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生物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四生物帝国-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到了总部的命令,全球的孢子繁育中心第一时间对外贴出告示,从此以后除非是单身一人愿意要孩子,其余的孢子繁殖手术都将使用新的技术。

    新的技术由于需要两个人同时移植伊诺,所以费用要贵一点,但是总体算下来成本都比试管婴儿要少许多,而且即便双方的身体有严重的疾病(非基因型、遗传性疾病),孢子繁育技术都会提取人体身上最健康的基因并经过减速分裂为具有全能型的孢子。

    该项技术革命很快就占据了全球的头条。

    “人类有救了!”这是英国《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文章评论道:新的孢子繁育技术完善了过去的生育革命,它在道德和伦理上将是完美的,也会被更多的人接受。或许,在不就的将来,人类都会选择这种方式繁育后代,这将会提高婴儿的健康率和生存率。

    《法新社》也激动地评论道:“这是高龄高危产妇的福音!只需要移植伊诺并采取孢子繁育技术,孕妇的一切风险都将会避免。”

    在全球媒体的瞩目下,江城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孢子孕育中心迎来了第一位病人——一位52岁的失独妇女李桂芳。

    李桂芳今年52岁,她的丈夫赵庆比他大8岁。两人都是一个国企的退休工人,原本这个小康家庭幸福美满的生活,女儿赵潇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也顺利考入公务猿系统。

    三年前,幸福的一家被突如其来的车祸击倒,赵潇和男友一起去山区游玩时发生了严重车祸,汽车摔倒山下,双双殉命。

    女儿的离世给这个小康之家带蒙上了厚厚的阴霾,有很多事情是金钱解决不了的——比如人类的情感。

第398章 新技术新希望() 
(上一章应该是397章,章节错误但是内容没错,不能修改了。)

    李桂芳夫妇尝试过养狗养猫希望能过让自己老年生活不再孤单,但是收效甚微,家中的一切都有女儿的影子,养了二十多年的女儿怎么可能说忘记就忘记。

    李桂芳原本以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就这样陷入绝境了,她每天唉声叹气神情低迷,可是一则电视新闻拯救了她如死水一般的生活。

    几年前,一对失独夫妇选择了再次怀孕并生下双胞胎的事情为李桂芳打开了一扇窗户,李桂芳对比了自己和电视新闻人物的年纪,感觉自己也应该也能行。

    李桂芳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老伴赵庆,赵庆听了以后直觉荒唐,“我都是六十好几的人了,你也五十多岁快六十岁了,好好过日子吧,我们两都经不起折腾。”

    老伴的劝解李桂芳不怎么听得进去,她一直在幻想还是自己能有个孩子该多好。

    耐不住李桂芳执拗的性格,再次要一个孩子的事情被老两口提上了日程。

    看过了多家医院后,产科医生都不建议李桂芳再次生育。

    “你的年纪已经大了,身体的许多机能已经老化,即便做试管成功的几率也很小,操作不好还会危机生命。”

    人到老年以后对感情这件事十分固执,李桂芳坚持要做,拼了老命也要做。“我已经失去我的女儿了,即便死了也无所谓。”

    江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主治医生没有办法,在李桂芳签下承诺书以后,开始用药物调理身体,身体在药物的作用下出现变化,如消失了几年的生理期,还有易变的情绪。

    李桂芳为了人生的最后不再孤单,她选择的坚持,可惜这种坚持更是对自己的残忍。付出不一定有收获,在调理半年后,李桂芳依旧得到了不合格的报告。

    失落不已的李桂芳放声痛哭,她以为自己的眼泪已经在女儿去世时哭干了。

    就在夫妇两人最绝望的时候,前来医院看病的一对年轻夫妇给了李桂芳新的希望。

    “你们怎么不去江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孢子繁育呢?孢子繁育无论你多大的年纪都可以做,而且也没有这么痛苦。”

    抱着最后一线生机,两人来到江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医生的介绍下这才了解了孢子繁殖技术。

    如获新生,李桂芳看到了人生最明亮的一盏灯塔。

    考虑到李桂芳夫妇的实际情况,附属医院的主治医生为两人介绍了刚刚推广的新型孢子孕育技术。

    “该项技术在是刚刚才推出,国内临床已经进行了实验,但是并未完全投入临床医学,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尝试?”

    “愿意,当然愿意,我们相信混沌生物!”

    就这样,李桂芳夫妇成为了新型孢子孕育技术收益者的第一人,附属医院考虑到老两口的实际情况为两人减免了部分费用,最终确定在所有费用20万RMB,再加上两人是失独老人,国家在这方面有政策支持,实际费用为在10万RMB左右。

    李桂芳夫妇的这次孢子繁殖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他们围集在附属医院孢子繁育中心门口希望能够采访道夫妇两人。

    附属医院派出保安就将记者们邀请到医院底楼的一处空房间,也算是临时记者休息室。

    发言人说道:“现在两位老人需要的是平静情绪后顺利完成手术,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能够理解,等待手术完成之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向大家公布消息。”

    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李桂芳夫妇进入孢子孕育中心。

    随后两人进入手术室,并在手臂上移植入伊诺。

    如果顺利,一周后,伊诺就会发育成熟,开始分化出孢子囊。

    赵庆的孢子为父本,李桂芳的孢子为母本,被分别取出后在培养容器中相互融合,最后成为完整的孢子。

    在接下来的几天,孢子将会进行发育更为胚胎细胞,在这期间医务工作者会对胚胎细胞进行遗传疾病监测,确定无误之后会加入催化剂让胚胎在加快发育,最后在一个月后形成发油完好的婴儿,这个时候就可以从培养容器中取出带回家进行抚养。

    和普通生育不同的是,使用新型孢子繁育技术可以完全避免孕//妇在怀孕期间的痛苦,也可以即时发现胚胎有无病变,避免缺陷婴儿的诞生,更重要的是从完整的孢子形成到婴儿从培养器皿中取出,这个工程只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大大缩短了人类十月怀胎再分娩的时间。

    孢子成功结合并放入培养器皿的消息被即时公布出来,媒体们欢呼雀跃,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因为相比于第一代孢子孕育技术,新的技术完全克服了道德和伦理的障碍。

    在共和国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有多少向李桂芳夫妇这样愿意生育却无法生育的人,这项技术的推广将会大大促进人类的繁殖和发育,最关键的是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条件下,人类完全可以掀起一场生育革命!

    李桂芳夫妇从病床上起来,看着手腕处移植的伊诺,心中既惊喜又疑惑。

    “这……这就完了?”她不敢相信混沌生物的科技竟然是这样的神奇,没有一点的痛苦,甚至一点感觉的都没有,李桂芳觉得自己好像睡过去一样,睡醒了竟然就有一个正在孕育中的孩子。

    医生笑着说道:“孢子已经取出并进行结合了,他会在医院的特殊环境下进行培育,一个月左右就可以诞生一个新的生命。”

    “那我……那我可以看看吗?”李桂芳不敢相信科技竟然已经如此发达。

    “当然可以!”主治医生将老两口带到了玻璃培养器皿前。

    绿色的培养液给人以祥和之感,是不是有两点气泡从下部冒出来。

    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李桂芳更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就在里面孕育着。

    她身体颤抖,小心翼翼捧着试剂流出幸福的泪水。

第399章 月球的惊人发现() 
李桂芳夫妇的成功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咏月岛混沌生物总部,沈淮高兴之余给子公司孢子生物公司发放奖金。

    在对孢子生物的员工讲话之时,沈淮说道:“你们要牢牢记住在自己的使命,孢子繁育技术不仅仅是帮助某个人或者某类人拥有繁衍生息的权利,而是让人类的生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沈淮给出孢子生物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屏幕的PPT上面呈现了许许多多透明的绿色房间,房间中许许多多培养容器中的胚胎正在发育。

    沈淮大胆的设想到:“我们要让全世界的人都适应于孢子繁育,今后孢子繁育将会是人类最主要的生育手段之一!”

    沈淮提出这样大胆的设想不是没有原因,在社会竞争激烈,国家的生育率持续降低,降低的因素除了因为自身的身体原因以外更有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实行生育国家化,生育国家化的本质不是让你为国家而生育也不是让你非生不可,而是在你本人有生育意向的时候进入孢子孕育中心,通过孢子而产生后代。

    这样胚胎将会在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培养和发育,待胚胎发育成婴儿后才会被她父母接回家中。

    在国家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婴儿完全可以由国家进行抚养国家进行教育。

    通过孢子孕育技术生育的婴儿一定是最健康的,也一定是最优秀的,在这样集中化优生优育的政策下,人才将会成为共和国前进的强大引擎。

    由于会议的并非严格保密,因此被很快这番言论就流传到了网上,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赞同沈淮对未来的设想。

    “孢子繁育将会完全避免有缺陷的婴儿,这对人类的发展来说是最伟大的事情!每年共和国有多少家庭因为生育了有缺陷的婴儿而陷入贫困和痛苦,又有多少缺陷婴儿从未喝过母亲一口母//乳就被抛弃,真的推广孢子孕育技术,这些都将会彻底的改变!”

    也有人表示反对!

    “孢子繁殖技术的初衷不是为了那些无法生育的家庭吗?如果是这样,我表示认可,如果是要推广到全国,让所有人都认同,这一点我不同意!这样人还是人吗?不都成机器了,集中生产,集中培养?”

    “感觉这样的话,所有男性都可以做绝育手术了,所有TT厂家和那种药物厂家都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我忽然想到了斯巴达人,婴儿出生后由国家统一管理……”

    网上对沈淮内部会议上的言论争论不已,但是所有人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新的孢子孕育技术的的确确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科技的进步永远是值得赞扬的。

    地球上的科技在进步,在月球上继续试验的宇航员们也在紧张的开展着自己的工作。

    通过多次试验,张海生始终没有找到沈淮设想中的宇宙生物。

    真空和剧烈的温度变化是导致试验失败的重要原因,张海生通过改进生物体的外表皮肤、身体结构组织等等许多方法,有好几次张海生都要成功了,但是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试验虽然失败了,但是张海生有了一个十分特殊神奇的发现。

    除了生物体实验以外,张海生还携带了一些远古植物基因合成的孢子来到月球上接受宇宙射线的改造。

    其中有一类蕨类植物中的木贼类完全颠覆了张海生对其固有的观点。

    木贼类植物通常是直立生长,茎中空,有节。它的孢子叶群生于茎顶而呈球果状的孢子囊穗。

    它的根茎有节,从节上轮生有根及鳞片状的小叶。孢子同型,附着有弹丝。原叶体为绿色的叶状体,在中部大而发达的中垫的四周生出几个裂片。分雌雄性,各自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最主要的是它的茎、叶的表皮细胞壁含有硅质,这是很罕见的。

    但是根据地球上现存的木贼类植物和根据化石推断的,木贼类植物一般不会生长很高。

    但是在月球实验基地的实验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刚刚培育的时候,张海生几乎就没有管它,给足水分、培养液和日照之后,这家伙一个劲的疯涨!

    等张海生有所察觉的时候,这株木贼类植物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

    “好家伙!你就一个劲的长吧!”

    张海生记下了它的生长状况后就没有管它了。

    这玩意儿还一个劲的长,几乎要达到两米,都快支到基地的顶棚。

    张海生感觉这东西不对劲,任由这个东西生长下去它一定会突破天际的。

    张海生选择了对木贼类样本进行掐尖。

    更让人疑惑的事情发生了,这东西的外表竟然十分坚硬,就像一根钢铁柱子耸立在哪里,而且越长越长,直径已经达到了一米。

    张海生用刀砍,用剪刀剪都没有用。

    最后在李承鹏等人的帮助下,用敲击月球岩石的冲剂桩进行破坏,样本的上部才被切割下来。

    “这到底是什么植物,太坚硬了吧!”李承鹏的手臂发麻。

    张海生通过切割部位往里面看,全部是空心,绿色的汁液从植物的伤口上流出。

    李承鹏沾了沾汁液尝了尝味道:“应该没毒吧,挺清香的。”

    “没毒,可以当饮料喝。”

    张海生看着巨大的空心陷入沉思,他似乎抓到了什么,但是又一直想不起来。

    李承鹏无意的一句话让张海生激动不已。

    李承鹏也看了巨大的窟窿说道:“这株植物还真是神奇啊,一节一节的,皮肤很坚韧而且空间还那么大,咱们晚上都可以在上面睡觉了。”

    睡觉?

    坚韧!

    张海生激动的说道:“如果……如果这东西继续长大,我们完全可以在里面安家,布置家居,甚至安装生活设施。”

    李承鹏敲了敲木贼植物坚韧的表皮,说道:“挺不错的啊!如果真的还能长大,我在我老家就种植一株,房子都不用买了,改造一下就住里面!”

第400章 木贼类样本() 
张海生和李承鹏忽然意思到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发现,他们继续观察着木贼类植物,这东西最好的地方就是表皮非常坚硬而且颈部分了节段,要是将每一节中部都开一个洞,完全可以当做住房。

    李承鹏惊叹道:“月球基地的实验空间有限,真不知道将这玩意儿送回地球,给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