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谋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谋宠-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王子玮心里有各种的不愿意,有无数的舍不得,最终都化成对王秀英的祝福:“姐,你别担心爹娘和弟弟,我已经长大了,我会替你照顾好他们,照顾好这个家,你只管顺心而为!”

    王子玮的话顿时红了王秀英的眼眶。

    身边突然又出来一个声音:“五姐,你放心,还有我,还有二哥!”

    说话的自然是一直没开腔的王子啸。

    这会儿他正站在王秀英与王子玮身后,十岁的少年个子窜得有些快,已经比王秀英高了半个头,虽说依然性子有些沉闷,脸上却已褪去幼时的怯懦,此刻正一脸坚毅地看着王秀英。

    “好!”王秀英伸手拍了拍王子啸,眼珠一转问道:“二哥可是有信回来了?”

    王子啸虽然与王子鸣、王秀婷是一母同胞,却与王秀英、王子玮更亲近些,平日里极少主动提及王子鸣。

    此时突然提到王子鸣,王秀英猜测定然是有了王子鸣的消息。

    “没错,你二哥来信了。

    他在一个月前到达随州,当日先生就带着几个同游的学子去拜访朱大儒。

    朱大儒并未亲见,只让下人收下了他们带去了礼。

    两日之后,朱大儒使了人请了二哥和另一位同窗,经过一番考较,朱大儒独独留下你二哥在朱府住了两日。

    这两日你二哥得了朱大儒的指点,你二哥说虽只是两日,却胜读十年书,收获极大。

    对了,你二哥说这全是你的功劳。”王义宗手抚胡子,自豪之色溢于言表。

    王秀英自然知道她那所谓的功劳都的就是她饯行礼中的那方古砚,“哪里是我的功劳,那砚不过只是敲门砖,若非二哥基本功扎实入了朱大儒的眼,就算再多再好的砚也无济于事,二哥那位同窗就是最好的例子。”

    得知王子鸣得了朱大儒的指点,王秀英的心里自然也分外开心。

    若王子鸣通过这次游学能够收获多多,来年参加春闺高中的机率就更高了。

    二房虽有王义宗,也还得后继有人才能兴旺发达。

    长宁伯府迟早是要分家的,他们二房不可能永远背靠长宁伯府,就算王义宗官拜尚书,就算他能够再进一步入阁拜相,王秀英还是希望她的兄弟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只有她的父兄都有出息,她的腰才能挺得更直。

    “那倒也是,若鸣哥儿的学问入不了朱大儒的眼,朱大儒也不会留他在府里,更不会指点他的学问。

    不过若没有你那方砚开路,鸣哥儿也就失去了机会,所以英姐儿的功劳不小。”王义宗很喜欢王秀英的知情知趣,此刻看向的目光分外满意。

    突然想到王秀景就嫁在随州,而且孙姨娘如今也长住随州,王秀英不由多问了一句:“二哥可有提到二姐姐?也不知二姐姐如今过得如何?”

    提到王秀景知道就会提到孙姨娘,就算如今孙姨娘长住随州,名分上她依然是王义宗的妾室。

    王义宗脸上闪过一丝不太自在,目光偷偷瞄向沈氏,却见沈氏正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脸上的不自在更浓了两分。

    不过很快就冷静下来,略顿了顿道:“你二哥回族里祭了祖先,见过孙氏也见过景姐儿。

    孙氏虽茹素礼佛,身子倒还健朗,景姐儿日子过得不错,大约十一月就将临盆。

    鸣哥儿似乎挺欣赏景姐儿的夫婿,说他虽出身商户,书读得还不错,也很有些见地,或许来年也会参加科举,指不定还能给你二姐姐争个诰命。”

    王秀景居然还有这样的境遇,倒不枉孙姨娘长年茹素礼佛,若她的夫婿真能求得功名,也算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王秀英看了沈氏一眼,见她微低着头并不说话,不由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沈氏对王秀景还是有心结,虽说当年要给沈氏落胎的是林氏和王秀婷,真正找人动手的却是王秀景,倒也怪不得沈氏如今的态度。

    若是听说王秀景只是过得一般,也许沈氏的心里还会好过些,偏偏传回来的消息王秀景过得不错,沈氏的心态也就有些偏了。

    王秀英只得打点起精神笑道:“若二姐夫真如二哥所言,有朝一日蟾宫折桂,也是二姐姐的福气。”

    王义宗何尝不知道沈氏的心情,原也没想到要将王秀景的事拿出来说道,只不过王秀英那么问了,他也只得答了,内心里自然希望沈氏已经将心结抛开,王秀景再不好也是她的女儿,当父亲的总希望自个儿的女儿能过得好些。

    就连一而再挑战他底线的王秀婷,王义宗依然想着替她安排一条最合适的路,更别说如今已然改邪归正的王秀景。

    此刻沈氏的模样,王义宗的心里多少有些不悦,同时隐隐有些失望在心间漫延。

第二百七十七章 样书() 
王秀英将父母的神情都看在眼里,心里不由有些发急,却又不好在几个弟弟面前多说什么。

    半晌沈氏抬起头来,眼神微微有些发飘,不过嘴里说出的话让王义宗的脸色好了几分:“景姐儿能够过得好,既是景姐儿的福分,也是老爷和妾身的福气。

    若二姑父真能读书,等他中了举,倒不如早些个接他们来京城,一可以让二姑父早些来京城备考,二也好趁此机会接了孙姨娘回来,总不好让她一直在随州生活。”

    虽说这番话怎么听都有点儿酸意,不过还是让王秀英暗自长舒了口气,趁着气氛还算不错,连忙笑问今日的晚膳是否就安排在清幽轩。

    沈氏知王秀英的好意,连忙点头唤人摆了晚膳。

    晚膳开始的时候气氛略有些凝滞,很快在王秀英的带动下,就热烈了起来。

    偶尔聊上几句,这是长宁伯府二房席间的习惯,今日也不例外。

    “英姐儿是否还在替博古斋编话本?”突然王义宗问道。

    正在喝汤了王秀英手上一抖,被呛了一口,不由咳了起来,沈氏连忙帮她顺气,好半晌才缓过劲来。

    沈氏不由嗔了王义宗一眼:“老爷是从哪里听来了?英姐儿如今忙着绣嫁妆都不及,哪里有那个劳什子的时间去编那些个费脑子的话本?”

    “真的没有?”王义宗挑了挑眉有些不相信。

    他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今日回府的时候,看见王子轩的小厮拎着好大一捆书册从外面回来,那些书册一看就是博古斋出品。

    “爹爹,是不是看到了什么?该不会是大哥那边又收到了博古斋送来的样书了吧!”王秀英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猜想着王义宗问这话的缘由。

    “五姐,你又出了什么书?可有我们的?”王子玮顿时来了兴致。

    “爹娘莫恼,那都是先前编的,最近女儿每日里忙着绣这绣那的,哪里有那个闲功夫来编什么劳什子的话本,画那劳什子的画册?”见王义宗的脸有点黑,沈氏看向自个儿的眼神也多有责备之意,王秀英连忙为自个儿开脱。

    王子玮和王子珏才不管爹娘和姐姐之间的官司,只一味问着可有他们的。

    若书斋出了样书,几个弟弟自然是有的。

    王子啸的是根据记忆中的弟子规,编写而成的。

    王子玮和王子珏的是同一个故事分上下两册,考虑到他们认识的字不多,因此这本以西游记为蓝本编写的故事,将以画本的模式出现在两个年幼的弟弟面前,很是费了王秀英一番功夫。

    事实上王秀英也没有完全说实话,这次的样书有几册是她大半夜里赶出来的,至于她需要的绣话,清幽轩的大小丫头都在帮着做呢。

    特别是荷包帕子什么的,王秀英只描了绣样,直接让清幽轩的丫环们赶工。

    王秀英自个儿写一个时辰的话本,才绣上半个时辰的绣品,还被王秀英戏称为劳逸结合。

    王义宗看了一眼王秀英不再说话,只专心用起膳来。

    在这个二房王义宗就是权威,他这一沉默,谁也没敢再开口,个个都开始埋头用起膳来,生怕一个不好吃了排揎。

    一家子刚刚用过晚膳,清幽轩就来了个婆子,王秀英一看就知道是王子轩给她送样书来了。

    这婆子是王子轩院子里的管事婆子关嬷嬷,已经不止一次来清幽轩替王子轩给王秀英送样书了,这会子见王义宗和沈氏都在,不由有些惊心,生怕惹恼了王义宗。

    关嬷嬷原本是张氏身边的大丫环,后来配了张氏陪嫁铺子里的大掌柜,等到张氏生下王子轩,关嬷嬷的长子也正好半岁左右,就又让她进来当了王子轩的奶娘,算是一手带大了王子轩。

    王子轩对关嬷嬷极为尊重,连带着王秀英对关嬷嬷也多了几分尊重。

    此刻一听关嬷嬷的声音,王秀英连忙起身招呼:“关嬷嬷这是又给我送样书来了?刚我们还谈起呢,这正是说曹操曹操到!快拎进来让我瞧瞧。”

    王秀英热情的招呼多少安了关嬷嬷的心,再看屋里的几位少爷都目光炯炯地盯着她手上的样书,心里就更加安定了,说起话来也自如了许多:“大爷说,这是博古斋大掌柜亲自送去学里给大爷的。

    大爷还说,他已经回了那大掌柜,暂时没有新的话本,至于以后也许有也许没有。

    大爷说了,让五小姐专心忙嫁,且莫再编话本,致以成亲以后,看五小姐方便从事。”

    “我知道了,麻烦关嬷嬷跑这一趟。回去告诉大哥,就说多谢大哥。”王秀英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关嬷嬷见她的父母都在,特意如此说话,免得让王义宗生疑,反倒不美。

    当然王子轩应该也有这个意思在,说起来王秀英如今也是这样的想法。

    一切等成了亲再说。

    王秀英给桔儿使了个眼神,桔儿挽着关嬷嬷出去,一直送关嬷嬷到二门,又塞了个荷包到关嬷嬷手上,这才回了清幽轩。

    清幽轩里王秀英的几个弟弟,早就各自找了自个儿的书,正人手一本看得欢畅,连王义宗也不由地拿起一本看了起来,翻了几页后称道:“这话本子编得还不错,挺有意思。”

    王秀英一看,呆了!

    王义宗看的居然是以西游记为蓝本编的画本,那不应该是低幼读物吗?

    不过想想在现代的时候,很多成年人都极喜欢看动画片,对王义宗捧着本画册看倒也不觉得有多么稀奇了。

    “这画册编得不错,却太不真实!这世上有会说话的鹦鹉,哪里找得到会说话的猴子?”若王义宗离开清幽轩前没有说这样一句话就更好了。

    王秀英真想大喊一声:“老爹,这是四大名著,是最有名的神魔,明白?!”

    只不过王秀英没敢喊出来,只能极隐晦地在暗地里给了王义宗一个鄙视的目光,然后满面笑容地送了父母和弟弟离开。

第二百七十八章 陪嫁丫头() 
老夫人年龄大了,喜欢儿孙绕膝,欢声笑语的日子。

    只不过为长宁伯府长远考虑,又不得不督促着哥儿们上进。

    为了孙女们的长远考虑,又巴巴地让孙女们考了女学。

    等女学开了学,原本热热闹闹的明心堂一下子就冷清了下来。

    幸亏还有王子辕、王子凌、王子珏和王子鹏这四个小的,多少给明心堂带来些人气。

    只是孙子总归没有孙女儿贴心,有时看着这几个惯会闹腾的哥儿,老夫人反倒又嫌几个闹腾。

    今日也是如此,几个哥儿过来请了安,就聚在一起打打闹闹的让老夫人看着只觉得心里烦得慌,索性就让他们各自回去,由着他们闹各自的娘去,独留下王秀英。

    “你娘可告诉你宁国公府大定的日子?”老夫人让王秀英上榻在自个儿身边坐下,看着这个比长孙女还要稳重两分的孙女儿慈祥地问道。

    “嗯。”王秀英俏脸微红,轻轻点了点头。

    “成亲的日子迟不过八月十八,该准备的就得紧着些准备。时间是紧了些,不过抓紧着些总还能来得及。陪房和陪嫁丫头,你自个儿心里可有什么章程?”老夫人心里叹了口气问道。

    长宁伯府一共四房连出嫁了的王秀颖加在一起也不过七个姐儿,她喜欢的又与她亲近的孙女儿也就那么两三个。

    本以为王秀英还能再在她膝下承欢个三五年,想到说嫁就要嫁了。

    看着身边王秀英稚嫩的脸盘,老夫人止不住在心里直叹气。

    当时只想着宁国公府后院清静,男丁十八之后方能成亲,早些给王秀英定下亲事也能多几个筹备,一纸圣旨打乱了老夫人所有的考虑。

    当然一想到三房的大孙子王子尧,老夫人心里又多了几分欣喜。

    王秀英此时嫁入宁国公府,总能让宁国公府多给她几分怜惜,也能多给长宁伯府几分脸面,王子尧的事就好办多了。

    老夫人既然已经打定注意如了王子尧的愿让其弃文从武,自然已经有过各种考虑。

    得知袁雨霏怀孕以后,老夫人猜测宁国公世子的南疆之行十有八/九不能成行,最大的可能就是方何以替兄奔赴南疆。

    那个时候,老夫人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私下里已经与王义浩夫妻做过一次长谈,也与王子尧有过一次谈话,统一思想以后,由王义诚出面与宁国公做了一番交谈,如今王子尧已经成了方何以身边的小跟班。

    虽说王子尧比方何以还要大上一岁,长得也相当敦实,不过比起从小习武的方何以自然远远不如,说他是方何以的小跟班还真没有辱没了他。

    眼看着王秀英与方何以的婚期就要确定下来,老夫人心里既有欣慰又有对王秀英的一丝歉疚,心里的感觉着实有些复杂。

    今日留王秀英下来说话,自然也是存了探控王秀英个人想法的念头。

    当然教些后院生存之道自不可少,于是就从选陪房选陪嫁丫环说起。

    沈氏与王秀英提过陪房和陪嫁丫环的事,王秀英自然也好生考虑过这个问题。

    陪嫁的丫环问题不大,清幽轩里王秀英用得顺手的除了杨妈妈,就只有迎春、逐夏和桔儿,别一个大丫环的名额一直空着没补上。

    这几个大丫环年龄都算大,最大的逐夏也不过才十三。

    在得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