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黑夜将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之黑夜将至-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百零七章 天环() 
资料传输尚未完成,杨小千和于谦就离开了会议室,该听的已经听完,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没必要再参与讨论,所以两人离开机密会议室所在的大楼后,径直飞上高空,确保不会有其他人听到平板电脑中记载的最高机密。

    在正常情况下,只凭语言学专家和资深译者,要掌握谭棕所使用的语言至少需要几年时间,因为这是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体系,要掌握它不仅仅需要攻克音节、词语、语法、语句结构等难关,还要解决一个难题:世界观的巨大差异。

    本世界有太多另一个世界里不存在的事物,反之也是一样,双方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大相径庭,由此导致描述事物的语言也有极大差异。比如,在谭棕所使用的亚人语中,词语“灯光”与“温暖”为近义词,都是词语“太阳”和“火焰”的衍生词汇,使用的辅助词根则来源于一个经常出现在各类词汇中的上义词,以词源学专家所认识的规律来判断,这个上义词很可能代指“符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根据语言学家们的推测,很有可能在另一个世界,发出光线用来照明的灯,并不使用电流或者煤油,而是使用符文来提供能源。而在那个世界,太阳和火焰是最先出现的照明物,并且都能让人产生温暖或灼热感,所以当使用符文能源用来发光发热的器具出现后,它被称之为“灯”,而太阳则被称为“天灯”,月亮则被称为“冷灯”。

    当然,“灯”、“天灯”、“冷灯”都只是亚人语翻译到中文之后对应的词汇,相互之间的联系不能单纯从字面意思理解。

    存在着这样艰险的阻碍,语言学家自然不可能短短两三个月就破译并掌握亚人语,好在他们还有一位“天才语言学者”的帮助不用问,隐藏在幕后的天才语言学者就是零一基地里那位伪装成翻译机器的人工智能所以顺利攻克了各个难点,基本掌握亚人语体系,之所以说是基本掌握,是因为看起来谭棕也是个词汇量极其有限的“文盲”,就算是零一,也不能无中生有,翻译出谭棕未掌握的词汇内容。

    毕竟亚人语不是英语,不像英语单词那样易于构造,即便掌握了小部分词根词源,也难以创造正确的新词汇。

    语言学家们破译亚人语后,专项组立刻召集资深口译员与心理研究小组,尝试与谭棕和四足亚人指挥官交流,在专项组成员的优待下,谭棕张开了嘴,先塞进去数不清的美味食物,再吐出为数不多的异界信息。

    代号“鸡冠”的四足亚人指挥官在死亡威胁下也是极为配合,有问必答,回答问题的语速几乎能追上速射机枪。

    可惜两者都没能给出太多有效情报,因为他们的种族似乎都在异世界偏居一隅,被各种强大魔兽压缩了生存空间,仅能藏在夹缝中生存。

    四足亚人靠着强大的繁衍能力和消化能力延续种族,而谭棕的族人则靠着祖先的馈赠东躲西藏,苟延残喘。

    所谓祖先的馈赠,便是各种符文器具,谭棕来到本世界时脚踝上的符文银环便是其中之一,如果没有这个银环,他早已葬身兽口。

    从谭棕的描述来看,他似乎是某个人类部族的一员,而这个部族的制度似乎仍处于原始公社制与奴隶制之间,仍未向封建制阶段转变,既没有从事农耕,也没有游牧牲畜,而是游走在各处危险地带和安全地带之间,部族的食物供应全部来源于采集与狩猎。

    老人、儿童和身体柔弱的女性族人会采集各种野果与植物,青壮年和体格强健的女性族人则会冒险进入强大魔物盘踞的地盘,收集魔兽的尸体或是布置陷阱,狩猎动物和实力低下的魔怪。

    有时运气好,碰上身受重伤且无毒可食用的大型魔兽,整个部族便能饱餐一顿,吃剩下的肉和内脏会洒上充当调料的植物粉末,选在天灯也就是太阳出现时,放置在石板上暴晒成肉干。

    当有族人因病或是因伤死去时,其他人不会抛下他们的尸体,如果实在无法带回尸体,也会切下手臂和双腿,将肉剔出制成肉干,骨头则留给死者的亲属。当部族食物短缺时,无力从事生产的老人便会放弃生命,把自己的尸体送给族人食用。

    颇为原始的部族就这样代代延续,直到运气耗尽。

    在又一次部族迁徙的过程中,一只嗜血的三头魔怪闯入部族,比魔兽更可怕的三头魔怪将谭棕的族人屠杀殆尽,喷射出的幽蓝色火焰将所有族人焚烧成灰,只有谭棕作为探路的前哨,侥幸逃脱。

    谭棕在逃命的过程中引来一群魔兽,又不幸地跑上了悬崖,最后只能孤注一掷地跳入悬崖上的空间裂缝。

    这就是谭棕所知道的一切,在专项组反复询问后,谭棕才终于在美食的诱惑下回想起另一个重要信息。

    谭棕部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天灯升起的方向,跨过辽阔且危险的海洋,就能找到无比强大的天环部族。

    传说天环部族的族人能够飞天遁地,能够移山倒海,甚至能够轻易击杀十人高的魔怪。

    传说天环部族的族人都有最柔软厚实的兽皮用来遮蔽身体,都有吃不完的肉干和野果。

    传说天环部族的族人都能住在舒适温暖的石屋里,并且每个屋子都会有一盏灯,在夜里驱赶黑暗。

    传说天环部族的族人在衰老无力后不必劳作狩猎也能每天获取食物,直到寿命耗尽才会被做成肉干。

    在翻译员成功让谭棕理解“天堂”一词的含义后,谭棕认定,天环部族就是天堂,当然,关押他的隔离室也是天堂,因为在隔离室内他不会有危险,又暖和又舒适,还能每天吃到无法想象的美味食物。

    比肉干好吃一百倍。

    这是谭棕的原话,因为他最多只能数到一百。

第四百零八章 聪明的于谦() 
“天环部族?”

    于谦坐在漆黑的座椅上陷入沉思,现在他身处高空,由黑雾凝聚而成、能够调节温度的座椅,显然比在冷冰冰的金属更舒适。

    “我记得,我刚拿出符文手环时,刘远舟就找了一个符号学教授,组建符文研究小组?”于谦摸着空空如也的酒葫芦,一边回忆一边说道,“他们好像还弄出了一个符文匕首?那个教授是不是提到过,符文技术可能与圆有某种联系?”

    “你说的是戴鑫,戴教授。”杨小千点头,“他确实提出过这个猜想,但是他自己也说了,这有可能只是一个巧合。”

    “嗯”于谦皱眉道,“研究工作怎么样?最近好像没看见新东西。”

    “做出了一批符文剑和符文刀,的确不能算是新鲜东西。”杨小千简单地介绍了符文研究小组的近况。

    在离开远江后,戴教授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停止对符文手环的研究,而是在国家的资助和支持下继续研发符文器具。中央对待新技术的态度十分明确:只要国家有支持研究的能力,那么就不必在意短期回报,要目光长远,放眼未来,就算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算是几个亿、十几个亿的研究经费,都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戴教授有了专供符文研究小组使用的实验室,有了更得力的助手和成套的高精仪器设备,还聘请众多资深符号学学者加入团队参与新符文器具研发项目。

    按说有了中央的支持,戴教授本该春风得意一帆风顺,可事实上戴教授却是心急如焚焦躁难安。

    因为在筹备阶段过后几个月时间里,研究小组始终没有令人满意的新进展,虽说做出了符文刀、符文剑等新式武器,但本质上还是新瓶装老酒,而戴教授与军方合作的新式符文枪械研发项目也因各种问题不得不暂时搁浅。

    毕竟以前在符号学专业搞学术研究是用不着做实验的,戴教授第一次在国家高层的关注下做实验性研究,却一再碰壁,难免会沉不住气。

    说完符文小组面临的困境,杨小千问道:“你突然问起这事,是不是‘天环’这个名字让你联想到圆了?”

    “对。”于谦点头,“环也是圆形,这个名字的来源可能与圆有关,应该不是巧合,我觉得谭棕口中的‘天环部族’,很可能就是一个掌握了符文技术的强大部族。我记得之前你说过,在我那个世界里不太可能会有人能在百余年时间里发掘全新的知识体系并研究出符文技术,所以你猜想很有可能符文技术的真正来源地不是二号地球,而是空间裂缝另一头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有一个以符文科技为基础的文明,用几千上万年的时间研究符文。而后,有人带着符文技术通过魔潮打开的空间裂缝来到二号地球,就像谭棕来到这里一样。”

    “有没有可能,这个传说中的天环部族,就是你猜想的那个符文文明发源地呢?或者也有可能是传承者?”

    杨小千眯成缝的双眼微微睁开,讶异地看向于谦。

    以往在两人之中,承担分析情报及其他脑力相关工作的都是杨小千,最初杨小千还要构思措辞,尽量简化语句,才能让于谦听懂自己所说的内容,可随着于谦虚心接受这个世界教给他的新知识后,于谦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直线上升,到现在已能独立思考,并转换角色分析情报了,而且还做得不差。

    尽管这不是于谦第一次表现出聪明的一面,但杨小千仍然感到讶异,还有一丁点儿不习惯。

    “嗯,有这个可能。”杨小千微微点头。

    “那么,我有三个问题。”于谦瞥了杨小千一眼,目光中透着些许狡黠,让杨小千更加感到不适应,“你应该答不出来。”

    “你说。”

    于谦闭上双眼,应该是在整理思路,随后猛然睁开眼,飞快说道:“第一个问题,从万历年间出现活尸危机到魔潮出现,中间间隔近两百年,假设符文文明中有某一个或者某一些人通过魔潮降临时产生的空间裂缝来到二号地球,他们怎么会专门研究出使用丧尸和变异体脑核的符文手环?”

    “整整两百年的时间!有谁会保存没有任何作用的脑核?更何况以那个年代的认知水平,他们焚烧丧尸后如果发现脑核,只会把那当成不祥之物吧?或许一些变态猎奇的家伙会把脑核做成饰品,可是有谁会刻意去大量收集脑核?”

    “如果没有大量脑核,那么穿越到二号地球的异界来客,又为什么会做出使用脑核提供能源的符文手环?就算是某个个体发现残存的脑核后突发奇想,做出以脑核为能源供应装置的符文手环,可没有稳定的脑核供应,符文手环这种东西不太可能在通讯落后、各地割据、四处战乱的世界里稳定传承下去,不是么?”

    “第二个问题,根据你的猜想,符文文明是在之后的两百年间加速发展,研究出了无需能源装置也能产生作用的新型符文技术,但谭棕明显来自于一个愚昧落后的原始部落,即便如此他也能拥有一个加速银环,这完全说不通吧?”

    “第三个问题,谭棕的世界围绕着一颗恒星运转,恰好又有一颗卫星,从他的描述来看正是我们所知道的太阳和月亮,再加上谭棕来到这个世界以后适应环境的过程极短,我们基本可以认定他来自另一个地球了吧?我就按你的编号方式,根据发现时间把它编号为四号地球,那么,四号地球是不是要经历几千上万年才能发展出成熟的符文技术体系?他们哪里来的时间?是这个地球没有参加测试不用答题,还是他们运气极佳,始终没有碰到过难题?”

    杨小千心中的不适感更加浓重,看向于谦的眼神也更加诧异,他认真思考了几分钟,最后无奈摇头。

    “嗯,你说对了,这三个问题,我一个都答不出来。”

第四百零九章 放眼全球() 
于谦的三个问题成功地难倒了杨小千,可他心中没有升起丝毫开心愉悦的情绪,摆在眼前的问题实在太多,而己方掌握的信息却少之又少,偏偏这些问题还很可能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死存亡,如此沉重压抑的无力感让他笑不出来。

    “再包括齐心吾刚才在会议室里提出的几个问题,我们都找不出一个合理答案。所以要么是我们此前所有思路全都走错了方向,要么,是我们有所遗漏。”于谦带着点儿期盼问道,“你就没有半点想法吗?”

    杨小千艰难地笑了笑,回道:“该想的早就想过了,可这谜团我们真的没法解开。做个毫无依据的猜想,或许,就像欧羊猜想的那样,有某个来自机甲世界的穿越者,穿越到了三号地球的德意志元首身上,然后飞速发展机甲黑科技。而在那之前你想想,既然有穿越者给三号地球带去机甲技术,为什么不能有另一个来自四号地球的穿越者穿越到二号地球,并将符文技术传到二号地球呢?”

    “还真是个毫无依据的猜想。”于谦撇嘴道,“你觉得所谓穿越者的可能性有多”

    话音戛然而止,于谦猛然想起,早已融入这个世界的自己,其实就是一位穿越者,只不过与欧羊所说的“机甲狂人灵魂穿越附身元首”不同,他是直接通过穿越门肉体穿越到这方世界。

    “穿越门。”于谦喃喃道,“只要有完整的穿越门制造方式,就能把需要传送的人送去另一个地球,可四号地球怎么会有穿越门技术?”

    杨小千眉毛一挑,问出一直想问但没有说出口的话:“奇怪么?我到想问问你,二号地球怎么会有穿越门技术?一个工业尚未萌芽就陷入灾难的世界,一个历经四百年天灾战火、人口数量急剧下滑的世界,凭什么研制出穿越门?哪怕是不完整的穿越门,也是超过本世界不知多少年的高科技。”

    “制造出穿越门的人是希望之星的首领,也是个研究狂人,他说穿越门是他‘所获的最珍贵的宝藏,最神奇的馈赠’,这是他的原话。本来他并不打算送我过来,只是基地沦陷时他还没来得及造出完整的穿越门,只有我才能通过那道不完整的穿越门,所以才把怀表和我送到这里。”于谦不假思索地回答,“上交资料的时候我不是跟十九局说过这事儿么?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