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光转-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在地过着日子。

    *

    这一日,宣惠正在自己殿中临窗抚琴,看见旌云从外面急匆匆地进了正殿。她便借口去找贤妃看琴谱,跟了进去。

    旌云见只有宣惠在,也没有避讳,直接禀报:“方才乾清宫跟奴婢要好的宫女给奴婢报信,说是东南沿海那边传来战报,有万余倭寇大举入侵,这回是在淅江上了岸。圣上已经下旨让成国公带兵前去剿倭!”

    贤妃听得眉头大皱,问道:“情形很是要紧吗?这倭寇不是年年来,骚扰一番便走吗?”

    旌云答道:“奴婢也不十分清楚,只是那宫女说皇上非常着急,乾清宫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喘。”

    贤妃担忧道:“那便是十万火急了这成国公一向能征善战,这次也应该不要紧吧?”

    旌云谨慎地说:“国公爷好歹也是武举出身,又带了这些年的兵,应该不会有差错的。您看裴世子便知,虎父无犬子嘛!”

    宣惠心里揣着这件事情,第二日一早便到了崇文馆。

    等她一看到裴敏中,便拉着他的衣袖绕到了女学后面。“昨儿我听说成国公被父皇派去剿倭了,可是真的?”

    裴敏中点了点头,闷闷地道:“我也是昨日才听说的。这次倭寇来势汹汹,似有上岸攻城掠地之势。皇上从淅江都司的定海卫、台州卫、宁波卫以及海宁千户所调集了三万精兵,再加上成国公府所有的两万,都交给了父亲统领。”

    宣惠看着他紧皱的眉头,忍不住想要替他舒展开,于是宽慰他道:“成国公威名赫赫,一向骁勇善战,这次也定能旗开得胜。你且放心便是,我让母妃着紧从父皇那里打听,一有什么消息就来告诉你。”

    裴敏中看着宣惠发愁的小脸,心中稍感安慰。“我还是相信父亲的,只是我自己困在京城,不得助父亲一臂之力,也不能将所学报效国家,心中有些愤懑罢了。你不用担心我。”

    宣惠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那那你是想去前线杀敌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八章 裴挚() 
裴敏中感觉到了她的担心,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她的头,苦笑道:“我是想去,可规矩却是我不能去。”

    见宣惠困惑地看着自己,裴敏中说道:“历任成国公都有亲兵两万,战时可增至五万,同时兼任左军都督府都督。这是从太祖时就传下来的成例,为的是保卫江南财税重地。”

    “而成国公世子,”他话锋一转,“都是早早便请封,到十岁时就要到京城来居住。名为读书,皇子伴读,实为人质。里面也有朝廷希望成国公爵位继承人与皇家亲近之意。如今这样的情形,父亲在外带兵,我是一定不能离开京城的。”

    宣惠心中十分伤感,定定地看着裴敏中问道:“那你可曾怨过?皇家要你如此年小就离家,常年不得见父母亲人”

    她想到自己前生,虽然在宫中活得艰难,不入父皇的眼,可至少还有母妃在身边。母女俩托太监出去卖绣品,得了高价,也能打打牙祭。日子虽苦,也还有高兴的时候。

    裴敏中见她难受,轻轻地捏了捏她的手,笑道:“以往的世子我不知道,我家,嗯,当时的成国公府情况有些复杂。我来京城前就离了家,不到七岁就跟随父亲在军中。后来又去辽东军中三年,之后才到了京城。”

    宣惠大吃一惊:“你那么小,为何要去军中?家里待不得吗?”

    裴敏中意味深长地说:“我父亲是嗣子。”

    他见宣惠一直皱着小脸,便想逗逗她:“话说,日后咱们的儿子大概也会从小离家,到京城来,你可舍得?会不会后悔嫁给我?”

    宣惠被裴敏中说的成国公府的事情搅得乱糟糟的,乍一听他的话没有反应过来,迷茫地问道:“舍得什么?”

    裴敏中眼睛亮亮地看着她,笑道:“我是说,你我的儿子也要小小年纪背井离乡,你舍得吗?”

    宣惠愣愣地听着,没有羞也没有笑,她想到了前世的宣惠和他们的儿子裴挚。

    她的心突突地跳了起来,她知道前世今生人事早已不同,却克制不住自己,一定要问个明白:“若是我是说假如,你有个儿子,你给会给他起什么名字?”

    裴敏中十分惊讶,没想到宣惠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可看她的表情,又不像是在调侃。他笑道:“金陵裴氏嫡支在我这一辈,该是单字名,从水。但我父亲入嗣的时候,我已经出生,名字便没有改。日后咱们的孩子也可以不算这个排行,咱们喜欢什么就叫什么。”

    宣惠见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就接着问道:“我是说,不算排行,只挑你喜欢的字眼,你会给儿子起什么名字?”

    裴敏中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我在金陵,听说有位在城外闲居的隐士,极有才情,与他夫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他给他们的小儿子起名,单名一个‘挚’字。当时年小不十分明白,后来才明白其伉俪情深,竟至于斯。”

    “以后我们的儿子,就叫裴挚,你觉得好不好?”

    仿佛是等了许久的雷声终于响起,宣惠只觉得一阵阵的郁气向胸口涌来。她努力想告诉自己,这跨越了一百来年的飞醋吃得实在是没有道理。可又不愿意相信前世今生,两个宣惠,对于裴敏中来说,是一样的。

    她面色有些发白,但还是坚持问道:“你为何觉得这个名字好?”

    裴敏中有些奇怪,不明白为什么宣惠会有如此大的反应。他情急之下就拉了她的手,解释道:“挚,执手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阿姝,我想与你一起白头,你陪着我,我陪着你,一起过完这一辈子。这个名字,就是这个意思。”

    “是我,不是别人?不,是,可以是我,也可以是别人?”

    裴敏中没来由地一阵紧张,他直觉感受到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若是没答好,宣惠可能从此心中会有芥蒂:“你和别人不同,你是我自己求来的,这亲事是我一步一步谋算来的。若我听父母之命娶了旁人,正妻的敬重是会给的,也许孩子也会叫裴挚?我也不知道只不过,我当不会像现在这样,时时刻刻挂你在心上,只想早日和你在一处,一刻也不分开。”

    “你说的旁人,我不知道。但我眼前的是你,心里的是你。你我之间,不会有别人。”

    宣惠见他脑门上都急出来了汗,忙掏出帕子给他擦了擦。话问了出来,裴敏中也认真地答了,掏心掏肺的话说了这许多,任是铁石心肠,也该被暖热几分。更何况此事无解,两个宣惠,其实不也是两个裴敏中吗?

    宣惠暗自责怪自己多事,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你别着急,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你觉得裴挚好,那便是好。不过,你可得记得方才你说给我的那些话!”她扬起小巧的下巴,眼神中带着公主的骄傲,笑看着裴敏中。

    裴敏中笑着点点头,只觉得手中的柔荑软若无骨,不由轻轻地捏了两下。

    宣惠这才发觉自己的手还被他拉着,小脸一红,就把裴敏中的手甩掉了。她提着裙摆要跑,又转过身来嗔道:“你以后不许再如此轻薄于我!”说罢,便跑远了。

    宫中刚安生了几日,就到了阴历六月。因两王成亲已有月余,快要去往藩地,皇宫中又忙乱了起来。

    元和帝命人开了早年封存起来的淑妃私库,按照当初登记的册子一一核查。他自己也开了库房,拿了许多物件出来,再命人按照金银器皿、首饰、字画等等各分成两份。一份送往端敏公主府,另一份给梁瓒带往徐州。

    贵妃也不好大模大样地闲坐着,只好也大张旗鼓地开了私库,给裕王挑东西。她又趁此机会缠着元和帝要赏赐,不但时时盯着梁瓒得了什么东西,而且一心想着要让裕王的赏赐高过梁瓒才好。

    正在闹腾的时候,太医院却传出来消息,安王妃杨氏有喜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九章 身孕() 
元和帝异常欣喜,这要是真的怀孕了,便是自己的第一个孙辈了。一想到自己要当祖父了,元和帝便有些坐不住,急急忙忙地叫来了给杨云舒把脉的太医,仔仔细细地问了一遍。听太医说月份还浅,但十有八、九是喜脉,元和帝便连声叫重赏。

    皇后听说了,很是不以为然:“一个亲王妃怀孕而已,是男是女都还未知。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不知道还以为怀了个金蛋呢!皇上一个做公公的,也好意思这么操心儿媳妇怀孕的事!”

    闲话传到元和帝耳中,他越发地对皇后不待见。但她说的也没错,女眷的事就该后宫来操心。于是他便忍了去端敬殿探望的想法,让皇后亲去走一趟,把给安王妃的赏赐送去。旋即元和帝又担心皇后出什么幺蛾子,专门叮嘱了贤妃与皇后同去。

    从端敬殿回到承乾宫,贤妃喝了口茶歇了口气,笑着对旌云道:“虽说太后有些霸道,这回霸道得却是有理了,成就了这样一对好姻缘。平日安王那样稳重一个人,话都不多说一句,结果被安王妃给降住了!皇后与我进去时,安王就在内室里,坐在床边陪着王妃,竟是外面的通传都没听见!”

    旌云笑道:“安王妃那样一个美人儿,脾气好,涵养也好,嫁给谁都得如珍似宝地供起来呀!”

    贤妃放下茶碗,笑道:“那可不一定。要是嫁给了”她没说话,只拿手比了个“二”,说:“嫁了他,也就是当个三两月的香饽饽,以后还不是一样撩开手。单看这些年贵妃往外赶了多少人就知道了。”

    过了几日,安王梁瓒上书,向元和帝请求延迟就藩,待安王妃生产后再上路。

    元和帝这边还没动静,贵妃就闹了起来。她跑到乾清宫去求元和帝:“都是一个时候成的亲,眼见安王妃有了喜,臣妾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就怕裕王妃是个不能生的这就藩的时日马上就到了,东昌府乡下地方,哪里会有好大夫!皇上,把裕王和王妃也留下来吧,也等生产后再去”

    “胡闹!”元和帝怒道,“难道她七八年不生,就在京城再住七八年?这才成亲一个多月,你急什么?当初你也是一成亲就有喜了么?”

    贵妃一听这话,眼睛眨巴眨巴,眼泪就留了下来:“正是当初臣妾年轻,没有好生保养,要不然皇长子也不能不到两岁就去了啊!臣妾一想起来就心痛难忍,您不能让裕王也经历这样的事情啊!”

    元和帝见她提起早夭的长子,一阵默然,心下也没了主意。

    贵妃见说动了皇帝,便去慈宁宫下功夫。“说好了成亲两月一齐动身,现在安王要留在京城。十个月生产,再等孩子满月。到时候,安王再去求皇上说孩子还小,不能承受车马劳顿。皇上看在是皇长孙的份儿上,心软答应了,那什么时候才能走?安王端的打的一手好算盘!”

    太后脸上阴晴不定,她很清楚贵妃心里的主意,却也怀疑梁瓒会趁机赖在京城不走。她思量再三,还是把元和帝叫到慈宁宫:“亲王就藩不是儿戏!当初都是钦天监看好的日子,你一再改动,只怕不吉利!”

    元和帝心里为难,想想自己亏欠三儿子甚多,就硬着头皮顶了回去:“日子错过了,让钦天监再选一个便是。毕竟皇家子嗣才是大事,这又是安王妃头一次怀孕,要是有什么差错,只怕老三以后嫡子艰难”

    太后大怒,自己才病了几日,皇帝就开始驳自己的话了。她待要说话,却猛地一阵咳嗽上来,一旁的福宁忙递了锦帕上来。待太后咳嗽过去,福宁收了帕子,却看到上面带着丝丝血迹。

    她心中大惊,忙向元和帝使眼色。两人出来,元和帝看到帕子,也是大惊失色,再不敢违逆太后。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

    消息传到端敬殿,杨云舒怕梁瓒为难,就跟他说:“臣妾从孩子上身到现在,一点儿难受的都没有,可见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王爷要是怕坐马车太辛苦,咱们不如坐船去徐州吧?一路上到了临清这种大码头还能下去看看,见见世面,岂不是好?”

    梁瓒见妻子如此体贴自己,心里更是过意不去,说道:“我怎样都好,只是苦了你和孩子。走水路虽然快些,也方便,只是若你晕船,怕是撑不下去的。”

    杨云舒把丈夫拉到自己身边,揉了揉他的眉心,笑道:“王爷英俊潇洒,这几日为了妻儿愁得眉心都挤出来皱纹了!我小时候曾随父亲去扬州,从京城到那里,都是坐船沿着运河走。一路上我连恶心都没有过!这次是跟着王爷,有你和孩子陪着我,我只怕会更高兴呢!哪里还会顾得上难受!你放心就是了。”

    自小到大,梁瓒熟悉的女性只有淑妃、端敏、宣惠。对淑妃的记忆他已经有些淡了,端敏稳重,宣惠骄娇,都与杨云舒不同。想到成亲这些天杨云舒的柔情似水,梁瓒的心像是被泡在蜂蜜里一样。

    他拿起杨云舒的左手,轻轻地在唇边一吻,柔声道:“嫁给我,委屈你了。等咱们到了徐州,家里的事我都听你的,必定让你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好不好?”

    杨云舒笑着点了点头。

    隔日,梁瓒便请元和帝命钦天监择个两个月后的日子,待杨云舒怀孕头三个月过了,他们便上路。

    这一次,元和帝和太后都点头同意了。贵妃见梁瓒重新定了就藩的日子,就悄悄地买通了一位太医,准备日子快到的时候,不管裕王妃怀没怀孕,都一律报有喜脉。

    这一日,杨云舒邀了宣惠去端敬殿喝茶。刚绕过端正殿后面的九龙壁,宣惠就迎面碰见了从乾清宫过来的裴敏中。

    宣惠心里觉得欢喜,嘴上却忍不住嗔道:“怎么我走到哪里都能碰到你?”

    裴敏中满面含笑,随手掐下一支海棠递给她,低头对她说道:“哦?公主不高兴碰见微臣么?”

    宣惠嗅了嗅手中的海棠,笑骂道:“辣手摧花贼!”

    裴敏中低语道:“旁的花,我管那么多做什么。我只怜惜你一个,就够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章 风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