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盖的水肿渐渐消褪,但是这两天一直高烧不退,半梦半醒地过日子。这种情况下还能码字,嗯嗯,我很佩服自己的意志力。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容后慢慢修改吧。
第一百零二章 再会(一)()
光熙元年十一月,大晋的第二位皇帝,那位智力低过常人的皇帝终于死去。皇太弟即位,改元永嘉。新皇帝遵旧制处理政务、考据经典,使得朝廷隐约恢复了武帝时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为了攫取中枢政权而癫狂的宗室诸王彼此攻杀,终于凋零得差不多了。出自帝室疏宗的东海王执掌权柄,他为了避免与皇帝发生剧烈冲突,故而率领重病出镇许昌,以使得中原趋于安定。
许多士人因此而翘首期盼,都认为永嘉元年应该是大晋朝廷从连续十多年的战乱中逐步恢复元气的一年。
在年初时,这个期待似乎将要成真:吴地士族甘卓、顾荣、周玘等人击败了拥兵数万、横行东南的巨寇陈敏,传首京师。随后安西将军、凉州刺史张轨日渐平复西北局势,使贼酋若罗拔能授首。占据成都的氐人李雄遭到官军从东、北两面挟击,虽然获得益州大族、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相助,也只能凭借蜀地的崇山峻岭勉强自保。甚至宁州来报,就连五苓夷叛乱,也在宁州刺史之女、受众人推举领宁州事的李秀努力下遭到了挫败。
可不久以后,情势就急转直下了。汲桑为首的河北贼寇先是攻陷邺城,将近百年经营的河北重镇烧成了白地,新蔡王司马腾没于军中;汲桑虽死,继任的羯贼石勒更加凶悍,他率军纵横冀州,连续攻破名城大郡,使得富饶的渤海、乐陵、清河等郡国大部化为丘墟。
这样的局面使得洛阳朝廷和东海王俱都震怒,数月前就连番遣使,切词责令冀州、幽州、兖州等地并力进剿……可结果呢?就在十天前,那石勒竟然狠狠地耍了冀州刺史丁绍一把。他假作在广宗决战,却突然麾军南下,歼灭了兖州苟纯的大军,随即攻陷茌平、全师渡过大河,直扑中原腹地!
自元康以降,四海鼎沸、包茅不至,中朝财赋所赖,唯河北、中原而已。偏偏石勒贼寇横行于两地,所到之处尽情烧杀掳掠……这分明是在动摇大晋朝廷的根基!
据说,原本信心十足要一举歼灭贼寇的冀州刺史丁绍,因此而突发急病,几乎不能理事。而生性凶残的兖州刺史苟晞亲自提兵于大泽以北防备,同时将侥幸逃回的胞弟苟纯重责一百军棍,几乎当场打死。
不仅如此,这个消息所到之处就连许昌、洛阳都感到巨大的震动。而在曾经遭受贼寇蹂躏的邺城,士伍官民无不震恐,征北将军和郁索性勒令阖城戒严。
在半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事中,邺城百姓死伤不计其数,两朝帝室经营的无数美轮美奂的建筑也从此付之一炬。想要将之恢复旧观,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都不是残破的三魏所能承担,以至于和郁本人只能将官邸设在白藏库旧址东南角的一座庭院里。
白藏库是天下知名的大型仓库,时人赞曰:“白藏之藏,富有无隄,同赈大内,控引世资。”其规模可见一斑。河北群盗攻入邺城之后,打破了白藏库,将其中数十年积累的财货珍玩一扫而空,临走时又放了几十处火头。好在这所大库规模巨大,不同的库藏间有高墙分割、还有引入的漳水支流经过,因此过火的区域总算有限,较之于烧成白地的邺都宫城强出太多了。至少足够征北将军和郁、魏郡太守王粹及他们配下的僚佐属官和众多吏员奉公。
和郁以征北将军的职位出镇邺城,实际将整个三魏地区都置于掌握。为了便于行政,其僚属中亦有别驾、治中从事、诸曹从事等官,具体编制一如刺史。这些职务中,许多都由新蔡王的旧日下属担任。
当然,新蔡王司马腾乃东海王胞弟、又属皇族贵戚之中极有权势的强豪,同样都是坐镇邺城,新蔡王同时都督司冀二州诸军事,权势远非和郁所能及。可惜他没于战乱,就连尸首都遍索不得了,一众邺城文武只求不要被追究责任就是天大幸事,除了依附于征北将军和郁,又能如何?无论如何,好歹先得混口饭食啊……
唉……想到这里,曾被新蔡王引为亲信的幕僚,昔日的并州刺史主簿、新蔡王郎中令周良长叹一声。
铜爵园以东的建筑群大都被烧毁以后,邺城的政治军事重心就整体往西迁移。军事上,以金明门以北的三台为核心,而政令则出于白藏库里的征北将军官邸。征北将军下属兵曹从事的周良,此刻正要往三台去,每日例行调取当日的各项军务文书。
一来邺城凋敝,牛马极其缺乏;二来新蔡王死后,周良的地位也大不如从前,因此他既没有牛车乘坐,也没有配马,只能带着几个从人步行往返。他沿着白藏库西南角的一溜矮墙缓缓漫步向前,偶尔挺起腰背看看远处的断壁残垣,忍不住又是阵阵长叹。秋天到了,他的叹气声也如秋风那样,带着萧索悲凉的意境。
新蔡王的死,对于周良、石鲜等从并州相随而来的旧僚属来说,是太大的打击。眼前的穷迫生涯和过去的欢乐日子是那么天差地远,失去地位、权势和财富的痛苦无时无刻不在扭曲绞扯着他的心志,那种难以忍受的巨大反差使得周良每日每夜都感觉心头有刀在割、有火在燎。
新蔡王在并州的七年,是周良所深深怀恋的七年。那些日子里,周良紧随着主公的脚步,刮地皮、贩奴隶、劫商旅、殖财货,可谓是日夜操劳。凭借着并州刺史的威严,他所经手的事务,无不生财得利,所以才得主公青眼相加,从一名小小的吏员一路拔擢到了并州刺史主簿。地位虽不算太高,但在并州地界堪称实权在手,任谁见了都要毕恭毕敬。那几年……啧啧……周良情不自禁地咂了咂嘴,那可真是无忧无虑、尽情聚敛的快活日子啊。说起来,自己经手的财富,三成归于主公,倒有七成纳入私囊。若能就这样再过个三五载,凭借着这等捞钱手段,哪怕与昔日号称豪富天下第一的石崇相见,也不必太过谦抑吧。
可惜那样美妙的生活却不能长久。随着匈奴崛起,并州的局势越来越恶劣。周良扪心自问,自己已经竭尽全力地出谋划策,然而,那些卑贱的士卒虽然受主公恩养多年,却没有半点用处……他们干脆利落地失败,毫无斗志地逃跑,最终迫得主公和众多僚属只能放弃并州,狼狈不堪地逃亡邺城!
想到那些在匈奴人追击时慌忙丢弃的金玉珍玩,周良用拳头捶打着自己的胸膛,简直没办法控制情绪。足足过了半晌,才能重新举步。
逃亡邺城的途中,自己多年来聚敛的财产损失不小。不过,好在自己的忠诚很受主公看重,不仅没有被疏远,反而还乘着主公就封为新蔡王的时候,一举攀升到了郎中令的高位,随即又巧妙地取得了邺城东门外建安驿一带的广阔土地,在那里大兴土木,营建起了堪称河北第一流的销金窟……那片地方是什么样的宝地啊,只要经营得当,日进斗金根本就不是问题。可是……嘴角边的一缕微笑很快又被痛彻心扉的扭曲表情所取代……并州如此,在邺城的时候也是如此……面对着汲桑石勒贼寇,那些兵卒从来都是战败!战败!他们根本就不愿意为主公出力,个个都贪生怕死!
周良跺足、挥臂、格格咬牙:我周某人出自古公亶父的后裔,血脉何等绵长高贵?我自幼通读儒家经典,兼修玄理,挥斥辨析、清谈本末有无的至道,言辞何等高雅微妙?以我的才学品行,难道不足以经邦济世么?并州、邺城之事,若果然在我掌握,那怎么会崩坏若此?
可恨!可恨!
正当他沉浸在万般思绪之中的时候,有人在他耳边大声唤道:“周从事!周从事!这是发往洛阳的紧急军报抄本,你快快收好了!”
周良骇了一跳,定了定神,才看到唤他的乃是平日驻守在三台的一名书佐,曾见过自己几次的。看他神色有些惶急、兼且满头大汗,想来是久侯收取军报的将军府属官不至,便亲自带了军报跑过来。
周良再怎么落魄,地位较之这些出身寒素的吏员高出了太多。他悄然挺起胸膛,轻咳一声,拂袖作色道:“石勒贼寇都往中原去了,还能有什么大事?急事?至于尔等惊惶若此?要记住,切忌慌张急躁!”
一边呵斥着,他一边取来卷宗,随意展开来看。
那卷宗墨汁淋漓,看来也是刚撰抄不久。河北各地的军报发往洛阳时,都会先经过邺城,按照惯例誊写一份副本后交由具备“都督司冀二州诸军事”或者“监邺城守诸军事”职权的邺城驻守大员察看,以便这河北重镇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征北将军和郁虽然并未获得上述职权,但他受东海王特命收拾邺城局面,亦有特殊的地位,因此也可以遣人誊抄。
其实所谓紧急军报,也未必都有什么大事,每隔三五日,身为兵曹从事的周良都会收到些此类抄件,其中十之**都被他直接弃置一旁。但今日这份却真正是有紧急要务的!
“晋阳军刘演部误杀骠骑大将军王彭祖?这……这……”周良持着卷宗的手猛烈抖动起来,他皱起眉头,将这些卷宗看了一遍,又一遍。
第一百零三章 再会(二)()
周良终究不敢耽搁,他将卷宗收起,快步返回白藏库,先换来书佐誊抄副本,随即将之呈了上去。
由于石勒贼寇猖獗,这几日征北将军和郁倒不常去城外的园林赏玩,长时间坐守在府邸之中。想必卷宗传入不久,便被和郁看到,原本就有些人心惶惶的征北将军府里,突然大举骚动起来。
先是十余名信使旋风般地纵马冲了出去,那应该是和郁急着召集不当值的文武大员们商议。
随后,数百名精锐的亲兵被紧急召集起来,他们各自都持矛引弓,在上官们呼喝吩咐分成十余支小队往各处重要的城门、街口出发。带队的基层军官们满脸紧张的神色,却似乎也并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再接着,数量较第一批更多的信使纵马而出。这批信使人皆双马,随身带着干粮饮水,显然是要前往周边的郡县去传递消息,并勒令地方官员、豪强大族做好弹压地方的准备。
幽州乃是扼守北疆的第一处要紧所在。王浚突然身亡,幽州必然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如慕容部、宇文部、段部等强大鲜卑部落失去控制,行动根本就无法预测……安知彼等不会借机生事,进一步谋夺朝廷在北疆的疆土和利益,安知彼等不会肆意妄为,重演永兴元年时大掠邺城的嚣张举动?
石勒,羯人也,羯人乃是小族,然而以羯人马贼为核心的贼寇,今年已经使得河北、中原两地无数文武官员为之焦头烂额;刘渊、匈奴也,南匈奴自从入塞之后,威望已显颓势,不复昔日威行万里的雄风,可匈奴人在并州南部建国称制,已经迫得洛阳朝廷几乎透不过气来……羯人和匈奴人已经如此难制,雄踞万里北疆的鲜卑人若有所动作,如何应对?谁能应对?
对王浚意外身亡所带来的的重大影响,周良很是了解,可他已然觉得,和郁的应对动作毫无意义,指挥给人以手忙脚乱之感。
由于连续几批人呼啦啦地走动,将地面的灰尘扬起半天高,周良推开窗户向外探望了几眼,随即被扑面烟尘呛了回来,重新将窗棂掩起:“和仲舆竟如此惊慌失措……纵使幽州有变,数旬间也影响不到邺城,征北将军若能镇定,魏郡军民怎么会惊慌?军民若不惊慌,又何须弹压?此人枉称干练,行事却恍若惊弓之鸟,真是无能之辈!”
仲舆乃和郁之字。周良如此直言不讳地攻击和郁,显然是因为自己连载贬谪的缘故,对这位征北将军并无半点敬意。身为新蔡王极信赖的文官首席,捞钱的本事更是一流,如周良者当然不会是无能之辈。可正是因为一众僚属们都只知图谋私利、全无经国济用的心思,新蔡王才干脆利落地将邺城和性命一起丢给了贼寇。这个时候周良完全不会想起,既有殷鉴在前,作为新蔡王的继任者,和郁怎能不加倍小心谨慎?
周良所在之处,乃是位于将军府正门东侧的一处厢房,内间用屏风隔开了,作为兵曹、仓曹、和贼曹诸僚属共同的办公地。当然,如周良这等身份的官员,通常不会亲自来处理这等污浊繁杂的事务。每月来三五日应个景而已,真正的庶务,全都是委派给属吏去做的。
此刻房里颇为安静,零零散散地坐着二十余人,大部分都是底层吏员。周良不将彼辈放在眼中,自顾悻悻地抱怨,将和郁批得体无完肤。正说得爽利处,却听身后一人叹息道:“兄长便少说两句不好么?我等既不受征北将军重视,那便安心等待时局变化,何必一定要以言辞迫人呢……如今的时势,总有人平步青云,也有人屈沉下僚,终归……咳咳……终归都是常事。”
说话之人乃是周良的老熟人、昔日并州别驾石鲜。周良、石鲜、司马瑜,三人昔日同为新蔡王最信任的心腹,虽然彼此争风不断,但一齐在并州搜刮聚敛时,不知多么痛快。岂料世事变幻无常,新蔡王死后,司马瑜在邺城战事中被乱兵所杀,只留下周良、石鲜二人,在征北将军驾下不尴不尬地消磨时日。
石鲜是贼曹从事。按说,贼曹主水火、词讼、罪法、捕盗等事,然而征北将军自洛阳领大军来此,直接以军法治理魏郡,哪有贼曹插手之处,于是石鲜也就乐得清闲。与周良不同的是,石鲜在抵达邺城后,就广撒钱财,在广平等地置了大片良田,哪怕如今仕途不顺,凭借着田亩上的产出,总不会如周良这般坐吃山空,故而心态也好些。
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周良听得他的解劝,反而觉得愈发恼怒。他狠狠地一拍身前案几,大声道:“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屈沉下僚,终归都是常事?嘿嘿,当年随同新蔡王的并州文武,哪个不是屈沉下僚?你何处寻一个平步青云的出来?这等窘境,叫我如何安得下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