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张国荣搓了一天的麻将,这位精力充沛的哥哥终于累了,送走郑家三口,王耀骑着自行车回到河坊街。
“一身烟味,去哪了?”启功先生看王耀一身烟气的就回来,好奇的问道。
“打了一天的麻将。”王耀笑道“我回去补一觉。”
“还学会打麻将了。”大先生笑着摇摇头。
王耀回屋打了会儿坐,冲了个凉就睡过去了,虽然不累,但是他还是想要稳定的正常休息。
。。。。。。。。。
“小耀这孩子真厉害,年纪轻轻就气势不凡,你看他在片场,所有人连导演都得听他的。”回到家的郑妈妈喋喋不休的夸道。
“您都夸了一路了。”郑晶晶黑着脸说道。
“你看看人家。”郑妈妈戳了戳郑晶晶的小脸“让你拍电影还推三阻四的,怎么出息。”
“咱闺女也挺出息的,第一次上镜就一条过,导演都夸。”郑爸爸笑道“不过小耀这孩子确实异常,看着他跟哥哥聊天,咱们都插不上话。”
“人家聊得都是电影专业。”郑晶晶捧着签名笑道。
“那都是知识。”郑妈妈敲了敲郑晶晶的头“你啊,要好好努力,不能白费人家小耀的一片好心。”
郑晶晶蹙起眉有些不悦“他有啥好心。”
“你看看,看不出人家特意照顾你嘛,还给你填角色。”郑妈妈笑道。
“谁知道他打什么主意。”郑晶晶皱了皱鼻子,抿起嘴角“对了,他还没给我片酬呢。”
“得了便宜还卖乖。”郑妈妈笑着拍了拍女儿的屁股“快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吧,明天还上学呢。”
郑晶晶伸了个懒腰,向着浴室走去。
“你觉得咋样?”看着女儿进了浴室门,郑妈妈拉着郑爸爸贼兮兮的问道。
“什么?”郑爸爸一怔。
“王耀啊,咋样?”郑妈妈笑得。
“不错,长相,性格,还有能力。”郑爸爸点点头“但是你会不会想太多了,人家那种天赋的孩子,能看得上咱家这个闷葫芦?你没看剧组那些女孩对王耀什么态度。”
“废话,咱闺女差哪儿啊?要胸有胸,要腿有腿,长相随我,多好,就是性格差了点,都怪你,年轻的时候是个闷葫芦。”郑妈妈埋怨道。
郑爸爸撇撇嘴“行了,你就别乱点鸳鸯谱了,这俩还都是孩子,另外听西西说这孩子对晶晶挺照顾的,咱们也记着恩情。”
“就你有良心。”郑妈妈瞪了眼王耀,捏着下巴琢磨起来。
PS:感谢我看过的小说一般都是神作的1000,铖心灬铖意,舞动的鸡蛋壳的100打赏~
第一百七十章 动画和漫画()
第一百七十章动画和漫画
观众对于作品的崇拜要大于作者,这种思想似乎从古至今就存在,教科书中也似乎弱化了一些作者的事情,来突出作品本身,尤其到了流行文化横行的今天,一首歌曲,一部电影的成功,大多数被归类到一个演员或者导演的成功上。
而对于歌曲和电影的创作者,编剧,观众大多数都是不关心的,这也时幕后和目前工作者的一个根本待遇。
这时就体现出观众跟从业者之间的差距的,文艺圈相对于台前的参与者,更注重的是作品的创作者,很多文艺圈的人会冲着剧本的作者去看电影,而未必是演员。
这就是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王辜这个名字除了在杭城小有轰动之外,在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在梨园行内火了,除了个别一些人知道王耀真正的身份之外,大多数票友和行内人都在揣测这个王辜的身份。
因为《武训传》从剧本到营销,以至于现在引起的现象级反响,都已经颠覆了目前行内所有人的认知,很多人都觉得梨园行只能被划归到小众阳春白雪,孤芳自赏了,几乎已经是自己跟自己玩的状态了。
但是各个版本的《武训传》火爆,让所有人都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看到了新的希望,原来戏曲在这个西方艺术横行的年代,还是有生命力的,只要找准定位,还是能吸引新观众的。
但是很多专业的剧作人也表示不屑,认为这就是一种披着戏曲艺术的皮,进行的流行文化炒作形式,但是在看完了作品本身之后,有部分剧作人还给出了很中肯的评价。
戏不错,就是差点火候。
这种评价对于一个新人剧作者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评价了,因为梨园行算是最接近文人圈的,文人相轻,打压后辈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虽然王辜这个名字在大众里还是没有什么名气,但是至少在这个圈子里,现在是很当红的新人了,有好几位地位很高的前辈都抛出了橄榄枝,让孔萍帮着传话,希望能有机会探讨探讨。
话传到王耀这里,王耀就一笑而过,他知道自己跟那群老艺术家们聊不到一起,这些人里面有不少都是体制内的大佬,跟着风向标走的,王耀可不敢搭这趟顺风车。
再加上最近事情越来越多,王耀也没心思去应酬。
干妈的身体算是彻底稳定了,在国内几大医院检查后,又去了美帝一家权威医院检查,结果都是没什么问题,得到消息之后的赵骊蓉就直接出院回津门了,虽然今年上不了春晚,但是评剧有起色了,她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归拢一下。
苏勇犹豫了几天还是决定跟赵骊蓉一起走,毕竟王耀现在忙什么都不知道,她还不如跟着干妈一起去看看其他的城市,这几个月都待在医院,虽然算是融入现代社会了,但是毕竟还是一个小环境,她还是挺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的。
王耀这么忙,肯定没时间陪她,虽然心有怨气,不过苏勇还是没给王耀捣乱。
被埋怨了一通后送她们上了车,因为绛曲现在已经长得有苏勇小腿那么高了,坐飞机不安全,只能坐长途汽车,王耀虽然有些担忧,不过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但是还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原本在一个城市,王耀想去看就去看了,现在相隔几千里,虽然坐飞机挺快的,但是总觉有点不一样。
王耀思前想后,决定以后有条件安稳下来,就真正的找个地方安家,到时候把几位老人都留在身边。
剧团收益现在已经达到一个很可观的数额了,吴天来的商业操作将利益最大化,大有一副榨干《武训传》最后一点价值的感觉,不过从各地剧团的观众反应来看,目前口碑还是不错的,不用担心翻船的问题。
启功先生他们整理的张伯驹先生的书籍,目前已经整理出了第一卷,从明末到民国后期,这一段的历史事件,跟现在已经出版的《二十四史》和一些民国史书,都有一些出入,但是却都有据可考。
如果这些书都整理出来,能丰富这段混乱的历史,足够在史学界引起一阵不小的波澜,但是启功先生也明确的告诉了王耀,这些东西,至少在五年内,无法得到国家的认同。
所以在国内出版和利用,都是要一个巨大的问题。
但是不能因为无法出版就不整理了,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史资料,王耀想着这几位老人每天起早贪黑,孜孜不倦的翻译整理,心中不免多了一丝悲凉和钦佩,这才是一个学者该有的姿态。
学术环境,不容乐观啊,王耀暗自叹息道。
启功先生之前说帮王耀打听动画电影制作的事情,现在国内两家最大的动画片制作公司,现在手上全有工作,因为去年的动画电影《宝莲灯》,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太大的盈利,但是从作为第一部没有赔本的龙国电影,为整个龙国的动画行业打了一针鸡血。
明珠动画电影制片厂在筹划唱片青春类动画《我为歌狂》,这部动画是国产动画目前的一个新实验,吸取了西方和东瀛成熟的画风和故事风格,为12岁以上的青少年创作的动画,光投资就答道1500万。
另外还有一部以演绎小说为题材的市场性长篇动画《隋唐演义》。
而中央动画制片厂在筹备一部历史类的科教动画。
动画这个概念不是单指动画片,而是集合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西方文艺复兴时代漫画形式出现,到十九世纪英吉利出现了动画雏形,1906年一个美帝人创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被誉为动画史上第一部动画。
而在华夏,最开始接近‘动画’这个概念的是,南朝画家谢赫,他创作的六轮画法,主张气韵生动,就是一种让画活起来,动起来的理论,他提倡画应该有魂,有骨像是有生命一样。
但是因为古人画画都是静态的,只能通过一张画的画技来表现出这种‘类动画’式的生命,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动画。
到了蒲松龄时代,他用文学的手法提出了动画的概念,比如什么画中仙这种带有神幻色彩的,但是确实为3D和未来的AR技术提供了一个先驱的思想。
因为工业时代的创新,让西方在技术上视线了东方的理论基础,所以西方在动画发展上,要早于华夏100年之久。
亚洲动画产业的翘首是东瀛,在某些程度上,几乎和美帝的动画产业持平。
而龙国的动画产业起步晚,再加上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的艺术形式难以生存,所以发展迟缓,不过在绘画底蕴上华夏战友优势,所以早期发展的文艺动画,华夏在国际上都享有生命。
一部《小蝌蚪找妈妈》几乎横扫当时全世界的动画大奖。
但是后来因为那场十年风波,动画产业跟其他的文艺产业一样,都陷入了低估,近些年在国家的扶持下才慢慢有了一些好的兆头,去年的《宝莲灯》电影没有赔钱,就是动画界一项大事了。
再加上国家这些年对于动画产业的重视,2000年这一届的动画专业的学生,几乎超过了前十年这个行业的总从业人数,为动画行业注入了一大批新鲜的血液。
但是提到动画,就不能不提漫画。
漫画这种形式,不同于华夏古来推崇的文人画和山水画,按照华夏的标准,这应该是一种民间传单似的民间文化,一些不得志的画师为了讽刺一些社会,国家,还有人文现象来创造的一种形式,带有强烈的讽刺和暗喻风格加上诙谐幽默的故事组成,有些想明朝小说时期的文学形式。
这种形式华夏自古就有,但是一直不被主流认同,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记载。
西方漫画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列奥纳多为例子的大师。
东瀛漫画起源于禅画和后来的浮世绘,而且因为有西方漫画的影响和华夏文化的内核,让东瀛文化的受众面几乎囊括东西方国家。
而华夏的漫画,起源于清末的陈师曾,真正意义上的漫画是丰子恺大师,因为丰子恺让主流绘画界,正式这种漫画形式的辉煌被正视。
第一百七十一章 护生之道()
第一百七十一章护生之道
而且华夏的漫画形式从绘画上就跟西方的简笔画和东瀛的工笔画有不同,毛笔水墨画的画风太过独特。
但是可能因为这种太过特例独行的华夏式漫画,在西方漫画和东瀛漫画渐渐相容的时代,华夏的这种形式渐渐被边缘化,以至于现在的华夏动画,也都跟着西方的简笔画形式走了。
当初《小蝌蚪找妈妈》和《鹿铃》《小鲤鱼跳龙门》等华夏特色的漫画风格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了,这就是审美边缘化之后对后来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为别人都是这样的,那么你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心里影响着所有人的审美。
儿童和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所以动画片这种从小传达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手段就必须得到国家重视,这也是为什么相比于电影产业,动画产业一直赔钱国家还一直大力扶持的主要原因。
因为如果整个动漫产业全部都被西方或者东瀛高丽思潮价值观影响,那么原本你属于华夏自己的本土三观将会受到根源性的打击,这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所以在动画产业这一块,人才输送和培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且动画产业其实是被主流文人画排斥的,虽然华夏有很多国际顶级的绘画大师,但是他们对于动画和漫画的影响,并不大,想到于路人。
也就是说华夏的动漫产业,真正是从丰子恺大师那个时代才发展起来,只是继承了一些华夏古代绘画的底蕴。
而这次启功先生帮忙询问有没有闲置的动画工厂,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因为启功先生无论在文人圈还是字画领域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闲置的动画工厂没有找到,倒是惹来了一桩麻烦事,碰巧江浙官方要为丰子恺大师的师傅,弘一法师,也就是近代鼎鼎有名的新文化运动者和爱国义士,李叔同大师修建纪念馆。
而作为对弘一法师最熟悉的几位再世长者,启功先生就被盯上了。
为故人修纪念馆,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所以启功先生带着王耀及时启程奔去了弘一法师的家乡平湖市。
平湖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出土过大坟塘遗址的文物证实,这片地域在六千年前就有先民生存过。
其中弘一法师李叔同算是平湖市最为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了,弘一法师不止是在学术界有权威,在民间和革命时期更是人民的指明灯,在战乱纷飞的年代为百姓祈福,说法,筹备灾粮等等。
先前陪着启功先生在弘一法师当年出家过一段时间的虎跑寺转了一圈,王耀听说了不少关于这位的故事。
启功先生是位佛学研究大师,所以王耀也跟着对佛学有所涉及,礼佛,拜佛这些做起来都挺顺手的,但是王耀知道自己没有佛缘,启功先生也看出来了,所以没有提让王耀修禅的事情,顶多就是让他时不时抄一些佛经,静心。
但是弘一法师却不一样,启功先生说他是天生的佛缘深厚,有转世之果的修行菩萨。
弘一法师李叔同出生在巨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