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要填满现在南城的窟窿,以我们传统文化的市场,有点难吧。”金老爷子忧心忡忡的说道“据我所知,这次南城改建主要是受到其他三区的印象,东城不用说,自古就是皇族重地,发展中心,西城是贸易走廊,商业重地,北城从九十年代亚运会开始就一直现代化发展。
只有南城一直挂着个就是所谓的老京城风貌保护区和协调区什么的,这些年了也没人管算是自生自灭吧。你要是在北城待惯了,冷不丁的一去南城你会有种京城周边乡村游的感觉,因为发展差距相差太多,所以才会改建计划,毕竟奥运会在京城这边举办,不能让外国人看出咱们的贫富差距,所以官方对于南城的发展一定是急切的,你觉得,咱们这些个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的行业,能担此重任吗?这可不是小责任。”
金老爷子的第二代两儿两女都没有继承京剧衣钵的,而是选择了去经商或者仕途,长子的官做的还不小,所以金老爷子的消息和分析十分有道理。
南城改建确实基于未来举办奥运会的基础上,所以要整体提升南城的面貌,这种大调整,第一重要就是经济,一万年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人口资源,没有人口就没有建设。
文艺行业在国内目前来说并不算是一个支柱性产业,所以想要接下南城这个摊子,太难了。
王耀点点头“金老爷子说的没错,光靠我们的力量自然不可能实现,所以才需要大家的力量,国内目前有上百种还有发展空间的传统业,有手工业也有咱们表演行业,如果都聚在南城,说不等就有机会。”
“谈何容易。”金老爷子叹了口气“莫说跨行,就说我们梨园行,这些年也算是分崩离析,对吧老梅。”
梅先生沉默的点点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郭立行一直没有开口,但是急的满头冒汗,终于忍不住插一嘴“两位先生不要太悲观,您们看我,不是在京城这地方活下来了吗?虽然不敢说活的多好,但是给徒弟们吃口饭的能力还有,不看我,看看我师兄,这可是大成就。”
“确实是看你师兄,要不然有人跟我说这件事情,我肯定以为他疯了。”金老爷子笑了笑“如果光复集团主要方针在南城建设上,我代表金派会不遗余力的支持,王耀现在也算是我们梨园行的一线生机,我们自然要支持,但是,你们要了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我们也不希望王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时间还多,来日方长。”
梅先生看了眼金老爷子,表情有些松动。
“谢谢老爷子疼惜。”王耀拱手道谢“确实不是光复集团的主要方针,因为光复集团今年的公司计划早就定好了,传承壁垒今年也会部分开学,如果南城这事情早点出现,那么我当时就直接把传承壁垒的选址定在南城了,也不会这么麻烦了。”
“世事无常。”梅先生笑道“说说你的想法吧。”
“我是觉得,南城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王耀声音郑重“京城其他区域,除了一些风景区,基本上全部现代化了,就像您说的,越来越不像京城了,过年那几天,您们讨论老京城和梁先生时候,我就在想,京城代表着进步和发展的那一面,现在是有了,甚至堪称国际性的大都市了,我现在觉得京城除了高楼没有纽约那么多,其他的都不差了。”
“但是。”王耀顿了顿“这些都没有我们文化的影子在里面,这种现代是不属于我们的现代,是我们模仿,抄袭人家西方的现代,从理念到模式。”
王耀说完,两位老先生皱起眉表情严肃了起来,郭立行愣了下,瞪大眼看着王耀,感觉说话深度有点不太一样啊。
“之后我去找了梁先生当年的建筑方案,深受震撼,连着把传承壁垒一些建筑都按照梁先生的设计改建了,但是感觉还是差了点味道,这味道,就是属于老京城的。”王耀表情诚恳“我在南城转了两圈,确实,脏乱差,而且‘落后’,但是在一砖一瓦中,却能看到一种跟其他区域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老城最后的味道。”
梅先生和金老爷子表情变得越发的凝重。
“后来有人跟我说,我师弟把天桥部分盘下来了,准备当根据地,我当时就灵光一闪。”王耀说道“天桥那地方,是过去相声的发源地啊,天桥艺人在过去京城无人不知吧,天桥八大怪他们是畸形社会底层文化的创造者,但其创造目的却源于维持最低限度的温饱需要。他们或身怀绝技、技艺超群,或像貌奇特、言行怪异,在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耀说着语调运上了气,变得更加的动人。
“天桥八大天桥,有过几代出众的民间艺人,为天桥八怪,自元、明时代出现了市场和商业群之后,到了清代已变得日益繁华与热闹,在这片地方,民间涌现了几十种民间艺术,五六百位民间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为我们的民间文化添砖加瓦,丰富了底层民众的生活,他们繁荣了天桥市场,天桥市场也养活了几代民间艺人。没有这些民间艺人,也就没有天桥社会的底层文化的发展历史。”王耀说着生意一沉“我在想,要是天桥没了,那么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民间的娱乐,是不是真的就消失了?”
王耀说完,两位先生的神色无比的凝重。
因为这个答案,他们更倾向于是‘肯定’。
PS:感谢书‘‘‘我的最爱的加更。
第五百九十三章 忘本(感谢盟主书‘‘‘我的最爱()
第五百九十三章忘本(感谢盟主书‘‘‘我的最爱
华夏文化有拜祖师的说法,也有祭祖会故地的说法,就像越剧有重大事件回祖地嵊县祭祖,这些天桥发展出的艺术形式,他们的祖地就是天桥啊。
假如天桥不见了,那么他们祭祖,得去什么地方呢?
说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现在别说手艺祭祖了,连家族祭祖,都变得越来越淡了,这是文化整体带来的逆向或者被外来文化干扰造成的。
以前清明是最重要的节日,要扫墓,要祭祖,但是现在呢?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尤其是未来90后,00后,还会有人祭祖扫墓吗?
华夏文明重要的传承,不忘本的精神,这种仪式感,会慢慢消失,仪式感的消失,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
有很多人将仪式感与形式主义画上等号,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悖论,如果一个人不付出行为,只把想法放在心里或者嘴上,那么如何证明他的诚意?
就像是近些年有个关于招聘的段子,一个大学生进公司,老板让他扫地,他说他是大学生,不是来扫地的。
一个大学生连扫地都不会,他还能做些什么?
光说不做,假把式。
失去祖地,在传统意义上,相当于被刨了祖坟。
被刨了祖坟依旧不为所动,那就是忘本,对前辈先人没有任何敬畏和敬意。
失去这种敬畏,那么未来会造成什么?会不会造成对生养他土地的民族和文化的不认同?甚至是轻蔑?
忘本是一件十分细思极恐的事情,但是在西方文化与华夏文化融合过程中,似乎这件事情,被刻意弱化了。
那么到时候,当年欺辱华夏民族的那些人,可能再卷土重来的时候,还不会不会有那么多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同志。
还会不会有‘留取丹心照汗青’?
有‘为华夏崛起而读书’?
有‘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还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或者‘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如果这些那时都没有。
那么像张纯如这样的弱女子,以弱肩背负起历史的女子,存在的意义会不会让人更加心酸?
王耀不是想太多,而是看破了本质之后,换来的汗毛倒立。
郭立行当时可能只是想为天桥,为相声留个祖地。
但是这件事,直接影响了王耀的思维角度,所以他才会改口,认了他这个师弟。
天桥不只是对于相声来说是祖地,天桥八怪。
赵瘸子之杠子,此人幼年武艺极有功夫,因踢腿用力太猛遂致残废,或有谓与人争斗被敌人打伤者。但以根半腿人而能在杠上耍练种种技术,此所以为怪也。
每日携一徒至天桥地方,将杠架支好,先使其徒演练一二招笑玩艺,作为引场,然后彼一瘸一点出场,类如戏上《打瓜园》老汉陶洪一般,精神矍铄,手脚灵活,腾上翻下,做各种艺术。如单手大顶,噎脖子,左右顺风旗,燕子翻身,哪吒探海,种种变幻,不可名状。观者无不喝彩。每演一次能得当十大钱三五千不等,一日间进钱或有三四十千之谱。
此人为民间杂耍,现代杂技先驱前辈,优秀传承人。
万人迷之杂唱,此即死在张家口小万人迷之祖父也。老万人迷之年纪已有六十余岁,头似椭圆形,两头尖,眇一目,连鬓黄胡须,以白土涂其面,其两腮之短髭愈显得蓬蓬扎扎。
先以白土在地画一大圆圈,彼则危坐其中。夏日赤背,只穿一破布蓝裤,跣其双足,腰间掖破鞋一双、竹板两片,顺口演唱各种码头调,又作种种怪象博观者笑。
类如以两只鞋当两面镜子,学妇人梳头搽粉形式;一手执破鞋一只,当作有柄之镜面前后照看,招得众人狂笑捧腹不止。有时演唱《二进宫》,将两只破鞋分左右摆开,向观众说道,一只鞋是徐彦昭,一只鞋是杨波,自己去李娘娘,遂以手敲两板而演唱之。唱毕,跪在地上乞钱,观者多怜其穷苦济以钱文。所怪者“万人迷“三字是其自称之名词也。
怔米三之铁锤,此人年有六十余岁,面紫多麻,肥胖大灶,练就一身硬肉,有铁练流星锤一对,重有二十斤左右。每日在天桥,把场子打好,即将上衣脱下,凸其肚皮,一手捣其铁练流星锤向肚中擂之三五次,即向观众要钱。只以铁锤锤肚为能,实技术中之一怪耳。
韩麻子之相声,此人专以诙谐逗笑或学各种卖货声,甚有趣味。嘴极刻薄,其村野不堪入耳,有时亦能掉文骂人。
观彼之形象甚为古怪,面紫多麻,其眉目间含有若干荡意。且将发辫盘于前面额角间,手执破扇一柄,每见其两唇掀动,二目乱转时,遂不闻其作何言语,亦不禁令人失笑。
已故大画师沈容圃曾图其形置镜中,挂于大栅栏更房窗隔上或挂于煤市街路东米铺门口,借以做清水传真之招牌。其要钱时,必在说极热闹处,突的用手把头上所盘之发辫往下一撩,盖取其恭敬之意,把手向腰间一叉,便向观众要钱。后来社会上有句俗话是“韩麻子叉腰”,即要钱之谓也。
呼胡李之洋铁壶,或谓其为秦地某酒店之伙计,因好唱被辞来京,遂在天桥自树一帜。以洋铁筒塞入鼻孔中,复将破洋铁壶悬于腰间,两手拉一梆子呼胡,一边走,一边拉,故亦列为八怪之一。
人人乐之口技,此人名姓余不甚记忆,因其“人人乐”三字足可代表其技能,故吾人反将其姓名忽略焉。盖彼一人而能兼五六人说话,且能学各种雀鸟叫唤,并能学鸡猫猪狗声音。学鸡能分为雄鸡(俗名为“九斤黄”)、小广东鸡、雉鸡、雏鸡等名目;学狗亦能分雌雄大小之别,更能学癞狗、病狗群狗同吠之声。
且其在台献技时,有帐内帐外之分别:学飞禽走兽皆于帐子外边撮口而吹之,若要学男妇老幼一家人聚谈,乃钻入帐子里边学之。
最拿手者如“五子闹学”、“阖家欢乐”等节目。余曾聆其“五子闹学”一段,虽不及蒲松龄先生《聊斋》所说之口技,然曲尽其能事矣。
腊溺高之晋小曲,此人余只闻其名,未见其面。所唱多系各码头调,类“呼胡李”一流。惟不甚知其详细,故亦无所叙述。
穷不怕白土撤字,彼能以白土子面用二指捏之向地上撒丈尺双钩大宇,颇有形象,如“一笔虎”、“一笔福”、“一笔寿”等大字。
每日至天桥,先以白土撒一圆圈,复又撒一大福字或寿虎等字,复于大字下撤四行小字,然后敲竹板指此四行字唱曲。
余曾记其一行云:一大变为天,文殊问普贤,寿星哪里去?跨鹤上西天。天字起天字落,词虽不工,尚有意趣。
且能与《千字文》、《百家姓》两本小书编为歌唱,如“戴的是日月盈昃对儿表,穿的是一身九服衣裳”等词句。其后为城内某邸闻知,喜其滑稽,传至府中,赏以侍卫钱粮,供各福晋妇女之消遣,为开心去闷之计耳。
这是光绪年间第一代天桥艺人。
第五百九四章 无路可退(感谢盟主书‘‘‘我的最爱()
第五百九四章无路可退(感谢盟主书‘‘‘我的最爱
第二代是辛亥年间的天桥艺人,分别让蛤蟆教书的老头儿、表演滑稽二簧的老云里飞、装扮奇特的花狗熊、耍中幡的王小辫、三指断石的傻王、耍金钟的、数来宝的曹麻子、耍狗熊顶碗的程傻子。
第三代为云里飞、大金牙、大兵黄、焦德海、沈三、赛活驴、拐子顶砖、蹭油的。
除了这些顶尖的怪人民间艺术家之外,还有无数为民间艺术,为民间娱乐,为那个动荡的时代努力活着的华夏底层民众一样的人民。
他们的存在,让底层民众的生活多了一丝欢笑,也为那段颠簸的时代带来一丝心酸和嬉笑,更直接的反应了属于华夏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取向。
也为华夏民俗文化,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历史和珍贵的文献资料。
西方的街头文化最近几年极其受到追捧,之前在格莱美领教的HIPHOP,街舞,还有那些街头涂鸦等文化,全部都是街头文化,那时王耀就想到了华夏的街头文化。
不正是以天桥艺人为首的这些文化吗?
但凡街头文化,只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接地气,属于底层人民的娱乐文化,既不进皇宫,也步入剧院,就在街头产生的文化,是无需大量金钱就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