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光转-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候还出门

    “先不管她,”宣惠果断地说道,“你叫人通知侧妃收拾东西,整理好了就去国公府。咱们先去鼓楼,等解了城里的燃眉之急后再回来收拾!”

    一顿饭的工夫过后,许盛亲自过来禀报:“王妃、公主,鼓楼那边都准备妥当,可以过去了。”

    宣惠起身,挽了杨云舒的手,说道:“嫂嫂,走吧。”

    杨云舒点了点头。

    两人在王府仪门上了轿子,在众多护卫的簇拥下,一前一后地往鼓楼而去。

    金陵城鼓楼前已是人声鼎沸。早晨的流言叫百姓心有余悸,怕官军不抵抗,弃城而去;怕官军抵抗失败,敌军掳掠屠城;怕敌人围城,致使金陵弹尽粮绝,发生人伦惨剧

    太平盛世,黎民百姓不过温饱度日,不受饥馑之苦。战争离乱之时,百姓连求一存身之所都不可得,更遑论其他。

    听说王妃和公主都尚在金陵,百姓安心不少,至少官军会多使出一份力来守城吧!

    到了鼓楼,宣惠下轿,与杨云舒手挽手,款步走上鼓楼。

    “嫂嫂,你歇歇,我来说罢!”宣惠看杨云舒脸色有些发白,担忧地说道。

    杨云舒深吸了几口气,点了点头。

    宣惠看着城楼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朗声说道:“我乃大周朝宣惠公主,先帝第三女,安王幼妹,成国公世子裴敏中的妻子,我身旁的是安王妃杨氏。王爷与世子临走前,留下数万人守卫金陵,全部是成国公府亲兵,金陵的子弟兵!他们必定全心全意与我等一同守城,誓与金陵城共存亡”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逃() 
裴戎真清点好人马,辞别旌云,一行人匆匆往城外码头赶去。

    路过鼓楼时,他隐约看到站在城楼上的宣惠,看见她一袭红色的衣衫在风中飘动。

    这一切叫他想起了当年在京城时的那些日子。

    某天,裴敏中从崇文馆下学回来,便叫他赶紧收拾收拾赶往西苑。原本两人说好了要去城外遛马,裴戎真就有些不乐意。

    到了西苑他才发现,这所谓“要紧”的差事竟然是陪宣惠公主骑马,裴戎真更是无比泄气。

    从西苑回来后,两人并骑在街上走着,他便抱怨道:“京城人人传言,这宣惠公主骄纵跋扈,爱瞧不起人上回西平侯府太夫人给国公爷写信,说让国公爷给您求娶宣惠公主,信还被您压了下来。怎么突然又上赶着去巴结人家?有安王爷陪着公主,您这过去不就是凑数么?”

    裴敏中笑着拍了他一巴掌,责怪道:“你怎么说话呢!”

    “如今的宣惠公主跟以前不一样了她,很可爱,很有意思。”

    裴戎真很是不以为然,说不定只是因为宣惠公主如今长开了,看上了人家的美貌!

    当时是初夏,微风拂过裴敏中的发梢,他微笑着说着宣惠公主,眼睛亮亮地看着远处的夕阳。

    这桩婚事是裴敏中辛苦求来的,并为之付出了很多,放弃了很多。

    裴敏中的选择,裴戎真从来没有质疑过,他也无权过问。只是在内心深处,他一直认为在这段关系里,裴敏中付出多过收获,宣惠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

    直到此时此刻,裴戎真看到城楼上那个,用不疾不徐的语调鼓励着金陵百姓的公主,才真切地感受到裴敏中为何就这样对她一往情深如斯。

    “金陵现有三万士兵守城,火炮投石机刀弓箭矢无算。城中三大官仓未曾受战乱侵扰,里面尚有上百万石粮。即使敌军围城,这些粮食也可支持金陵百姓吃上一年!”

    “王爷与世子如今带着大军北上,眼看就要收复京城,光复大周。有运河之便,大军回撤,驰援金陵,不过只需月余的工夫。你们放心吧!”

    这些话一句一句地由传令官传达到城楼下的百姓耳中,他们欢呼起来。

    千百年来,百姓所求不过是自家平安,三餐饱暖。他们见杨云舒和宣惠仍在金陵,便放心梁瓒等人不会弃金陵不顾。

    杨云舒和宣惠俱是松了一口气,总算这顿工夫没有白做。

    “孟大人,围城近在眼前,从今晚开始实施宵禁,日落之后闭锁城门,等危机过去后再行解禁。您以为如何?”宣惠笑着问道。

    孟晔颇为赞赏地点点头,说道:“公主聪慧,我也正有此意。”

    他环顾左右看了看,低声道:“王妃与公主今日这番举动,足可以安抚金陵人心。您二位回去收拾一下,今晚城门落锁前,我安排人送您前往淮安吧!或者沿运河一路到开封府去,都比留在金陵稳妥。”

    宣惠看了看杨云舒,见她轻轻地摇了摇头,便笑着对孟晔道:“孟大人一番关怀之情,宣惠铭记在心。可如今恰逢乱世,山贼流寇不少。我与嫂嫂两个女流之辈,只怕还是在金陵更安全。更何况,我方才刚说了誓要与金陵城共存亡,半天没过就要出逃,岂不是也太伤人心?”

    孟晔劝道:“怎会只有王妃公主二人出走!必定有护卫随行”

    宣惠正色道:“孟大人,金陵是王爷的龙兴之地,是世子的家乡。我可不愿他们在前头打天下,我在后头败他们的人心”

    孟晔还要再说,杨云舒便笑道:“孟大人,我与宣惠俱想做那青史留名的巾帼英雄,您可不能妨碍了。您若再劝,就要显得是你不愿担我与宣惠两个人的责任了。”

    语气温温柔柔,里头的意思却有些重了。

    孟晔连忙赔罪,口称不敢。

    当下几人也不再多言,等城楼下百姓慢慢散去后,宣惠和杨云舒由人扶着下去,打道回府。

    宣惠回到国公府,坐下歇了口气,便命人将自己所居正院的东跨院收拾出来,给杨云舒和王妙言居住。

    外面便有护卫来传信:“启禀公主,今日王府兰姨娘回了娘家。待了不到一个时辰,她就带着人去了武夷岩茶店。我们正要跟进,后院有三个手底有硬功夫的人杀了出来,两边各有损伤。”

    宣惠吃惊,连忙问道:“可有人伤重?那李若兰现在何处?茶叶店里的人是谁?”

    那人回道:“有两个护卫手臂受伤,好在是皮肉伤,不要紧。兰姨娘还在里头。我们有人盯着茶叶店的前后门,我过来讨您的示下。”说完,他便垂手侍立,一言不发。

    宣惠的手放在太师椅的扶手上,食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这事儿有些蹊跷,能得裴敏中的护卫说一声功夫不错,那些人也算得上是高手了。那他们的主子当也不是寻常之辈

    如果李若兰身后有这样的人回护,那她怎会到今天才发觉有人跟踪自己?

    若当时发现被跟踪,只需假装日常买茶叶,不与人接头也就是了,又为何要护卫大打出手?

    宣惠看了眼立在跟前的护卫,想起来他还在等自己的命令。

    李若兰如今还在茶叶店,那就继续等下去?正好看看她是与何人见面。

    宣惠刚要开口吩咐,电光火石之间,她猛然醒悟过来:既然有高手护在身旁,李若兰只管杀出去便是,又何必等自己去瓮中捉鳖?

    她急急地吩咐道:“快去通知孟大人,不必等日落,现在马上关闭城门!”

    “不,”宣惠转过来念头,又马上说道:“不要关闭城门,你们快分头去四个城门查验!这个女人身上疑点太多,千万不能跑了!”

    那护卫刚领命出去,外面又有一人飞奔而至:“启禀公主,汪以谦今日在家中宴客,方才席间他借口方便,就再没回去。现在汪家宅子里已没有汪以谦的踪迹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讯问() 
“他倒真能沉得住性子,他大哥已经打到靖江了,他才要跑。这个质子当得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宣惠冷笑道。

    “方才我已派人前往四个城门围堵李若兰,你们现在过去增援,盯着要出城的人,里面必定有汪以谦!”

    “是!”那护卫利索地应了一声,立马出门去了。

    宣惠转身吩咐沅湘:“你去王府告诉嫂嫂,说不用等李若兰了,让她跟侧妃收拾收拾就赶紧过来吧!汪以谦要跑了,说明兵临城下就在眼前了”

    沅湘答应了一声,匆忙赶往王府去了。

    “采薇!”宣惠忽地又想起来李舅爷夫妇,连忙唤道,“去外院叫几个人到李舅爷府上守着。若里头问,就说是王府派去做护卫的!”

    李若兰身份有疑,这两个人只怕也逃不了干系!

    从天光大亮到金乌西沉,宣惠坐在正房的宴息室里焦急地等待着。

    其实,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抓不抓得到汪以谦,已经不重要了。汪家人既不会因为汪以谦还在金陵城中,就投鼠忌器,也不会为了救出他而答应什么条件。

    可是,若就这样无视汪以谦逃走,宣惠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梁瓒行的是君子之道,除非迫不得已,不然不会用诡道。故而他待汪以谦这样的质子,明面上的礼遇都是有的。

    再加上汪以谦惺惺作态,刚到金陵就做出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日日流连在勾栏瓦肆中,同样迷惑了不少人。

    梁瓒的君子之道除了能够落得个宽和的好名声,旁的用处几乎没有。人质在金陵行动不受限制,背后做些阴私之事也无人察觉。

    就像这次的金陵之围,汪家人为何能来得这样快、这样巧?偏偏是在梁瓒走前最后一日,才冒出来行踪?

    算上集结军队,储备粮草武器,汪家至少要在梁瓒北伐前两个月开始谋划,在大军出征前十几日离开福健。一路小心翼翼,隐藏行踪。等被梁瓒发现时,再用剿倭作幌子,骗取信任。

    可恶,实在是可恶!宣惠一拳捶在茶几上,心中怒火难消。

    旌云叹了口气,上前轻轻地给宣惠揉着太阳穴。

    外头小丫鬟隔着帘子说道:“启禀公主,王妃跟侧妃过来了!”

    宣惠连忙迎了出去。

    杨云舒扶着结草的手,已经在人群的簇拥下走到了正院。

    宣惠一边领着她们往东跨院走,一边笑道:“要委屈嫂嫂住在跨院了原本国公府还有好多旁的院子,可我想着还是咱们住一处安心些,也方便些”

    她正说着,瞥眼看了眼走在杨云舒身后的王妙言,不禁吃了一惊。

    自从王妙言与李若兰相争处了下风,中间又发生裴沐身份被揭穿一事,后来柳夫人病情急转直下,突然病逝,一连串的打击让这个刚年满二十的妙龄女子面色苍白,表情木然且疲惫。

    回想当初,在自己及笄礼上,那个眼神灵动、面目骄傲的女子,宣惠不禁要为王妙言伤心起来。

    若她没有嫁进王府做侧室,而是在湖广众多的爱慕者中,挑选一个青年才俊,那么今日的王妙言应当不会是这个样子吧

    王妙言见宣惠看她,嘴角向上牵了牵,却还是没有一丝笑容。“给公主请安,多谢公主急公好义,允准妾身一同过来伺候王妃。”

    语气恭敬、谦卑、漠然。

    宣惠不由放软了腔调:“侧妃只管安心在这里陪嫂嫂住着,若有照顾不周之处,只管来告诉我或者旌云姑姑。”

    王妙言蹲身福了一福,算是谢过宣惠。

    “公主!启禀公主,两个人都抓捕到了!”

    众人刚在东跨院正房坐下,外面便有护卫急匆匆地来禀报。

    宣惠松了一口气,高兴地对杨云舒说道:“李若兰想跑,我叫人给抓回来了。”

    杨云舒淡淡地笑道:“另一个人是谁?”

    “是汪以谦。”宣惠答道,“嫂嫂,我要去讯问李若兰,你要同去吗?”

    她看了眼杨云舒的肚子,又犹豫地说道:“要不你还是在这儿休息吧,毕竟今日也忙了一天,下午还爬了城楼呢”

    “不要紧,”杨云舒站起身来,笑着说道,“我也想知道这兰姨娘是什么来头呢”

    当下那护卫在前头带路,七拐八拐地来到了国公府外院一处偏僻的所在。

    “王妃,公主,”那护卫迟疑地开口道,“抓到这两人时,他们是在一起的扮作一对乡下夫妻,想要趁乱出城去。”

    宣惠和杨云舒都有片刻的怔楞,李若兰与汪以谦相识?

    在那一瞬间,无数的线索涌了上来:李若兰的福州口音、武夷岩茶店、陈红莲,甚至还有那年春宴上汪以谦调戏李若兰

    杨云舒心中有一丝痛快,还有一丝琢磨不明的嘲讽和苦涩。

    王爷啊,你好糊涂!为着这样一个女人,亲手断送了数年的恩爱夫妻情分!

    宣惠看着杨云舒脸上的表情,关切地问道:“嫂嫂,你还好吧?”

    杨云舒勉强笑道:“我很好,我等着你三哥向我负荆请罪呢”

    她刻意的轻松的语调,越发让宣惠觉得,她与梁瓒是覆水难收、破镜难圆,唯有渐行渐远了

    房间里点了几盏灯,到底还是没有通宵蜡烛明亮。手脚被捆着的李若兰头发散乱地靠在墙角坐着。

    她一身荆钗布裙,脸上未施粉黛。在摇曳的灯光下,她面上的表情晦暗不明。

    “陈玉莲。”宣惠诈了她一下。

    李若兰猛地抬头,看见是宣惠和杨云舒,便又低下头去。

    “你昔日的姐妹陈红莲因你而死,午夜梦回,不会心惊吗?”

    李若兰瑟缩了一下,娇小的身姿几乎要与墙角融为一体了。

    杨云舒看着她这个样子,心中五味杂陈,但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个孩子是不是你自己做掉的?”

    李若兰缓缓地点了点头。

    “为什么?为了要搅得王爷家宅不宁吗?”杨云舒捏紧了手中的帕子。

    李若兰抬头,看了眼杨云舒的肚子,冷笑道:“草包糊涂虫梁瓒,这世上也只有你才把他当成宝贝,捧在手里放在心里吧?我并不稀罕,更不想给他生孩子!”

第三百二十五章 做戏() 
宣惠听见她如此羞辱梁瓒,不由怒道:“不得放肆!王爷为人,轮不到你来置喙!”

    李若兰偏过头去,轻蔑地哼了一声。

    杨云舒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滋味,看着眼前这个骄横的女人,她竟无法与平日谨小慎微的兰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