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件事他也一直没有澄清,因为这种谣言会不攻自破。
不过张国荣吸鼻烟的事情在朋友圈中是大事情,张国荣不但自己吸,还让身边的朋友都改吸鼻烟,以为鼻烟可以取代香烟,对身体有益啊。
张国荣作为一个几十年的老烟枪,都能因为这个新鲜玩意儿把香烟戒掉,朋友们自然都十分好奇,于是香江娱乐圈自然的掀起了一阵‘鼻烟热’。
张国荣上次找王耀要了大量的鼻烟壶和鼻烟后,王耀直接在香江开了一个鼻烟店,找了聘了两位在广粤地区的老鼻烟师父,帮着调配各种口味的鼻烟。
因为明星效应的关系,生意还算不错。
鼻烟这种东西,王耀最开始没有想着推广,因为确实没有什么市场了,尤其是在国内,但是他没想到,明星效应竟然这么大,如果鼻烟这种消耗品重新兴起,那么王耀仿佛看到了一个真实巨大的商机。
烟酒产业的利润毫无疑问,如果鼻烟能从香烟市场上抢下百分之五的市场,那么至少养活安邦教育的孩子们伙食就可以每餐多加一个鸡腿两个鸡蛋没有问题了。
自古有两种行业是暴利,一个是‘饮品’如酒,茶还有现在的可乐等。
另外就是‘瘾品’,抛开不合法的,香烟和鼻烟绝对算是一种。
鼻烟的兴起也直接带动鼻烟壶的产业,王耀给老师傅张为民投资了,建了一个‘蓼(lu)萧阁’的鼻烟以及鼻烟壶品牌,其中鼻烟壶的品牌专利是张为民师父的。
蓼萧阁这个名字是出自《诗经》,是描写当时诸侯周朝天子的祝颂诗,意思是祝福他人长寿幸福安康的,当然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也有点阿谀奉承天子的意思。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王耀比较喜欢这一句,所以提名为店的门幅。
目前只有香江一家店开业了,鼻烟壶已经卖脱销很久了,鼻烟的因为有现代机器的加工,所以产量还等的上,不过鼻烟壶这种已经达到‘收藏品’等级的物件,有一些有钱人自然会专门买不一样的。
张为民把之前的徒弟们也都找了回来,但是依旧供不应求。
鼻烟壶量产这件事情本来还受到过业内人士的指责,不过王耀最后花钱把那些人的嘴都闭上了,毕竟他们还是不能跟钱过不去。
鼻烟壶原本是皇家贵族的专供,所以有一些老传承的家族虽然没落了,但是依旧觉得高人一等,而王耀觉得要想救活这个市场,不量产是不行的。
收藏级别的鼻烟壶肯定要有,因为那是艺术品,尤其是内画鼻烟壶,基本上可以到了申遗的等级。
但是普通的鼻烟壶应该也存在,因为只有推广了,才会有市场。
而且鼻烟壶和内画领域一些专业人士这次也站在了王耀这边,第一确实对这项文化推广有帮助,第二就是王耀承诺他们会在国外开一场鼻烟壶文化的专场,这对于这些专家来说,还是挺重要的事情。
埋头苦干继承这项技艺,就是为了发扬光大的啊。
鼻烟的发展潜力算是王耀的一个意外之喜,一旦这个行业有了市场,那么就会有新鲜血液注入,尤其是一些以前对于鼻烟壶本身就热爱的年轻人。
有很多人对鼻烟壶这项技艺很感兴趣,只是因为赚不到钱养不活自己,最后理想只能屈服于现实,而现在不一样了,鼻烟壶市场的活跃,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而这批人,一定都是真正喜爱鼻烟壶的人,只有真正喜爱,才会让这项传承越来越好,而再往后的一批,王耀就不敢保证了,因为里面会有打量奔着赚钱来加入这个行业的。
一旦目的是跟利益挂钩,占据大部分,那么就会变得不那么纯粹,毕竟任何行业,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
不可能遏制,不过王耀只要保证自己的产业干净就可以了,就算他是救世主,也救不了一些人的良知。
王耀留在京城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关于评书的,金闻声老爷子现在的评书事业算是红红火火了,门下弟子近百,听说还赶走了一些去别的城市立足。
最开始接到的复兴评书任务,进程也间接的答道了百分之七十左右,复兴任务给予的复兴值对于王耀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虽然声望值现在有些入不敷出,但是王耀知道只要《十二生肖转》的报道从国内解禁,那么他的声望值就会富裕一段时间。
而他现在真正需要的是科技值和复兴值,复兴值抽奖能抽到的东西,都是能够让王耀惊喜的东西,而用科技值辅助得到的东西,能够让他在短时间能获取大量的金钱渠道。
现在摆在王耀面前的就是一些科技手段的辅助,文明的进步除了文化和艺术之外,科技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和艺术能够让文明达到一个高度,但是科技的辅助才能让其推广扩大影响力和普及力。
艺术和文化都是小众圈子的产物,因为造价昂贵,成本极其高,所以只能造福部分上层阶级和中层阶级,而科技会把一些文化艺术的产物通过‘质变量’的过程中,向底层推广福利。
第四百三十四章 历史的另一个角度()
第四百三十四章历史的另一个角度
让文化和艺术的成本变得不那么昂贵,能够让更多人享受的到,才是王耀想要的。
因为如果不这样,人类的素质水平永远不会大幅度的提升。
这个世界目前还是金字塔形的分布,从资源上很难动摇中高层的利益集团,所以王耀希望能够在精神层面,让这种金字塔慢慢变得扁平,尽量达到一个‘公平’的层次。
物质上,争取让穷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高层或者中层阶级的钱,而不是穷人继续吃穷人的恶性循环。
王耀的所有计算都在统计学的范畴和数据中,他得出的数据不会造成太大的社会动荡,在影响最低的情况下,通过文化将生产力拉上去,当然,这意味着,他可能会失去成为世界首富的机会。
因为王耀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未来,和过去。
安邦是为了,光复是过去。
两者都是王耀一生所求。
。。。。。。。。。。。。。。。。。。
“不是我说你,外面这么一个大雪覆城的美景,你小子就窝在屋子里?”一阵裹着雪花的寒风连同大先生戏虐的声音同时传来。
王耀弯腰在书桌前仔细写着东西,敷衍道“这雪不还下着呢嘛,等下完再说。”
大先生摘掉头上的水貂毛,拍了拍沾了风雪的外袍挂在衣架上,从袖袍里掏出一个小茶壶,用手捏了捏壶口,打开塞子抿了一口“写什么呢?”
“公式。”王耀头也不抬。
大先生凑近,看着那张巨大的宣纸上用瘦金体工工整整的写着一对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像是图案一样的东西皱起眉“你这是从文科转理科啊,叛徒。”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王耀笑了笑。
“贪多嚼不烂。”大先生撇了撇嘴。
“您今儿刚回来?”王耀微微挑眉,润了润笔。
“你小子也不关心我啊,我要是走丢了怎么办?”大先生轻笑。
“这京城可是您家后院,您能走丢?”王耀轻笑。
大先生嘬了口茶壶“不一样了,走哪里都不一样了。”
王耀放下笔,看着还是老样子的大先生,真的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快要一百一十多岁的人瑞“说实话,我看过溥仪的著作,写了当当年回故宫时的事情。”
大先生微微挑眉,戏虐道“他还有脸回故宫?”
“你们之前应该很熟吧。”王耀烧着水。
“还行,他脑子不错,就是年纪小了点。”大先生笑了笑。
大先生比溥仪大了十几岁,他说的年纪小,应该不是对比这个。
“他书上说,买票回故宫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还有两位同行的人却说,他对此事有些郁闷。”王耀笑着问道“先生您觉得,谁说的是真的?”
“跟他接触不多,他第二次被赶下来到过津门一段时间,就见过几次,接触不多。”大先生眯起眼“不过他的心情应该是很微妙的。”
“毕竟大清亡了。”王耀抿了抿唇。
“他倒是挺能活,那么大个封建标本,竟然活到了七十年代。”大先生笑道。
“他想死也挺难的。”王耀笑了笑“我就是最近看了一部外国人拍摄的《末代皇帝》才对溥仪好奇的。”
“外国人拍的?”大先生挑了挑眉“拍的如何?”
“挺好的,在国外拿了不少奖,但是总觉得,缺少了点东西。”王耀捏了捏下巴“所以我有些困惑。”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大先生唱了一段《桃花扇》。
王耀看着要沸腾的壶水若有所思。
“其实我去了趟津门,以前的宅子竟然没被拆。”大先生突然说道。
王耀楞了一下“要买回来吗?”
大先生瞥了眼王耀“买回来作甚?”
王耀眨了眨眼,笑道“当做博物馆场地吧。”
大先生沉默下来,没有决断。
“大先生很喜欢青帮?”王耀问道“近些年,关于青帮的书也不少。”
“哦,还行,当时青帮求到老爷子头上,家里没人,我就去了,莫可想,老爷子寿数不长。”大先生声音平缓,无悲无喜。
“听说青帮辈分很严?”王耀又问。
“我是‘大’字辈,黄金荣是‘理’比我小一辈,杜月笙也是。”大先生摸了摸茶壶“至于孙文,他是黄金荣的徒弟。”
王耀微微挑眉“您这辈分可大了,怪不得您一个顶南边三个。”
“黄金荣贪钱,张小林好权,杜月笙嘛。”大先生回忆了一下“他比较怪,说他恋名,却也不是,明明是个流氓的命,非得像把自己往知识分子里钻,不知道图什么。”
“您这样的名士自然不懂他们的苦楚。”王耀笑了笑“按道理,您要是真的细心经营,或许又是不一样的情形。”
“我没那个命啊,谁让我是老二呢。”大先生轻笑道“袁家大势已去,青帮在我手里就是个祸害。”
“您有没有设想过。”王耀开口。
“算了,不买了。”大先生打断王耀。
王耀嘴角抽搐了一下“买,只要您给我写两个本子。”
“你这小子,真是越来越往奸商的方向发展了。”大先生笑骂道。
“被逼无奈啊。”王耀耸了耸肩“我守着您,就像守着一个大金山,但是只能看,不能用。”
“想拍个什么?”大先生问道。
“就拍青帮,话剧也好,戏剧也好,电影也好,我想要一个,真实的青帮。”王耀沉声道。
大先生站起身往外走。
王耀看着还冒着热气的水壶。
“我想想。”大先生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
想起把青帮这段历史拿出来是因为,青帮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个代表,虽然被是一个社团,但是也象征着历史的另外一面,这个组织的历史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一个侧面。
所谓‘盗亦有道’。
西方电影中最著名的《教父》,也是通过描写社团来反应历史的另外一面。
这个题材目前在国内可能还是有些敏感,不过放到国外去的话,加上合理的宣传,应该还是能有不错的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有大先生这个活着的历史在身边,不去探索的话,王耀觉得有点太过浪费了。
虽然大先生一向想要与这个世界,那段历史告别,但是他的平静和淡然下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现在这个时代,王耀还是很想知道。
曾经的民国四公子之一,他到底能够在这个完全不一样的时代,写下什么样的篇章。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能连情谊都没了()
第四百三十五章不能连情谊都没了
王耀把开水倒进茶壶,继续拿笔破解公式,他最近在研究一个公式,准备在学术界搞个大动作,为下一步棋铺路,毕竟虽然有着那位承诺的一年时间,但是王耀还是把中心放在了西方,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不知过了多久,放在桌子上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王耀搭眼看了下,是郑晶晶发来的信息。
‘安排妥当了。’
王耀放下笔开始回复。
‘晚上回来吃饭吗?’
‘不一定有时间,不用管我了。’
‘嗯。’
放下手机,郑西西翻了个大白眼,旁边坐着的黄佳妮轻笑出声“怎么了?”
“遇见个周扒皮。”郑西西揉了揉太阳穴。
“没有别的指示了?”黄佳妮问道。
“没有了,咱们回去吧,都安排妥当了,治疗得一段时间。”郑西西打了个哈欠。
“以前还真没关注,原来咱们国家的运动员,退役后竟然过的这么凄苦。”黄佳妮抿着唇说道。
“除了偶尔听说奥运会的事情,其他的运动我很少接触。”郑西西也叹了口气。
运动员,这是个对于现在大多数人们比较陌生的词汇,除了一些对个别运动项目感兴趣的人,大多数人对于各种体育运动都没有什么概念。
只是知道国家的乒乓球很厉害,足球很菜,篮球也很菜,排球很强,剩下的基本就没什么了,比较出名的还有因为体操获得多次奥运冠军然后回来开了一个运动品牌的体操王子李宁之外,很多人连奥运项目都算不全。
因为体育运动并不是算太热门,更别说运动员了。
除了一些多次报道过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其他还有很多国际或者国内比赛的运动员基本上就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可能还是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