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夫当国-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完杜预的话,袁肃只能暗叹,果然是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言论,南北双方的隔阂显然已经是很明显了。

“总统府那边可有什么交代吗?”袁肃又问道。

“张秘书长已经来了,他现在就在站外等候,说是要亲自与都督你谈话。”杜预说道。

“张秘书长?哪里的秘书?”袁肃疑惑的问道,他知道总统府有很多秘书,政务院也有不少秘书,搞清楚是哪里派来的秘书长最起码可以提前猜出是什么样的事态。

“就是总统府秘书长张公绂张先生。”杜预解释的说道。

袁肃脸色微有变化,他很清楚张一鏖是叔父袁世凯的首席幕僚,之前自己南下时袁世凯只是派了内务次长李彬来接待,如今自己返回北京,居然是换成了这样的大人物。他意识到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否则也不会派一个重要的人前来。

他向杜预交代了几句,让其将车上的余小鱼带下来,找一个地方妥善安置,同时还要对此加以保密,没有自己的吩咐千万不要泄露此事。交代完毕,他这才与陈文年在几名警卫员的扈从下走出火车站。

大前门车站前的广场上停着好几辆轿车,因为还是凌晨时分,天色昏昏沉沉,周围也没有太多来往的行人。这几辆轿车附近都有一些身穿黑色制服的随从,而在位于中间位置的一辆轿车前,却看到一个穿着一身长褂子、身材略微矮小的中年人。袁肃之前在国府新年宴会上是见过张一鏖的,当时便一眼认了出来。

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去,张一鏖这边也往袁肃的方向迎了几步。

第64章,乌云密布

“岂敢劳驾张先生到此,袁肃诚惶诚恐。”袁肃先一步客气的说道。

“袁都督客气了,大总统特意吩咐让我来迎接袁都督北归。袁都督连日舟马想必已经劳顿了,之前上海那边发来电文,袁都督的意思是要尽快返回滦州,所以大总统吩咐就先在大前门这边安顿下来,过几日有了火车也方便袁都督的回程。”张一鏖带着几分浅笑说道。

从上海出发时,袁肃确实先发了一封电文来打点安排,他原本打算在北京多逗留几日,最起码要弄清楚宋教仁与叔父袁世凯对话的进展如何。但是回头又一想,这个时候他未必有资格插手此事,更何况无论是否有进展,迟早都会公布出来,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正好他还要赶着回滦州处理之前积累下来的公务,顺便也要把余小鱼的事也了却了。

“真是太好了,不过我暂时还会在京城留两日或三日,抽空还要再去拜访一下叔父大人。”袁肃如是的说道。

“都行,都行,稍后这些我都会安排下去。袁都督这边还需要打理一下吗?若不然,我等就先移步去下榻之处,看看是否合袁都督的心意。”张一鏖转移话题的说道。

“哪里,但凡有能容身之处即可。”袁肃笑着说道。

随后袁肃又对麾下随从做了一些交代,张一鏖也留了几个总统府来的随从,稍后为袁肃的警卫员们带路前往安置之所。一应都交代完毕,袁肃与陈文年带着四名警卫员先行搭乘张一鏖的轿车,与张一鏖一起前往附近的下榻住所。

既然是总统府亲自出面安排,袁肃下榻的住所自然档次非凡,这是一栋距离大前门大约十分钟车程的小洋楼,外围有花园和院墙,后院还有一些平房。比起之前在上海郑汝成安排的庄园要显得更气派更精致。听张一鏖介绍,这栋别墅是大公子袁克定的别业,偶尔冬天会到这里来过冬,平日都有人打扫保养。

车队开进花园,别墅大门口早有一些仆从等候迎接。袁肃等人陆续下车之后,这些仆从便将行李按照吩咐一个个收纳起来。

张一鏖陪着袁肃走进大厅,二人来到大厅靠着落地窗的一处壁橱前坐下。到了这个时候,张一鏖的表情已经渐渐不再像刚才那样轻松,反而换上了一种认真。他也没有再多客气什么,直接对一直跟着袁肃的陈文年说,自己有一些要事要单独与袁肃交谈。

袁肃随即让陈文年先去休息,等周围闲杂人等都离开后,他这才开口向张一鏖问道:“张先生,我叔父可是有什么要紧事要交代的?”

张一鏖点了点头,语气持重的说道:“你和宋遁初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袭击,这件事已经在总统府闹出很大的动静。说来奇怪,今日与你见面,似乎你并没有因为前不久的袭击之事有多大顾虑,莫非……”

袁肃是料到张一鏖会问起这件事,但是却没料到对方对这件事会看重到如此地步。他之前已经专门就枪击案拟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发到北京,表示这件事只是一场私人恩怨,该处理的自己都已经处理完了。显然,总统府对这份报告并不满意,又或者对此事一直没有小看。

“张先生,之前在上海火车站发生的事情的的确确只是一场意外,在报告里我已经说的很清楚,若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大可从山海关抽调当时的备案记录,一切都是有凭有据的。”袁肃加重语气的说道。

张一鏖陷入了一阵沉思,似乎是在琢磨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过了一会儿之后,张一鏖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袁都督,怕是你有所不知,此事当真是非同小可。你此番南下负责迎接宋遁初先生北上,在报告里面你也提到过,当时火车站戒备森严,可犹是如此,万万没想到还会发生意外,这其中有太有说不通的地方了。”

袁肃微微皱起了眉头,凝神片刻,然后问道:“还请张先生明示,这件事明明没什么可争议的地方,更何况原本就是一场意外,自然应该尽快平息才是。总统府何必还要为这件事大动干戈,到最后反倒会小事化大,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张一鏖再次叹了一口气,深沉的说道:“谁都知道这件事不能闹大,可偏偏有一些人就是要兴风起浪。出了这档子意外,京城那些不欢迎宋遁初的人以及那些利益关键的人,一个个都跳出来手舞足蹈,恨不得是要鼓动大总统下令大军南下了。”

袁肃渐渐听明白张一鏖的意思,照对方所说,显然是那些反对国民党的北洋内部势力,借这个话题来强硬的挑拨是非。政治上的抨击可是什么话都能说出口,既然这次袭击对象是他袁肃,那些人完全可以推责这是南方革命党的阴谋。退一步说,就算不是袭击自己,那些人同样还是可以找其他理由来造谣生事。

张一鏖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压低声音说道:“大总统为这件事很动怒,当然,他并不是生袁都督的气,毕竟这一切也不是你所能预料的,再者善后处理你能做的都做了,该交代该公布的也都没有保留。只是大总统万万没想到,咱们北方这边的反对声音会如此之大、之顽固,就怕会闹出什么意外。”

袁肃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早先我也听说了,不过,终归还是要叔父来拿定主意。不知道这段是叔父与宋先生商谈的如何了,过几日就是国会开幕的日子,我想现在全国乃至各国使节都在关注这件事。同样,这可是我们中华民国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张一鏖很认真的打量了一番袁肃,他在考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属于哪一派人,不得不说自己对袁肃并不是很了解,有些事情自然不能毫无准备就说出来。再者,如今北京的情况可以说已经是很混乱了,他身为大总统的秘书,还要想办法记录各式各样的意见,在专门的时候向大总统做出汇报。

单纯的来看,袁肃似乎是支持南北政治合作这一立场。只是南北政治合作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大总统愿意接见宋教仁,并不代表其会在一些权力问题上做出退让。相反,宋教仁热忱的希望能与大总统合作,也不代表他会纵容北洋专权。

“合作”说起来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许多人所期望的事情,但之所以会提到“合作”,那自然是因为之前存在争斗。两方势力都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合作”谈何容易。

“袁都督,诚实的说,这段时间宋先生与大总统来往颇为密切,时常讨论国家大事。但大部分时候大总统都是单独与宋先生会面,具体的情况就连我也不清楚。如今北洋内部众说纷纭,大总统也不能轻而易举的做出定论,所以有些事还得低调保密一些。”

“唉,莫不是这件事会很困难了?”

“目前还不好说,要说困难的话也只是外界的影响太严重了。就我看来,大总统与宋先生接触还是很愉快的。”张一鏖说道。

“希望一切能顺利吧。”袁肃脸色凝重的说道。

不过在袁肃心里还是很坚定的认为,叔父袁世凯毕竟是北洋的核心领袖,只要他能拍案决定下来,即便外界有再多的干扰也不会太过为难。当然,关键还是要看宋教仁到底是什么心思,是否可以暂时的迎合袁世凯的意愿!

这么说来似乎对宋教仁有所不公,但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政客,那应该可以分清楚现阶段国内的环境。国民党虽然是国会第一大党,但终归是势单力薄,没有实际的政治资本,比起不仅掌握实权又有雄厚政治资本的北洋来说,国民党要想实现政治愿望,最好的办法就是忍辱负重,先建立良好的信任,化解一些比较尖锐的矛盾,然后再一步一步进行改变。

他在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希望宋教仁不像历史课本上介绍的那样,是一个非常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凡事变通一些,才能让事情更顺利一些。

……………………………………………………

【除夕夜,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祝福各位读者大大身体健康,来年都有新的目标和人生方向,我想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这段时间因为很忙,所以写的有些恍恍惚惚,实在是抱歉。过完年调整好状态,一定努力写。说一些心里话,这本书看来是没有起来的希望了,但是还是很感谢一些读者一直的支持。在此,我只能说一句抱歉,辜负你们对我这本书的期望。

不过人生起起伏伏,本来就没什么一帆风顺。这次挫折我会吸取教训,就当是一次经验积累吧。我会努力完本,然后好好准备下一本书。】

第65章,辖内发展

袁肃在京城停留了三天时间,在第二天的时候还专门去了一趟总统府面见叔父。

然而此次见面并没有太长时间,袁世凯仅仅是客套的说了一些辛苦之类的话,又说了一些勉励的话。不过袁肃还是听得出来,事实上这位大总统叔父对自己此行办事并不是很满意,当然若是从客观上来说,此次行动袁肃该做的都做了,能做的也做了,火车站发生的意外事件那是无从预料的。

鉴于叔父袁世凯是这样的态度,袁肃原本还打算套问一些关于宋教仁的消息,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好在没过多久,他倒是有机会与宋教仁单独见上了一面。

宋教仁的精神面貌显得很好,之前在上海所遭遇的枪击案阴影一扫全无,不仅如此,甚至还能看出几分兴奋。

一番交谈之后,袁肃这才知道,就在这几天里宋教仁与袁世凯进行了多次正式会晤,也进行了更多次的非正式会晤或者午餐会谈等等。而在这些会谈当中,宋教仁所表达的政治意见,以及循环渐进的推行国家政体改革,从内容到方式,从方式到一步一步细节计划,都取得了袁世凯欣然的态度。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但袁肃依然有一些奇怪,他预料中显然是宋教仁与叔父袁世凯之间要进行一阵激烈的讨论,尽可能为各自争取最大的权益。可叔父袁世凯怎么可能一点都没有与宋教仁发生争执,反而像宋教仁所描述的那样,变成一个细心诚恳的“聆听者”,这显然不符合袁世凯的性格。

当然,这件事他所能获悉的消息并不多,也许仅仅只是宋教仁单方面的认为罢了,

到了四月五日,袁肃便启程返回滦州,经过几天的转车和行程,到达滦州的日子正好是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日。不过他现在没有太多的心思去理会国会的过程,自己所看重的仅仅是国会的结果,经过这么多时日的忙碌,摆在眼前当务之急的事还是处理好辖区内积累下来的众多公务,至于国会进展的情况过段时日自然会获悉。

在过去的大半个月时间里,滦州辖区内发生了许多事情,英国商人的投资建设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沿海地区兴建了许多现代化的港口,也迎来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船只停泊。肃业公司的发展同样有了很明显的起色,无论是硫磺厂还是保险公司,又或者是控股公司,较之之前起步阶段来说,今时今日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规模化。

辖下八个县按照年初袁肃召开工作会议制订的指标,不仅大力开展政府扶助工程,以税政、资金支持、优惠政策等为手段,加强各县经济建设和民生建设。尤其是袁肃再三强调的教育项目,根据最新送上来的汇报,滦州城内已经筹建了一所公立中学堂和三所私立学校,各方面都已经到位,九月份即可开学招生。

而临榆县、抚宁县、昌黎县也都颁布了许多教育拓展计划,进行的也很顺利,预计下半年会有三所公立小学、四所公立中学以及若干私立学院。按照这些计划统计出来的数字,今年兴办的教育事业足够提供两万名额的学习单位,不过都是一些中小学层次的教育。

就目前中国普遍不识字的教育状态,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算不是不错了。

洋河水库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有了廉价的劳动力,比预期的工程款项还要节省了不少。洋河水库的股东会对此都感到很高兴,同时对水库完工之后的经营也充满希望。

除了民政方面,军事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自从经过为期三个月的郑钧训练,以及训练之后依然保持每天循例出操,第二混成旅三个团如今已经是改头换面。袁肃在回到滦州后的第二天,就展开了一次巡军,不仅滦州军营整体面貌精神抖擞,昌黎、唐海等地一样是很有景气。

比起以往士兵们无所事事,热衷于赌博、抽大烟、毫无人生目的和职业方向来说,如今第二混成旅全军上下,尽管做不到一个个有信仰有理想有原则,但大部分也绝对算得上是能够遵守军营规范的真正意义上的“士兵”。

正因为麾下士兵每天都有固定的训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