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又是一瞪眼
“两天两夜,你不要命了?”
夏花嘿嘿嘿的笑着,然后吃力的从怀里摸着那个直到晕倒都死死握住的煤炭,之前没有任何人能够从他手里把这块煤炭给掰下来。
他把这块捂的暖暖的黑色石头献宝似的举到李凡面前
“村长村长,你看,你要的,我找到了!”
李凡沉默着拿过这块小小的煤炭,看着鼻青脸肿但却充满了开心的夏花,忽然明白了一些东西,想要说什么,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只是拍了拍了他的肩膀。
“夏小花表现的很好,放心吧,他学的很认真。”
夏花笑的愈发开心,很快便沉沉睡去。
李凡把无关人等全部撵了出去,随后自己也关上门离开。
之前他一直在刻意的压制着自己在心理学上的力量,或者说羊村的村民们太过单纯,单纯到是个人都能知道羊村的村民们在想什么,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命。
不是因为“为了全人类“这种假大空的口号,他们仅仅是为了吃饱,为了生存,为了孩子不在像他们一样四处流浪饱受欺凌,一旦有人给他们希望,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这些单纯质朴的汉子就会拼上一切去完成,哪怕是用自己的命。
付出无关乎理想,而在牺牲。
李凡长出一口气,手里却死死的攥着这块小小的黑石头。攥的很死,很死
羊村第一砖窑厂,李凡那张已经被烟熏黑的脸,只有两只明亮的眼睛与一口白牙还在反射着光。
冬天已经快来了,羊村的土豆收获了三次,都是丰收,本来就肥沃异常的土地,再加上孙满仓等人无微不至的精心照料,土豆给了羊村村民最大的底气。
既然连肚子都能填饱,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更可怕?
可李凡知道,如果不在入冬的时候不能盖起足够的砖瓦房,羊村的村民是绝对抗不过零下十几度乃至二十几度的严寒。
所以烧砖便成了眼下最要紧的事。
第一炉砖炉温不够,烧出的很多生砖,完全不能用,第二炉则直接烧高了,大部分全部变形。
李凡的确是专家没错,他也知道烧砖的原理,甚至他还能写出砖头里面在高温下产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可这些对如何烧出一窑好砖头几乎没什么作用。
对于烧砖的温度只能慢慢的摸索,或者等这些负责烧砖的工人熟能生巧。
现在烧制的已经是第六次了。
狗蛋拍着自己的金属胸脯表示他已经计算出了最佳的炉温,并且一直在用温度仪来监测炉温,这次一定能成功。
李凡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站起了身,对站在一旁比他还紧张的刘汉说道
“熄火,封窑!”
刘汉小跑两步上前,大声喊道
“熄火!”
几个负责添加煤炭保持炉温的工人小心翼翼的封闭烧火的窑门内的所有孔洞。
接着上边的火眼也全都封闭。
李凡没有用水蒸汽进行冷却,因为那样烧出来的是青砖,对他而言,少了一道工序的红砖更为实用。
在等待砖窑冷却的时候,刘汉小声的说道
“村长,这些砖头怎么盖房子?难道是一块一块的垒起来?那这房子能住人么?岂不是一推就倒了?”
李凡摇了摇头
“放心好了,只要能烧出砖头我就能给你们盖房子!”
刘汉沉吟了一会后还是踌躇的说道
“村长现在土豆丰收了,不少人说既然食物充足那咱们可以立刻南迁,找个暖和的地方待着,而且不用盖房子,也不用麻烦了。”
李凡猛然抬起头,眼神变得无比锐利,盯着刘汉问道
“刘汉,你跟我实话,是不是你还有村里人觉得有了土豆,以后肚子就不会饿了?这样就很满足了是不是?觉得只要吃饱肚子就无所谓了?”
刘汉被李凡的眼光吓了一跳,嗫嚅着说道
“这这个村长除了吃饱咱们也没什么追求了啊那个养动物什么的也不是为了吃饱肚子么?”
李凡低垂下眼帘,胸膛急速的起伏着,良久之后才终于平静下来,用一种悲哀的语气说道
“对你们是吃饱了,觉得只要吃饱,其他都不是问题,可我问你!
其他的夏族人吃饱了么?你们安逸了,从此不在有后顾之忧,那些依旧在大城里被欺压的族人怎么办?那些依旧流浪在各地,仿佛狗一样四处奔窜的村子怎么办?
我来到这里,不是为了仅仅让你们吃饱饭,我想让所有的人都能吃上饭,不用受到欺辱,不用被天龙人当做畜生,我还想让天龙人彻底跪在人的面前,就像之前他们对我们所做的一样。
我想要的你懂了么?”
刘汉骇然的倒退一步,他被李凡这番堪称大胆的言论给吓住了,如果以前谁跟他说要把天龙人给打成狗,解放全人类,他一定会认为这个人是脑子有病。
可现在听了李凡的话,刘汉发现自己的心里居然真的生出了一点小小的期盼。
还有一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雄心壮志,打败天龙人,解放全人类!
就当两人默默无言之时,不远处的砖窑蓦然爆发出一阵欢呼。
林海举着一块砖被烫的龇牙咧嘴,又蹦又跳的喊着
“村长,村长!咱们成功了!成功了!”
李凡再次看了刘汉一眼,轻声的说道
“如果你想的跟我一样,就追上我的步伐,如果你不相信,那就站在一边,看着我最后如何完成这个在你们看来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神话!”
第二十八章 建筑科科长()
当第一块红砖出窑的时候,李凡意识到,从现在起,这个小小的村庄终于踏出了前进的第一步。
紧接着羊村第二砖窑场也投入建设使用。
整个羊村除了种植队与狩猎队外,所有的人全部上阵进行红砖烧制工作。
太祖曾经说过一句话李凡深以为然,团结就是力量。
现在他就已经把整个羊村拧成一股绳,就像是一头前面挂着胡萝卜的小毛驴,在建设三室一厅的路上狂奔不止。
可砖是有了,盖房子是个技术活。
羊村人很会盖房子,但他们盖得都是便于拆卸组装的木板组合房,别说地基了,连承重墙都没有,基本上就像是孩子搭积木一样,反正都是些薄木板竹竿之类的,掉下来也砸不死人。
李凡蹲在早已平整完毕的地面前有些犯愁。
地基他是会打,建筑学也粗略的看过,虽然没有物理机械这几门学科一样非常的精通,但好歹盖个平房没什么问题。
难的是没有其他人帮助,光靠他一个人得盖到什么时候?
看着蹲在旁边跟他一起笑的龇牙咧嘴的村民,李凡站了起来,把手里的砖头仍在地下,大声喊道
“让砖窑场人手分出来一半,都回来给我盖房子!”
刘汉立刻站起身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李凡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暗自感叹,如果说之前刘汉听他的是因为自己在矿场救了他们,从而显现出信服,那么现在,他已经从内心里有着一种渴望,一种想法,一种中国人深藏在血脉里的叛逆。
那是一种暴秦无道,彼可取而代之,揭竿而起的勇气,一种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野心!
李凡对过去网上一些关于中华民族是一种温和,毫无侵略性,甚至可以软弱的言论从来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
汉人温和?毫无侵略性?你以为当年黄河流域的一个小小部落到今天的大公鸡都是充话费送的?
为什么历代帝王总想着开疆扩土但总是保持着相对的克制?
那是因为这些开国皇帝都比那些键盘侠聪明,知道太大的疆域无法进行有效的统治,并且巨大的后勤压力也足以拖垮帝国。
不懂得这个道理疯狂扩张的帝国都非常的短命,比如成吉思汗
刘汉很快便带回了五十多号精壮的劳动力。
李凡吐出了嘴里嚼着的草根,开始教他们如何修建房屋。
“建筑房子首先要有地基,当然如果是你们这种活动板房是不需要的。那么什么是地基呢?”
李凡拿过一块木板竖起来放在了地上,小心翼翼的松开手,然后对着眼前乌压压一片的人说道
“比如这块木板就是一堵石墙,我们轻轻一推。”
李凡只是用手指轻轻的点了一下这块立在地上的木板,便干脆利落的倒下了。
“它就会像这样轻而易举的就能推倒。”
接着他用力的把木板插入地面。
“但如果我们这样。”李凡用力的推了一下木板,可是插入地下近乎一半的木板纹丝不动。
“它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推倒了,这就是地基的作用!”
下面的人群全都皱起了眉头,仔细的思考着,过了一会,突然有个年轻的小伙举起了手喊道
“村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以前咱们盖房子的时候也想过能不能盖两层,这样占地小,不用砍掉太多的树,平整大片的土地。
可是咱们盖的两层房子全部都倒塌了。
那如果说地基打的好,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在已经盖好的房子上在多盖一层?”
李凡点点头,投过一丝赞赏
“说的没错,如果材料够好,地基够扎实的话,你想盖一百层都没问题!你很有想法,还想到了什么吗?”
小伙挠了挠脑袋
“这个村长是还有点想法,比如我觉得这个砖盖房子和木头盖房子肯定不一样,一定要平整,不然的话很容易出事,而且砖头比木板重的多,如果我们想要房子结实的话。
得把一面墙给弄好了,不然四面墙都不结实的话恐怕房子也不结实”
李凡悚然而惊,我去,天才啊!不仅明白了地基的作用,还举一反三提出了楼房的概念,甚至还无师自通的领悟了承重墙和水平仪的重要性,玛德,谁说民科无高人?
这小伙放在前世指不定央视大厦就给他造了!
李凡颇有兴趣的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小伙急忙挤出人群恭敬的回道
“村长,我叫贝玉名。”
刘汉低声在已经惊呆了的李凡耳边说道
“村长,他以前在村子里就专门负责盖房子,他盖的房子又好看又结实。”
李凡咳嗽两声,对贝玉名招了招手
“那个,小贝啊,我交给你怎么盖砖头房子,你学会后就教大伙,以后你就是村里的建筑科科长,有没有信心?”
贝玉名小声的问道
“村长,建筑科科长是啥玩意?”
李凡指了指下面站着的几十号人
“看见没,他们以后专门负责盖房子,都归你管,这就是科长!”
贝玉名扭扭捏捏的继续说道
“村长,还有一个问题,以后房子盖啥样能让我自己想么?”
“自己想?”李凡摸着下巴考虑了一会,反正是平房,只要地基打好了总归出不了差。
“行吧,我答应了!”
贝玉名满脸兴奋
“谢谢村长,那啥,村长快教我吧,我已经忍不住想要盖房子了!”
两个多小时后。
李凡神情恍惚的离开了教室,留下满脸急不可耐,摩拳擦掌的贝玉名。他现在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那么大?
在之前的教授中,李凡发现贝玉名这小子居然还考虑到了房屋朝向,采光和南北通透!
甚至还在思考居住环境对人日常生活有没有作用,甚至还得出了初步结论,一个与周围环境融合很好,风景优美的房屋有利于人的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李凡半天才回过味,这特么不是风水么?
妖孽,一定是妖孽!
————————————————————————————————————————————————————————————————————
贝聿铭,著名华人建筑师,第五届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这是建筑界的最高奖项。代表建筑有美国HSD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银大厦,首都香山饭店等。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第二十九章 测验()
“咳咳,你们的手里是一套试题,总共有六十题,限时1个小时。”
李凡把一些泛黄的纸张散发给了下面瞪大了双眼正在奇怪今天为什么不上课的孩子。
因为自己的造纸坊仍然处在浸泡阶段,所以李凡不得不在姚自强心痛,委屈的目光中把他视若珍宝的一些流传千年的文件给弄了过来。
其实这些文件都没什么用,除了纪念价值。
比如李凡手里拿的这份A4纸打印的红头文件,上面写着
《XX市关于“二胎”政策的条例与规范》
这玩意有啥用?李凡恨不得现在羊村妇女啥事不干,天天就在家生孩子!
人口啊!人口才是最主要的因数,当年中国从84年开启加速外挂瞬间超车,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那十多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中国人!
不过这是题外话了,现在李凡想干的事情就是对这些孩子进行一次”智商特长测试!“
这些测试题与过去流传非常广泛的门萨俱乐部测试题不同。
它从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测试,比如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能力等,来自于狗蛋的资料库,取自中国科学研究院(青少年特长发展课题组)
所以说这些课程并不能测试出一个人的智商,它只是能够最大可能的找出这些孩子擅长的方向。
说起来,这次测试的起因还是因为贝玉名那小子。
李凡着实被吓着了,天赋恐怖如斯,转眼间他又想到,既然羊村里有贝玉名这样的天才在,那么其他人呢?
即使没有,也能寻找几个天赋较高的孩子出来进行专项培训啊,还能代替自己进行基础教育普及。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测试。
孩子们有些懵懂的接过李凡递过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