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救世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娱救世主-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扶桑,akb48大多数妹子,也省吃俭用攒钱来华夏旅游,顺便看这部电影。

    其他和顾诚有点儿交情,或者是权宝雅脑残粉的同事,自然更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诚哥真是大情圣,居然能写出这样催泪弹的剧本。完蛋了,我这辈子都没能力爱男人了。世还有更凄美的爱情能等着我么?怎么看都不可能啊!”冷萌日剧女神堀北真希哭得稀里哗啦地,看完电影足足用掉了一包纸巾。

    一点都不符合“宅男费纸、宅女费电”这种自然规律。

    “太美了,真想这么活在诚哥描述的梦。”在京城旅游、顺便看完电影之后,郑秀妍郑秀晶姐妹抱头痛哭,内心已经被幻想满溢。

    “朝闻爱,夕可死矣。”林允儿和金泰妍两个姐妹组合的队长,相顾无言地长叹。

    顾诚的一部电影、也是第一部电影《三丁目的夕阳》推出时,豆瓣这个站都还不存在。如今,成立两年多的豆瓣也还没来得及形成影响力,不管是否为一部电影吹嘘,都影响不到票房。

    但是豆瓣的艺青年还是一致给了好评,纯粹自娱自乐。

    真正让票房影响力爆炸的,是无数娱乐圈人士在自己的人人公众号由衷的分享和赞美。

    在大洋彼岸,扎克伯格的faeha公司已经利用其陌生人社交、倾向于隐私信息的窥探和发布这一特性,成功截胡了ier,并且在去年推出。

    而在华夏,如今还没有出现“微博”类的产品。

    这主要是因为顾诚对人人和yy的定位既然顾诚做的是熟人社交、圈子分享,那要天然和那些“随便一条阿猫阿狗都有资格看你隐私”的产品划清界限,这样用户才会心安理得地用。

    而“微博”,是一种陌生人社区,是给屌丝围观名人大咖的。不是平等、相互认识的朋友之间用的。

    所以,顾诚宁可只在人人设置一圈媒体公众号、个人公众号,相对正式一些,分享生活琐事日常麻烦一些,也不去直接弄“微博”。

    尽管他听说新浪公司已经在基于新浪博客,模仿和逆向研究扎克伯格的ier,并且很有可能在09年成功推出“新浪微博”。他也不嫉妒,不跟风。

    把对方可以拉拢的用户拉过来行,产品不一定要全程模仿,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以,人人的公众号依然是国内最大的娱乐圈人士心得分享场所。

    “从《三丁目的夕阳》时开始,我一直觉得顾诚绝对有成为一个耿介、桀骜的艺电影导演的潜力。虽然当时他为了更好的学习电影制作的基础手法,以及受限于一个顶级富豪/创业者的精力制约,当时他选择了屈居编剧和男主的身份,而把电影的具体实现交给湾湾名导蔡明量。

    这次的《不能说的秘密》,别的暂且不论,至少让世人看到了一种‘让不喜欢音乐片的观众都讨厌不起来’的可能性,一种把音乐片和剧情片完美结合起来的拍摄手法。明明主角非常简单粗暴的耍了帅炫了技,却没有一部音乐片能把这种赤裸裸的炫技变得如此唯美和不让人反感。”国内著名导演,曾经跟顾诚颇有交情的冯晓刚在他的公众号如是说。

    “对于剧情,我没什么好评论的,但是我有幸观摩了顾诚在拍摄这部电影时的一些运作手法,他用了好莱坞式的完片保险制度,把后期和特效制作的保障做的非常好。从效果来看,片那几次唯美的流星雨特效也非常完美,我觉得顾诚对于华夏电影界的制度性贡献是电影本身更大的。”曾经与顾诚合作过的湾湾名导、金狮奖得主蔡明量如是说。

    “不管这部电影本身最后成绩如何,社会教化意义够不够。这都是一部能够让亚洲音乐电影潜在受众和潜力消费者人数暴涨数倍的划时代作品。所有亚洲音乐电影从业者,都应该感谢顾诚的这种新尝试,为他们开辟了一个新的行业增长点。”两年半前,曾经在顾诚参赛东京国际电影节时、时任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张一谋如是说。

    张一谋的话一开始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很多人都知道顾诚这次拍的是一部纯美的言情片,披了音乐片的皮而已。

    言情片,在很多人眼里注定是媚俗的,没有社会教化意义和艺术片价值的(在这些人眼里,哪怕是《红楼梦》都是媚俗的,更遑论《金粉世家》了)

    充其量不也拍成琼瑶片那种虐恋得死去活来,或者跟后世某个郭矮子的改编片一样么?算赚钱了也没逼格啊!

    而张一谋在看过片子之后,竟然给出如此有社会价值的评价,众多化人如何能不惊?

    偏偏张一谋在国内的地位摆在那里,还让人不敢轻易反驳。想当年90年代初之前,国内只要提到“张导演说如何如何”,连名字都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在说张一谋。甚至是圈内人引用说“导演说如何如何”,连姓都不说,光导演二字,无名无姓,默认指代张一谋。

    人家一堆“亚洲第一个金熊奖导演”之类的头衔摆在那儿,“导演”是他的代名词。

    跟法国人说到“皇帝”这个词,是指拿破仑,一个道理。

    这样的人物没拿钱主动给顾诚站台好评,无数端着“言情片有个毛好看的”心态的人,都忍不住要去看一看,挑挑刺反驳一下了。

    话题度一下子蹭蹭蹭地往窜。

    三天之内,3000多块荧幕的夜场场次几乎都能坐满一大半,二线以城市周末晚间座率普遍75%以,下午平均座率也有60%,午接近四分之一。

    工作日夜场座率突破70%,午休场减少了排片量后,也有两成。

    各大院线都疯了,疯狂提高荧幕投放数量。短短数日之内,《不能说的秘密》在国内的排片率从30%几飙升到了50%,而且有继续升高的趋势。

    本来50%以短期排片率,那都是好莱坞a级大制作才有的专属福利。

    一开始,大部分男生是被女朋友或者女性朋友拉着去看的。因为顾诚实在是太成功也太帅了,没有男生能够把自己代入到顾诚的位置去,他们看了这种言情片只能受到打击。

    华夏大地有女朋友的大学生、高生、白领,只要不是活在太赤贫的地方连电影都看不起,不去看一看《不能说的秘密》简直不能过女友/老婆的键盘关。

    看电影没带够纸巾的,忍住用衣服擦,或者一脚把男朋友踹出去买纸。没有脱团的女生,或者几个闺蜜一起看的,只能一边回头舍不得错过镜头,一边飞奔去影院的洗手间里拉卷筒纸回来抹眼泪。

    然而这种情况仅仅持续了几天,一些男生忍不住片如云的美女,开始怀着意淫的心态去偷偷观赏。

    这一下震惊了:握草!原来逼还能这么装!真的能这么装!

    而且画面好唯美好精致好酷炫,太值了有木有!

    明明耍帅耍得那么狠,还让人觉得“都是这个该诅咒的世界逼着我装逼”。

    谁让这个时代还没有系统流这种呢,要是搁在七八年后,看惯了主角被系统逼着各种作的桥段,相信大伙儿不会那么震惊了。

    一部在另一个时空本该被周洁伦拍得无生硬、只炫了他钢琴技法别的什么都没留下的电影,硬生生被顾诚化腐朽为神了。

    设定虽然有些……天马行空,让人“不齿”(对于08年的人来说,在主流化圈子里提一提“穿越”这几个字的设定,那都是要为人所不齿的,好像带了穿越二字会喽逼成“剧”。)

    但片子确实让人又暗爽,又学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所有看过的人都口嫌体直了。

    “爽!太特么爽了!被那么多美女围着,还能惺惺作态地玩纯爱,还能被逼着在美女们面前装逼,顾诚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他不是个严肃的创业者、都三年没碰过电影了么?”

    /bk

第9章 火得躲都没处躲() 
《不能说的秘密》国内首周观影人次就达到了惊人的280万人,票房1点7亿人民币。

    而且观影者的势头,还在加速增长当中。说是“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也不为过。

    国内上映的第二个周末来临时,仅仅两天之内,又破了100万新增观影人次,而且其中有很多是妹子来复习重看的。而票房的累计金额,也轻松达到了2点4亿元

    在后世,习惯了动辄几十亿人民币票房的观众眼里,这个成绩或许还不敏感。

    但眼下还只是2008年,这个成绩在内行人眼中,已经足以瞠目结舌。

    ……

    程处长是某总局、电影管理局市场管理处的一名副处长。

    做到副处长,虽然不必关心细节小事儿,但每周一回来上班的时候,他还是会抽空看一眼下面统计上来的总体情况。

    “390万观影人次?已经破2亿4票房了?这是要逆天的节奏啊,给《不能说的秘密》20天时间,绝对能超过贺岁黄金档上映的《赤壁》了。梁超伟主演的《赤壁》,都放了快3个月了,勉强爬上3亿总票房,已经没后劲了。”

    程处长在心中略一盘算,就知道顾诚这部“三年不拍片,一拍破纪录”的电影绝对是年度票房冠军了。

    去年他们市场管理处就统计过全国全年所有电影的总票房,不过才50多亿人民币。他预期今年总票房能达到60亿,就算是完成政绩任务了;突破70亿,那就要谢天谢地了。

    对于国内史上票房最高的几部电影,程处长心里也是常年都记得的。

    “进口大片,十年前的《泰坦尼克号》以将近4亿的票房,保持了十年的冠军,去年的《变形金刚》也是3亿多,历年第二。

    张艺谋的《英雄》和前年周洁伦参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都算是代表国产片往年最高票房历史记录的作品,都在2。5~2。9亿之间徘徊。今年要不是经济形势看上去有低迷风险、国家放松对文创产业的管制尺度,才出了3亿级别的电影。

    顾诚3年前的《三丁目的夕阳》,在国内勉强冲过了‘亿元俱乐部’,但是距离2亿还有点差距,如今这部新作目前的数据就已经超过《三丁目的夕阳》了。”

    (08年还会有一部3亿以上票房的国产片,《非诚勿扰》,但是还没上映,是暑期国产电影保护月才上的。)

    不得不说,程处长的心思还是雪亮的。08年的经济风险,很多部门都提前预测到了一些风险,只不过不知道风险到底有多大、什么时候会引爆泡沫、戳破后程度会有多严重。

    但看总局的很多举措,08年确实提前略微放松了一些内容审查尺度。

    06年的时候,总局发文“全面禁止国内所有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进口动画片”、“禁止超级女声/少女时代等跨省级别的选秀节目接受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各种严管尺度前所未有,07年比06年略松,但也是各种综艺影视禁播动作连连。

    到了08年,一下子为了别的需求,放松了一些管制。

    《不能说的秘密》里面,有很多原先被认为不能宣传,或者过于“低俗”的“穿越/变身”之类诡异元素,如今都被赦免了。

    “这部电影赶上了好时候啊,吃到了不少头口水。”

    程处长嘻嘻冥思,试图分析电影成功的原因,最后也不愿意承认是顾诚拍得好,只用这种借口催眠自己。

    ……

    总局会注意到逆天的票房数据,圈内人自然也都会注意到。

    随着观影最初的艺术讨论渐渐平息,无数人把注意力投放到了更多的影片细节上。

    比如,电影那精美的画面特效。演员唯美的演技,那些曾经以为不专业、不过如此的新人演员,如今实际表现出来的那令人惊艳的水准,都是大家讨论的热点。

    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内的播映进入第二周,东夷和扶桑市场也开始播出本片。

    同样是一个周末的时间,各自收获了几十万的观影人次:东夷43万,扶桑71万,累计114万人。

    这里面显然有曾经登顶的小天后这两天深居简出、只偶尔出唱片但再也不开演唱会不参加商业代言导致的饥饿营销效应。顾诚选权宝雅做女主角,至少从华夏以外地区的海外票房上来说,是一步妙棋。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成功了,说啥都有人捧,就跟平行时空马风爸爸不管说啥,网上都有人抄写《马风语录》作为鸡汤文集锦。

    顾诚如今的咖位自然已经超过了历史同期的马风,所以但凡他的电影成功了,立刻会有无数人来分析他为什么成功,主动不要钱自带干粮帮他发掘闪光点,并形成更进一步的舆论热潮和话题度。

    “都说国产片都是五毛钱特效。但诚哥出品的电影就是良心,那种流星雨时候的画面特效,穿越时候那种梦境效果,太唯美了。明明是真人片,简直比3d动漫还精致。”

    “楼上说的没错,但是《不能说的秘密》也不能算是国产片吧?那部片子从投资方来说是合拍片,只是国内资本占了50%以上,所以才拿到了总局的国产片排档待遇这部片子是诚品影视投资60%、s…m公司投资40%合拍的。”

    “切~这点谁不知道。那只是诚哥为了这部电影更好开拓海外市场玩的障眼法而已。谁不知道s…m公司如今都有一半股份在诚哥手上了。”

    “楼上胡说,诚哥根本没有一半的,有相当一部分s…m股权是转给权宝雅了。s…m是高斯达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要公示的,可以查的。没文化了吧~”

    ……

    很快,因为话题度的原因,各路媒体都纷纷试图作专题,采访《不能说的秘密》背后的各种制作细节。

    以第一手资料剖析包括“为什么那些新人电影演员到了顾诚手上之后,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为什么《不能说的秘密》画面效果那么唯美,在后期特效制作上是不是靠土豪的疯狂烧钱”之类大众感兴趣的话题。

    这天,大约是4月初吧,顾诚刚好有事儿到诚品影视巡视,跟高大松和周洁伦聊“华夏好声音”的最后筹备工作跟k…pop…star一样,主打与“少女时代”节目差异化路线的“华夏好声音”,也在这个月播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