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是日夜兼程而来。
沈珩像是松了一口气一样,差点儿没握紧匕首。
“我也挺满意的。”他淡淡地说道,“还真是被你这小丫头,做成事了。”
“多谢公子夸奖。”李花儿笑道。
而杜声面具下的眼睛,几欲喷火地瞪着她,李花儿却仰起头,看向了已经靠在亭子上的舰船。
“将军,”李花儿垂首施礼,“还请将军救命。”
一旁的沈珩,也紧握着匕首,高声道:“大哥,救命呀!”
两个人的救命声,喊得毫无诚意。
李花儿的手臂依旧稳稳地抬着,弩箭在众目睽睽之下,指着一个软瘫在藤椅中的人。
而沈珩的手中则拿着匕首,还挽了个并不成功的剑花。
反而是对面,一个是行将就木的病人,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子。
这场景看起来,迷之诡异。
李花儿却像是完全感受不到这份诡异一样,平静地对来人道:“这人方才说,他要纵火烧了驿站,小女心中害怕极了。”
她又看了一眼沈珩:“沈先生也听见了。”
沈珩急忙点头。
“是,”他用匕首指了指那个婢女,“她还用刀指着我呢。”
沈将军看见沈珩完好无损的样子,终于也松了一口气,旋即对李花儿拱手道:
“沈某谢过李掌柜,李掌柜费心了。”
李花儿敛目道:“不敢,是小女要谢将军们及时赶到。”
此时,军士们已经将凉亭团团围住,并将杜声和婢女制服。
不过制服与否,意义着实不大了。
毕竟那是个孱弱无比的病人。
“来人,送李掌柜回到岸上。”沈将军道。
他的副官立刻应声,过来对李花儿道:“李掌柜请。”
李花儿再倒一谢,下了台阶,刚要跨上船,想了想,又收回脚步,回到亭中,看着杜声。
“可惜陶大少爷在这凉亭中该布置的炸药,还没布置好。”她道。
杜声被人绑着,依旧是不停地咳嗽,说不出话来,只能看着她。
“其实,如果不是兵器的事情出了问题,那驿站的这把火,本该烧在明天的扑卖大会上,对不对?”李花儿问道。
杜声的咳嗽声,更猛烈了一点儿。
“而外面的清水河上,有你们在南边国纠集的三万水匪之众,就等着火起的时候打进来,占据城池,对不对?”
杜声抖得也更厉害了一些。
“是个好主意。”李花儿浅笑称赞,“御南省道大部分的官吏如今都在这儿了,大部分的富商,附近也在这儿了。到时候钱、兵都在你们手里,御南省道无暇北顾,届时北三关再一乱,南北夹击,只待京城事定,也就翻了天,对不对?”
“你……你怎么……”杜声终于忍不住,颤抖着问她。
“是个好主意。”李花儿再次肯定他们,“我对于聪明人的好主意,一贯留意些,只是……”
李花儿离开了亭子,踏上了船。
“只是,大少爷忘记了,这世上,聪明人不止你一个。”(。)
第三百九十四章 相见()
♂
李花儿站在船头,微微抬起头,看着亭子里,面容都被隐在火光之下的杜声。
“说出去,谁又能想到一个小乡村的小富户之子,差点儿真的干成了这惊天动地的事情呢?又或者……”
她说到此处,突然觉得无法继续说下去了。
她长叹了口气,摇头道:“罢了,这本来,也不该是你做的事情。”
前世种种在今生,因为她的到来,全都不一样了。
正如她前世不知道吴灵均是谁一样,陶大少爷这人,她也不过是在前世,与李花儿逃亡之际,听她说过几次罢了。
前世的陶大少爷,是害了李花儿一家的纨绔孽障;
而今生的陶大少爷,是差点儿害了一城人的纨绔孽障。
所以,她所改变的,不单单是吴灵均一人,就是那已经穷途末路的陶行远,也是因为她的到来,才会走上了与前生并不一样的孽障之路。
有得必有失,阻止了一些事情的发生,才发生另一些事情。
不过还好,没有酿成更大的祸患,也救下了这一城无辜的人。
想及此,李花儿突然不想再多话了。
今后,可别再变了吧,她笑着想,这样天大的事情,两世为人经历两次,已经够了,可莫要再经历第三次。
是以,她收回目光,道:“就这样吧,也不再说保重了。”
可就在这时,杜声突然说话了。
“等一下。”他的声音嘶哑,终于有了畏惧和哀求。
李花儿回过头,却看见杜声那面具下的眼睛,一直看着方才在混乱中,被人撞在地上的玉佩。
李花儿心中了然。
“她是无辜的。”李花儿对他最后的话,依旧是带着怜悯,“所以你放心,她会好好的。”
当年在冯二囡的那场婚礼之上,陶小姐对着她灿烂一笑。
是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子。
明艳动人,美好纯真,全然没有那些父母兄弟或汲汲营营、或狠戾残忍的样子。
而两年后李花儿再看见她的时候,美丽虽然已经逐渐凋谢,但是那双眼睛中,依旧带着纯真。
“对不起,”陶小姐看见她的时候,第一句话如是说,“我不知道原来我家人,那样陷害了你们。”
说完之后,陶小姐又笑了。
一如当年的那一笑。
李花儿第一次,为外人流了眼泪。
她从陶小姐的眼中,看见了自己。
想要报仇,想要保护身边的人,想要扭转乾坤,她不觉得自己有错。
但是让这样一个女孩子最终折在这场争斗之中,她又不忍心。
便这样吧,陶行远——或者说杜声所做的事情、京城里那些王爷们为了个皇位所做的事情,又与一个乡间富户的小丫头,有什么关系呢?
“就这样吧。”她最终叹了一句,转身对撑船的军士道,“还请军爷,送我上岸吧。”
说罢,她对着沈将军施了一礼,又对着沈珩一笑,将这亭中的事情,丢给那些大人物,自己则回到了岸上。
……
此刻的夜空之上,依旧没有月亮。
岸边有一队军士,举着火把,也不过照亮了湖边这一小片而已。
火光背后的街上,时有人胆战心惊地从那些屋子里向外看着,但最终没人出来,都退在了屋中。
待上了岸,李花儿对那军士深施一礼,笑道:“多谢这位军爷了。”
军士一点头,对岸上的人道:“湖中事情已毕,传将军令,出城接应佟将军。”
岸边领头的将领得令,便带人要走。
李花儿见状,急忙道:“等一下。”
将领回头看她。
“请问这位将军,可见过清远县一个叫李大的督卫?”李花儿问道,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已经回清远县了,都平安。”他道。
李花儿心更安了。
“那……”她略一停顿,又问道,“那将军可知道清河县吴县令的下落?”
“还在驿馆。”将领道。
李花儿笑了。
她再次施礼道:“多谢这位将军。”
将领不再多话,而是带着队伍,快速地离去了。
……
岸边因着他们的离开,再次陷入了黑暗之中。
李花儿愣怔地站了片刻,才发现如今的夜晚,已经有些寒冷了。
她低头看着岸边以石砖铺成的地面,用力踩了踩,突然笑了。
“这辈子都不想再坐船了呢,怪吓人的。”她自言自语了一句。
也是到这时,她才能偷偷抹去额角因着方才的紧张,而流下的汗水。
她再次抬起头,向着驿站的方向看去,最终还是稳了稳心情,抬步向着驿站的方向走去。
还是要亲自看一眼,她方能真正安心。
只不过,还未走过湖前第一条街的路口,就听见有马蹄声传来。
由远而近。
李花儿停下脚步,抬头看的时候,吴灵均已经勒马停在了她的面前。
二人马上马下对视一眼,双双长出了一口气,道:“太好了。”
言罢,两人一愣,都笑了起来。
吴灵均翻身下马。
此刻的他,袍子已经被烧坏了,脸上还被烟熏得变了颜色,连发髻都是松散的。
不过吴大县令显然不知道自己有多狼狈,只是站在那儿,将李花儿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看了好几遍。
甚至因为发现李花儿衣服的袖子有些凌乱,伸手拉住了她的袖子,仔细看她是不是伤了这侧的胳膊。
李花儿低头看着他拉着自己袖子的手。
直到确认了李花儿没事之后,吴灵均才真真正正地舒了一口气,感慨道道:“还好,你没事儿。”
李花儿一直盯着他的手,微微地笑了。
如此这样,也挺好的。
她没有收回手,而是抬头看向他,问道:“大人那面顺利吗?怎么这么狼狈?”
“和人打了一架,抓了几个人。”吴灵均才意识到他还拉着李花儿袖子的,脸又红了。
不过好在,因着脸上的黑灰,所以这次红得,并不明显。
他默默地松开手,含笑道,“不过还好,人都没事。”
“那些大小县令、各级官员,还有太守大人,肯听您的了?”李花儿理了一下袖子,笑问。
吴灵均一笑,道:“开始是不听的,我好歹是个六品的知县。”
他说着,压低了声音凑近她,小声道:“而且我还带着兵呢……”(。)
第三百九十五章 说定()
♂,
杜声那被面具掩了一半的唇颤抖着,半天才嚅动着唇,沙哑着声音问道:“李掌柜,真的不怕吗?”
李花儿摇摇头,看着杜声面前石桌上的玉佩。
“两年前我无依无靠的时候,没怕过,”她淡然道,“两年后此情此景,我自然更不害怕了。”
杜爷面具下的眉毛轻轻一挑,似是回忆起了两年前的事情。
“李掌柜,还真个不像个普通的农户家女儿”他道,“不管是两年前还是两年后,好像总有必胜的把握。”
李花儿依旧看着那块玉佩,懒懒地笑道:“对别人,我不敢说,但是对您,我的确有必胜的把握。”
杜声的抿着嘴,终于不再笑了。
他看了那婢女一眼。
那婢女会意,立刻将手中的匕首扒出来,走到沈珩面前,抵在了沈珩的脖颈上。
匕首的寒光,在这样的夜色里,更刺眼了。
沈珩并不害怕,只是很无奈地叹了口气。
“你们再叙旧一会儿,”沈珩对李花儿道,“我就要死了。”
李花儿对他做了个鬼脸。
杜声看着这一幕,嗓音更加沙哑了,怒问:“我再问你一次,她在哪儿?你真以为,我不敢杀他吗?”
李花儿的脸色也沉了下来,问他道:“杜爷莫非真觉得,用他就能威胁我?”
杜声面具下的眼睛直视着李花儿,艰难地摇摇头。
“不能,也不打算如此,”他冷漠道,“我只是觉得,总有人该为这夜色,配点儿血腥。”
血腥二字,他是咬着牙说出的,而后,又咳了好几声。
婢女的手向着沈珩的喉咙,又靠了靠。
李花儿顿了一下,放轻了声音:“你放了他,我就放了陶姑娘,还放你走,好不好?”
杜声这才勾着嘴角冷笑,却没让婢女放了沈珩。
“不好。”他摇头道。
李花儿眉头一挑,颇觉得有趣地看着他。
“李掌柜与杜某之差,就在此了,”杜声恢复了之前的平和,“你不会杀无辜的人,而我……”
他又咳了一阵,才道:“觉得世上,没有无辜的人。”
李花儿了然地点头,笑道:“嗯,陶大少爷的行事,还是这么有趣。”
杜声大约是很久没听过这个称呼了,些微愣怔了片刻,紧接着又用力地咳嗽了好几声。
像是要将肺都咳出来一样。
“多谢。”他的嗓音更加沙哑,带着讽刺地答道。
李花儿用力翻了个白眼,有些无聊地支着下巴坐在那儿,侧过头,看着湖面上的点点涟漪。
远处,不知道是谁家的灯火,倒映在了湖面上,朦朦胧胧的,看起来好像是在向这面移动。
李花儿笑了。
这次,她终于正襟坐好,肃容道:“夜深了,明儿还有那样的盛事呢,大家也该早些睡了,所以杜爷有什么话,一并问了吧。”
杜声看着她的表情,似乎是在思索为何她突然如此正经。
片刻之后,他才问道:“李掌柜手中,的确有昔年忠公留下的书信?”
忠公,关御史的谥号是忠,以一等公之礼下葬。
李花儿不置可否,反问道:“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
“有,你就能活,没有,你们举家就要死,”杜声淡然道,“你又何必为了他人之事陪葬?难道你们李家为此,付出的还不够多吗?”
李花儿笑着反问:“杜爷怎么知道,这东西我没物归原主呢?”
所谓物归原主,自然就是还回到关大小姐的手中。
杜声又咳了片刻,方才道:“因为你送给关舒鸿的匣子,是空的。”
李花儿依旧笑着,回头看向沈珩,道:“七公子听见了?可要回去做个证了,那人至今还嘴硬呢。”
沈珩因为喉咙上架着一把刀,所以不敢点头,只是苦笑道:“我死活还不定呢,怎么作证?难不成托梦给她?”
杜声听见这二人的谈话,眉头一挑,不解其意。
“呸!”李花儿不屑地对沈珩啐了一口,转头对杜声道,“杜爷这次没能成事,着实是因为用错了一人的缘故。”
杜声收敛了笑容。
“你这是什么意思?”他问道。
李花儿轻咳了一声,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水囊,笑道:“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多些,杜爷先容我喝口水。”
说着,她又掏出一个小杯子,自斟一杯,润了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