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来到走廊上。
“那个小黄真是一个好孩子。”孙萍对丈夫说,“他受伤的事还没告诉家里人,心里还惦记着弟弟妹妹的学费。唉,你说他妈妈怎么这么狠心,生下一堆孩子自己反而跟人跑了,不回家也就算了,钱也不往家寄一分。”
李汉明看着有些义愤填膺的妻子,思索着。
这就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区别啊。小黄的母亲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抛弃不理,而面前这位可爱又可敬的女人却在为别人的孩子发愁。
“你想帮他?”李汉明明白妻子对自己说出这番话的用意。
“老公,小黄的弟弟妹妹开学还指望小黄寄钱回去。他现在这个样子,哪里去弄钱,你看我们要不要”
李汉明望着妻子肯求的眼神,他没等妻子说完就问:“学费多少?”
“小黄说2500元就差不多了。”
“李汉明摸一下自己的口袋,忽然意识到自己穿着病号服,袋里一分也没有。
他对孙萍说,“你跟小黄要一个卡号,我们替他把这个学费给转过去。”
孙萍看到李汉明这样痛快地就答应了,开心地把头贴在老公身上。
“老公,你真是一个好人!”
唉,是好人的明明是你!
李汉明笑着看着妻子。
“还有啊,听小黄的说法,他工厂肯定没给他报工伤处理。说是只给他基本工资,小黄自己还感激不尽呢?我想找他们厂里的人谈谈,小黄在工厂出的事,就是工伤,要是按工伤,小黄还可以拿到一点赔偿。你说呢?”
李汉明望着妻子没有说话。
资助学费的事他完全可以作主,因为这只是他李汉明个人就可以解决的。但如果找小黄工厂去谈赔偿的事情,这个牵扯面有点广,他工厂的老板是否愿意?李汉明自己也是创业的人,他知道每一个老板的背后都有说不出的艰辛。
工厂之所以没报工伤,很有可能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给员工买保险。现在生意难做,钱难赚,小工厂为了生存,为了求得一点利润,降低成本,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开销。如果真要去找工厂按工伤给小黄赔偿,势必就会暴露这个问题。大家都是出门在外的人,李汉明本不想再去惹什么麻烦。但妻子既然提出来了,她肯定已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要这样做。
孙萍见丈夫并没有吱声,脸上露出思考的神情,知道这件事可能有一些麻烦。但她又不甘心。国家有相关的政策,上海也有详细的工伤管理条例。小黄这种情况完完全就是工伤,为什么就不能得到相关的赔偿呢。
孙萍挽着丈夫的胳膊,轻声问:“是不是我多管闲事?”
李汉明拍了一下妻子的手说:“也不是。你让我好好想想。”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八十三章 善举()
孙萍看着丈夫皱着眉头,想起医生说的话,“这段时间少动脑”,忙说“算了,先回床上躺会,别想了。别又把头想痛了!”
李汉明在外面站了一会,的确有一些吃力,这体力还没恢复,头不仅仅是痛,还有点昏。
他没说什么,回到病床上躺下。
孙萍扶丈夫躺下的时候,看见他有些痛苦的表情,知道他的头肯定是在痛。她心疼地看着他,“老公,是我不好。你把眼睛闭上睡一会,什么也别想了,啊?”
李汉明对妻子笑了一下,便听话地闭了眼睛。
唉,小黄工伤这事究竟要不要插手管呢?
孙萍见老公躺下了,便坐在老公床旁边的椅子上,打开电脑。她把电脑的声音调成了静音。
小汤这姑娘还是有心,找的这个人把淘宝店铺重新进行了优化。店里的人气更旺了。成交量也不断在增加。
听洪黄天与李小红说,店铺里的生意小汤也在打理,还特地从家里叫来了几个人帮忙配货发货。
现在看来今年的旺季只能就在工厂发货了。汉明头上的伤还没好,就是好了,也不能让他操太多心。看样子,自己得留在他身边呆到宇儿开学报名吧。
孙萍忽然想到,自己如果在外面呆这么久,家里的几个老人怎么办?出门的前一段时间,婆婆那手关节就一直痛,还有宇儿他外婆?老太太这么久不见她,不会又出什么问题吧?
孙萍盯着电脑发呆。
下午的两点多钟,烈日当空。房间里虽然开着空调,却仍然能感觉到窗户外面的热气。这个时候人最容易犯困。
李汉明在床上躺了一会便睡着了。
小黄也进入了梦乡,睡在最里面的许叔长一声短一声发出十分响亮的呼噜声。
房间里白天一般只有几个人,李汉明,孙萍,小黄还有许叔。
许叔有两个儿子。都成了家,白天都在上班,没时间过来,再加上有小黄帮忙照应着,比如打饭,上厕所,小黄都可以帮衬着,所以白天他们都不会来。虽然今天是周日,白天也还是只有许叔一个人。小黄这边只有住院当天有一个工友过来陪护,后面见小黄基本能自理,便没有再安排人来了。需要付费的时候,厂里的领导会来一次。明天小黄就要出院了,小黄说他们行政部门的王主任明天会过来。
孙萍觉得自己的头也有些昏沉,这在医院,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很难象在家一觉睡到自然醒。连日来的睡眠不足使她眼睛胀痛,她闭上眼,后来干脆趴在老公的床旁边,昏昏欲睡。
忽然“轰”的一声,接着便是“哎啊”的惨叫在屋子里响起。
李汉明与孙萍同时一惊。
“怎么了?”孙萍赶紧循着声音往许叔的病边那边大步走过去,李汉明也下了床,跟在身后。
脚上打着石膏的体形肥胖的许叔躺在地上,正歪着嘴发出痛苦的呻吟。
“许叔,你怎么了?”孙萍忙上前扶起老人,小黄也起来了过来帮手。
李汉明则赶紧按了呼叫铃通知医生。
“我做了一个梦,一翻身竟然滚到地上了。”
“腿怎么样?”
“痛死了!还好是这个好腿先着地。”许叔咧着嘴说。
医生与护士迅速赶过来,作了检查。
幸好没什么事。
“家属呢?”医生问。
“他们忙,没时间。”许叔叹口气说。
“今天星期天啊,也没时间,两个儿子都没空?”医生问。
“唉。这不各人都有各人的事。”许叔叹了一口气。
“你通知一下你家两个儿子,再隔两天可以出院了。在家休养就好了,定期过来复查换换药。”医生对许叔说。
“好,好。”
医生走后,许叔给两个儿子都去了电话。
“知道了!”大儿子与小儿子都这样回答。
许叔放下电话忽然叹了一口气。
孙萍看着许叔不高兴的神情,问:“许叔,你都可以出院了,就说明快要好了,怎么还唉声叹气的?”
“唉,还不如让我住在医院。回去了,就我一个人,说话的人都没!”
“你不是有两个儿子吗?他们没跟你一起过?”
“他们都有自己的家。以前他妈在的时候,星期天节假日还过来蹭饭吃,现在,就我一个老头,来了,也没人弄饭,都不来了!”
孙萍说:“让您媳妇做呀!”
“媳妇做?这两个媳妇在家都不做饭的,哪会到我这里来做?”许叔声音有点大,摇着头说。
“你儿子怎么说?现在你这一个人住可不行?身边一定得有人啊!”李汉明看着许叔问。
“大儿子说跟小儿子商量一下,唉,随便他们吧,总是有办法对付的。实在不行,就一个人在家慢慢磨呗。这老了还是早点去的好,要是摔死了反倒痛快,直接去找我那个老太婆去了。”
孙萍与李汉明看着许叔,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来安慰老人。
两个人看着许叔脸上似是看破红尘的那种平静,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人活在世上终究是图个什么?
李汉明与孙萍两个互看了一眼,心中都想起两边的老人,心里面很难过。
“汉明,要是老了,到了离开的那一天,我们俩人要走一起走,好不好?谁也别留下谁!”孙萍忽然十分伤感,她挽住老公的胳膊,低沉着声音说。
李汉明看着眼睛里已有些泪水的老婆,没有说话,只是用手轻轻拍了一下妻子的手。
屋子里一时间变得十分沉闷。
“小黄,明天那个王主任来了,我跟他谈一下。”李汉明回到床边,想了一下,对坐在床上发呆的小黄说。
“啊?”小黄有些惊讶地看着李汉明。
“小黄,你的这种情况按上海的政策是可以得到一笔赔偿的,明天让叔叔跟你们的领导谈一下,给你争取争取。”孙萍对满脸疑问的小黄说。
“是吧?医疗费还有住院费都是他们付的,他们还说会付给我基本工资。除了这,还有赔偿?”小黄有些不相信地说。
“小黄,听叔叔阿姨的,你这是工伤,做个伤残鉴定,是可以额外再拿到一笔赔偿的。”许叔也说。
“真的吗?”小黄有些不相信。
“国家有政策。”李汉明对他点一下头,肯定地说。
“那这个钱什么时候能有?能赶得上给我弟弟妹妹交学费吗?”小黄有些兴奋地站起来,仰起脸问李汉明。
“这个工伤鉴定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赔偿肯定是能拿到的。你放心,你弟妹学费的事你不要担心,你把卡号给我,下一期的学费我给你转过去。”李汉明望着这个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多少的小黄说。
“这叔叔,这不太好吧?”小黄看看李汉明又看看孙萍,激动得满脸通红。
“没什么。以后上班一定要注意安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八十四章 争取赔偿()
第二天机械厂的王主任来给小黄办出院手续,听小黄说同病房的李汉明要找他谈谈时,很有点意外。
“找我谈谈?”王主任满腥狐疑。
“我们机械厂跟他们塑料厂风马牛不相及,找我有什么好谈的?”王主任听小黄说过,这李汉明是一家塑胶制品厂的老总,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李总是否要跟他谈业务方面的事,他可是负责行政工作的。
李汉明与孙萍商量了一下,与王主任谈的时候,小黄还是回避一下比较好。李汉明担心自己这一番好心万一谈得不好可能会害得小黄丢了饭碗。他甚至做好了思想准备,要是真谈崩了,他一定要坚持原则,小黄的赔偿是一定要替他争取到,至于工作,丢了就让他到自己的工厂里去。
这么小就肩背着家庭责任的孩子做事一定不会差。昨天他听说还可以得到一笔赔偿款时,想到的并非是给自己买点什么东西,考虑的还是弟弟妹妹的学费。这才十九岁啊,能有如此强烈的责任心实在是难得。
无论怎么样,他还是要帮他一把。何况妻子已跟他提出来了。
按照两个人商量好的,当小黄把王主任带到李汉明面前后,孙萍刚跟小黄出去了。
房间里只有许叔,李汉明和王主任。
李汉明指着床边的一把椅子说,“王主任,请坐!”
“李总,你找我有什么事?我在厂里只是负责行政工作的。”王主任坐下来后有些不解地看着李汉明。
“王主任,我要说的事也只有你能解决了。”李汉明微笑说。
这让王主任更一头雾水了。
“王主任,您看小黄这孩子怎么样?”李汉明看着王主任问。
“蛮好。勤快,老实,做事也麻利,在我们厂里都干了三年了。”王主任说的都是大实话,小黄在工厂很讨人喜欢,又单纯,就说这次受伤了吧,老板就是担心小黄狮子大开口索要赔偿的事,结果,小黄听说医疗费住院费全部工厂承担,还额外给他发基本工资,就一个劲地说着感谢的话,这让老板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员工谁不喜欢?
“嗯。我虽然以前跟他素不相识,不过,这孩子懂事,有责任心。王主任,小黄的家庭情况你了解吧?”
“这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啊。家庭一穷二白,还有两三个弟弟妹妹,他妈跟人跑了,他爸在家种田,也没什么收入,家里头苦啊。”王主任说到小黄的家境,同情地说。
“唉,是啊,他年龄这么小,应该还在学校接受教育,却背景离乡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李汉明也有些沉重地说。
王主任也跟着叹了一口气,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个李总约自己谈谈,不会只是同情小黄吧。
看着面前头上缠着纱布却仍然英气逼人精明稳重的李汉明,王主任内心忽然间产生一种不安。
他跟自己说这么多小黄的事,会不会是想帮着小黄?
果然,李汉明下一句的问话让王主任吃了一惊。
“王主任,小黄受伤这事你们报了工伤没?”
王主任没有想到一个同病房的病友,与小黄原本素不相识,竟然关心起这个问题来。
“这个李总,这是我们工厂内部的事,这不方便说。”
“王主任,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您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吧,小黄应该跟我们的孩子差不多大。这不仅仅是你们工厂内部的事,还是关系到小黄的切身利益的事。”
“是小黄叫你找我的?”王主任忽然有些不高兴地问。
“不是。小黄很单纯,他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保障权益,更不知道,他这个是工伤,如果是工伤就得按工伤保险条例来处理。他不懂得这些。是我们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想跟您谈谈,对于小黄这次的工伤,我建议还是按上海相关的政策来处理比较好。”
王主任沉默了一会,说:“不瞒你说,李总,我们也想按工伤来处理。要是按工伤来处理,厂里也不需要花什么钱,小黄还能得到一笔赔偿。可是可是我也是有难言之隐啊。”王主任有些无奈地说。
“是不是厂里没给工人买保险?或者说没有全部买?小黄的保险就没买是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