优势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还会严格规范法纪法规,尽一切努力来推行普通法的实践。

这些内容自然是与本地士绅有极大的关联,尤其是那些资产阶级,他们最怕的无非就是官府胡乱征收苛捐杂税。一旦官府加税,他们为了保障个人利益,也只能将压力推向广大劳动人民,最后承受民间怨言的反而还是自己。

对于袁肃所透露的这些信息,这些士绅商人们当然是十分推崇和欣慰。

不过这么多年来与官府打交道,很多掌权者也仅仅只是口头上说说,或者是三分钟热度,到底是否能够坚持贯彻落实下来,还得走一步看一步。然而好在袁肃给大家开了一个好头,最起码让所有人都有所期盼。

到了六月十九日时,袁肃忽然接到陈文年从淮北发来的电文。

陈文年称昨天刚刚接到第二镇总镇从南京发来的电文,总镇命令尚且还在省外的各路部队,限期调回江苏省内集合整顿。虽然这是一封总镇通令的电文,但也是需要应付的才是。不仅如此,当天晚上合肥同样发来电文,催促第二团尽快离开淮北。

有鉴于此,袁肃自然不能什么都不做,无奈的是发往北京的电文到今天还没有回复,昨天下午时又发把拖延两日的保举电文发到南京,南京同样也无回复。无论是北京还是南京,眼下都在为善后的事忙碌,显然还没顾得上这件事。

经过一番寻思后,袁肃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先把他的计划做的更绝一些,倒要看看倪嗣冲、冯国璋二人安徽和江苏两省首长屁股还没坐稳,会不会为了两个县城来大闹一场。

当天晚上,他下达了两项命令:一项命令是发给在淮北的陈文年,命令其立刻着手整改第三团。这项命令先是用电文传达,之后又由被保举出任淮北警备司令的郭文远带去文件。郭文远于次日凌晨走官道到徐州,再由徐州改乘火车前往淮北。

所谓整改第三团,就是保留第三团番号之余,从第三团分出一部分兵力,成立淮北警备司令部。再以淮北警备司令部为基础,立刻就地开始扩充兵力,兵源可以从当地警察、水兵、救火营等等进行收编合整,也可以公开招募新兵。

总之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淮北警备司令部的建制。按照第一期的预设是先招满一个团一千二百人的兵力,等到这一千两百人完成编制并配备全武器装备后,再陆续开始第二期的扩招。理想状态是淮北警备司令部有五个满编战斗营的编制,接下来便开始推行民兵制度,藏兵于民。

袁肃还专门批给了一张五万元的银票交给郭文远明日一起带往淮北,并告知郭文远但凡在扩编期间有任何经济问题,能自己解决则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立刻发电报向上请示。

第二项命令与第一项命令一样,只不过是在淮安设置警备司令部。这边由他本人亲自张罗,情况自然要比淮北那边要好的多。

在淮北警备司令部的编制上,情况要比淮北大有不同。袁肃考虑到淮安的经济资源价值,今后势必会成为个人势力重要的经济来源。再加上苏北有张勋,南边又有冯国璋,所面对的势力错综复杂,自然要更为小心一些。

袁肃认为是时候体现他个人强硬态度的一面,因此在淮北警备司令部所辖兵力上,预想的就是一口气组建一个旅。当然,兵力扩充不是有钱有粮有枪就行,更重要的是基层军官的调配,以及军中系统化的构建。

第一混成旅之所以能够一下子建立起来,那是因为麾下三个团都是早已成型的部队。凭空建军是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一年半载只怕是很难成气候。

不过他就是要先把气势打出去,好让张勋、冯国璋都知道,淮安是有一定兵力,硬碰硬谁也不想有半点好处。

拟好了这两项命令,控制淮北和淮安的想法显然已经在走向正轨的步骤。

对于袁肃来说,当务之急不仅是要给淮北、淮安一个合法的名义,更重要的还是在建立两个警备司令部过程中,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他知道,第一团和第二团装备有限,而且又全是清一色的英式装备,这部分分出去的兵力,只能暂时保持原有的配置。等到建制完成之后,自然是要更换为统一的装备。

除此之外,招募新兵也意味着要补充武器装备,而且这件事不能拖,否则别说训练时没有枪支弹药制服,对合肥和南京方面同样会失去威慑力。没有枪的士兵,还算是士兵吗?

为此,他连夜与葛金章、赵山河等人商议军火补充之事。

第一混成旅好歹是有一批存货的,可以立刻让滦州那边将储存的汉式步枪都输送下来。然而这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缺额。在调配储存军火之外,还要立刻多方面采购军火,为了避免采购过于零散,也为了方便配置,只选择从滦州和江苏两地着手。

滦州是第一混成旅大本营所在,有经济和人脉上的便利。至于江苏自然是近水楼台。

第三团团长李劲夫提议,可以赶紧派人前往南京,通过贿赂和收买的办法,以最优惠的价格收购第八镇俘虏的枪支。目前第八镇虽然已经全数投降,但处于安全考虑,第二镇和江防营肯定是要控制第八镇军火,趁着还没有对第八镇进行收编之前,利用特殊的关系来采购军火,绝对是一件划算的买卖。

就算没办法收购到第八镇的军火,或者收购不到足够水量,南京那边还有金陵制造局,到时候还能直接去兵工厂直接采购一批新枪。

袁肃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当场便拍板决定下来。

之后众人又粗略做了一个采购军火物资的预算,两个警备司令部初期所需要的军火数量,按照目前汉式步枪的市价来算,大概是需要二十万元的款项。

袁肃这边算上出发前从滦州筹集的款项,以及在港城搜刮的款项,剩下还有十万左右的现款。毕竟部队开发的路上有所消耗,都是第一混成旅自给自足。再者军队出发作战,大部分现金也都只能换算成军粮和军火。

“这,咱们现在还少十万元呀。而且,这还单单只是购置军火的开支,两个警备司令部组建是需要开销,招募新兵也是需要开销,新兵入营之后的供给同样是需要开销。依卑职推算,要想顺利并且尽快的完成警备司令部建制,最少得有四十万的启动资金。”李劲夫一边掰着指头,一边凝神深思的细算着。

“招募新兵的供给倒是不急,咱们第一混成旅的后勤还是很充裕,大可分出去一部分。”袁肃缓缓的说道,当然他很清楚自己这番话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因此脸色上依然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即便如此,也只能省去五、六万,最多最多也是八万左右。”赵山河沉重的说道。

“如此算来,咱们还是少二十多万呀。”葛金章有几分懊恼的叹了一口气。

袁肃寻思片刻,微微叹了一口气。他说道:“没办法,看看把淮安县和淮北县的两个县长给卖了,反正迟早都是那些地方士绅来做这个位置,索性趁机捞一笔。”

众人听到这里,各自虽然有所变色,但也没有人有异议。

袁肃也知道,幸亏把何其巩留在滦州代理军政事务,若是何其巩现在在场,只怕是容不得有这样掉名誉的烂事,最最起码也会有情绪。

李劲夫琢磨了一阵,有些拿捏不准的说道:“都督,您或许有所不知,就算卖县长只怕也卖不了几个钱。就卑职在北方任职这么多年,倒是听说过不少倒卖X官爵的事情,在咱们北方最有油水的县,县长也不过六万。当然,南方这边是什么情况,却是不敢断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