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念娘归录-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次除夕宫宴,卫太太自然是没见到皇后。

    余念娘在各府家眷陆续觐见皇后的时候便代借口离开了大殿,去了御花园。

    在御花园里遇见了不少人,不管是什么品阶的,都对她十分友善,热情。有一些是她见过,根本不熟,也叫不出名字,甚至不知道对方是哪个府的。还有一大部份是她根本没见过的,众人都是纷纷先向她打招呼。

    因为人太多,她逛累了,于是便想找个地方歇息,结果刚好看见一个小凉亭,不巧被人捷足先登了。

    结果对方一见是余念娘,立刻主动热情的将亭子让出来,一个四品武将和一个三品大员的家眷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不仅将亭子让给余念娘用,还担心她坐着太久冻着,将自己的手炉留给了余念娘暖脚。

    余念娘不禁感概,时过一年,这待遇差别真是天差地别啊!

    到了酉时,众人随着皇后去了保和殿。

    因为今年坤院弟子招收还没开始,所以,今年的除夕宫宴没有什么特别命题,礼部酌情安排。

    照旧习,按照品阶座位依次排列,男左女右。

    大天师的位置比较特殊,紧靠太子,但又列居太子后位。

    其它各天师的位置则在离大天师后面,一丈远的地方。

    余念娘虽是女子,但她是天师,所以,位置自然也在大天师后面,但毕竟男女有别,故,她的位置离其它人又隔着一段距离。

    最后,整个大殿,男子那边的座席只有余念娘一个女子,这便显得十分的显眼和引人注目。

    皇帝到殿上坐后,第一眼便看见了大天师后面的余念娘,毫不掩饰自己对余念娘的器重,笑着对众臣道:“朝庭历来看重人才,只要有能力,能为朝庭分忧解难,不论男女,皆一视同仁!”

    这明着就指余念娘。

    等到宴席开始后,皇帝还特意赐了一份水果和一份糕点给余念娘,虽只是一份水果和糕点,但在这保和殿上,已经是十分特殊。让很多人心里不由揣测起皇帝对余念娘到底有多看重!

第382章 此等丑事() 
今年的除夕夜宴安排得很丰富精致,一百零八道菜,二十四道汤品,十二道甜点,八样水果。

    宴席结束后,众人随着皇帝和皇后去了太和门城楼看烟火。放烟花的地点设置在太和门广场,众人站在城楼上,距离不远不近,正好可以清晰看到缤纷绚丽,多彩灿烂的烟花,胆小一点的孩子站在太和门城楼上也不会被吓到。

    烟花准备了很多,各种:喷花类,旋转类,升空类,吐珠类等等。

    去年虽然也有燃放烟花,但是余念娘心思全在祭祀台,所以,烟花什么时候停的都不知道。今天她倒是很有兴致欣赏。

    如今国泰民安,又刚册立了太子,皇帝心情很好,与几位重臣有说有笑,今年就连大天师几人都陪着皇帝一起看烟火。美中不足的就是,如果没有佟伯府的事,没有佟贵妃的事,也许皇帝会更加高兴。

    热闹的城楼上香气缭绕,叮当环佩,罗衣彩裙。上城楼后余念娘便找了个人稍微少点的地方站着,皇帝和皇后站在城楼正中,周围被众臣和命妇们围着,能和皇后搭上话的趁机多露脸,没有资格凑近皇后身边的便三两站在后边。每个人都有说有笑,兴致勃勃的看着烟火。

    观之,似乎只有她一人从兴致高昂到渐渐觉得无趣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余念娘从人群中退了出来,当她从城楼石阶上下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不远处朝这边走过来的黄天师。

    黄天师沉着脸,一脸严肃,丝毫没有过年该有的喜庆。

    看见余念娘,他眼里更是闪过一丝冷意。

    依着规矩,余念娘先朝黄天师拱手行礼,黄天师草草向余念娘拱了拱手,连看也没看她一眼,然后便昂首挺胸与她擦身而过。

    余念娘脸色淡然,一点儿没有因为黄天师的态度生气,嘴角甚至带着微笑。

    黄天师蹙紧眉,大步流星与余念娘擦身而过,因为大跨步,脚下速度不慢,带动起来风将衣角吹动,袖袍翻转。

    天师袍制定都是有规定的,素衣素袍,以飘逸舒适为主,样式与寻常衣袍差不多。

    但是,偶尔也可以自己去定做,只要是同种样式,同样的颜色,做些小修改还是可以的。

    而黄天师的袖袍就是做过改动的,比一般的天师袍更加宽大,又比魏晋时代的广袖要小些。袖袍大些,里面的袖笼自然就要大些,更加利用隐藏,放了东西在里面也更不易察觉。

    余念娘眉眼一动。

    “黄天师请留步!”余念娘突然出声。

    已经走出一丈远的黄天师停了下来,他回头皱紧眉头看向余念娘,表情淡漠,语气不甚好:“你有何事?”

    余念娘微微的笑,朝着黄天师拱手:“有事想请教一下黄天师。”

    黄天师疑惑的看着余念娘,拧紧着眉头道:“何事?我现在很忙。”

    “只两句话。”余念娘爽快的道,指着黄天师的袖袍好奇道:“不知道黄天师这袍子的袖口是如何改做的?穿在身上实在好看,袖笼宽大,偶尔带着东西在身上也挺方便。走起路来一飘一扬,颇有谪仙的味道!”

    黄天师抬了抬手,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的袍子,一脸莫其妙。

    余念娘笑着解释:“天师别误会,我只是觉得你这衣袖改得甚是好看又好用,如果我们天道院的天师袍都能改制成这样,一定十分亮眼……”说着,她突然伸手撩起黄天师一只手臂上的袍子,速度快得黄天师都没反应过来:“衣服料子手感柔软滑感十足,又有坠性……”一脸很有兴趣的样子。

    衣袖下滑,露出半截手腕,黄天师这才反应过来,手猛的一缩,一脸怒意盯着余念娘,喝斥:“你大胆!”

    余念娘一惊,好像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忙道:“黄天师别生气,我刚才只是觉得你衣服的袖袍挺好看,想要仔细瞧瞧……因为我之前也有一件这种宽袖的袍子,不过穿上以后却没有你身上这件的飘逸感。袖口做得也不如你这个好看,所以……”

    “哼!”黄天师冷冷打断余念娘的话:“你的礼仪淑德都学到哪里去了?身为女子竟敢不经人允许,私自撩起一个男子的衣袍,这在大厅广众之下,你竟然敢做出此等丑事……”

    这话余念娘听着就不爽了。

    “黄天师……”余念娘声音一提打断黄天师的话,凉凉道:“我虽是女子,可是我现在的身份更是天师。天道院还有规定,天师亦可不成婚。何况,你我乃同门,身为天师,哪来这么多俗礼……我这也是为了天道院好,将十年如一的天师袍改动一下,这样也能增强我们天道院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不仅是天道院,我觉得天师庙里面也可以做些修改……社会在发展,天下越加繁荣,我们天道院更不能落后于人,不然如何立足于朝堂之上,如何立足于天下间……我不过是看了看你的衣服,你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再者,黄天师你也说错了,我不过是瞧了两眼你衣袖的袖口,并没有撩起你的衣袍……”

    黄天师脸色越来越难看,冷冷的盯着眼睛看着余念娘:“这种话亏你也说得出口,一个女子……”想必是想到余念娘与他无亲无枚,如何教说的确有些不合时宜。

    不过,他只说了一句,余念娘却顶回了一大段,这让黄天师心中怒气更盛。

    他袖袍一甩,双手背于身后,冷嗖嗖的看着余念娘道:“在这皇宫中高傲自负,目中无人是无法立足长久的……”袖袍一甩,转身面若寒霜的朝着太和门城楼上而去。到了城楼上,皇帝和众臣,还有大天师正在看烟花。

    黄天师深吸一口气,又吐口浊气,将心平的愤怒不平通通赶走,片刻后,待脸上的表情不再是很僵硬的时候,他动了动嘴角,露出一份笑,这才朝着大天师和皇帝走去。

    而余念娘看着黄天师上了城楼后才收回目光,接着朝着武备院的方向走去。

    武备院在上驷院后面,过了上驷院,后面花草植被便多了起来,人也渐少。余念娘上了长廊,廊下挂着两排长长的红灯笼,长灯笼从上驷院一直延伸到武备院后面,倒是个不错的景观。

    不过,她刚走上长廊,迎面便走来一个人。

    余念娘想了想,停下,侧身让道。

    那人走到她面前时却停了下来:“余天师?”

    余念娘只好抬头,向户部尚书王国安行礼:“尚书大人。”

第383章 巧遇() 
王国安年过花甲,任户部尚书,兼内阁大臣,朝堂上王国安很少站队,做事从来对事不对人。当初宁安候府和佟伯府相斗的时候,王国安一直稳立于朝庭,他即不偏向宁安候,也不靠近佟伯府。两府经常会因为一些问题争论不休,每次皇帝问他支持谁时,他就跟只带了耳朵没有眼睛似的,谁说的对便站在哪边。

    他即可以今日骂了佟伯爷,明日便指责宁安候。但是两府却从来没有对他争峰相对过。他一心向着朝庭和皇帝,私下众人都说他是老狐狸。

    余念娘不明白此时应该在城楼上陪皇帝看烟火的王国安怎么在这儿。

    王国安身材微胖,笑呵呵的样子,和谒起来就像弥乐佛。

    他微笑看着余念娘:“这会儿余天师要去哪呀?”

    “看了会儿烟火,觉得这长廊的红灯笼还挺好看。尚书大人难道不觉得吗?”余念娘微笑看着王国安。

    王国安眼睛眯了眯,呵呵笑了两声:“余天师说得对,这长廊上的灯笼确是好看,长长的两排就跟两条长龙似的,老夫也正觉得这景致挺有意思。”

    余念娘眉梢动了动,笑着道:“大人平日公事繁忙,想必也没闲睱时间注意这些吧。我虽然去年进宫参加过一次宫宴,不过,那时候胆子小,也不敢随意走动,今日突然看见,觉得比花园里的景致还漂亮。”

    王国安看着余念娘淡定若然的脸,脑子里不由闪现出去年除夕夜宴的时候余念娘半道跑去祭祀台,而后三皇子被下毒,她被皇帝传到太和殿,和大理寺卿当面争执的情景。

    这件事余念娘以为没人知道,其实皇帝早就知道了,后来还特意找他过去询问余念娘去祭祀台的目的。

    他也觉得余念娘的行为很奇怪,可是余念娘在祭祀台的确只站了会儿便离开了,于是,他便告诉皇帝:“兴许是志向在天道院,好不容易进宫,所以就想去祭祀台看看吧,一个小姑娘,无背景无依靠,应该也不会有什么目的。”他却没料到余念娘能走到今天。

    胆小?

    王国安呵呵两声,看着余念娘,脸上的笑意更深:“余天师料事如神,不仅推卦占卜厉害,心思也挺细腻。你我平日虽常在宫中走动,却无私交,没想到,余天师竟然能知道我的心思。”说着感概道:“为皇上分忧乃我等做臣子的份内事,这份景致我的确早就想来看看了。”

    又将余念娘上下打量一番,十分赞扬:“余天师果然是得天演大师遗传,天生就是做天师的料。想必我朝余天师是最年轻的一位天师,也是唯一一位女天师吧。”

    余念娘心中意外了把,平日看着持重的户部尚书原来也挺会吹捧!

    “大人太夸奖了。”余念娘谦虚的道。

    “不过可惜,如果天演大师还在的话,朝中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

    余念娘很不以为然,只是听着,神色不动。

    “老夫曾经也与天演大师共事过,是个不错的人。”接着话风一转:“余天师得皇上看重,被亲点入了天道院,不知道以后有什么打算?”

    余念娘疑惑的看眼王国安:“入了天道院,自然一切都听皇上的。”

    王国安立刻欣慰的点头:“你能这样想就对了。朝庭,乃是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忠心为皇上做事才是对的。人事无常,人生亦短,一个人不管他成功早晚,身上必然背负着一定的包袱,想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活得更好,我们势必就需要将身上的包袱丢掉,才能重新开始。余天师说,是吧?”

    余念娘摇头,道:“我不明白大人的意思。”

    王国安呵呵笑了笑:“老夫很少佩服谁的,不过,余姑娘你是一个。人活一生不过是为了名利。人死了,不管身前事如何,也希望身后有个名利。也许有人会问在,人死了怎么能有名利?老夫要告诉他的是,当然有。就像天演大师一样,十年过去了,却还能得皇上追封封号,这便是知足。”

    余念娘紧紧皱着眉头。

    “好了,老夫要回太和门了,就不耽误余天师欣赏除夕夜景了。”

    待王国安走后好一会儿,余念娘才回过神来,她还是不明白,王国安特意叫住她跟她说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长廊周围静悄悄的,只听见太和门广场砰砰砰的烟火爆裂声。

    余念娘沿着长廊走去,廊檐上两边挂满了大红灯笼,而两边栽种的植被茂密而深幽,所以,无论是太和门城楼上,还是广场上,只能看见这边昏暗的灯光,隐约看见有人,待走过上驷院院后,便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过了上驷院,到了武备院前面,余念娘便站在长廊一根柱子后面看着广场上空绚丽的烟花。

    很快池朗宜带着十一从长廊另一头走了过来。

    池朗宜一走近,余念娘立刻就道:“宫中人多眼杂,世子爷有何事?”意思就是今天这么多人,有事没事都不要随便来找我,真有什么事的话快说。

    话说得有些不客气,可是池朗宜却一点儿不生气,也不着急的样子,反而问她:“有发现吗?”

    余念娘看他一眼,知道他刚才一定站在这边看着,所以才知道她遇上了黄天师。

    “有,也算没有。”余念娘道。

    一旁的十一就奇怪的道:“余姑娘,你这话说得我可真糊涂,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呗,哪还有什么有,也算没有。”

    与池朗宜等人认识早,十一一直称呼余念娘余姑娘,现在她成为天师,这么听着也不觉得有什么。反倒是现在许多人叫她余天师习惯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