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默总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但也猜不出玄机。
他眼见王锺真的要烧书,就跟王锺要过《毒经》,将整本书全看了,记在心里,这才还给王锺。
随后,王锺果然把《毒经》烧掉,一边烧一边还笑道:“毒经啊毒经,不是我非要烧你,而是你的主人都死了六十多年,在地底下很寂寞,需要有个伴,你现在下去陪伴他,对他对你都好。”
王默心中微动,问道:“它的主人是谁?”
“天毒老人。”
“天毒老人?很厉害吗?”
“厉害非凡,当年要不是少林派的四大神僧联手对付他,恐怕将会引发一场武林大劫难。”
王默想了想,又问:“那你是怎么得到这本《毒经》的?”
“嘿嘿,我偷来的。你别告诉别人啊,否则你和我都要倒霉八辈子。”
“你到底是不是刀剑山庄的人?”
“是,但也不是。说是,那是因为我在刀剑山庄待了将近四十年,老庄主在世的时候,对我也都客客气气的。说不是,那是因为我不是刀剑山庄的弟子,没学过这里的武功。”
“那你的段位有多高?”
“我三十年前就是‘具相’高段了。”
“什么?三十年前?”
“你别这么吃惊,更吃惊的还在后头呢,三十年后,我依然还是‘具相’高段。”
王默苦笑道:“原来这三十年来,你一直没长进啊。”
“所以我必须警告你,贪多嚼不烂。这三十年来,我的心思不在练功上,而是想着要把天下医术学全,结果……你以后别学我,否则后悔都来不及。”王锺语重心长的道。
王默点点头,说道:“多谢你老指点,小子记下了。”
王锺道:“可惜你不是我孙子,否则那该多好。”
王默笑道:“这有什么?我叫你一声爷爷有何不可?”
王锺挥挥手,说道:“别乱叫,你的心思我明白,但不是就是不是,强求不得。我跟李房主打过招呼,说你后天才能离开这里。你把这本《元草经》全部记下来,以后有空的话,就来回春阁找我,有什么不懂得地方,我指点你。但最好别常来,免得麻烦。”
王默感受得到这位“老王”对自己的厚爱,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那个……”王锺道。
“什么?”
“能不能再给我一杯血?”
这老家伙!
王默差点大骂。
两天后,王默离开回春阁,回转刀剑房。
李大年见了他,也不出声,而是一直盯着他。
他被看得有些头皮发麻,但又不能乱动一下。
“你小子是不是躲在回春阁里偷懒?”
“没有啊,这几天弟子看了好几本医书,收获颇丰。”
“是吗?这还算有点样子。走吧,跟我去见一个人。”
“见谁?”
“武当派的张大侠。”
……
“你就是王默?”
一座大厅里,有位一脸正气凛然的男子,望着王默问道。
“晚辈正是。”王默显得很恭敬。
他虽然不清楚这个张大侠是什么人,但他看得出这个张大侠不是普通人,甚至不是一般高手,而是真正的高手!
“你知道我是谁吗?”张大侠笑问。
“晚辈孤陋寡闻,实在不知。”
“那好,我告诉你,我名叫张宾雁。”
张宾雁?
王默似乎听说过,但由于时间太久,早已忘了。
“你小的时候我抱过你,你不记得了?”
“这个……”
“看来你真不记得了。这也难怪,你当年也就两岁多,不记得我也很正常。”
两岁?
别说两岁,五岁之前的事,王默几乎全都忘了。
李大年见他一副傻愣愣的样子,忍不住说道:“这位张大侠名满天下,你应该记住他老人家。”
老人家?
王默见张宾雁也就四十出头,比李大年大不了几岁,怎么会称呼对方为老人家?
“他老人家是武当派掌门的二师弟……”
王默猛吃一惊。
“四十多年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奸邪之徒死在他老人家的剑下,武林中人都尊他老人家为‘降魔剑尊’,便是庄主见了张大侠,也会以重礼相待。”
王默有点骇然。
只听张宾雁笑道:“李房主,魔道中人可不是这么说我的。他们都骂我‘毒剑绝情’。”
“那是他们害怕张大侠,一听到张大侠的名字,就会吓得闻风而逃。”
“其实魔道之中,尚有不少误入歧途之人,如果能点醒他们,武林何愁不太平无事?”
“张大侠所言极是。”
“对了,我这次到江南来,是想会一会那潜伏了二十余年的妖道。此人坏我道门名声,罪不可赦,倘若遇到他,即便与他力战上千回合,也要将他斩杀于剑下!”
王默听他语气突然变得十分冷厉,不由肃然起敬。
这位张大侠果然了不起!
只不过,那位妖道究竟是什么人,居然会惊动这位武当派的大人物。
他本来想多听一下,可是张宾雁很快离开了,说是要去拜访庄主少师正。
等张宾雁走后,李大年对王默说道:“你小子真有福气,张大侠到我们刀剑山庄来,第一个要见的人就是你,如果不是我知道他老人家没有孙子,我还以为你是他的亲孙呢。”
王默干笑一声,说道:“弟子哪有这么大的福气。对了,房主,刚才张大侠说的妖道是什么人?很厉害吗?
李大年正色道:“此妖道不是一般人,你现在不适合打听,跟我回去。”
王默问不出结果,只得心想:“看来这个妖道定是穷凶极恶之辈,不然房主也不会不跟我说。”
两人出了大厅,很快远去。
但这个时候,有人进了大厅,却是宋康。
“奇怪,张大侠已有十年未履江湖,这次为了一个不知真假的传闻,特地从武当山跑来杭州,是不是有点过于小题大做?难道他静极思动,想要在江南斩杀几个大寇吗?”
“果真如此的话,不知这位张大侠会不会插手吸血妖人之事。他要是想插手,且还擒杀了幕后真凶,只怕会让我刀剑山庄有失颜面,连个吸血妖人也捉不到。”
“这个吸血妖人究竟是谁?难道真与‘夺天教’有关?真要是‘夺天教’的余孽,恐怕三年之内,‘夺天教’将会死灰复燃,届时又会在江湖上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skbwznaitoaip
第五十二章 正道六大高手()
一秒记住【飘天中文网 。piaotianzw。】,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王默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英雄”。
毕竟想要做“英雄”,得付出巨大代价。
但回到刀剑房的他,赫然成了几十名师兄眼中的“小英雄”。
这几天来,大家都在议论他的英雄事迹,包括那三位刀剑房的门面人物。
以至于战平了“一房”四大高手之一的许浒,都被他们给忘了。
对此,许浒有点妒忌。
不过许浒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况且他还是王默的“哥们”,绝不会因为妒忌与王默绝交。
相反,他对王默的妒忌很特别。
因为王默这次风头出大了,大家都围着王默转,他几次想靠近王默都被挤开了。
“你们这些见风使舵的家伙,以前都说我是最帅的,现在居然把我说成了第二帅。哼,不管你们怎么讨好王默,他都是我的,的好哥们,你们谁也别想抢走他。”
许浒不服气的想。
好不容易等刀剑房的师兄弟们全都走了,王默才能与许浒面对面交谈。
不过两人说着说着,就觉得气氛有些尴尬,不是你恭维我,就是我恭维你,客套而又老套。
直到许浒伸手拍了拍王默肩头,以兄长般的语气告诫他不要骄傲,要向自己学习以后,两人的关系才又恢复到从前。
“许师兄,我不在的这几天,你独守空房,是不是很寂寞啊?”王默笑道。
“你这么说,那就是小看我了,我压根儿就没回来。”许浒满脸得意。
“怎么?许师兄出去了?”
“我战平了‘一房四子’中的铁师兄,李师叔特地给我放了几天假,我还不得出去好好玩一次?”
“那你都去了什么地方?”
“杭州城有那么多好去处,光是一个西湖,我就逛了一整天,还特地去凭吊了一位大英雄。”
王默诧道:“哪位大英雄?”
“岳飞啊。”
“啊,原来是岳飞。我以前听……听我一位叔叔说过,岳飞是位顶天立地,精忠报国的大英雄,只可惜我来的时候时间紧迫,尚未去西湖边凭吊他。以后有机会,我肯定得去。”
许浒笑了笑,说道:“对每个江湖中人来说,到西湖若不去凭吊岳飞,那就不算江湖中人。可是有一位大英雄,也值得我们去凭吊他。”
“西湖边还有第二位大英雄吗?”
“当然有。这位大英雄的名气虽然比不上岳飞,但他堪称当代岳飞,我敢说,他是岳飞之后的唯一真英雄,以后也不可能有。”
王默甚是吃惊,问道:“这位大英雄是谁?”
“他就是于公,名讳于谦。”许浒收起笑意,神色肃然。
“于谦?”王默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但一时之间,想不起什么时候听说过。
许浒压低声音道:“这位于公曾有功于社稷,结果后来被冤杀,天下无不为之悲痛。要说当今天子还有点功德的话,那就是为这位大英雄平冤昭雪,恢复官职。
不过这几年来,天子因为宠信了一帮奸宦谗臣,迷信长生不老之术,居然想炼制什么不死仙丹,弄得乌烟瘴气。
有人多次上书在杭州为于公修座祠堂,以此感召天下,振奋人心,清扫奸邪,只因言辞激烈了点,就被天子革除官职,差点下了锦衣卫狱,实是闻着伤心,听者落泪。”
王默听到这里,猛然想起一件事。
有一年,他曾听何冲无意中提起一个名叫于谦的大官,说这位于大人为国为民,曾誓死保卫京城,将北边的瓦剌大军击退,才得以保全山河疆土,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小人”害死。
何冲提到于谦的时候,脸上全是敬意,他当时年幼,不懂这些东西,但于谦这个名字,却已记在心中。
而今,他终于想起了这个于谦就是许浒所说的于公。
只听许浒缓缓低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于公十几岁时写下的诗作,也是于公一生写照。可叹于公死后,孤坟三台山,凭吊之人寥寥无几,就连他在杭州的故居,也被划为禁地,连家属也不让进。”
王默听了,默然不语。
对于这等伟人,所有言语都是苍白无力的。
突然,许浒也不知想到了什么,面色转为欢愉,笑道:“王师弟,我这次外出,遇到了一个大人物,你猜是谁?”
王默愣了愣,说道:“许师兄,你这不是为难我吗?天下大人物那么多,许多我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猜了。”
许浒呵呵笑道:“这个大人物就是少林罗汉堂的首座悟空大师。”
“悟空大师?”
“这位大师素有‘禅武子’之名,武功盖世。我遇到他的时候,并不知道他是谁,等我知道以后,他早已离开。如果我早知道他是谁,说不定能得到他的指点,哪怕只是几句话,也能让我获益终生。”
“这位大师真有这么厉害?”
“那是当然。传说他的段位早已踏入‘坐照’之境,乃正道六大高手之一,就连少林派掌门,单论武功,也逊他几分。”
王默十分好奇,问道:“正道六大高手是哪六位?”
许浒反问:“你没听说过?”
“小弟孤陋寡闻。”
“那你听好了,正道六大高手分别是悟空大师、武当掌门、庄主、皇老阁阁主,以及天山雪里红和南海天隐刀。”
“没有日月圣地的人吗?”
许浒听了这个提问,便用怪异地眼神望着他,说道:“日月圣地的日月圣主功力参化,据说天下无人能敌,无论是江湖声望还是武林地位,均要高出六大高手一筹,所以不入选。”
“原来如此。”王默恍然大悟。
“王师弟,跟你说了这么多,我早已饿了,咱们先去填饱肚子再说。”
“好。”
当下,两人离开居所,往食堂方向走去。
第二天,王默开始了新一轮练功,而这次练功主要是提升他的段位。
说来实在吓人。
自从他在擂台上悟出那招刺破史惊涛胸口衣衫的剑法以后,他就好像开悟了似的,仅仅一个多月时间,他的段位竟然从“若愚”初段连升四级,到了斗力中段。
对此,宋康只有一个评价,那就是这小子“以剑悟道”,不敢说前无古人,但近百年里,尚未有一人能做到。
在此期间,王默对于武道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原来武道段位并非自古就有。
五代十国以前,天下并未有段位之分。
直到宋初,有位自称“武公子”的高人,专研武学数十年,首次为习武之人划分层次段位。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武林高手都觉得此举很可笑,但是后来,所有武林高手都默认了。
而更惊奇的是,这位“武公子”虽是学究天人,但他居然不懂武功,最后死在了一个九流剑客剑下。
自从有了段位之分,每个习武之人都想成为入神级高手。
但数百年来,抛开那些隐世不知名的人外,能得“入神”者,不过三十余人。
而最后能问鼎“入神“高段的绝代人物,仅只有三人,其中一位便是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张三丰。
相传,两百多年前,也就是南宋初期,乃武学宗师风起云涌之时,近三十年里,竟相继出现了二十多位“入神”段位高手。
那是一个英雄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