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念娘归录-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不能再掺和了,只有跟着皇帝才不会出错。

    让黄公公去办的事,皇帝并不是立刻就要结果。

    他说起大皇子和二皇子娶妃和孤鸾年的事。

    “……所有东西礼部差不多都已经准备妥当,二皇子的婚事原是定在明年,若是这时候提前,恐怕礼部又会乱成一团……历朝来也没有两位皇子一起成亲的,贵妃的意思是大天师说明年是孤鸾年,希望二皇子的婚事能在年底完婚。孤鸾年僻婚,成婚好日子不好选。朕想着余地师推卦厉害,可否看看这孤鸾年有没有什么办法,破一破?”

    明年是孤鸾年,余念娘早就知道。

    什么是孤鸾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闰月。

    历法在很早的时候就在运用,它的称呼各不相同,“阴历”、“农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

    孤鸾年是指一年之中有两个立春时节的年,也称一年两头春。孤是指孤单,鸾是一种鸟类,一只形单影只的鸟,古人认为孤鸾是失偶的鸟,无法双宿双飞,所以,古人便有每逢孤鸾年就有僻娶的习俗,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只不过,现在很多人已不再忌讳这些。

    余念娘查过天朝历法,当今皇帝登基没两年就出现过一次孤鸾年,对于新帝来说,出现这种不吉利的年头民间会有多种说法,有人甚至会怀疑是否皇帝德行有失,所以,才招致孤鸾年。这算是一种迷信。

    从皇帝语气中余念娘明显感受到皇帝对孤鸾年的忌讳,当年孤鸾年,皇帝被民间的流言蜚语惹得烦不胜烦,在金銮殿上发过好几通脾气。可是这种天灾,他也没有办法。

    皇帝本身对这种不吉利的东西也十分在意,所以,和余念娘的言语之间才留有一线后路,说什么明年的好日子不好选,却不说孤鸾年需僻婚,无好日子可选。

    然后还想让余念娘想办法破解,若是余念娘真的做成了,那不仅解决了二皇子的婚事的事,还可以洗涮皇帝当年的憋屈,告诉世间众人,孤鸾年与他这个皇帝是无关的。

    “回皇上,明年的确是孤鸾年。”余念娘道。

    闻言,皇上脸上闪过失望,知道不会有错,听到余念娘证明皇帝还是有些失望。

    “不过……”余念娘话锋一转:“孤鸾年却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也并不是什么不吉祥的年头。只是闰月……”然后,余念娘将节气的运行,历法的运作,如何会出现闰月一一解释给皇帝听,这与皇帝所理解的大相径庭,但却十分的合理,最后皇帝还让人将当朝的历法以及前朝历法拿来查看,果然是每隔几年就出现一个闰月。

    皇帝顿时对余念娘佩服至极,不停夸她是个人才!

    为何皇帝会如此高兴?

    因为刚才黄公公去打探孤鸾年的事时,得知朝堂下已经有人在议论孤鸾年的事,相信明日早朝定会有人提到孤鸾年,到时候他就可以用余念娘这套说法回驳众人,告诉所有人,孤鸾年只是历法运作当中古人设置的闰月,与任何人无关系。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皇帝特意嘱咐余念娘回去准备。

    等到翌日朝会,朝会刚开始不久,果然有御史提到了明年的孤鸾年,说皇帝登基这已经是第二个孤鸾年,请皇帝下旨向天请恩,免灾免祸,应由皇帝亲自作法,为天下苍生祈福。

    不管是作法还是祭祀这种事理应由天师来完成,若是请皇帝亲自作法,不免有些让皇帝自罚的意思。

    皇帝听了后大怒。但当着文武百官,此时却不宜发火。

    于是,皇帝憋着一口气,绷着脸驳回了那御史的请求:“……对于孤鸾年的事本来朕也挺担心,不过昨日听余地师解释后,才知孤鸾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它不过是历法中的闰月,历法由古人而创,所以,也并不是什么天遣……”接着也不管众人如何诧异,立刻宣旨请余念娘进宫。

    这下金銮殿上可炸开了锅。

    余念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地师,无品无阶竟然也能上金銮殿议事,而且对于她提出的孤鸾年隶属历法自然编撰的说法十分怀疑。

第352章 孤鸾年三() 
皇帝绷着脸坐在龙椅上,冷冷的看着殿中交头接耳的众大臣,眼神在凝眉沉思的户部尚书,淡然的宁安候,惊讶的镇国公等等弘股大臣脸上扫过,最后他将目光转向神色已经恢复自然的大天师身上。

    皇帝吐出一口气,淡淡对殿下众臣道:“余地师虽只是坤院的小小地师,但是她精通天道,玄术厉害,就拿朕上次去避暑山庄遇刺一事来说,足以证明她比许多人强。”

    这“许多人”涵盖的意义无比深沉呀!

    在避暑山庄途中,有不少人是亲眼见识了余念娘推卦的厉害,后来一些到避暑山庄议事的官员也知道这事。因此,余念娘的盛名早响彻朝中众臣耳中,也让许多人是真正的佩服起她。何况,从避暑山庄回到京城后,皇帝经常召余念娘进宫论道,就连大天师以前也不曾有此待遇。

    大殿中议论声顿时小了不少。

    对于余念娘,闻其名者多,见其人者少。

    很快,一个穿着桃粉色的妆花褙子的姑娘低头垂眸走进大殿。

    她身材高挑,走路文雅端庄,皮肤白皙,长得标致,年纪约摸有十六岁,没有一丝如天道院中天师的仙气,完全宛如哪位大人家中的千金小姐!

    大殿中议论声再起。

    余念娘跪在殿中,俯地磕头,恭敬向皇帝行了个标准的大礼。

    那姿势,礼仪标准比皇家的公主做得还好!

    众人突然静默了下。

    站在金銮殿下左首第一位,宛如仙人般的大天师,这才移动目光将余念娘从上到下打量起来。

    “余地师请起!”殿中响起皇帝的声音。

    余念娘起身,低头垂眸站在大殿中。

    人群中有轻微骚动。

    一个无官无品阶的地师竟然敢站在金銮殿上与皇帝说话?

    可是余念娘早得了皇帝的特许,进宫面圣不用行跪拜之礼,与天道院的众天师同遇。而且皇帝还亲自赐了她一腰牌,可以随意出入皇宫。

    故,人群中的骚动立刻又停了下来。

    “朕知余地师博学多才,精通天道,一手卦推得炉火纯青。今日召地师进宫,是想地师与众臣和大天师说说这孤鸾年的事。”皇帝也不费话,一开口就让余念娘向众臣以及大天师讲解什么是孤鸾年,却不是让她与众臣讨论孤鸾年。这话明显表明皇帝是极为认同余念娘的说法和想法的。

    不管孤鸾年关系到什么,只看皇帝的态度就很让人深思。余念娘不过是多进宫与皇帝论了几次道,怎么就如此得皇帝看重和信任了?

    皱着眉头的户部尚书快速扫了眼前面面色淡然的大天师,然后又看向一旁脸上同样闪过惊讶之色的宁安候,再看耷拉着眼皮子的刑部侍朗段立诚,户部尚书顿时觉得前些日子听到的话可能是真的。

    说佟贵妃原是看中了段立诚的孙女给二皇子当侧妃,可是段府却无意将府中的姑娘嫁入皇家,于是段太太找到了余念娘,余念娘不知道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胆大包天的帮着出了主意。同时还与段太太打气,段太太才使人去试探光禄寺卿耿忠夫妇的口气,将自己的面子全脱掉,表面出十分的诚意。

    依着当时的情形和耿段两府的情况,段芷芹配耿犹啸有些勉强。可谁知道,余念娘不知道在皇帝面前说了什么。等到皇帝去了佟贵妃那儿的时候,皇帝当面毫不留情的驳了佟贵妃要娶段府姑娘给二皇子当侧妃的事。

    谁都知道,佟贵妃向来不让她得到的,她千方百计也要弄到手,可惜等从避暑山庄回到京城,佟贵妃还没想出法子,段府和耿府就传出好消息,段芷芹和耿犹啸的婚事定了下来。

    这一巴掌扇在佟贵妃脸上那是疼得她面子里子都没了。

    因为这事,段太太和余念娘一下子亲近起来。

    所以,私下里大家都在传,说余念娘表面上看着皇后和佟贵妃两边,谁也不靠,实际上她是站在大皇子这边的。

    现在看段立诚的样子,像是对不管余念娘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惊讶的表情就知道,这事很有可能是真的。

    但户部尚书转过脑子一想,余念娘不过是坤院一个地师,就算再有能耐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上面还有一个天道院,天道院压不了她,还有大天师。

    如此,户部尚书又专心起听余念娘要说什么来了。

    听话听音,余念娘恭敬的抬手朝龙椅上的皇帝行礼:“遵旨!”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就像重臣要向文武百官宣读传授讲经一般。

    众臣心中百般滋味!

    余念娘领命后,立刻转身面向众臣,众人这才看清她的真容。

    明亮漆黑的眸子,犹如夜空中的繁星,水汪汪的大眼睛扑闪扑闪,跟会说话似的。柳叶眉,挺立小巧的鼻子,樱桃润泽般的嘴唇,当她清辙明亮的眸子扫过自己时竟让人产生一种敝亮光明的感觉。

    这感觉真是诡异!

    “历法的使用在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在沿用了,它的叫法各不相同,不管是阴历,农历,古历,黄历,夏历还是旧历都是指它。而历法如何来要从上古时候说起,最早创造历法的乃是伏羲大帝,那时称为‘上元历’……”

    “胡说!”人群中有人突然大喝一声,刚才那位奏请皇帝亲自作法的御史走了出来,他一脸鄙然的看着余念娘:“历法最早乃黄帝所制,称为‘黄帝历’!”

    大天师微微皱了皱眉。

    历法谁不知道?但要真正追溯它的起源和创始人,不是钦天监和天道院的人,有谁会去在意这些东西。

    “这位大人您说错了。”余念娘微笑看着御史:“最早创造历法的乃是伏羲大帝,是‘上元历’,而‘黄帝历’是在‘上元历’的上面改进过来的。这天下每换一代君王,往往都会重新颁布新的历法,新历法都是在旧历法上改进而来,所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历法才能如此完善。”

    “一派胡言!”御史不屑讥笑。

    余念娘看着御史问:“大人,您看过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吗?”

    御史一愣,反讥道:“这种无稽之谈谁会看?”

    余念娘淡淡的笑,也不生气,继续道:“《楚帛书》中清楚记载着伏羲大帝乃是创世神,他与女娲娘娘同为福佑社稷的正神。两人结为夫妻后生儿育女。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和八卦,创造了文字……他观云,看雨雪,打雷闪电,刮风,起雾等等,又根据飞鸟走兽,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将星辰日月升序记下,最后慢慢制成了历法……伏羲大帝不仅是历法创始者,还是占卜八卦宗师!”

第353章 孤鸾年四() 
余念娘所讲到的关于伏羲大帝的事,别说御史,就连大天师有些都不知道。众人一脸茫然,皇帝却非常感兴趣,连问了余念娘几个问题。

    本来是说孤鸾年的事,结果说了半天伏羲大帝的事,御史回过味儿来后,很恼火,绷着脸向皇帝启奏:“启奏皇上,臣以为关于伏羲大帝的事,咱们可以改日再说,现在要讨论的是关于孤鸾年的事。”

    皇帝也回过神来,满脸笑呵呵的对余念娘道:“瞧朕越说越远,不是说着孤鸾年的事吗?边带着地师也越说越远。”

    殿中众臣愕然,明明是余念娘东拉西扯一阵伏羲大帝,还将占卜八卦带进来,惹起皇帝的兴趣,浪费大半天时间说这些没用的。哪是什么皇帝将话题偏的!

    “是,皇上。”余念娘恭敬的应道,立刻将话题拉回:“所以,追溯至源头,历法乃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所制……制定了二十四节气。立春,俗称打春,也就是春季即将开始的意思,每年阴历二月四日到五月太阳到达黄经三百一十五度时为立春。最早在一月二十日出现,最晚甚至到二月二十,因此立春偶尔会出现在春节前,为了顺应寒暑变化,农历采用了一十九年中加入七个闰月的方法,因此十九年中有七个年头是缺少立春的‘无春年’,七个年头是‘双春年,另外五个年头是‘单春年’……”

    “历法也并非一月刚好三十日,大月设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但节气还是固定三十日为一个节的运行,为了符合历法的运作,所以,必有闰月。设置闰月来调整。也因此,那年当中会因为闰月出现两个立春……所以孤鸾年并不意味着不吉祥,婚缘的优劣,幸福与否,主要与个人生辰八字的组合,十神的兴旺衰弱与大运,流年的变动等因素有关……”

    余念娘讲得精细,清楚,听着金銮中文武百官一愣一愣的,就连懂得最多的大天师,对余念娘所讲的有些东西也不知道。

    怀疑便是自然的了。

    “胡言乱言!”这回出来驳斥余念娘的不是刚才的御史,而是佟伯爷。

    佟伯爷气愤的瞪着余念娘,要知道余念娘这套说词如果取信了皇帝,取信众臣的话,那二皇子的婚事真就只能办在明年了。

    “这些不过是你一面之词,我等这么多年怎么从未听过这些。”说着佟伯爷转身大天师:“大天师在此都未说什么,你不过一个小小的地师竟然在这金銮殿上,胡言乱语,指……”佟伯爷立刻停住,改口:“扰乱皇上。”他本来是想说余念娘胡言乱语,对朝堂上的事指手划脚,结果一下想到余念娘是皇帝请到金銮殿的,说余念娘指手划脚,那不是在骂皇帝?

    佟伯爷额头冒出汗,幸好改口快。

    对佟伯爷的话,众臣不少人点头赞同。

    面对众人的质疑,余念娘丝毫不惧,她落落大方的站在金銮殿中,看着文武百官,那胆量,那气魄,若不是身上一直带着恬静气息,真会给人一种上位者的错觉。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神情惬意的看着下面的余念娘与众臣驳论,此刻他心情无比轻松,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为将余念娘叫到早朝上来的明智之举差点当场拍手叫好。要是没有余念娘,恐怕现在与下面一拨人唇枪舌战的就是他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