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中,秦鼓励索菲亚要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并告诉她,下一期《英格兰儿童读物》将会有专门为她而写的故事。
事情说到这里,凯瑟琳忽然泣不成声。
她哽咽着告诉记者,秦为她女儿索菲亚所写的那篇名为《丑小鸭》的童话故事彻底地改变了索菲亚。现在,索菲亚变得开朗了许多,说以后要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自卑,也不退缩,因为就算是丑小鸭,也会有变成白天鹅的一天。
最后,她希望本报能代表他们一家向秦表达感激之情,因为他的鼓舞改变了索菲亚的未来。
事情听完,笔者心里也非常感慨。
孩子们的内心是简单而纯粹的,正因如此,有时一篇合适的童话故事将产生无法想象的影响力。
……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这篇报道原本定下的标题是《一个故事可以影响一个孩子——英国最暖心的童话作家“秦”》,但索菲亚的父母亲却坚持要求笔者将“影响”改成“拯救”。
秦并没有拯救索菲亚的生命,但他拯救了她的未来。
……
秦,才写了两篇童话的新人作家,却也是英国最暖心的童话作家。”
——去吧,分割线——
祝大家新年快乐,事事顺心~~~
——
第27章 各位,我们或许要火了。()
看着手里的这篇报道,秦叶忍不住高兴起来。
见此,菲利普微笑道:“现在,你该相信了吧?就像我刚才说的,秦,你要火了。恭喜你。”
秦叶无语,他又不是觉得自己要火了才高兴。
拥有人气,这对一般人而言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值得庆祝与高兴,但对秦叶而言,这只是一件早晚的事而已。
他这个月不火,下个月总会火,今年不火,明年总会火,就是像这样迟早会来的事罢了。
让他高兴的,是报道里提及的索菲亚的现状。
虽然索菲亚又给他回了信,但能在新闻里再次得到确认,知道索菲亚已经慢慢走出了阴影,这事还是让秦叶由衷地感到高兴。
动笔写下一个小故事,能拯救一个孩子的未来,这是一件无论怎么算都无比划算的事。
这种划算与是否有回报无关。
“有时候……”菲利普有些感慨地说道,“我会想,创作童话故事才是秦你的归宿。能为无数孩子带去笑容,这是一件无比神圣而富有意义的事情。”
“就是位置好像不太好!”苏壤有些可惜地说道。
虽然很惊讶像菲利普这样的明星怎么会过来这里,而且秦叶似乎还和他挺熟的样子,但这篇新闻一出来,她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
“并非如此,这位美丽的女士。”菲利普开口道,“这个位置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接着,他又解释道:“虽然今天《每日邮报》的头条是国际政事,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看这之类的新闻。有些人购买《每日邮报》就只看里面报道的一些真实故事,而在这类型的新闻中,秦的这篇是很显眼的,内容也很棒,是大家从未见过的。”
“哦!”苏壤明白过来,点了点头。
她平时看新闻大多是通过电视上的新闻节目,虽然也会用手机和电脑上网看些新闻,但只看一些感兴趣的推送新闻,至于报纸,那基本是不看的。
况且,为了省钱,家里也根本没订报纸。
不过,菲利普所讲的有关报纸读者阅读习惯的事,并非是什么难理解的事,苏壤也只是因为不看报纸才没有意识到,此刻经他这么一解释,自然就明白了过来。
而这时,她的注意力终于再次落在了菲利普身上,转头满脸好奇地向秦叶问道:“小叶,他一明星怎么会来这儿?这……真不是新型的诈骗手段?”
秦叶汗颜:“不是,真的不是。”
一旁,菲利普更汗颜了,连忙掏出了护照:“这是我的护照,你可以检查下。”
见秦叶确认了,苏壤没有伸手去接菲利普的护照,不过脸上的表情显然更好奇了:“你好,科菲先生,我叫苏壤。请问你来找我家小叶有什么事吗?难道只是为了通知我们《每日邮报》上的这篇报道?”
菲利普今天一大早就过来,还真就只是为了告诉秦叶这件事而已,但听到苏壤问他找秦叶有什么事,他也就顺势再度提起了来找秦叶的初衷:“事情是这样的,我想找秦购买一首歌作为我新专辑的主打歌。”
“买,买歌?!!”苏壤愕然,这理由实在太出乎她意料了,她刚才甚至猜想两人会不会是网友之类的,但哪料到居然会冒出这么个理由来,“我家小叶不是在写童话故事吗?科菲先生你确定没找错人?”
说着,她又转头看向秦叶:“还是说,小叶你真有在写歌?”
“菲利普他确实是来买歌的。”秦叶无奈道,“事情的起因说起来有些复杂,下次再跟你说吧!”
“小叶你居然还会写歌?!”听到秦叶确认,苏壤很是惊讶,又追问道,“然后呢?”
“然后,秦拒绝了。”菲利普道。
“拒绝了?!”苏壤愕然,“怎么?”
“他不适合那首歌。”秦叶解释道。
“……”苏壤,“再然后呢?”
“再然后,我想请秦为我的新专辑创作一首适合我的歌曲。”菲利普连忙趁机说了出来。
在听弟弟西蒙·科菲仔细描述了秦叶当时如何创作出《Sealed…With…A…Kiss》后,菲利普对秦叶的创作能力还是有信心的。
公司里好的作品资源竞争激烈,以他的资历和人脉,争取到优秀歌曲的希望很小,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来找秦叶帮忙呢?
就像弟弟说的:“你或许可以找那个中国小子试试。”
虽然这条路子在其他人眼里不靠谱,但在菲利普看来,起码比在公司里争取好作品要靠谱。
“……”听到菲利普的话,苏壤很无语。
你以为写歌是摘大白菜呐?
伸手摘一棵,伸手摘一棵,这么简单?
不过,出乎她意料的是,秦叶开腔了:“可以,我答应你的请求了,菲利普。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菲利普一喜,连忙问道。
“……”苏壤愕然,这……还真是摘大白菜吗?
“条件就是……”秦叶很认真地看着菲利普,“以后不要随便打扰我看电视。我看电视,很忙的!”
“……”菲利普。
“……”苏壤。
……
正如菲利普所说,虽然有关秦叶的那篇报道在《每日邮报》上占的篇幅并不大,位置也只是不好不坏,但《每日邮报》可是一份综合性报纸,其内容包括国际政治,世界舆论,股票行情,体育新闻,科技发展,法庭消息,社会趣闻,甚至妇女园地等等,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而且,它还是一家大型媒体,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作为一篇既不具备爆炸性,又不具备重大性,还没有任何人气明星参与其中的新闻,能在上面占到一个不好也不坏的位置,那就已经说明编辑部对这篇新闻很看好了。
为什么看好?
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它暖心!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心确实冷漠了许多,但这并不代表正能量的新闻不受欢迎。
恰恰相反,没有谁愿意生活在一个毫无温度的世界里,因而,这种充满正能量,暖人心扉的真人真事有着不小的受众市场。
《每日邮报》的编辑部相信,最起码,这篇新闻在那些有孩子的家庭里会广受好评。
……
《英格兰儿童读物》编辑部。
一大早。
才刚刚抵达公司,组长及以上的编辑就被总编塔莎叫去开会了。
宽敞明亮的会议室中。
塔莎沉默了下,扫视一圈,忽然道:“各位,我们或许要火了。”
——
第28章 终于响起的电话()
“各位,我们或许要火了。”
听到塔莎这么说,当场就有几个编辑不乐意了。
同类型杂志中,每周销量稳进前五,若是单论英格兰地区,则稳进前三,《白雪公主》那一期更是杀到了全国第二(在英格兰地区也是第二,因为第一的杂志同样是英格兰地区的)。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杂志六十年不倒,如今依旧辉煌,被无数人视作奇迹,这样的成就,儿童类杂志中哪家能比?
什么叫“我们或许要火了”,我们一直都很火好不好!
塔莎很快也意识到了这样的说法不太对:“抱歉,刚才的措辞有些不太准确。那么,请容我这么说吧——各位,我们或许要更火了。”
“怎么回事?”有编辑不解地问道。
出什么事了?
难道政府出台了什么利好政策?还是说,又来了一个跟秦一样的超级新人?
塔莎示意了下,一旁候命的秘书就将手里的一部分资料分发了下去——每人一份《每日邮报》。
因为有关秦叶的这篇报道属于独家报道,此刻时候又尚早,当《每日邮报》发下来时,整个会议室中只有另外一人恍然大悟,意识到塔莎接下来将要说什么。
而其他人则是一脸不解——《每日邮报》?!难道真是出台了什么利好政策?
但很快,所有人都在塔莎的指点下看到了那篇报道——《一个故事可以拯救一个孩子——英国最暖心的童话作家“秦”》。
顿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片鸦雀无声的寂静之中。
编辑们面面相觑。
片刻后,终于有人出声:“这……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没想到《丑小鸭》是秦写给一个小粉丝的。”
“现在已经很少有这么有爱的作家了。”
“这其实更是才华的问题。”
“没错,这种能将善意诉诸于笔下的才华,才是最为可贵和罕见的。”
“错了,可贵的是善意,罕见的是才华。”
“厉害!佩服!”
也有人感到很可惜:“这件事秦为什么不跟我们说呢?他如果告诉了我们,《丑小鸭》这一期我们就能做相关策划了,这能增加一大亮点啊!但现在,杂志都已经发行好几天了,可以说已经进入了销售末期,唉~”
不过,也有人表示不同意:“我们做太多的话,可能会给人作秀之感,还是像这样被《每日邮报》意外披露才是最真实,最自然的。”
最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总编塔莎。
塔莎微微皱着眉头,仔细考虑了一番,道:“这篇报道对于我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究竟能造成多大的影响,则说不准。近些年来,像这样的真人真事报道,有些能造就出民间明星,但也有些很快就会被人淡忘。”
说到这儿,她看向副总编阿诺德,问道:“阿诺德,你有什么看法?”
自从上次开诚布公地谈过之后,两人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阿诺德思考了下,摇头道:“我觉得,这篇报道泯然众人的可能性很小。”
紧接着,他分析道:“像这种正能量的真人真事报道,历来主要集中在坚守岗位、身残志坚、亲情、爱情这几方面,类似的故事读者们看得多了,受到的触动自然就少了,所以许多报道会很快被人淡忘。但像这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故事,却是很少见的。而当这读者是儿童,这作者是童话作家时,故事就更加美好和温暖了。”
“孩子们的事总是第一位的。”有人点头赞同。
“同意。”
“赞成。”
“说不好。”
“预测这种事情并非我们所擅长的,我感觉吃不准。”
“我赞成副总编的看法。”
会议桌首位上,塔莎考虑了下后,点头道:“我也赞成阿诺德的看法。”
总编和副总编既然达成了共识,其他人也不再多说什么。
有人试探着问道:“那接下来的销量……”
如果真如总编和副总编所预测的那样,这篇报道会给杂志社带来不弱的有利影响,那么,《丑小鸭》这一期虽然已经进入了销售末期,但恐怕谁也说不准它接下来的销量会变成什么样子。
塔莎道:“销量肯定会涨,《丑小鸭》这一期大概需要加印了。”
“与我们合作的印刷厂业务挺多,如果要追加订单,最好提前通知他们一声。”有人建议道。
“确实需要问一下。”有人点头赞成,“万一它这几天的订单已经排满了就麻烦了。”
“嗯。”
“对,赞成。”
“看来,下一期的封面又是秦了!”有人忽然笑道,“感觉封面都快被秦承包了。”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的氛围突然古怪起来。
“呃,怎么了?”说话那人疑惑道。
“只有同期最好的作品才能作为封面作品,这是没得商量的。”总编塔莎说道。
“但,但是……”听塔莎这么说,那人顿时急了。
出了这样的新闻报道,那么毫无疑问的,下一期的封面必须是秦啊!
趁热打铁,迎合话题,这是最符合杂志社利益的企划!
怎么还坚持要把同期最好的作品作为封面作品?
不行,不行!这回必须得破例!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忽然又有个声音道:“我同意。”
这个声音顿时把他雷傻了,因为说话者竟然是一直推崇效率至上,利益至上的副总编阿诺德。
“你们不用这样看我。”见众人诧异地望向他,阿诺德脸色有些恼怒,“上次塔莎总编在幻灯片中列出的是事实,我尊重事实。”
塔莎笑了下,道:“其实你们不用担心。”
说着,她示意了下,秘书便将手里的另一份资料分发了下去。
“我想,在座没有谁会认为这篇《灰姑娘》不够资格。”
……
早上的会议圆满结束。
一天转眼而过,很快就到了快下班的时候。
编辑部里的氛围却是有些诡异,所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