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忽见一人轻飘飘来到皇音身旁,正是脸上戴着面具的“白玉皇”十二郎。
十二郎手里提着一个老头,须发苍白,面色也苍白,分明就是受了伤,看上去很不好。
这老头就是穆文博。
穆文博的修为乃“坐照”高段,内力之深,超过百年。
以他的武功,如果要跑的话,除非十二郎非要抓他不可,否则他一定能跑掉。
可是他这个人十分固执,认为自己活了一百二十多岁,最多还能活两年,如果李丹凤真的死了,他活着也是受罪,倒不如与“敌人”拼了。
所以他明知道自己不是十二郎的对手,却为了争一口气,不惜耗费真力与十二郎激斗了七十多招。
十二郎修为“入神”,武功更是高深莫测,穆文博与他拼了几十招后,不但被他打伤,还因为消耗了大多元气,导致功力只剩下三成,就被他轻松擒了下来。
而以穆文博现在的情况,想要恢复功力,即便是天天打坐运功,至少也得三个月以后。
“你这老儿愚蠢透顶。”十二郎骂道,“我好心救你,你却要和我拼命。下次就算你跪下来求我,我也不会帮你。”
穆文博从未受过这等奇耻大辱,怒骂道:“你有本事你就杀了老夫!”骂归骂,可心中却极为震惊。
穆文博以前和“四海神龙”卢隐交过手,虽然输给了卢隐,可是卢隐的强大,对他来说并不是很明显。
然而这个人的武功,却高出他实在太多了。
在他这辈子所见过的所有高手当中,仅只有一个人能比得上,而这个人就是他的老主人李婆娑。
他今年一百二十五岁,早在一百多年前,他就做了李婆娑的手下,当时是乌骨城的一员小将。
后来,李婆娑在乌骨城组建了一支精兵中的精兵,有两百多人,号称“凤凰卫队”,由李婆娑亲自统领。他虽非四个大队长之一,但也是二十个小队长中的一个。
那一年,他四十出头,乌骨城外突然来了十几万大军。
李婆娑出城与敌人大战了半天,突然回城,让“凤凰卫队”护送当时年仅十岁的“小郡主”李丹凤由地道逃出城去。
而李婆娑本人呢,则是率领两个儿子,以及城中所有将士,与大明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凤凰卫队出城不久,有个小队长早已和朝廷勾结,出卖了他们,被一支人数过千的敌人围住。
一场血战下来,除了他之外,凤凰卫队的所有人员全部战死。
当然,那支人数超过他们五倍的敌人,也损失了近千之多。
再后来,他就护送着李丹凤逃走了。
这么多年来,他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
但只要李丹凤能活得好好的,无论受多大的苦,那都不算什么。
早在十几年前,他就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了。
他之所以能活到现在,不是因为他内力深厚,而是他要亲眼看到“小郡主”为城主报仇!
此仇若不报,他无法瞑目!
然而不久以前,十二郎潜入此地,找到他住的地方,却跟他说李丹凤已经被少师正打败,生死难料,要他赶快带人离开凤宫,免得全都死在凤宫。他一怒之下,就与十二郎打了起来。
老实说,十二郎真要杀他,他根本跑不掉。
他之所以嘴硬,无非是要面子罢了。
“我杀你做什么?”十二郎笑道,随手将穆文博扔在一边。
穆文博本来想再动手的,可是他想到自己功力全盛时都不是十二郎对手,更何况是现在?顿时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陡然一掌拍向自己的脑门,想要自杀。
忽听咻的一声,十二郎随手一点,破空指力发出,打在穆文博手臂上,穆文博连自杀的力气也没有了。
“你干什么?”穆文博又惊又怒。
“你不能死。”十二郎说道,“你要是死了,我先前所做的一切岂不是白费了?即便你要自杀,也得等过了今天再说。”
“他非死不可!”
蓦地,一个声音传来。
转眼之间,数十条人影朝这边过来了,全都是大内高手,而更远的地方,人影幢幢,犹如军队,少说也有八百。
皇音轻笑一声,说道:“想不到你们这些大内高手速度惊人,竟是抢在武林中人之前来了。”
只见一人越众而出,身在半空中之际,就已抽出佩剑,虽非神兵利器,但也是把上品宝剑。
随着剑光一闪,一道剑气如飞瀑一般斩向穆文博,足以让“坐照”初段的绝顶高手避之不及。
可是穆文博早就不想活了,根本不反抗,闭目等死。
“钱统领,小心!”有人喊了一声。
然而他喊的再快,也快不过十二郎出手。
瞬息之间,十二郎先是夺下钱统领手中宝剑,然后一脚将钱统领踢飞出去,如果不是十二郎脚下留情,钱统领非被踢死不可。
“哼!”十二郎冷笑一声,说道,“谁要是敢在我面前撒野,便如此剑!”
话音刚落,只听“喀嚓”一响,那把锋利无比,颇有威力的宝剑,竟是被十二郎随手折断,破铜烂铁似的扔在地上。
此等修为,当已入神!
钱统领面色通红,却又不甘心惨败在十二郎手中,稍微回了一下气息,厉声喝道:“大胆!你可知道我们是什么人?”
“我管你们是谁。”十二郎说道,“就算是天皇老子,若是惹着了我,我也照杀不误!”
钱统领虽然是个天才级的人物,年纪不太大,修为已是“坐照”初段,但他从小就没受过什么委屈,也没什么江湖阅历,根本不清楚武功到了十二郎这般境界的人,眼里不会有朝廷的存在。
反过来说,这种级别的高手,若不是危及到江山社稷,朝廷绝不会招惹,能让就让。
他见十二郎如此张狂,气得浑身一抖,说道:“你有胆量的话,再说一遍!”
“别说一遍,十遍都行。”说到这里,十二郎目光一转,突然望向一位个头极高,相貌颇为儒雅,犹如文士般的老者,“霍光廷,这家伙是什么人?你不打算管一管他吗?”
那儒雅老者听了,虽是吃惊十二郎居然认出了自己,口中却苦笑一声,说道:“他是钱兄的义子,名叫钱胜军,曾得过皇上召见,获封御林军统领之职,身份特殊,我怎么敢管?”
“你说的‘钱兄’莫非是那钱神通?”十二郎问道。
“对,就是钱堂主。”霍光廷说道。
“此人来了没有?”
“钱兄十几年前就已没有离开过京城半步,不是闭关修炼,就是陪皇上玩乐,当然没工夫来这种地方。”
“那柳少侯呢?”
柳少侯!
除了皇音之外,全场都是心神一震。
霍光廷神色略显古怪,哈哈一笑,说道:“我已七年没见过神侯,不清楚他近况如何。”
“神侯?”十二郎说道,“他不是少侯吗?怎么变成了神侯?”
“当今天子登位时,已经封少侯为神侯。”霍光廷解释道。
“原来如此。”十二郎说道,“此人要是来了,或许还能与我斗一斗。至于钱神通嘛,还不够资格与我一战。”
钱胜军很不服气,沉声说道:“我师父的段位早已‘入神’,他老人家倘若来了,百招之内,必定将你击败!”
skbwznaitoaip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内第一高手()
一秒记住【飘天中文网 。piaotianzw。】,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十二郎见钱胜军身边之人,俱都蠢蠢欲动,分明就是要出手围攻自己,便将双手往身后一背,气势一时无两,逼得谁也不敢造次,笑声说道:“若是五十年前,你师父或许能与我一战,但近五十年来,他已不是我的对手。我要杀他,三招足矣。”
霍光廷等人听了,虽是震惊,却也有点不信。
原来,那钱神通是“武英堂”的现任堂主。
此人统领大内高手已有二十年,乃是个神级高手,至于他的修为有没有“入神”,没几个人清楚。
不过,大内第一高手,至少名义上的第一高手,并不是钱神通,而是柳少侯,也就是现在的柳神侯。
早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就有收养义子的喜好,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打江山。
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所收的义子多达二十余人,最出名的就是沐英、李文忠、何文辉、徐司马、平安。
沐英就是沐王府第一代主人,其子孙后代坐镇云南,帮朱家守护西南,最广为人知。
那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可也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战功显赫,被封为曹国公,曾掌管大都督府。
那何文辉英勇善战,曾参与平定江西、福建、陕西、四川,只可惜英年早逝,三十六岁就死了。
那徐司马九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长大后做过朱元璋的“亲兵”,类似于贴身保镖,后来跟随李文忠北征,亲手活捉敌方大将,升为都指挥使,再后来,他便进入中军都督府,以都督佥事的身份掌管府事,死于军中。
至于平安,天生力大无穷,极为骁勇,早年曾跟随“义弟”朱棣出塞作战,颇有战功,官至右军都督佥事。
七十多年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派兵征讨,平安为先锋大将。
两军多次交战,平安不但屡败朱棣手下各等大将,还两次差点刺杀了朱棣。
后来,朱棣孤注一掷,亲率大军南下与建文帝决一死战。
平安率军从后杀到,原本很有希望获胜,可这个时候,朱棣军中出了一个小将,不过二十来岁,率领数百死士拒平安亲率的数万大军多时,与平安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
没多久,平安兵败被俘,而捉住平安的人就是这个小将。
这个小将姓柳,外界只知道他是军伍出身,但他的师父到底是谁,除了朱棣之外,没人知道。
朱棣见柳小将年纪轻轻就勇猛绝伦,武冠三军,便效法自己的老子朱元璋,收柳小将为义子,赐名为柳少侯。
柳少侯捉了平安以后,交给朱棣处置。
朱棣却没有杀掉平安,而是派人将平安押回北京,交给自己的儿子朱高炽看管。
随后,朱棣率军一路南下,直逼京师——南京。
那李文忠有一个儿子,叫做李景隆,也就是朱棣的“义侄儿”,建文帝的“义叔”,本是建文帝手下,可却与朱棣有勾连。
有个叫方孝孺的文臣看出李景隆会坏事,上奏杀掉李景隆,可建文帝以为李景隆不会背叛自己,让他前去跟朱棣讲和。
朱棣拒绝讲和。
不久,李景隆与建文帝的一个皇叔,打开城门,引朱棣大军入城,归顺了朱棣,南京因此而陷落。
朱棣当上皇帝后,封赏功臣,李景隆位列其他功臣之上,许多功臣为此而愤愤不平。
唯独柳少侯,不发一言。
至于平安,几年后死掉了,传说是朱棣有一天突然想起他,问左右之人他是否还活在世上,他听说这件事后,便自杀了,朱棣就让他的儿子承袭了他的俸禄,倒也没赶尽杀绝。
柳少侯身为朱棣义子,除了在靖难之役崭露头角之外,后来还几次跟随朱棣北征。
朱棣在世时,曾想封柳少侯为“一等侯”,可柳少侯以自己年轻为由,谢辞封赐,只做了从一品的右军都督同知。
朱棣死后,新皇让柳少侯做了正一品的中军左都督。
直到正统皇帝朱祁镇继位,朱祁镇坚持要封柳少侯为“一等侯”,柳少侯迫于皇命,只得领受。
土木堡之变以后,柳少侯因为“协助”于谦守护京城有功,加封“太子少师”。
不过封赏他的人并不是朱祁镇,因为朱祁镇当时还是瓦剌俘虏,而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也就是景泰帝。
很快,柳少侯就以超品“一等侯”的身份成为了“武英堂”堂主,而在此之前,历任“武英堂”堂主最高不过三品。
几年之后,景泰帝病重,被瓦剌释放回来的朱祁镇,在东厂大太监曹吉祥和“武清侯”石亨等人的护卫下,以“太上皇”身份复辟,重掌皇权,于谦等忠臣被杀,许多官员获罪,要么贬官,要么发配边疆。
此前,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柳少侯受到了景泰帝朱祁钰猜忌,将他调回中军都督府,不再掌管“武英堂”,但保留了大内高手身份,名义上是“武英堂”的宿老。
接替柳少侯执掌“武英堂”的人就是钱神通。
这钱神通不是内地人,而是来自于奴儿干都司。
至于奴儿干都司,乃是明朝设立于黑龙江、阿速江(今乌苏里江)、松花江和脑温江(今嫩江)流域的地方军政机构。
朱元璋当皇帝时,奴儿干地区的许多元朝故臣,便纷纷归顺了大明,只因时机尚未成熟,所以未能正式建立都司制度,不过已有指挥使和千户。
直到朱棣当了皇帝,才正式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地域广大,境内有许多民族,多以渔猎为生。
奴儿干都司有卫所四百多个,都司所在地叫奴儿干城,距离辽东都司所在地甚远。
也就是说,奴儿干都司与辽东都司虽然相邻,可都司治所彼此很远,普通人想要去奴儿干城,得花大量时间。
那一年,有一个宦官,叫做亦失哈,出身于奴儿干地区,深得朱棣信任,派他去巡视奴儿干都司的各部大小头目,而这些奴儿干的大小头目,都有官职,最高的可封为都督。
亦失哈回京后,带来了不少“东西”,其中一个就是奴儿干的武士。
朱棣见这批奴儿干的武士里面有几个武功颇高,就留在大内做护卫,其他的要么遣回,要么充当卫所精兵。
十几年后,朱棣死了,那几个奴儿干武士中的一个,却成了大内高手,而他本来只有姓,朱棣就赐他“神通”之名,叫做钱神通。
这钱神通是亦失哈的幼年玩伴,亦失哈后来入宫做了朱元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