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救世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娱救世主-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IPOD出现之前,大多数MP3播放器都是U盘形小尺寸的、容量也就64M或者128M,可以存20~30首短歌。

    MP3的控制方式无非就是按照列表循环播放,或者用左右两个箭头键切换歌曲,再加上快进快推——所有的操作按钮界面,都是从“随身听”或者DISCMAN的设计上继承过来的。给MP3做工业设计的设计师们,统统没想到要在这方面做出改变。

    当时绝大多数人并不觉得64M或者128M的容量不够用,因为磁带和唱片时代一张专辑也就10几首歌。初代MP3的容量比CD高一些,用户已经很满意了。

    容量再大、歌再多的话,操作和切歌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光靠一下一下摁粗笨的方向键,从30首歌里找出自己想听的那一首,已经挺痛苦了。要是把容量加到100首,用户首先就会被从歌海里找歌逼疯。

    正因为如此,大容量的闪存出现后,并没有被MP3厂商采用,厂家都觉得用不着。

    而乔布斯的IPOD,其实最核心的关窍就在于“解决了MP3容量暴涨数十倍后,找歌的难题”。

    IPOD比其他MP3多出了一块和“文曲星/快译通”差不多的液晶屏,可以显示好几行好几列的歌名。后来更进一步做了记忆歌曲存放路径的文件夹系统,一下子让索引清爽了很多。

    同时,IPOD有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这样一来,在歌海中找歌的按键次数就降低了好几倍。最后,IPOD在四个方向键外圈,还加上了一个滚轮控件,滚一圈就能往下翻近百首歌。如此一来,在歌海中找歌的用户体验就被去芜存菁到了最简,而且非常直观。

    而有一定尺寸的液晶显示屏,除了方便找歌之外,未来还能显示一些歌词,或者作别的软件拓展。

    苹果公司的产品,从IPOD到IPHONE,卖点无非就是那几个字:极简主义的用户体验。

    信息爆炸?好歌好游戏好APP泛滥?没关系,乔布斯用一种粗暴的“帮助用户筛选”的模式,把九成九的繁杂去掉,只留下用户眼下最爱的,呈现出来。

    “相比于目前的MP3,我们只需要加上3个技术创新点,就可以架构出划时代产品:新架构的大容量存储器、显示歌名矩阵甚至歌词的液晶屏、灵活快捷的四向按钮和滚轮控件。”

    顾诚现在要做的,就是买一个便宜的MP3研发公司,把对方代表现有技术的专利申请文件拿来,然后把上述3点权利要求嫁接进去、重新提交一组专利申请。

    至于真心研发这种MP3、配套实施工业设计、将其商用化,完全不用太着急。顾诚可以先卖两年CD唱片、把用户的正版习惯培养起来、等CD不得不被历史淘汰的时候,他再卖MP3音乐。

    如今,先写一组把上述3个技术特征全部涵盖在内的专利,抢在乔布斯前面把坑占住就好。

第74章 布局() 
为了狙击苹果IPOD的事情,顾诚花了几天时间,梳理了一番目前国内能够投资的初创电子企业。

    这方面他不专业,所以所谓的“梳理”只不过是把企业的名字列出来看一遍,凡是几十年后还活下来、能够被他听说过的企业,至少不会太差。

    华为和步步高如今都已经是大公司,顾诚肯定是入股不了的。

    那票做MP3起家的小厂里,纽曼还在做交换机,爱国者还没成立。看了一圈之后,质量、口碑勉强合格的就只剩一家:粤东省的台电。

    “品牌会不会LOW了点儿?”顾诚犹豫再三,决定就它了,“算了,就它了。步步高那种俗气的牌子,套个OPPO或者VIVO这样的洋气名字,不也有不少东南亚猴子拿它当欧美品牌么?反正做MP3又没多大技术难度,咱就准备给乔布斯挖个坑而已。真到了手机时代,大不了投靠华为、以硬换软好了。”

    如此自言自语着,顾诚就着手把这事儿办了。

    台电如今还只不过是一家刚成立一年半的MP3企业。互联网寒冬同样让MP3音源下载网站大量倒闭,所以连带着MP3企业也很难生存。

    顾诚找上门的时候,台电的大股东们因为看不清互联网寒冬还要几年才能结束,所以正准备撤资改行呢。听到顾诚的收购意愿后,这些人简直大喜过望,除了几个有追求的创始人不愿意撤,其他人都撤了。

    顾诚花了1000万光景,就把这家后世国产MP3领域的扛把子企业控制权拿下,持股85%——剩下的是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层的股份。而一年半之前,这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都高达2000万,几乎算是一年半白干、还把前期投资折半价卖给顾诚的。

    然后顾诚立刻把自己总结的三点IPOD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独创技术特征描述了一番,让台电的工程师们写成专利申请文件。至于这家公司的日常经营,他并没有打算立刻就去干涉。

    不专业的事情,不能急。

    “伪IPOD”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一定要做扎实。至于实施例么,稍微有点瑕疵和模糊,到了答辩的时候再解决就是了。

    根据华夏法律,专利分为发明和实用新型,发明申请后有18个月的初步审查期,是对外保密的。如果申请人不要求提前公开,就会在18个月后再公开并进入实审。

    而18个月后,乔布斯早就把IPOD做出来了,所以顾诚完全不怕专利局的人理解不了申请文件上附属的实施例,哪怕这个实施例写得再模糊。

    根据《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全球专利相关条约,每一项发明申请之后,可以在12个月内撤回一次并重新申请、且要求前一次申请的“优先权”。只要这段时间内该专利的技术并没有被外人公开使用、变成“现有技术”。

    这12个月的优先权日,再加上初步审查的18个月保密期,理论上顾诚可以把这组专利潜水艇埋雷30个月之久——换句话说,他在2001年5月挖坑埋雷,并不需要等乔布斯刚推出IPOD的时候就立刻引爆;而是继续埋着,等乔布斯把IPOD的销量扩大、品牌影响力扩大之后,一直憋到2003年年底再引爆。

    这样才能“放水养鱼”,到时候从乔布斯身上剐更多的专利授权费、逼出一个更加有利的市场瓜分暗箱协议。

    当然,顾诚也不一定非要埋这么久。因为他还得综合考虑品牌知名度建设、全球MP3音乐覆盖率增速这些因素。

    ……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2001年6月了。

    他手头的5000万闲钱,被分出1000万收购台电和布局MP3产业。而陈守福的“支付宝安全卫士”计划,乃至“猴版支付宝”本身的后续升级开发、推广,也各自分走了1000万预算。

    顾诚重新变成了一个手头只剩2000多万现金的穷逼。幸好传奇网游、电视剧版权、音像销售都还在源源不断给他输血。

    连轴转了一个多月的顾诚,终于能闲下来关心一下自己的电视剧。

    央视的第一轮《流星花园》已经播放完了,平均收视率高达16%。

    吴越卫视比央视拖后了两周上映,按说本该低一些。却恰恰因为大部分观众首轮上映时错过了最前面几集、或者因为别的因素需要补番,结果反而逆势上扬,飙到了18%。

    圈内人无不瞠目结舌,坦言今年的全国收视冠军提前诞生了。

    收视率这个指标,在不同的年代含金量差异巨大。比如98年的时候、国内几乎没互联网,所以《还珠格格》这个“90年代最火剧”能刷到25%的平均收视率。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寒冬这几年,15%~12%就算年度冠军。等05年YOUTUBE和土豆网诞生了,《亮剑》仅凭8%收视率就莫名其妙夺冠了。2010年代后年度冠军更是降到了3~4%——那时候都没什么人看电视了。

    道明寺、花泽类这两个角色在国内的人气,一时间简直要突破天际。连顾诚在电视剧里穿的那件POLO衫,都在全国范围内卖脱销了。幸亏如今还没淘宝网,否则“找同款”的网店都能卖个好几亿销售额。

    按说道明寺才是男一号,天然有吸睛优势。但架不住顾诚的外形比言成旭更帅气冷俊,而且片子里的气场也更高冷,顿时让他成了年轻人们全民追捧的装酷榜样。

    而专业的圈内点评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花泽类的扮演者,是全剧中唯一称得上演技的”。

    “顾诚表现出来的演技,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能力,更在于对全场的领导力。比如从片中那几场飙车戏、篮球戏来看,他对节奏的控制,让整段戏的表现力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诸如此类的考评,在这个夏天几乎成为各大影视学院的观后感作业。

    换句话说,顾诚的表现,给人的感觉就像篮球场上的控卫,或者橄榄球场上的四分卫,是个CARRY全场的角色。

    在黑鬼如麻的NBA或者米国橄榄球大联盟里,为什么篮球的控卫和橄榄球的四分卫,依然白人球员比例很高?就因为这些位子上的人是要用脑子的。球技尚在次要,更关键的是大局观、全队组织能力,所以黑鬼那种低智商物种往往不能胜任。

    演技亦如球技,不是个人动作、表情到位就叫演技的。能够CARRY全场、“羽扇纶巾、挥斥方遒”,才是真正的演技之大者。

    顾诚在篮球戏当中那些指挥全场控轴的小动作,华戏/北影那些专业人士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一时之间,无数品牌捧着大把的现金,想找顾诚做代言做广告——在湾湾,言成旭和周瑜民已经接了好几个开价300万的代言了。

    然而,也正是到了这一刻,那些圈外厂商才赫然发现顾诚和F4其他成员根本不是一个经纪公司的!顾诚来自一家名叫诚品音像的投资方机构,柴智萍根本管不着他。

    从柴智萍嘴里,求广告的厂家才知道顾诚原来是该剧的主要投资人。

    原来是带资进组?画风不对啊!什么时候带资进组的也能演得这么好了。

    有钱有才有眼光还帅?给不给人留活路了?

    一群求代言的厂家不死心,挖了半天,终于挖到了潘洁颖这条线——因为顾诚未成年,所以他的几家公司明面上都是让表姐当法定代表人的。

    “原来他还有个经营‘传奇’的表姐?怪不得命这么好,原来是有贵人相助!”

    相比于顾诚那种三无人士,潘洁颖这个“钱江大学MBA”的学历,好歹让成功人士们心里好受了点——至少他们不用再承受“一个高中生都能做成‘传奇’这种生意”的噩耗了。

    否则,相信会有很多唯文凭论的学霸受不了打击而自杀的。

    这些人很坦然地接受了“顾诚是个傍姐的小白脸”这一设定,试图让潘洁颖说服她表弟接广告。

    可惜,这些厂家的尝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顾诚根本不接任何广告代言。他看不上这些小钱,更重要的是他格外珍惜自己的名声和逼格。

    当然,为了自己的事业而接受采访,在顾诚看来不算是广告,也不会有损逼格——马风也会因为淘宝而接受媒体采访,李老板也会因为度娘而接受采访,扎克伯格也会为了FACEBOOK而接受采访。

    这些正当的媒体曝光和商业代言活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于是,就在全国娱乐媒体对顾诚的一切信息如饥似渴、试图逮到他出镜的时候,顾诚终于给了他们一次机会。

第75章 千万别当我的脑残粉() 
京城,中关村。华夏最大的新闻门户、黄易公司的编辑部里。

    一个穿着实习生衣服的小姑娘,一溜烟飞奔进办公室,扯着自己的领导激动地喊:

    “姚姐姚姐,好消息,《流星花园》的投资人兼男二号顾诚,明天会参加一个音乐和互联网产业的媒体采访!咱能批到机票去钱塘采访不?”

    被拉扯的这个女记者,名叫姚淑婷,二十五六岁年纪。如今的大牌娱记都还在电视台和杂志社混,所以在黄易这种门户网站,她这种年纪已经算资深了。

    “咋咋呼呼个啥,扯一堆头衔,你直接说顾诚不就好了,谁不知道顾诚。”姚淑婷哼着鼻音对小助理摆了个架子,“机票多贵,真要去咱也就坐夜班的卧铺!”

    实习生妹子一下子耷拉了下来:“啊?隔壁搜虎娱乐的记者都是飞机呢……”

    姚淑婷嘴角一翘:“飞机也行啊,那我一个人搞定,你别去了。”

    “那还是卧铺吧……”实习生妹子立刻投降。

    一夜卧铺,次日赶到钱塘,按照地址查了地图,姚淑婷才发现所谓的“诚品音像”和“叮铛网”竟然选址在郊区。

    而且到地方一看,真寒酸呐。俩壳子撂一块儿,加起来还不到一层办公楼,有些办公室甚至都没装修。

    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破地方,放出风声来说有发布会、愿意接受采访,竟然能让全国各地的娱乐媒体和网媒科技板块,纷纷派人过来抢头条。

    没办法,实在是顾诚这个神秘人物太暴殄天物了,如今那么火的名声,竟然啥商业活动都不接。

    别人家的当红炸子鸡,那都是得让经纪人语重心长地反复提醒:可别迷失了自己,别看接代言来钱快就过度消费自己。在公众面前露脸太滥啥都接,很快会被审美疲劳嫌弃的……

    顾诚倒好,直接饥饿营销到饿死拉倒。

    姚淑婷自忖到得还算早,但是会议厅里已经挤满了人。搜虎,新浪的同行都在,《南都娱乐周刊》这些纸媒更是早早占好了位置,剩下的都是一堆电视台。

    “顾诚出来了!好帅。”

    “啊啊啊……何止是明星啊,根本就是成功男人的典范啊。”

    众妹子惊叫声中,顾诚踩着镁光灯出现了。6月初的天气,屋里已经开了空调,他穿得很正式,一身的西装革履,浑不似艺人。

    一群女娱记丝毫没有媒体人的觉悟,竟然和发花痴的普通年轻女白领,甚至学生小迷妹一样,眼神直勾勾地贪看。

    顾诚在讲台上占好,解开一颗领扣,微笑着发言:

    “今天非常感谢大家捧场,一开始我只是想邀请几家科技频道,谈谈‘叮铛网’的业务模式创新对音乐业界的影响。没想到响应的媒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