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皇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世皇朝-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代陶匠的成员的尸体被找到了吗?”

    昌容摇了摇头,做出了否定回答。

    “会战大人,在您整理出来的报告资料中,失踪成员和牺牲成员的大致是多少?”

    昌容低下头计算了几秒钟,给回答说。

    “大概是三比一。”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抛尸的地点应该是几个固定的场所。会长大人,是这样吗?”

    昌容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抛尸的地点是几个固定场所,这意味着那些成员的尸体是反叛势力故意让我们现的。他们想让我们知道他们的死讯,这就是第二个阶段。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报复或挑衅,其二是避免失踪人数过多,引起总部的重视,所以才故意将部分成员的死讯告诉我们。”

    众人闻言,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然后就是第三个阶段,误导。”他说道,“一名掌握情报的成员突然失踪,且有被敌人捕获的可能性,在其失踪期间,与其相关的情报人员或据点受到袭击,我们就会怀疑该成员向敌人泄露了情报。这是正常思路,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诸位想过没有,情报战的核心在于获取情报,而非杀伤情报人员。如果我是里弥城的反叛势力头目,我在获得了情报之后肯定不会急着出手。放长线,钓大鱼,干咱们这行的,只要脑子还在,都会这一招。可是里弥城的反叛势力好像只想抓捕或暗杀我方的情报人员,这未免有些太蠢了。”

    “既然里弥城的反叛势力这么蠢,里弥城分部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被动呢?难道说里弥城分部的人都是吃干饭的吗?还是说他们比里弥城的反叛势力还要蠢?我没有侮辱人的意思,我只是想向大家阐述一个事实——里弥城的反叛势力在情报战方面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也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可我们却在里弥城付出了近三百人的损失!”

    这人为什么对监察会有着如此高的自信呢?答案很简单,大势如此。

    成王败寇,这是规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否则反对王室的人也不会被称作反叛分子了。如今王室势力如日中天,要人有人,要有,要钱有钱,要装备有装备,要盟友有盟友,在国内的地位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反叛势力却只能在暗中活动,一旦被现就是死路一条。双方的实力是不对等的,王室势力碾压反叛势力,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这样,反叛势力早就揭竿而起了,哪还能像现在这样躲在暗处积蓄实力?

    对于情报人员而言,大势很。站在强势一方的话,情报工作就容易开展,站在弱势一方的话,想开展情报工作就比较困难。虽说强势一方在明,弱势一方在暗,弱势一方可以暗箭伤人,但是别忘了,和弱势一方相比,强势一方所掌控的情报是“碾压级”的。

    监察会有王室做后盾,想查什么就查什么,想抓谁就抓谁,不方便动手的时候还可以让警务局和防务局出面解决问题。而反叛势力除了能放个暗箭以外,也没什么优势了。如果在这种大势之下监察会还是被反叛势力吊打,那这个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为监察会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失败才会让他们感到耻辱。反叛势力作为弱势的一方,失败只会让他们感到不甘心,并不会让他们感到耻辱。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弱势的一方,获胜的几率原本就很小。

    “里弥城,有蹊跷!”

    说到最后,这人只给出了这样一个暧昧的结论。

    不是这人不想给出明确的结论,而是他不能这样做。其实事情已经很明白了,里弥城分部在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但里弥城分部的损失仅限于人员方面,失踪和牺牲的成员都没有掌握情报,所以里弥城分部并没有泄露过情报,因为相关的情报人员身份都是绝密的,一般的成员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直到现在,里弥城分部依然没有察觉到反叛势力的真实目的。他们一直认为人员的损耗是因为斗争太激烈,因为里弥城分部这边也抓捕到不少反叛势力的人。不过被捕的反叛势力成员同样是底层人员,没有掌握多少有用的信息,所以里弥城分部这边对反叛势力的调查没有多大进展,这就更给人一种双方斗争激烈的感觉了。

    抛开反叛势力的真实目的不谈,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思考的——反叛势力为什么总是能够成功抓捕或暗杀里弥城分部的成员呢?

    毫无疑问,这些成员的身份暴露了。就像这人刚才说的那样,成员的身份暴露,可能是因为叛徒出卖。可是按照这个思路去推理,里弥城分部的叛徒也太多了吧?如果里弥城分部真有那么多叛徒,该分部早已不受总部控制。在那之后,分部完全没有必要再向总部求援,这样做反倒会暴露分部变节的事。

    既然里弥城分部没有变节,那么这个推理就是不成立的。如果换一种思路考虑,就有可能是分部内部出了问题。可是至今为止,里弥城分部的报告中并未提到过相关信息。也就是说,里弥城分部从未怀疑过内鬼的存在,这就太不自然了。

    一年下来有近三百名成员失踪或被杀,平均下来一天多就失踪或死亡一个,按理说里弥城分部肯定会进行内部清查。如果清查没有结果,他们就会上报总部总部派人下来清查,找出原因。里弥城分部没有为此联络过总部,显然是认为分部中没有内鬼。

    损失这么大,却坚持认为内部没有内鬼,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里弥城分部——准确说是里弥城是有内鬼的,只不过这些内鬼的官职比较高,不会引起人们的怀疑。

    或者说,正是因为他或他们的存在,里弥城分部才坚持认为他们之中没有内鬼。的!

第二十二章 不来一杯鲜奶吗() 
怀疑高官,和怀疑普通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高官掌握着相当多的人脉和,还掌握了很多情报,怀疑高官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你甚至不能说出“怀疑”这个词。因为在你说出这个词的瞬间,就证明当事人已经不受信任了。

    这会对当事人产生极大的心理影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让己方阵营的高官变节到敌方阵营去,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那位老情报员在做完分析之后,只给出了一个暧昧的结论,并没有提及高级内鬼的事。

    不管怎么说,里弥城那边肯定是要派人去调查的。如果他现在就说出“里弥城有高级内鬼”的结论,负责调查的人很容易把调查方向全部转向那边。他的分析说到底只是个人的猜测,没有真凭实据,就算是有证据,他说的也不一定是真相。万一他的分析出了差错,他就误导了调查人员,这个罪过可就大了。

    昌容本想亲自去里弥城调查此事,在座的监察会要员都知道昌容的情报能力很一般,如果让她去里弥城,调查不出结果都是小事,如果昌容这个监察会会长在里弥城出了事,那就出大事了。

    就算抛开监察会会长的身份不谈,昌容也是最早跟随麦尔的一批人,是麦尔的心腹爱将。同时她与王妃们的关系很好,在麦尔和羽明礼订婚的消息传开后,监察会总部就开始风传,用不了多久,昌容也可能被麦尔收入侧殿。

    至于伊丝塔和露露的订婚消息,在拜伦斯城并没有掀起多大波澜。伊丝塔和露露在和麦尔订婚前不过是他的近侍,在订婚消息传出之后,人们才知道财政部部长潘兴居然有个女儿叫伊丝塔,亲卫队队长塔尔还有个叫露露的姐姐,在此之前,民间极少有人知道她们的名字。

    监察会将麦尔与两人的订婚当成了巩固中央王权的行为,毕竟麦尔娶了她们之后,潘兴和塔尔就是他的亲戚了,双方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所说麦尔和羽明礼的订婚也让他和羽昌年成了亲戚,但这却没有被当成是巩固中央王权的行为。

    这是因为有关麦尔和羽明礼的流言早就在坊间传遍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麦尔还没做领主的时候就和羽明礼认识了。两人认识了这么久,彼此之间产生感情也是很正常的。考虑到麦尔已经娶了南怡和炎鹤这两位“高龄”王妃,风韵未减,又对麦尔忠心耿耿的昌容被纳入侧殿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也就是说,在监察会总部的人昌容就是王妃候补,是被派到监察会镇场的。否则以昌容的资历和能力,她怎么可能压得住手下这些老油条?

    老油条们一直认为麦尔让昌容来做监察会会长是步棋,对他佩服不已。实际上麦尔真的是无人可用,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并没有想着要耍手段。

    国王陛下把王妃候补放在监察会做会长,这说明国王陛下信得过他们。如果王妃候补在做监察会会长的时候出了事,那监察会可就颜面无存了。

    经过商议,监察会选出四名要员,以支援里弥城分部的名义,率领调查组前往里弥城。在调查组出之后,监察会又暗中派出一队人手,在里弥城中部署下去,作为暗子策应调查组的行动。

    昌容累了这么多天,早已疲惫不堪。部下们都劝她回青石宫休息,起初她怎么也不肯,最后部下们趁着她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机会,找来四个女性成员,又找来一副担架她们把已经完全昏睡过去的昌容送回了青石宫。

    昌容醒来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1月21日。她醒来后一脸惊讶,完全没有睡了两天半的自觉。她坐在床上思考了好一会儿,才知道自己是在监察会总部睡着了,然后被部下送回青石宫休息。

    在她睡着的几天里,生了一些事。19日的时候,调查无果的丹允河安葬了部下。2o日,丹允河启程返回里弥城,同日下午,调查组抵达里弥城。21日这天,格瑞顺着线索调查到了西门交易站,在与警务驻所沟通之后,格瑞确认莉亚等人的特别通行证是买的,且丹允河的部下有巨大的叛国嫌疑。

    丹允河的部下有叛国嫌疑,这是不是意味着丹允河也有叛国嫌疑呢?

    这就不一定了。叛国属于个人行为,上司叛国可能会影响下属,下属叛国也可能影响到上司,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单纯因为某人的部下叛国就认定某人叛国,那间谍们只要四处拉拢高官的部下就足以祸乱一国了。

    虽说不能认定丹允河有叛国嫌疑,但怀疑一下还是可以的。不过格瑞觉得丹允河应该没有叛国嫌疑,他在来到西门交易站之后一直在调查部下是怎么死的,根本没有追查过什么丢失的物件,比如特别通行证什么的。如果丹允河的部下是受到他的指使来西门交易站卖特别通行证的话,在这种之后丹允河应该更关心特别通行证的下落才是。

    结合监察会前几天上交的报告,格瑞已经确定里弥城的高官,或高官的部下中有内鬼存在。同时他也确定了,莉亚手中的特别通行证数量不止有五张。

    根据现有的情报,丹允河的部下显然是被莉亚杀死的。监察会的人搜查了他的住所,格瑞又带人搜查了一遍。这次搜查可谓是挖地三尺,但他没有找到哪怕一张特别通行证。

    莉亚等人和丹允河的部下谈生意的时候,并没有买下特别通行证,用来试验真伪的那张最后也还给了丹允河的部下。但是莉亚等人最后是带着特别通行证过检查站的,这意味着她们拿到了特别通行证。

    格瑞不知道期间生了什么事,但可以确定的是,莉亚等人使用的特别通行证是从丹允河部下那里得到的——准确说是抢来的。特别通行证能够表示出主人的身份年龄和外貌,而特别通行证的来源几乎只有失踪会牺牲的监察会成员。就算莉亚等人运气好到极致,她们也不可能刚好抢到五张符合条件的。

    也就是说,莉亚等人很有可能把丹允河部下手中的特别通行证全部抢走了,然后从中找出了五张符合条件的。

    莉亚能从一数量不明的特别通行证中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五张,这意味着抢到特别通行证的人很可能已经找到并破译了特别通行证上的暗码。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寻找符合条件的人,冒充特别通行证的持有者通过检查站。

    当然了,格瑞也考虑到了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抢到特别通行证的人知道持有者的相貌特征,又知道特别通行证的使用方法。这样就算他们找不到,也无法破译特别通行证上的暗码,他们也可以自己在特别通行证上画暗。检查站的人不会在意特比通行证上多出了其他暗,他们只会注意暗码所在的位置,所以这种方法也是能让冒牌持有者通关的。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特别通行证对拜伦斯城的安全来说至关,万一敌人已经找到并破译特别通行证上的暗码,拜伦斯城的安全就没有了保障。格瑞知道麦尔有一套备用设计,一旦现行的特别通行证被破译,麦尔就会启动备用设计。

    更换特别通行证是个大工程,王室和高官这边都好说,监察会这边就非常麻烦了。这个消息必须通知到每一个环节,只要有一人没有通知到,没有更换新的特别通行证,就增加一分自己人被当成敌方间谍逮捕的可能性。

    可是要通知到每一个环节,再把新的特别通行证到每个人手里谈何容易?消息送出,意味着情报流动,情报流动,意味着敌人可能顺着气味找过来。物资送出,意味着目标更大的物资流动,这样一来潜伏人员暴露的概率就更高了。

    “我认为必须要换。”

    这天晚上,格瑞把麦尔叫到议事厅单独谈话。让麦尔下定决心,他把事态的严重性说的很详细。麦尔知道格瑞说的很有道理,可他还是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如果要更换特别通行证,那肯定是越早做决定越好。麦尔说他只考虑一个晚上,明天早上他就会给格瑞一个答复。

    在这之后,麦尔让人把几位侍寝的王妃送回了侧殿。他独自在房间中思考,久久无法做出决定。眼就要亮了,麦尔却越矛盾。

    是换还是不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