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聿自小没有得到过什么关爱,却依旧保有一颗温暖的心。这样一个好男儿,应该娶一房爱他敬他的妻子,两个人生上几个孩子,高高兴兴地过一辈子。
可找谁好呢?宣惠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如今王家地位十分尴尬。王府里有个备受冷落的侧妃,外头又背着叛臣的嫌疑。好一点的世家,谁愿意把女儿送过来?
“公主,”沅湘端了一小碗莲子粥进来,“您晚上就没好生用饭,大半夜又被叫起来,先垫垫肚子再睡吧。”
宣惠这时才觉得肚子有些饿了,便笑着接过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
沅湘看着宣惠放在床头的那封信,迟疑半天还是忍不住问道:“世子爷现在去了京城,那,那裴护卫”
“裴护卫怎么啦?”金陵转危为安,宣惠心情十分地好。
“裴护卫去川蜀找世子爷了如今两下里走岔了,是不是该把他找回来?”沅湘见宣惠揣着明白装糊涂,不由急道。
宣惠笑道:“傻丫头,你那未成亲的女婿可没你这样傻呢!他刚过荆州就找到了世子的踪迹,一路跟着到了武昌府,现在就在世子身边呢,你就放心吧!”
沅湘听见裴戎真平安无事,松了口气。旋即又疑惑地问道:“可世子在川蜀扑了个空,怎么不赶紧回来,反倒去了武昌府呢?”
宣惠愤愤地说道:“说到这里才可气!他说他到了雅州就知道上当了,一路往回赶到湖广时,就听说汪家把金陵围了。他自己不回来也就罢了,竟然不找人递消息回来,害我白白担心那样久!”
旌云从外头进来,听见宣惠这样说,便笑道:“公主您这可就是不讲理了!世子爷出去,拢共就带了一二十个人,不去湖广借兵,反倒自己回来,对上汪家几万人,不是鸡蛋打石头嘛!金陵城被围了,要递消息进来可是千难万难,万一再泄露了世子的计划,那更是了不得了!”
宣惠也知道旌云说得对,可心里那股委屈劲儿还是别扭着。“姑姑你变节了都不帮我说话了”
旌云笑着过来拿走她手里的空碗,说道:“行了行了!您在我们面前不讲理就算了,等世子爷回来,您可别这么着说!世子是做大事的人,万事以大局为重才对,要心里只是惦记着您的委屈,哪里还能成事呢?”
宣惠噘了嘴,嗔道:“我要带着孩子睡觉了!”
旌云上前扶她躺下,又盖上薄被,笑道:“您这个脾气啊如今王将军回来了,您就好好睡吧!”
到了辰正,王聿才懒洋洋地从船舱内出来。看见汪以明已坐着等候,便笑道:“大公子好早!你那美酒真是醉人,拿下金陵城之前,可不能再这样喝了!”
汪以明心中嗤笑,才半斤都不到,你至于么?面上却恭敬地笑道:“那我就都留着做王将军的庆功酒了!”
王聿命人拿来金陵城的地图,一边指一边说道:“金陵城总共就这么大的地方,两军加起来二十多万人,我说不如我的人在外层合围,说不定能直接吓得他们开城投降了!”
汪以明十分不满意,这不就是我在前头冲锋陷阵,你在后面捡漏么?
“这我以往也就是跟着父亲打打倭寇,剿剿匪患,哪里能跟王将军的本事比!你不带着我些,我只怕心有余力不足啊!”
第三百四十二章 犹豫()
王聿玩味地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汪大公子,谦虚过了头可就成自大了!你敢从福健千里迢迢自己带人过来攻打金陵城,我晚了几天,也没见你慌乱,足证汪大公子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将才!”
汪以明讪笑两声,心中骂道,若不是你不按牌理出牌,一下子带了二十万人过来,我至于在你面前这样装孙子么!
王聿收敛了神色,说道:“大公子若是害怕我包饺子,把你也当成馅儿包进去,那我带三万人,与你一同冲在前头,你看如何?”
汪以明这才放心了些。他笑道:“若能如此,那便再好不过了!但不知王将军预备从哪个门入手?”
“避开南门,西门”王聿想到成国公府就在金陵城西,便说道,“西门朝向江边,留作船只往来的通道。一起去打北门便是。”
“我带有五门红夷大炮,不知王将军的火炮有多少?”
王聿犹豫了一下,将数目减了一半告诉他:“共有八门。到了明日,照你往常行事,即在正午时分开炮攻城。你的人累了这些天了,明日叫我的人在前头便是。”
汪以明心中暗喜,传闻说王聿虽是武将,颇有君子之风,果然此言不虚。
一时商议完毕,汪以明十分高兴。明日功成在即,金陵城唾手可得。有王聿的人在前头冲锋陷阵,自己又和他齐头并进,实在是再好也没有了。
“我听说这安王妃和宣惠公主都是绝色,大约明日也能见识见识了”汪以明猥琐地笑道。
王聿闻言,心中大怒,沉声道:“别做不该做的事!”
汪以明手下一个游击将军连忙打圆场:“就是的,大公子,我听说王妃和公主都大着肚子呢!您这品味可是略啊,哈哈哈哈!”
汪以明笑道:“你懂什么!大肚婆有大肚婆的韵味!况且她们又是那等尊贵的身份,哪怕是丑若无盐,给你你不要么?”
众人一阵哄笑。
王聿按捺不住,一个跨步上前提了汪以明的领子,骂道:“你平日管不管得住自己的家伙,我不管!但你要是敢坏了老子的好事,别怪我不留情面!”
汪以明使劲掰他的手,却根本掰不开。被当众落了面子,汪以明也十分恼火:“不过是梁家的两个女人罢了!你都带兵压到金陵城下了,还装什么大周朝的孝子贤孙?”
一句话骂醒了王聿,因争口舌而泄露真相,太过不值。
他松开了汪以明,依旧怒道:“她们是人质,伤不得!若她们毫发无伤,还能跟梁瓒和裴敏中讲讲条件。若你伤了她们,就等着裴敏中夜半行刺吧!”
汪以明被他揪得脸红脖子涨,一边喘气一边骂道:“我说说罢了,急什么眼!过过嘴瘾不行么!”
城内孟晔等人一直守在城墙上,连伤重未愈的许盛也来了。到了傍晚时分,王聿的二十万人完成了对金陵城的合围。
“看这架势,明日就是攻城了。”孟晔目光深沉地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
许盛的脸色还是很苍白,说话声也没有平日里的洪亮:“投石机、火炮、床子弩都预备好,瓮城夹墙内都藏好兵。这些在天亮前都要布置妥当,否则如有万一,金陵就完了。”
孟世仪有些不解,问道:“许将军为何这样说?你不信任王聿吗?”
许盛摇了摇头,笑道:“我信他。且不说往日在军营时共事的那几年,只说他能半夜单枪匹马来送信,这份情谊和胆气就叫人敬佩。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王将军实在是难得。”
“可这不等于我们就该完全袖手旁观。凡事总有万一,眼下的金陵城却容不得这万一发生。若有变故,我们至少还能继续撑上一段时日。”
与金陵城暴雨将至的紧张气氛不同,北伐军的中军大帐里涌动的是焦躁不安的气氛。
已经攻下保定府的梁瓒,将大军安营在了良乡,京城已近在咫尺。
“王爷,如今正该一鼓作气攻下京城!刘广胜在城内的守军已经有人答应做内应,末将敢担保,不出十日,京城必定攻克!”林应春急吼吼地说道。
“可这十日对于金陵城中百姓而言,会是怎样的十日?对于王妃和公主而言,又是怎样的煎熬?”薛元翰针锋相对,并对梁瓒打出了感情牌。
梁瓒手里捏着宣惠亲笔写的告急信,占领北直隶的欣喜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举棋不定的游移。
他只恨分兵乏术,明明京城就在眼前,祖宗留下来的宫殿、宗庙就在眼前!夺回京城的渴望狠狠地攫住了他的心,他盼望着像自己的父皇、祖父和大周历代先祖一样,站在**城楼上面对着天下百姓,在奉天殿里对着列祖列宗,为自己正身份,一雪前半生的苦楚与耻辱。
可金陵被围,自己在南直隶的根基被动摇。若京城不得,又失掉金陵梁瓒摇了摇头,这结果太可怕了,他连想都不敢去想。
“王爷,”秦朗突然出列,跪地请命,“北伐军如今有二十五万余人,刘广胜不过十余万人。加上里头的内应和我军高涨的士气,京城城破不过是时间问题。末将请王爷拨出五万人并数十艘战船,我愿带军回去驰援金陵!”
薛元翰急道:“秦将军虽然勇武,可五万人远远不够!汪渠江以剿倭寇的名义蒙蔽王爷,您别忘了,长江上游、金陵以西还有个王锦堂!他的夫人好巧不巧,在王爷出征前去世,给了王锦堂离开金陵回老巢的机会。如果这一切不是巧合,而是算计”
一番话说得梁瓒额头、后背、手心全是冷汗。他烦躁地站起来,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慎之为什么不在!”
营帐中的人听见这话,各样心思都冒了出来。裴敏中在如何,不在又如何?
说到底,梁瓒完完全全信任的人,只有裴敏中。而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是,只要裴敏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眼前的这些人都不会再争执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歼灭()
“王锦堂不会的!”梁瓒突然说道,“当初他回湖广,我派了程朴跟着。若是他有异动,程朴必然会写信告知”
话说到半截,他慢慢地停了下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还不是王锦堂要他生便生,要他死便死?说不定此刻已经去见阎王了!
自己是蠢的吧?是不是像极了父皇?
梁瓒抬头扫了一眼营帐内的人,秦朗依旧跪在地上,急切地看着自己。薛元翰坐在椅子上,极力想要说服林应春。
梁瓒心中充满了挫败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出这样的决断。
“王爷!”秦朗再次焦急地说道,“如此拖延下去,金陵危矣!末将只需五万人足够!若不能使金陵转危为安,末将愿提头相见!”
梁瓒只觉得焦急上火,口干舌燥。他艰难地咽了下口水,问道:“你有多大把握?”
秦朗见梁瓒的态度有了一丝松动,连忙说道:“汪家必定是从海上过来,战马一定不足。我带人走运河到金陵江畔,将敌人船只尽毁。再由重甲骑兵在前冲锋,将敌人赶至金陵城下。这样里应外合之下,不但能解金陵之围,只怕敌人半数以上也要被歼灭”
梁瓒看向薛元翰:“阿元,你以为如何?”
薛元翰心中苦笑,秦朗语气轻松,可细想便是接连的恶战。眼见梁瓒态度如此,他还能怎么争?
他点点头,说道:“若王锦堂没有进来插一脚,那秦将军的计划当是没什么纰漏”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如果王家军没有出现在金陵的情况下,只是这个“如果”,各人心中都有几成的把握?
在林应春看来,功业最重,余者皆轻。秦朗自愿放弃拿下京城的功劳,他自然乐意成全。自古以来,从北攻南易,从南攻北难。若此次功败垂成,夺回京城又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有京城在手,即便丢掉金陵,夺回来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梁瓒见众人都不再有异议,便授命于秦朗,即刻点兵五万,驰援金陵。
薛元翰在自己帐内,向秦朗交待完沿途粮草供应事宜,郑重地向他行了礼。“秦将军大仁大义,薛某感激不尽!只恨我不会带兵打仗,否则也可鞍前马后尽力我替金陵城里的妻儿谢过秦将军!”
说罢,他又深深一躬,起身时眼圈都红了。
秦朗忙不迭地还礼,口中说道:“薛大人何必如此!我并非讲什么仁义,而是挂心金陵安危多少南直隶的将士家眷都在金陵!”
薛元翰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力笑道:“等你功成的好消息!”
第二日,在秦朗启程不多时后,王聿已经和汪以明并骑到了金陵城北门前两三里处。
几轮炮击过后,除却两发击中了北门城楼偏角外,其余悉数打偏。
汪以明面上有些不知所措,心中却在暗喜。原来湖广王家军不过如此啊
城楼上射出来雨点般的石块和箭矢,饶是前排士兵拿盾牌挡掉不少,依旧有些许人受了伤。
“时间紧急,要不我去将我那边的大炮调出来?”汪以明笑道。
王聿点点头:“有劳大公子了!”
汪以明刚兜马掉头跑出去不远,突然军中有人大叫:“大公子受伤了,快回撤江边!”
喊声由一人变两人,两人变四人,最终响成一片。
外围的汪家士兵不知出了什么变故,只看到城前有队人马往回走,便以为是真。主帅受伤不知死活,汪家士兵阵脚大乱,纷纷顾不得阵型往回奔。
可在外层形成合围的王家军却将包围圈越缩越紧,前排士兵的长矛直直指向包围圈中的汪家士兵。
汪以明听到喊声时便觉不好,再要往王聿身边去,已经被一队王家骑兵阻隔开了。他大骂道:“王聿你个两面三刀的杂种!狐狸精托生的奸猾小人!有本事你出来跟大爷单挑!被人护着算什么本事?”
王聿取下斜背在身后的大弓,搭箭拉弓,瞄准汪以明身边的士兵射了过去。
汪以明以为箭冲自己飞来,慌忙拿马刀格挡。疯狂挥刀间,他砍伤了数名身边的护卫,使得众人纷纷离散。
王聿笑道:“你可莫要瞧不起你三弟了,你与他的蠢相比,不遑多让!”言毕,又一箭射出,汪以明大腿中箭,应声落马。
“去把他抬过来,日后有大用!”王聿一边收起弓箭,一边吩咐道。
一场轰轰烈烈的金陵保卫战,以汪家全军覆没、主帅被俘告终。
傍晚时分,清扫完战场后,王聿将手下军队安置在城外大营,自己带着一队人马押着汪以明进了金陵城。
战战兢兢在家中躲了一整天的金陵百姓,从官兵口中得知围城已解,都欢呼着上街庆贺。是以王聿骑马走在街上时,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