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汽车黑科技-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淼起身,与身边几个主管对视一番,指着包裹道:“这个李凡愚搞什么鬼,打开看看!”

    一分钟之后,包裹被打开;一个通体闪耀着合金特有光芒的轮毂,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这!”

    “李凡愚这是什么意思?”

    刘淼在各主管一片不解的目光之中,将那个轮毂搬了起来,放在了办公桌上。

    这幅内凹三幅,有着类似涡轮叶扇造型的轮毂似乎是初成品,还没有经过喷漆。但是合金的表面,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光滑度。

    正是因为这样的光滑,使得整个轮毂在灯光的照映下,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光泽。

    刘淼用手指轻轻的抚摸了一下轮毂的外圈,理所应当的没有感受到一点点的车削毛刺。如果合金不是硬邦邦冷冰冰的,那手感简直就像是摸着婴儿的皮肤一般。

    强压抑住心中的震撼,他用手指在轮毂上轻轻的弹了一下。

    叮……

    一声堪比风铃的脆响传了出来。

    清。

    脆。

    而且余音不绝。

    这代表着,合金的密度均匀,扎实。

    浸淫了这一行十几年的刘淼,仅仅凭着一声脆响,心里大概就有了谱。

    “刘总,他李凡愚送这个过来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产品经理看着一脸铁青的刘淼,终于忍不住问到。

    “哼!什么意思?”刘淼指着轮毂背面那“正信零配”的铭刻,“这是跟咱们示威来了!老席,你过来看看。”

    广袤的负责生产部分的主管席涛走到刘淼近前,对着轮毂敲敲打打,又反过来调过去的仔细研究了一番。

    等他皱着眉头将轮毂又放在了桌子上,刘淼才开口问道:“怎么样?”

    席涛在广袤也干了有近十年的光景了,与刘淼有很深的默契,立刻就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这个手指粗大,一看就是常年处在生产一线的老技师嗯了一声,回道:“咱们做不出来。”

    为什么做不出来?

    正常的轮毂,是将铝水化开注入模具,一边降温补压再一边补入铝水避免缩松。再然后,还要经过几个小时的恒温热处理,探伤车削,最终生产出一个致密的铸胚。

    但是面前的这个轮毂看起来浑然天成,仿佛一次成型,完全看不到这些工序的痕迹。

    这样的技术,别说广袤做不出来。怕是国那些诸如TWG,BBS,甚至OZ这样的专业赛车轮毂制造商,也都难以企及。

    “刘总,我还是不明白李凡愚的意思。既然这上面标注的是正信零配,而且做得还这么好。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自己生产的,还要采用咱们产品?”

    刘淼叹了口气,脸上的表情极具变幻了几下,讪讪道:“别管那个了,把电话给我,我给李总……打个电话、”

    ……

    说实话,要不是正信零配的产能跟不上去,无法满足正信旗下在销的A4A6迷你三款车型的配件供应,李凡愚直接就敢把广袤从正信的合作名单里除名。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就算那些高精度3D打印机全部集中生产,也没办法达到需求的量。

    所以…他暂时只能拿这个黑科技秀一秀肌肉,告诉那些不听话的企业——别嘚瑟,离了你们小爷也照样能活!

    但是…要说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恐怕他和刘淼的想法差不多。。。。。。

    没错,都特么是套路。

    看不上,还有点儿舍不得。

    汽车制造业,其实是最依赖供应链的产业。早在九几年,美国的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克里斯多夫就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甚至,在他2011年出版的著作之中,更是推断“二十年之后,市场上将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

    这个说法有些过激,但是却直指本质。

    汽车制造业,本就是这么个东西。说白了,从某些方面上来讲跟组装电脑有点儿类似。只要有全部门类的配件,能够合理的搭配到一起,就能制作出一辆车。

    而目前中华的汽车制造业腾飞不起来,供应链不给力也是一大原因。在产业园区落成之后,李凡愚也正在有意识的去改变这个状况。

    说的高尚一点,这是为了给汽车制造业树立个榜样。

    说的不好听的,现在在国外,正信已经拿到了PCM的股份,即将将触手伸到海外。身边不围绕一群汽配制造商小弟,怎么去争霸全球?

第371章:风云涌动的中华市场() 
“老虎始终是老虎,就算是身在动物园,被铁栏圈住,也不肯能失掉致命的爪牙。一直以来正信巨大的零配采购量,似乎让人们忘了,正信的旗下还有个零配公司。

    以上,是华生公司总经理王德生在一个小型的企业主酒局上说的。

    这个家伙,终于想起来了当初面对徐广胜威压之下,卡住了正信配件渠道之后的事情。

    那个时候,正信可是二话没说就自己造了缺项的配件!

    一时间,产业园区内的各企业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己。觉得…还是听话一些比较好。毕竟不到一年就竖起大旗,在风云涌动的中华汽车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正信,仔细研究的话诡异地方太多。

    随后,广袤服软,发表了将严格执行新的生产标准的声明。

    程刚得知此事,也来到了产业园区。在与李凡愚一番沟通之后,程刚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对园区管委会发了话。有了他的首肯和支持,《天城市汽车产业园区制造检验标准》算是一锤定音,变成了官方承认的标准。

    这一来,无论是支持的也好望风的也罢,全都暂时放下了抵触。

    制造检验标准,总算是在一番坎坷之后,施行了下去。

    与此同时,正信散出去的各个研发团队,也大多完成了承接的设计任务。

    从他们陆续回到正信,也从各个厂家正式向天城产业园区定制配件总成开始。也意味着在中华的汽车市场上,一场最惨烈的厮杀,即将到来;

    面对宛若一夜之间如春风吹过,中华遍地开花的汽车品牌和车企,在中华市场上横行了十几载的外企们吃不住劲儿了。

    之前,中华市场上唯一让他们感到有威胁的,还仅仅是一个正信而已。在德日美三大系横行天下的时代,虽然A4,A6,TT,迷你四款正信车型的贸然出现,让他们感觉到很恶心。但是事实上,他们还并未太过担心。

    从数据上来看,从正信正式踏入中华汽车市场的一六年八月份为起点一直到现在。九个月的时间内,市场上的乘用车销售量共计1330万台,而正信除去X…power和TT这两款销量不大的跑车之外,A4,A6,迷你三款车型的合计销量22万辆。

    这个成绩在国内的车企里,已经是没有悬念的NO1了。但是也只能说,将将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一点六,仅此而已。

    而剩下的近百分之九十的市场份额,仍旧由外企所掌控。在这种局势下,或者说中华汽车的千里之行,才迈出了一小步。或者说,国外车企依旧赚钱赚得笑哈哈。

    但是现在呢?

    除去八大旗亲儿子不算,之前半死不活的二十多个中华汽车品牌不算。新成立的中华汽车品牌多达三十余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上升之中。面对如此火爆的造车浪潮,甚至一些投资公司,甚至互联网公司都按捺不住打算加入进来。

    据近几天国家统计局新发布的报告,根据目前政府接到的审批申请。预计到下半年,中华汽车品牌将达到一百家。

    一百家!

    在国外,特别是日系的车企看来,这妥妥儿是中华政府实施的“狼群战术”!

    据现在观察到的消息,新兴的中华品牌所推出的二十多款A级车,可都是要抢占日系车的主要份额的。

    虽说现在的中华汽车市场还在不断的处于需求上升趋势,以每年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之中,可是僧多,粥自然就少啊、

    而由于正信表现出打了鸡血一般的变态发展速度,这些车企也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

    他们怕万一这些个新兴的车企里面,有那么几家十几家像正信一样恐怖的存在,那就没得玩儿了。

    所以在面对中华政府的政策调整,市场的风云变化。日系各大车企,不约而同的针对中华市场的局势进行了重新评估。车企之间,也进行了频繁的沟通。

    面对中华汽车市场这块大肥肉,他们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与效率。在仔细的调查了市场之后,一大批为对付中华新兴品牌而准备的A级车,在一番紧锣密鼓之下被提到了进度之上。

    不仅如此,目前在华销售的日系A级车的换代计划,也被提上了日程。

    ……

    “阿嚏!”李凡愚拽过面巾纸,抹了抹鼻子。

    这几天都在产业园区里监督新标准的实行情况,之前的感冒还没好利索,跑来跑去的又反复了。

    生产检验标准的实行并不顺利,因为提高了生产要求,所以一些厂子的具体生产流程也要做出相应的修改。如果是没有生产任务的话,这个过程倒也可以用时间来适应过来。

    但是随着外放出去的研发团队回来,各个车企已经提交了订单,所以只能在生产的过程中调试。这样一来,便显得有些混乱。

    而且现在来说,很多厂子的工人对这个标准还是很抵触。毕竟现在产业园区各厂的工资都是根据计件来计算的,标准和要求上去了,在没有全部适应之前,产能也是随之下滑的。

    这无疑是触动了最基层的利益。

    李凡愚不怕企业主们造自己的反,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在长远上看是对整个产业园区有利的。只要这些人日后看到了甜头,自然会心甘情愿的将标准延续下去。

    但是工人们,李凡愚可不敢惹。

    这些一线工人可不管你什么长远考虑,他们对工资才是最敏感的。都要吃饭养家,工资少了这些大爷要是闹起来,自己可搞不定。

    于是面对这种情况,他又费尽苦心的和企业主们商量,要求将良品率也算到工人工资的考核标准里去,而且要在工资比例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园区内的各个企业主,已经对这货总喜欢干涉别人家事的行为习惯了……耐不住他的唠叨,最终也都同意了改工资模式的要求。

    一番鸡飞狗跳之后,总算是解决了挡在产业园区之前的所有障碍。

    李凡愚撸着鼻涕,看到各厂目前的生产状况,终于赶到了一丝丝的畅快。

    不管怎么样,标准算是定下来了。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第372章:膜拜吧凡人们!() 
国内新兴汽车品牌的井喷,确实为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虽然目前这些品牌还没有一款车通过审核下线,但是这个月国内A级车市场销量却猛降了一大截。

    针对于这种情况,品车网专门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针对关注A级车的用户提问;您认为为什么本月A级车销量负增长的时候。

    在市场饱和,没有中意车型,自己喜欢的车型即将面临换代和新兴品牌太多,持币待购。这四个选项之中,百分之六十五的人,选择了D。

    新兴品牌太多,按照现在这些车企公布的研发和审批进程,恐怕下个月会有近十款的国产A级车集体下线。在不明配置,不明价位后,对价位敏感的A级车潜在用户们,毫无疑问的选择了最保守的姿态——观望。

    观望和等待,也表明了国内市场上对这一轮造车浪潮的态度。那就是——价位合适,质量过得去,支持国产。

    鉴于此,一些车主或即将要买车的准车主,再或者一些纯粹的吃瓜群众,便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品牌议论开了。

    得益于这个热潮,品车网的流量激增。在短短的半个多月里,论坛注册用户新增了近四十万。

    大量新用户涌入,不是为了别的。都是秉承着买车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向老司机求教。

    一时间,各种求助求普及求对比的帖子霸占版面。品车网的老鸟们,几乎成了免费的科普专员。

    而这些帖子,也真真儿的是五花八门。比如怎样从车辆的配置性能上看好坏,再到怎么从车辆细节上判断好坏等等等等。

    而今天,品车网论坛内却是格外热闹。

    为什么这么热闹呢?

    这是有原因的。

    之前各个新兴品牌之间因为竞争不断互刚,在依靠PQ25平台的便利性,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外形研发之后。

    云雀,大发,曙光,万丰,春兰这五个车企不约而同的,将要于今天召开发布会,公布旗下车型的外观,配置以及报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选在今天呢?按说,这五家车企旗下的车子还在测试之中,现在举行发布会还为时过早。

    但一是因为都想博个头筹,先竞争对手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亮个相。二嘛、是因为今天是个黄道吉日。据说,整个二零一七年就没有比今天更好的开市日子了……

    没办法,这也算是一中华特色。

    于是,论坛中早已对国产A级车关注良久的菜鸟们,在一群看热闹的老鸟们的陪伴下,进入了品车网的文字直播页面。

    同时进入了直播页面的,还有开了马甲的李凡愚。

    咳咳、这货之前货卖多家。怕是今天各个车企的发布会一开,这事儿就要露馅儿了。所以他把所有车企的的邀请都给推了,只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贼眉鼠眼的打开了品车网的直播页面。

    页面上,已经有网友开始水上了。

    “希望今天亮相的五款新车价位不要太高,既然是民族品牌,就得给咱实惠嘛!”

    “嘿、楼上不要想太多。新车企成本控制跟不上去,价位肯定不会便宜到哪儿去。”

    “22L的兄弟,也不能这么说。现在国外品牌都开始涨价了,相比之下国产车没有进口税,肯定在价格上要比外国品牌的低一些。”

    “图样图乃义务!哥跟你们说,价位都是其次的,从产业方面来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