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念娘归录-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夷心中即震撼又佩服!

    池朗宜和地煞追出去了,余念娘也放心了,她转身回到屋内将地上的孙妈妈扶坐起来,拿匕首割开绳子,将孙妈妈扶起来。

    孙妈妈抹着眼泪惭愧的看着余念娘:“还要让姑娘救奴婢,奴婢真没用。”

    “为何如此说?”余念娘拉着孙妈妈的手拍了拍,安慰她:“我危难,困难时,你们也曾救我,陪伴我。我即是你们的姑娘,自然有责任保护你们。”

    孙妈妈泪盈于眼。

    跟着赶过来的玲珑和五彩见余念娘没事,两人顿松了口气。

    玲珑半道上回去搬救兵,没遇上困难。不过,在院子外的时候,余念娘突然被人打晕,五彩与蒙面人打了起来,她本是女子,对付一个武功高强的独眼十分吃力,再加上两个蒙面人,当时受了重伤。暗知自己不是对方的对手,所以,五彩当时才选择逃走去找池朗宜,而不是与余念娘一起被抓。

    而余念娘几人离开卦相馆的时候,刘妇人就去了保和堂,可惜当时池朗宜几人都不在,刘妇人遇上了正在外面的武夷。然后武夷便跟了出来,再后来十一回到保和堂的时候听了掌柜的话,也立刻赶了过去。这才有十一和武夷在院子外看见隔壁走水,而发现这座院子可疑的事。

    至于池朗宜是五彩受伤到跑到宁安候府后门让人捎口信,池朗宜才知道了这事。

    当时的五彩身受重伤,伤及内脏,作为贴身丫环,她有失职,所以强忍着痛跟着过来救余念娘。

    余念娘将跪在地上的五彩扶起来,只这轻轻的动作,五彩似乎都做得很艰难,额头上豆大汗珠往下掉,脸色越加苍白。

    余念娘不放心,对她道:“你这伤不轻啊,还是尽快找大夫看看。”

    然后,一行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院子,至于官府来了怎么办,自有十一去办。

    回到卦相馆,立刻请了大夫诊脉,大夫开了方子,并叮嘱好好养伤,最好卧床休息,就算能起床自由行动,半年内也不能再动武,不然新伤旧疾叠在一起,很难再恢复。

第345章 查到() 
这边大夫刚走,池朗宜就过来了,上下将余念娘打量一番,见她一切如常,一丁点儿惊吓都没有,这才放下心来坐下与她说话。

    “……对京地的大街小巷熟悉得很,幸亏你提醒人才抓到,受了些伤。”

    “那有问出什么吗?”余念娘忙道。

    “暂时还没有。”池朗宜道。

    这种侍卫除了武功高强,便是忠心耿耿,不惧刑讯,要想从其嘴里套出有利的消息必须得花点时间。

    “一定不能让他死。”余念娘一脸严肃,又道:“他伤得到底有多重?会防碍审讯吗?如果不招的话,用点刑行不行?”

    池朗宜挑眉,还是第一次听余念娘要求用刑。

    “恐怕不行,他昏过去还没醒。”

    余念娘无语看着池朗宜,这还叫受了一点儿伤?

    池朗宜不以为然,出来行走江湖皮外伤都不叫伤,伤筋动骨断手断脚那才能叫事。

    余念娘理解不了他们这些会武人的思想,但是总归一句话:“不能让他死,我曾经在佟伯府远远的见过此人一面。”

    池朗宜一脸惊讶:“佟伯府?你没认错?”

    “怎么会?”余念娘十分肯定,他那只独眼十分招眼。就因为那次在佟伯府独眼和佟伯爷在园子里偷偷见面,所以她瞧得特别仔细。

    如此,佟伯爷和绑架余念娘这件事脱不了干系?可是,佟伯爷绑架余念娘目的在何?他阻挠余念娘寻找余三,难不成和当年余道生的案子有干系?

    从余念娘知道的情况来看,余道生当年血祭,从头到尾是大天师和黄天师自演自说,莫非后面还有佟伯府和贵妃什么事?

    “即然从你父亲那儿查不到有用的东西,也许可以从佟伯府或者黄天师查起。”池朗宜道。

    “怎么查?”余念娘绷着脸。

    “不如就从十年前查起,贵妃当年还不是贵妃,佟伯府也不是伯府。那时候黄天师也不是现今的地位,做什么事总有蛛线蚂迹。听说黄天师出自太原黄府,我们可以从太原查起。”

    黄府一共姐弟,老大,黄胜雪,嫁到太原商贾李府当二太太。老三黄胜河,其妻子管氏是太原一个普通商贾人家,从黄天师不在家后,黄府全部交由黄胜河在打理,下育有一子黄正豪,这几年靠着李府,生意也越做越大。两人看着本本份份。

    而黄胜雪嫁给李府二老爷李长生,其大哥李长青是府经历,在官府当差。因为李府从未有在官府当差的,所以,李长青进了府衙后,整个李府都很高兴,为了让李府完全脱离商贾的名声,李老太爷让人花了不少银子打点官府,就是想李长青保住官家这饭碗,甚至以后在官场上的仕途越走越好。

    所以呢,李府的庶物都是由二老爷李长生在打理,李长生有个儿子李峰,早就在帮着打理庶物,女儿李玉嫁到了平晋县梅府。

    李府三老爷李长久因喜武,所以在军营里当了个小旗,妻子阳曲县主薄的女儿,也是三个妯娌里面最有身份的一个媳妇,所以,李老太爷对这个李长久的妻子刘慧云最是客气。

    刘慧云的爹是阳曲县主薄,正九品,为人忠诚,一板一眼。

    所以,并没有什么不妥。

    让池朗宜注意到的是李府的生意,十年前就开始做涉境的营生,虽然都是小生意,但进出关却很频繁,每次都是小量的拿货进关卖,最远的地方到过庭州。

    至于佟伯府这边,佟贵妃的哥哥佟汉良的妻子叫韩云锦。

    韩云锦的父亲是韩候府二老爷,韩明士,任翰林院庶吉士,从五品;其母亲刘氏是太原府人,其父乃是太原卫所千户,那年寒食节便是在太原围场举行的。护卫安全问题是由刘大人负责。当时池朗宜也在,正当节目活动举行得如火如涂的时候,围场内突然冲进几个蒙面人到处杀人。

    将所有的女眷围在院子里拿弓箭恐吓,后来蒙面人被击毙,向外通告的是土匪下山无意中闯进了围场,实际在那些蒙面的中原人当中发现几个突厥人。

    事件后,官府进行了积极调查,最后说是一个守将玩忽职守,对护卫工作没有做好,导致蒙面人有机会进入围场。

    可是,这次池朗宜派出自己的亲信再次去调查后却发现,围场的几个后门都有人把守,而且设了几个班护卫轮流巡逻,中间间隔时间为半刻钟不到的时间,拿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六七分钟一趟,可以说是相当的频繁了。在那些最容易进入围场的地方,巡逻和护卫还要更加密集。

    但是当时余念娘带着孙妈妈和玲珑到后门的时候却没看到巡逻的护卫。当初她还以为是围场的护卫工作安排有问题,其实当时是刘大人将护卫调到前门去了,让蒙面人混入了围场。

    对于刘大人为何将护卫调走,他的理由是维护秩序,保护贵人们进场。但是那时候太原各府的贵人们都已经在会场内了。

    于是,池朗宜派了地煞亲自前往太原府调查。

    半个月后,事情有突发性发展。

    地煞抓住了刘大人的一个贴身小厮,那名小厮当日是与刘大人一同去的围场。刑讯逼供一番,又将他的家人抓起来威胁,小厮这才肯吐出实情。

    寒食节的头夜,刘大人曾秘密与人见面,第二日借口前门侍卫太少将巡逻侍卫调走了半个时辰。而后发生蒙面人袭击太原府各府贵人,又在刺客当中发现了突厥人,刘大人很害怕,因他平日在府衙内人缘较好,给人印象为人也比较忠厚老实,所以,事后向太原知府主动解释一番,太原知府又向下了解了情况,并没有深究此事。

    现在看来是疑点重重的。

    为了查明真相,地煞夜探刘府,将自己伪装成为民除害的侠士,挟持其妻,又是恐吓,又是威胁,刘太太吓得抖如筛糖,刘大人护妻心切,倒豆子似的将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就差跪地磕头求饶了。

    与刘大人见面的人是个独眼黑衣人,对方是个生意人,各种生意遍布江南各地。说自己新挖掘了一种生意,是民间承接宴席的,想提高自己的规格和档次,因为知道寒食节太原各府贵人都会去,所以,想见识一下这种场面,以后也知道如何改进。

    当然对方又送了大量的东西和银子贿赂刘大人,所以,刘大人才会临时支开巡逻队让对方的人进去,结果他没想到进去的人不是去观察什么宴席规格,档次,而是在里面行刺,特别是针对刚到太原府的宁安候世子。

    刘大人知道后差点吓尿了。本来已经怀着绝死的心了,没想到,太原知府却什么也没查到,应该说是根本没人料到。他险险逃过一劫。

第346章 仆人()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时隔两三年,他没想到突然有人又打探起这件事来。刘大人不知道地煞什么身份,但为了保命不得不说出实情,地煞将刘大人的话全部写录下来,强硬的让他摁了手印。

    连刘大人的那个贴身小厮的话也记录了下来,摁了手印。

    刘大人顿时面如死灰。

    池朗宜面无表情的将地煞带回来的东西看完。

    难怪那次刺客来得突然,行动又诡异,将所有的女眷围在院子里,等着池朗宜出现,然后对其围攻而起。可惜对方小看了池朗宜。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是刘大人坚持说对方是一个江南的商人,因为刘太太也跟着娘家人合伙做点生意,那商人之前还帮刘太太介绍过生意。对方也向他保证了的进围场只是自己的工人。没想到却有突厥人。

    这不得不让余念娘联想到,池朗宜回京的一路上的追杀他的是不是也是这伙人干的。

    本是查余念娘的案子,没想到却查到太原围场案。

    池朗宜下令让人再次去查刘大人的太太娘家是做的什么营生,独眼又是给刘太太介绍的什么生意。并且连同这个独眼一起调查。

    池朗宜一边派人调查佟伯府和黄府,另一边在帮着余念娘寻找余道生当年的另两个下人。

    当日将余三救出来后,余三见到余念娘,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子跪在她脚边哭得昏天暗地,说余道生当年被人害死后,自己过得如何昏暗无天日的日子,想要替余道生翻案,却没有人理。

    为此,他不得不逃到远方去,在经历了两三年饥不裹腹的日子后,余三鼓起勇气又回到中原,最后在洛阳落脚,以余三的身份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起初他还是担心自己哪日就被人抓或者被人杀,半年时间过去后,余三发现自己已经惊吓过度,成了惊弓之鸟,遇到一点儿风吹草动,他就害怕得不得了。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他慢慢意识到余道生的这件事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几乎没有人再记得,也没有人再寻找,他也就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他本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前段时间突然有传言从京城那边过来,说坤院来了位很厉害的女地师,还是个从伊州小地方逃过来的孤女,其天道玄术尤其厉害,连皇帝都非常看重她。

    余三当时一下就想到了余道生也有一个姑娘,这么多年为了逃生,他也没有去看过,于是,他找机会回了一趟伊州,却发现余府早已经没了,向周围的人打探一番才知,余府早就败落了,余念娘带着两个仆人独自艰辛的生活着,一年多以前,西北大战开始,她带着下人离开了伊州,去了太原府。

    余三又在太原府打听一阵,可惜没找到任何线索,但是在回洛阳的路上,经过丹州的时候,却听到当地人在说一位很厉害的余姑娘余占卜师,他急忙又去打听一番,得知那位余姑娘来自伊州,身边只有两个下人,不知道为什么余三平静了多年的心情终于有些激动。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决定寻找这位余姑娘,可惜,余姑娘走得突然,也没人知道她去哪了。

    余三再一次失败。

    天道有公,也许是老天爷给的机会。

    余三回到洛阳后没多久,朝庭突然颁了旨,追封余道生为天演大师,而其唯一的后人余念娘在坤院学习,也是个天道了得,玄术厉害的。

    为了证明余念娘的身份,余三偷偷的观察了余念娘很长一段日子,旁敲侧击的从周围打听她的身份,当得知她真的是余道生的亲姑娘后,余三激动得一宿没合眼。悄悄写了一张余道生的生辰八字的纸让人送到卦相馆试探余念娘后,他立刻消失不见。

    这就像磕睡来了有枕头,余三正愁不知道该如何接近余念娘的时候,卦相馆突然发了告示,要招小工。

    余三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余念娘的试题却是写字。

    余三立刻写了余道生以前常教自己的。

    他没料到余念娘如此聪慧,一眼就看出其中端倪,同意了他当卦相馆的小工。

    “你是怎么遇见我父亲的?”余念娘看着余三,虽然才二十出头,眼角却有明显的皱纹,脸上的皮肤也很粗糙,就像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如果余三说的都是事实的话,他可算是余道生真正的忠仆。

    “遇见先生的时候我不到十岁,那时候家逢巨变,又遭山匪,一家人只剩下我一人,我流浪在外,几乎快要饿死的时候,是先生不嫌弃我,收留了我,不仅给我吃给我穿,还教会了我许多东西,而且先生还教我写字。先生对我比我的亲爹娘还好,我早年就发过誓,要一生跟着先生,可惜现在却再也不可能了……”

    说到此,他立刻一脸愤怒:“姑娘,先生是被人害死的,出去那夜,他还曾对我说,让我早些歇息,第二日需早起。因为之前我们跟着大天师去了西北边境,一路上也没有休息好。我那时候玩皮,老爱睡懒觉,先生知道我是孤儿,一心想授我本事,让我在坤院教室外旁听,可惜我却不懂珍惜,在坤院外坐了两年,却是什么也不会。”说到此,余三又呈现一脸遗憾与愧疚,还有悔恨。

    “那你知道我父亲那夜去哪了,做了什么?”余念娘面无表情的道。

    “回姑娘,先生出去前曾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