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救世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娱救世主-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幸好顾诚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就事论事地回答:“那倒不至于,我刚才还在和颖姐说,眼下当务之急是把苹果公司彻底钉在耻辱柱上不得翻身eff基金会反诉苹果的案子,已经到第二轮了,很快会出结果。

    干掉苹果是对你我都有利的,如果你有心的话,就和令兄商量一下,尽量动用贵公司在米国的政治和司法资源,游说一下,算我承你情。”

    听顾诚如此说,李允欣顿时有了神采,当下就大包大揽拍胸脯答应了:“真的?那我回去就和我哥说。”

    顾诚就着牛肝肠喝了一碗粥,吃了几个花卷,就放下碗筷,显然对这些没什么胃口。

    李允欣平素不怎么运动,脾胃也弱,吃完后闲聊了一会儿,略感尴尬,就借口回去和李再荣谈正事儿,告辞离去了。

    权宝雅却是从小运动狂魔,六块腹肌的妹子。一个人没心没肺地呼啦呼啦扒拉了两笼点心,抹抹嘴,才后知后觉地拿筷子捅了捅顾诚:“这样利用李三小姐对你的好感,真的好么?”

    “呃……这是合则两利的生意啊……”顾诚这也才觉出一点尴尬了,然而他坚持认为自己是出于好心。

    权宝雅无语地叹息:“唉,你太不懂女生的心了。你知道这是双赢的生意,李三小姐却不一定只用双赢的眼光和力度去推动这事儿呢。”

    然而权宝雅也完全没法责怪顾诚。

    因为太优秀而被太多女人看上,这怎么看也不是顾诚的错吧。

    权宝雅平复了一下内心的纠结,展颜问道:“那我最近有什么要做的么?天天跟着满叔打理公司,安排艺人,也挺无聊的。看你们貌似都有大动作了……”

    “你这边,如果想做的话,事情多了去了叮铛网的用户分类算法,其实你和高老师、周老师这些懂音乐的人,都可以去帮忙做数据标识。不求你完成多少工作量,至少是涨涨见识,知道这门生意是怎么运作的。

    如果还有空,我给你个电影剧本你揣摩熟悉一下,可能今年,可能明年,就会有动作。赚钱的电影,对于我来说,《不能说的秘密》已经是人生最后一部了,剩下的都是教好莱坞同行做人的。”

    按说听到有电影时,权宝雅是应该兴奋的,然而顾诚前面提到的那项工作,立刻让她怂了下来,因为她完全没有上过理科生的大学课程,对于“数据标识”这种工作天生就有一种畏惧。

    “数据标识是个什么鬼?好像和音乐人不对口吧……”

    顾诚解释道:“很对口,数据标识不是让算法工程师来干的,正是要各行各业的懂行的艺术家来干的我举个例子好了,我经营了好几年的某点中文网,目前在张一鸣的改造下,加入了一个‘看过本书的人还喜欢xxx’的功能,今年刚做好的。

    但是我去看了,那个功能目前简直就是一坨s。只会做那些‘因为你看过《xx终结者》所以猜你也喜欢《xxxx》’这样的推送这几本书是同一个智商级上的东西么?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目前的数据标识维度太简陋,只能靠书是都市/玄幻,又乃至下面某个细分品类‘商战/官场/言情’去划分作品归类,然后再靠‘热血/兵王/腹黑/无敌/废柴’这些标签来划分风格。但实际上一来这些标签太简陋,二来写手写书很容易风格上文不对题,所以同类类型、标签,而且点击率也很高的作品,不一定喜欢看前一本书的人就会同时喜欢看后一本书。

    这就是算法没有真正读懂作品导致的,算法只是在按照‘用户点击大数据’的规律来归类。而淘宝上还有不少刷…榜狗在制造虚假数据,对于我们的大数据归类就更难了。这时候,就必须要有懂行的编辑或者音乐人,对算法的推送进行一次次的人工修正,判断算法哪些地方要调整,然后给算法工程师下任务:或者是丰富更多标签、或者是优化算法折叠、或者是加强真正的机器阅读能力。

    更麻烦的是,这背后涉及到千百万写手、歌手、演员、导演的切身利益和曝光率。在人工修正的时候难免有人主官夹带私货,胡乱调整数据权重传统时代,公司里给排广告位和榜单的后台工作人员塞红包的艺人/写手都不胜枚举,颖姐和车姐抓了这么多年都抓不绝。所以这件事情我必须有几个可以绝对信任的人来担当裁判。”

    听顾诚说得这么郑重,权宝雅内心一下子欢喜了不少。

    她果然是顾诚最信任的人,也不用担心她舞弊。

    ……

    因为还没把苹果干掉,顾诚也不急着回国,就在汉城多住了几天。

    一边和权宝雅享受一下从五月忙碌以来难得的闲暇,并且耳提面命地教导权宝雅日后如何处理他说的那些活儿、把权宝雅培养成他在音乐影视产品推送数据标识方面可以绝对信任的舵手。

    一边,顾诚也不忘跟李允欣联络几次,还跟李再荣吃了顿饭,游说三星方面配置在米国的政治司法资源,为eff基金会和苹果的案子出头。

    到了8月中旬前后,三星方面终于有点儿眉目了,该塞钱的塞钱,该托关系的托关系。

    eff基金会的人也给顾诚私下里透了底,说基于硅谷和好莱坞对于“金融危机期间内容创意产业逆势上扬”的预期,有相当多的势力联合起来,要反对“在内容分发领域有可能造成审核制度加重的一切苗头”。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各大传媒都倾向于反对苹果的防越狱了。

    顾诚拿到了种种材料,决定回国斡旋一趟,在今年国家要出台的《米国人…权记录》上加点料,把乔布斯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第42章 兔搏苍鹰() 
顾诚回国的时候,都没回钱塘,而是事先让人打点好路子,直接去了京城。

    距离两房次级债和aig崩盘托管,已经半个多月了,各国政府的金融应急策略,基本上都快见分晓。

    另一段历史上,因为这事儿爆发的比如今又晚了一个多月,所以小不死总统在应对时已经是彻底放弃治疗表面症状、不在乎是否“粉饰太平”了因为2008年是米国的大选年,而且恰好是小不死总统做满8年任期、依法不可能连任,共…和…档必须推一个新的候选人出来。

    本来如果10月份再出应急方案,11月就要最终投票,共…和…档民调大幅度落后,小不死也就没必要为自己的党粉饰太平了。众所周知,凡是大选年经济形势重挫,执政…党基本上都是吃枣药丸,而在野一方则能猛烈抨击。

    大小不死总统这两父子,都是在经济颓势的凄风惨雨中卸任的。

    而如今这个世界,因为08月份的时候共和这边跟奥黑马看似还有得一争,所以小不死政府的反应特别快,想着“还能抢救一下”。

    8月20日之前,一个“4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就被抛了出来。出台速度比历史同期快得多,但金额规模却小了一小半。

    一方面是因为本时空被套到两房次级债里的垃圾资金规模确实小了一些,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希望让民众觉得“这次金融危机涉及规模其实没那么大”。

    “4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出来之后,扶桑人也连忙整了个“15万亿日元救市计划”,欧盟搞了个“2000亿欧元xxx”,华夏也出了“3万亿人民币xxx”当然这些计划目前都还在内部谈判中,没有正式公布。

    顾诚通过释放各种善意,很轻松就拿到了国…务…院的垂询函,得以旁听会议,略微影响一下经济政策和3万亿资金池的部署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另一个时空马腾马风也经常可以跟着首相大人出席各种经济论坛,私下里谈笑风生影响一下决策。政治身份不是正邪委员就是rd代表,只不过没那么早,大致要到2013年之后才有如此影响力。

    但顾诚现在已经是亚洲首富了,又是高科技和新经济的代表,被人请去很正常。

    08年已经刚刚换上去一批准备五年后接班的副xx了。顾诚和齐枢机曾经有些熟,齐枢机主政吴越省的那五年,也是顾诚在钱塘风生水起狂飙生意的五年。顾诚起码每年为全省gdp贡献了两三个点的增长拉动,他的人品高洁也是素来上达天听的。

    所以这次进京,进言的机会就很多。

    借着三万亿会议开到一半的时候,他先是进言了一些“趁着外贸出口重挫的时机转型经济、扩大文化产业、服务产业内需”的细则,随后就提到了一个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提的事儿:

    《米国人…权纪录》。

    国人大多以为,米国人年年都会针锋相对地发《华夏人权…报告》,但实则他们并没做得那么直白露骨发的只是《世界各国人权…报告》,对全球除了米国自己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统统品头论足一番,而不仅仅是针对华夏。

    换个不太好的比方,就像黑熊对大师兄拍桌子:“你特么说谁?”

    结果却换来大师兄一手橡皮擦一手修正液,很诚恳地道歉:“诶?莫误会,我么有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统统都是……”

    而且那份文件也不算“故意”公开散布。法理上那只是一个米国参众两院的决策咨询文件,大致上相当于国内某些“内参”,给参议员众议员们闲着没事看看。

    只是米国人比较傲慢,对此不作保密处理,所以外界也都查得到。但米国的外交部门(国务卿)从来没有在外事活动中公开声明引用报告里的东西谴责其他国家(双边谈判中是有用到的)。

    而大多数国人并不知道,其实华夏国内早在1999年,就已经开始针对米国人这种对全世界指手画脚的做派进行针锋相对,定期出台《米国人…权记录》(当然比米国人还是晚了30年,米国人从1969年开始就对全世界国家的人权状况指手画脚了),

    最初是两三年出一次,03年之后渐渐变成每年都推出。大约每年在9月份推出,也有可能酌情增减。

    只不过,这份文件也只是华夏“议会”的内部参考文件,早年还定了“机密”,不外发,后来虽然保密级别降低,却也不会主动宣传。一直到后来齐枢机上台,华米关系渐渐对等强硬之后,才开始出现国内媒体大肆将此报告进行报道的事儿,以至于很多吃瓜群众还以为这种文件报告是2010年代兔们才开始做的。

    实际上十几年前就有了,只是低调,“悄悄的进村,放枪的不要”。

    不过,这一切曾经是怎么样的、“国际惯例”只谈哪些点,都没有关系了。

    既然顾诚来了,就要往报告里加料。

    ……

    zn海,zg阁。顾诚跟李次相陈情了一些经济投资的建议之后,次相留下一个办公厅姓王的副主任,跟顾诚聊剩下的事情这种事儿,当然不可能直接跟次相谈,那样的话万一第一次没说服,就彻底崩了。

    顾诚这边也带了帮手,是他这些年来得力的法务顾问,天策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费雯清。苹果那边的案子,她全程盯着进度,各方倾向和意见都非常清楚。

    费雯清代表顾诚陈述了意见,办公厅的王主任闻言大吃一惊:

    “你们希望在今年的《米国人…权记录》当中,把米国基本消费者自由的分析议题,加入到‘选民自由’这块里面做文章?”

    “是的,我只是建议具体的法理依据,王主任可以慢慢看这份材料。”费雯清拿出一份材料,在一旁帮腔。

    最近几年,国家每次发布《米国人…权记录》的责任单位,都是国w院新闻办公室。但是新闻办只是一个对外发声的执行机构,这事儿的具体决策还是其上级主管单位国w院办公厅决定的。基本上办公厅形成意见之后上报,内阁大佬是不会更改的。

    所以王主任作为经办过好几年的老手,自然知道这些年来国家对米国那边的抨击主要停留在什么层面:

    第一个是抨击米国不禁枪,犯罪率高发。

    其次是警察滥用暴力执法,“未到审判环节、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枪杀/伤害嫌疑人”的比例远远比华夏还高好多倍。

    再后面是不痛不痒例行公事的“米国阶级贫富分化、种族主义”不过这两点随着后来奥黑马上台后强烈追求政治正确、白人被压得喘不过来、lgbt平权等消弭得没什么号召力了。而贫富分化问题随着华夏本国的房价狂涨,也成了“五十步笑百步”、“乌鸦笑猪黑”。

    最后,就是抨击米国政治的“贿选”,金钱政治/钱权交易,资本引导舆论导致的歪曲民意等等。

    一般来说,一二五是常用的,三四即将失效。

    而根据上意,最愿意看到的情况是第五点被放大了喷也就是宣扬米国人所谓的“选民的自由意志”是假的,其实是跟20世纪福克斯的大佬默多克宣扬的那样:米国人民当然有言论自由,他们当然有权知道他们想知道的东西,前提是在我允许他们知道的选项里面选择。

    顾诚现在的切入点,王主任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想夹带私货,帮着喷苹果公司。

    然而如果顾诚设想的那个上纲上线真能联系得起来,倒是跟国家利益挺一致的了。

    王主任不是法学专家,他把费雯清提供的材料反复扫了几遍,有些不明所以,决定还是直接问,然后再找国w院的相关专家智库印证。

    “费女士还是把这个背后的法理逻辑说清楚一点,我才好判断。”

    “当然没问题。”费雯清知道这是表现专业素养的机会,精神抖擞地回答,

    “最近米国eff基金会诉苹果公司的案子,案情我就不多说了。从目前的控方和审判方理论倾向来看,苹果案侵害的人民权益主要体现在一点上:那就是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资本注意基本原则的褫夺,也就侵害了公民的基本自由。

    我国06年通过了《物权法》,去年正式实施了。如果是在此之前,我们也不适合拿这一点说事儿,因为我国的国家属性,此前对于私有财产的绝对保护做得一度不够。现在我们也有了《物权法》,拿这个话题去说米国就很合适了。”

    王主任觉得费雯清的话铺垫还是有点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