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岛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技岛主-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MIT的机器人更像是一只八爪大蜘蛛……”

    就在这时,巨大的直升机轰鸣声传来。伊丽莎结束了在场四家采集机器人的特写后总结道:“各位观众,这几家机器人看起来笨拙的可爱,不知道你们怎么想,至少和我期望中的机器人有些差距。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未来生物实验室的采集机器人,能否给我们带来惊喜呢?”

    十多分钟后,伊丽莎在米娅的引领下,终于见到了天宇的多足机器人。

    “嗨,现在你们看到的就是未来生物实验室的采集机器人。哦买高,你们是不是感到很惊喜?至少在伊丽莎看来,特别惊喜。我在看向他们的时候,似乎能够感觉到他们的灵性,而不只是一台冰冷的机械。就好像,机器人就该是这样的。对,就是这样!”

    “……相比之下,其余四家的机器人,就像是不够成熟的产品。接下来,它们将在岩浆遍地的恶劣环境中执行菌群采集任务。不管大家对它们的第一印象如何我们对它们接下来的任务表现拭目以待吧。”】,、、,

第207章 货比货得扔() 
事实上,当二十台天宇多足机器人齐刷刷地出现在观测点现场时,立刻引起了其他实验室团队人员的纷纷侧目。

    那闪亮而科技感十足的造型,灵动而交互感无比真切的感觉的人,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真正的‘人工’。

    真是货比货得扔啊!

    陆续从直升机上下来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的一众培训人员,见到这一幕,顿时激动的两眼放光。

    “哟西,天宇的机器人,果然一等一的先进!偌大的多足结构,电池配重部件却如此的迷你,这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据说天宇推出了能量密度更高的高能电池,充放电性能都有大幅度提升。比起松下株式会社的锂电池更加先进!”

    “嗦噶!可是这关节的多轴结构,看起来比我们的产品结构更加简洁可靠,实在是太神奇了!”

    “让我们去看看其他家的机器人吧~”

    “嗨,你请!”

    “你请!”

    一众痴迷于机器人的日方技术人员,收起对天宇多足机器人的震撼,互相谦让着来到了哈佛生物实验室的驻地旁边。

    翘首以盼地透过谷歌技术人员的身影,看到了笨重若大狗般的四足机器人,观感上骤然的落差他们的脸上全都一愕,‘不过如此’地点评道:“看起来谷歌的机器人结构设计,还不如我们会社的产品。至于电池配重分布、关节多轴连接等方面,大约和会社产品差不多。可是和刚才的天宇机器人比起来,那就差得太远了。”

    “嗦嘎,您说得很对,我也这么认为……”

    一行人头头是道地附和着,看得费曼博士脸上一抽一抽地,却又偏偏发作不得。远远看着天宇多足机器人那科技感十足的样子,满脸的艳羡,可又不得不装作蛮乎的样子。心里兀自安慰道:‘也许中看不中用,一会派上用场就该见分晓了!’

    就在费曼博士自我安慰的同时,来自KIKU电视台的伊丽莎开始对吴涛展开了即兴采访。

    “Mr吴,听说你是这些多足机器人的总工程师,那么在你看来,天宇的机器人,比起谷歌、ABB、甚至是美**方秘密研制的机器人,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呢?”

    吴涛侃侃而谈道:“我想最大的区别在于,天宇机器人实现了真正的人工,这种基于低功耗多核控制芯片的程式,才是天宇机器人的最大优势。”

    “人工?”伊丽莎准确地get到吴涛话里的关键点道:“据我所知,谷歌在人工上的投入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为什么他们的AI系统还不如后来居上的天宇AI系统呢?”

    听到伊丽莎问起这个问题,吴涛会意一笑,看来眼前是个绝佳地把谷歌往‘沟里带带’的机会。

    当下以一种笃定无疑的口吻道:“谷歌的研发能力,我从不怀疑。其在AI系统上的投入,也十分可观。可是为什么其研发的AI系统始终事倍功半,难以突破呢?我想大家不难猜到,那就是它的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

    “哦,Mr吴,能否具体谈谈呢?”

    “OK,据我所知,谷歌的AI系统,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实现的。这样虽然降低了对机器人控制芯片的性能依赖,可是同时降低了实时性和适应性。你看,旁边那几辆信车,全都是他们用来配合机器人进行菌群样本采集的数据和计算平台。”

    “原来如此,那么天宇的机器人,为什么不需要这样的数据和计算平台呢?”

    “因为天宇集成了性能强劲、功耗低的多核控制芯片,实现人工平台,就容易多了。”

    伊丽莎当即会意道:“也就是说,关键在于性能强功耗低的多核控制芯片,对吗?”

    “是!”吴涛笑眯眯地点头。

    溜达了一圈的日方技术人员回到驻地,听到吴涛接受采访的评论,不由重重地点头。

    随后有人用蹩脚的英文问道:“Mr吴,菌群样本采集任务,计划何时开始?”

    吴涛扫了其他实验室采集小队一眼道:“马上就要开始了,一会任务开始后,希望大家注意观察天宇机器人视觉上的优异性能。现在有了对比,3D环境模型重建技术的威力,才更加凸显无疑。”

    “嗨,Mr吴!”

    十多分钟后,五大实验室采集机器人小队,全都完成了最后的调试,开始启动采集任务。

    远处的基拉韦厄火山口忽然爆发出一阵浓郁的烟气,夹杂着稀稀落落的高温岩浆从火山口满溢出来。

    “各位观众,这里是KIKU电视台为你带来的独家报道。”

    “五大实验室的菌群采集任务即将启动,我们可以看到,各家的采集机器人小队已经就位!我们注意到,在五支采集机器人小队中,未来生物实验室的机器人最为引人眼球。看着它们蓄势以待的样子,我觉得它们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当然,来自其他几个国家级实验室的采集机器人,同样实力不俗。最终结果如何大家伊丽莎为你带来的现场报道。”

    观测点起步线之前,五支采集机器人小队严阵待命。

    费曼博士看了看左右,第一个发出命令道:“开始吧。”坐在他身后捧着笔记本电脑的助手立刻噼里啪啦地敲击着键盘,接着,七八只造型特异的大狗机器人,开始缓缓迈开步伐,跨过起步线,往熔岩遍地的火山口晃去。

    接着MIT的指挥者捧着无线电遥控,逐个按下启动按钮……

    橡树岭的机器人操纵者,挨个打开采集机器人背后的电源开关……

    ……

    最后在未来生物实验室驻地,吴涛一声令下:“出发!”二十台多足机器人带着形形色色的负重瞬间越过起步线,向不断喷发的火山口前进。

    镜头到伊丽莎的俏脸上,她不失时机地道:“大家应该注意到,刚才谷歌、ABB等几家的机器人依赖无线命令、遥控开关甚至电源开关的形式启动,只有天宇的多足机器人完全依靠语音命令启动。很明显,天宇的启动形式应当更符合我们对于机器人的预期……”器咯!,。

第208章 人工智能的威力() 
站在观测点,向前望去,海拔1280米的基拉韦厄火山口烟雾升腾,偶见明亮的岩浆混杂其中,条条缕缕地喷射出来。

    从直升机上俯瞰下去,整个火山口就像是一口大锅,大锅中有套着很多小锅,形成一片面积广袤的岩浆湖。直径近千米的湖面上不时喷射出几米高的岩浆喷泉,俨然五彩缤纷的火花,绚丽多彩。

    在山的另一侧,距离不远便是海边。从岩浆湖中泄流出来的熔岩,顺着坑坑洼洼的黑土地,在缓慢降温之后,最终汇入大海,不断拓展着夏威夷大岛的陆地面积。

    随着熔岩的溢流,温度不断下降,其所附带的极端嗜热菌,也将随着温度下降而遭到破坏,甚至死亡。

    所以采集到完整的菌群样本,机器人必须尽可能地向火山口进发。

    五个实验室的机器人分队相继越过观测线,各家直升机随后立刻升空,以低空飞行的姿态,跟踪各自机器人队伍,深入前往火山口腹地。

    印着KIKU台标的直升机中,伊丽莎依旧敬业地做着介绍:“各位观众,现在我们注意到,五支机器人队伍正在蜿蜒前进。起初的五百米路程内,基本没有流动的熔岩,每支机器人队伍行进都很正常。”

    “……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最后出发的天宇机器人已经遥遥领先,将其他机器人队伍远远甩在了身后。而且我们发现,天宇机器人的负重最多,它们似乎带了很多设备,这些设备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相信稍后我们就会明白。”

    “……哦买高的,橡树岭的机器人队伍中,有两个机器人不幸摔倒了。大家可以看到,机器人已经在努力站起来,但是很可惜,没能成功。直升机迅速接近,其上的控制工程师正在紧急地进行人为干预和……”

    “……各位观众,伊丽莎有个重大发现。五支机器人队伍,只有天宇机器人队伍是无人跟踪干预,其他四支全都配有工程师全程跟踪。”

    观测点驻地。

    费曼博士等其他实验室负责人,全都紧张万分地透过望远镜,观察着采集机器人的动向。只有吴涛一脸轻松地坐下来,品尝着米娅为他献上的咖啡。

    其实费曼一直的,并不是谷歌机器人的动向,而是天宇机器人的情况。

    他实在吃不透吴涛为什么会让机器人携带那么多的负重和设备,不就是一个简单的菌群采集任务吗,莫非还有其他猫腻?

    越过五百米警戒线,KIKU电视台的直升机陡然拉升起来。

    “各位观众,经过控制工程师现场操控,橡树岭的机器人还是有一只未能恢复平衡,不得已退出了任务。”

    “前方就是五百米警戒线了,地上的熔岩已经清晰可见。大家可以看到,天宇采集机器人小分队最先越过警戒线,其他四家还远在三百米开外。这种感觉,就像是特种兵和儿童的差距!难道这就是人工的威力么?”

    西蒙驾驶的直升机上,一众日方技术人员正在啧啧称奇地观察着天宇机器人的动向。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天宇机器人的前行路况比其他机器人分队的路况更为复杂,但是它们却跑得最快!”

    “哟西,天宇机器人已经熔岩遍地的危险区。快看,它们前进的路线,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密推算,下脚很准,速度毫不停滞。看来集成了3D环境模型重建技术的机器人视觉系统,简直就是完美!”

    “纳尼!连小型的山体滑坡都能成功避过,实在太了!”

    “快看,二十个机器人分成十组,行进路线不同了!”

    与此同时,费曼博士也在望远镜里注意到了天宇机器人的分组行动。

    ‘分组行动?’费曼博士满脸不解:‘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机器人分组行动,采集成功率势必会受到影响,难道他会不知道吗?’

    下一刻,只见落在最后的一组多足机器人停在一条稳定的熔岩河道边。其中一个机器人取出特制的镀钛铲子,迅速靠着河道挖出一个小坑。另外一个机器人掏出一块厚厚钛合金板,挡在小坑和河道之间。

    随后在小坑之内放入石英高温锅,倒入纯净水样,接着打开钛合金板上的特制孔门,一丝火红的熔岩当即流入石英高温锅,特制孔门立刻关闭。

    很少量的高温熔岩遭遇水样,发出砰砰啪啪的爆炸声,石英锅内随即变得热气蒸腾。采集机器人迅速拿出试管进行采样,最后放入恒温恒压的样品箱中。

    透过望远镜观望的费曼博士,对这一切看得并不真切,他只是隐隐觉得两个机器人配合的很好,似乎在按照步骤做着什么!

    难道是菌群样本的预处理?

    费曼博士越想越觉得这个判断极有可能,因为他从望远镜中看到了天宇机器人拿出了水样、试管等器具。

    进行菌群样本预处理,无疑能够提高获取菌群的成功率,为后面的研究更可靠的保障。比如采用多种酸碱度不同的纯净水样,来取出高温熔岩附带的菌群,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存活下来的菌群样本全面性。

    再度拿起望远镜,费曼博士看过去,果不其然!最后一组机器人并没有离开太远,就在附近的河道刚才的步骤进行菌群采样和预处理。

    反观其他实验室的机器人分队,至今还没突破五百米警戒线,已经相继发生故障,导致非任务减员了。

    KIKU电视台的直升机,正在对天宇机器人采样和预处理过程进行特写。

    “原来它们负重的全是各种实验设备和器材!”

    “太神奇了,各位观众,它们就像三头六臂的人类一样,有条不紊地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做着实验,不是吗?”

    与此同时,西蒙驾驶的直升机上,一众日方人员已经争先恐后地聚到了一侧,看着下方天宇机器人每一步精准的操作和步骤。

    “纳尼,这是会做实验的机器人吗?”

    “我想是的!”

    “看来天宇机器人不止视觉系统先进,人工系统也极为出色!”

    半个小时后,费曼博士愕然地站着,听着手下工程师的回报。

    “费曼博士,谷歌派出的十台机器人,在任务过程中报废了八台,只有两台完好无损,菌群样本带回了两份,其中有效样本仅一份。”

    “其他实验室的情况呢?”

    “橡树岭的机器人全部故障,未能带回菌群样本。”

    “MIT的蜘蛛机器人,未能采集到菌群样本。”

    “劳伦斯伯克利的章鱼机器人,未能带回菌群样本。”

    “未来生物实验室的机器人,全部顺利返回,在十处不同的采集点,成功采集到一百四十份菌群样本,而且样本都完整有效!”

    费曼博士的嗓子顿时发干的厉害,看着旁边正在向KIKU电视台展示菌群样本的吴涛,内心满是苦涩味道。

    仅仅一个小小的菌群样本采集任务,就如此一败涂地。看来天宇的人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