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机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玉机词-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辨人的善恶之意,才能立世长久。”

    芸儿方才七岁,这故事我只说了两遍,她便能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我十分惊喜,拉着她的手道:“芸儿真聪明,记性真好。就这么回去说给你姑母,她自然知道怎么说给殿下听。”

    芸儿十分乖巧,说道:“大人所说的故事,奴婢不甚明白。但奴婢一定牢牢记住,回去一字不落的说给姑母听。姑母要服侍殿下,不能常来大人这里。奴婢却还想跟着大人认字念书,因此大人所说的每一句话,奴婢一定牢记心中。”说罢,磕头告别。

    红叶道:“姑娘,您说的这个故事奴婢听不大懂,殿下还这么小,他能听懂么?”

    我微笑道:“今日午后我在皇后的花园中说故事给殿下听,你可见殿下有一丝的不解么。三家分晋的事,也许他一时听不懂,但只要他有兴致多听多问,总会懂的。昔日我在长公主府的时候,就给柔桑亭主讲过这个故事,柔桑亭主还让我说过好几次呢。何况殿下就算不懂,李嬷嬷也会细细告诉他的。”

    忽见绿萼走进来道:“姑娘,于大人和史大人来了。”

    注:

    1,出自《资治通鉴》第一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

    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或掌握一个定理的最好方法是,举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步步验算给他看。

    讲一个三家分晋的故事,不过是腹黑小玉机的牛刀小试而已。当然,前提是高曜是个好学的孩子。

    请亲们果断收藏、砸票

(二〇)() 
只见史易珠穿了一件莹白色缠枝柿子纹襦衫,戴着一只银锁项圈,锦素身着淡青色绣雪青小苍兰的短袄,花朵与衣衫融为一色,只在她身子一动时,花朵微光闪动,方显出轮廓来。两人都系着雪白长裙,腰间垂着三阳开泰的青玉佩。

    锦素一进来便道:“我今日在遇乔宫听小丫头们说闲话,隐约听到你受伤了,究竟伤在哪儿了?”见我要起身迎接,忙按住我道:“都伤着了,就别乱动了。”

    史易珠行礼道:“姐姐安好。姐姐的伤可要紧么?请太医看过了没有?”

    我笑道:“不妨事,倒劳动二位来看我。”说着叫红叶奉茶。大家坐定。

    史易珠道:“我听锦素姐姐说朱姐姐受伤了,便跟着来了。若唐突了姐姐还请赎罪。”

    史易珠一向温柔娇娆,容貌出众。自从迁宫之后,几日不见,忽见她一改往日的富丽,打扮得如此清爽宜人,如枝头最高处盛放的白玉兰。只觉她颇有周贵妃的风致,不由真心赞道:“妹妹这样的美人往我这里来,正是求之不得,说什么唐突呢。况且妹妹不但饱读诗书,还颇通理财一道,我还盼望妹妹带携带携我,多赚些银子花呢。”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锦素道:“难道你还少钱花?若少,就请皇后开恩再添些月例又何妨?”

    我活动一下小臂,说道:“我有个主意,我和锦素妹妹虽不少钱花,可君子所爱之物,我们小女子也喜欢。不若统统都放给史妹妹经营去,我们只坐收利银就好了。锦素妹妹说,我这主意是不是极妙?”

    锦素笑道:“玉机姐姐的主意还有错处么?”

    史易珠红了脸道:“二位姐姐别笑我了。”

    芳馨捧了一只垂枝海棠漆盘,上盛着一只剔花白瓷碗,走来说道:“姑娘,该吃药了。还有一方膏药要贴呢。”我一口饮尽,微微皱眉。

    锦素取过盘上的一方膏药,说道:“姐姐,让妹妹为你贴上。”

    我忙推辞道:“怎敢劳动妹妹?”

    锦素微微一笑,笃定的按住我的小臂道:“姐姐快别动。”我见拗她不过,只得由她轻轻翻起我的袖子,见我肘上红肿一片,不由叹道:“这是怎么回事,她竟然下手这样重!皇后知道了么?”

    我淡淡道:“连妹妹你都听说了,皇后怎能不知呢。”

    锦素问道:“那皇后是如何处置的呢?”

    我看她将膏药在我臂上抚得妥帖,说道:“皇后自然因为皇子晕去的事情责罚了他们,但王嬷嬷推我却是无心的。”

    锦素轻叹道:“姐姐受委屈了。”说着放下我的袖子。

    我缓缓动着小臂,微笑道:“意外罢了,妹妹不要忧心。”

    史易珠道:“宫人中,服侍皇子和公主的嬷嬷们最有体面,难免有些骄横。咱们姐妹平日里只管各位殿下的读书之事,别的事情还是少管为妙。”

    我忙问道:“难道史妹妹也遇到了什么难处么?”

    史易珠道:“妹妹在遇乔宫很好,贵妃娘娘对这些乳母颇为约束,且在贵妃宫里,她们倒还规矩。只是锦素姐姐的永和宫里却不大好。”

    我轻轻揉着左肘笑道:“难道锦素姐姐也和我一样,遇到了一个凶神恶煞的?”

    锦素微微冷笑道:“我宫里的这个,倒是斯文,只是跟着周贵妃读了两句书,不大将人放在眼里。才刚大皇子读书,她赶在头里磨墨铺纸,这也罢了。谁知还拿着本《论语》乱解,我只好当场打发了她。”

    我笑道:“我正头痛这个王嬷嬷,妹妹不若教教我,到底如何打发这恼人的乳母呢?”

    锦素掩口笑道:“我说个好笑的事情给你们听。我宫里这个温嬷嬷,凭着两分聪明,又曾得贵妃教导,昨日特地当着我的面教皇子的书。恰巧读到卫灵公问阵于孔子(注1)一段,殿下便问她俎豆(注2)是什么,她便说俎豆乃是木砧上的祭豆,以此代指祭祀礼仪之事。殿下在书房里还没学到这一节,因此便当真了。我只得上去纠正她,她红了脸,还不肯退下。我又问她,孔子是当真不知军旅之事么?她回说孔子知礼仪,不知排兵阵法。我又问她那齐鲁郎之战(注3),冉有又如何胜了齐国呢?她竟然不知冉有是谁。我再问她,孔子若知阵列之法,又为何不对灵公说,反而离开卫国了呢?只问得她哑口无言,她才退了出去

    。”

    史易珠略微换个坐姿,她胸前银锁下的细铃铛便玲玲轻响。她容颜尚未长成,但眉角眼梢已有几分妩媚,青眸旁睐,莹然有光。只听她淡淡说道:“大约服侍皇子的嬷嬷不同于服侍公主的,所以才格外的瞧不起人。”

    我低头一笑道:“是啊。好在锦素妹妹有的是学问,只管问着她。我这里可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出。”

    锦素道:“她究竟是为什么她伤你?”我便将我受伤的始末大略说了一遍。锦素沉吟道:“她这样的,姐姐反而不用忧心,毕竟她只是一味的用强,又惹人厌恶。但我宫里的这个……”

    史易珠道:“我们姐妹三个和东宫里的徐姑娘一起入宫,别人看我们总是一体的。二位姐姐受了委屈便是我们四人同被人小视。即便妹妹今日还好,也不能置身事外的。”

    我笑道:“史妹妹有心。有史妹妹这句话,我就不担心了。”话音刚落,忽听外面小丫头道:“徐大人来了。”

    只见徐嘉?身着银白色纱衫,摇着棕竹素绢团扇扶着小丫头走了进来。一看锦素和史易珠都在,不觉一怔,随即微笑道:“想不到史大人和于大人也在。”史易珠与锦素忙站起来,三人相互见了平礼。

    我奇道:“妹妹这样畏热,这就用上纨扇了?”

    徐嘉?道:“平日并没有这样怕热的,只是今日有些烦热,不拿着扇子便不安心。”

    我仔细端详她,见她双目微微红肿,似是哭过。史易珠关切道:“烦热乃是心气亢盛的缘故。徐大人不若请太医看看,抓些安神药来吃。”徐嘉?只是低头不语。

    锦素道:“徐大人恐怕是找玉机姐姐有话要说。我们也来瞧过姐姐了,这就告辞了。”说着看一眼史易珠,正要起身,徐嘉?忙道:“于大人何必忙着走,妹妹是找朱姐姐有话说,但既然二位姐姐都在,便都听一听也无妨。”

    史易珠重新坐下,问道:“听说今日皇后到思乔宫去,动了大气,是怎么回事?”

    徐嘉?叹道:“正要说这件事呢。我心里乱得很,不知怎么办才好。”

    我忙道:“徐妹妹且说来让我们听听,我们也好帮你想想。”

    徐嘉?饮了口茶,定了定神,说道:“今日午膳后,皇后怒气冲冲的到思乔宫来,关起门来,将陆贵妃申斥了一顿,又罚贵妃在日头下跪了一个时辰,连午膳也没有用。”

    今日午间,阳光正好,且天气有些热,若跪上一个时辰,虽不见得中暑,也会出一身大汗,想必十分难受。徐嘉?抚一抚脸,又道:“我看贵妃十分委屈,不由大着胆子向皇后娘娘求了几句情。皇后大怒,也罚我和贵妃一道跪着,直到桂旗姑姑去思乔宫禀告二殿下病了方才起身。”说着泫然欲泣,却极力忍住。

    她身后侍立的小丫头道:“姑娘平日在家中,从来也没有被弹过一个指头,这才进宫几日,便这样……”徐嘉?连忙喝止,拿帕子拭了泪,深吸一口气道:“到底是我太没用了。”

    史易珠忙问道:“姐姐的膝盖怎样了?”

    徐嘉?摇头道:“多谢妹妹关心,我的腿没事。”

    锦素侧头问道:“皇后究竟是为什么事情动这样大的气?”

    徐嘉?低了头,迟疑道:“这……似乎是为了贵妃今晨早朝后在仪元殿伴驾的事情

    。”

    我奇道:“这难道有什么不妥么?”

    锦素道:“我听母亲说,皇上早朝后的一个时辰通常是自己一人在书房中看公文、批折子,嫔妃和皇子们请安也只在这一个时辰之后,这还是先帝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只是因为近日皇子们都在书房里上学,才就近去请安而已。嫔妃却还是过后才去请安的。”

    徐嘉?奇道:“就算陆贵妃偶尔早朝后在仪元殿中,那又怎样?这也值得动这样大的气么?”

    锦素环视一周,众人连忙都向她倾身,只听锦素低声道:“我听母亲说,曾经有一阵子,尚太后就在早朝后陪伴在先帝身边帮先帝检阅公文……”

    我和史易珠相视一眼,只看着锦素,谁知锦素不再说下去,只缓缓饮茶。

    徐嘉?惊诧道:“姐姐是说陆贵妃干涉朝……”我忙拿帕子掩了她的口道,轻轻摇头。徐嘉?自知失言,便不再说下去,只是瞪圆了双眼看着我。

    史易珠长叹一声道:“原本入宫领个闲差,领教天家富贵,只为多见识些,谁知……”一时众人无语,都低头饮茶,只是那茶已经温吞吞的,也淡了。心念如潮,却如刚烧滚的水,汩汩的浇了上来。

    不一会儿众人都散了,只留我坐在榻上凝神思想。芳馨上来为我换了茶,见我发呆,便小心问道:“姑娘,有什么难处么?不妨说给奴婢听,或许奴婢可以解说一二。”

    我被吓了一跳,见她端着要换下的茶站在一旁,不由说道:“向来茶水上的事都是绿萼和红叶做的,怎么是姑姑?”

    芳馨道:“姑娘,这会儿已经亥初了,绿萼姑娘梳洗去了。”

    我沉吟道:“都这样晚了。”

    芳馨躬身道:“姑娘可要洗漱么?”

    我往里坐,拉着芳馨在榻沿上坐下,轻声问道:“姑姑知道尚太后曾为先帝检阅公文的事么?”

    芳馨凝思回想一会儿,说道:“是有这么回事,那大约是开宝四五年的事情。那时候先帝刚刚立后,太后早朝后常在书房伴驾,不是看公文便是议政,这是昭告过**的。只是才过一个月,太后便自请离了仪元殿,从此不再参政。自此之后,皇上早朝后便独自在书房中。直到当今圣上,都是如此。”

    我又问道:“先帝还有别的妃嫔曾经如尚太后一样议政么?”

    芳馨道:“再没有了。”

    我又道:“皇后与陆贵妃,姑姑说,皇上更喜欢谁呢?”

    芳馨恭声道:“皇上对皇后,虽说恩宠不多,但还十分敬重。若论喜欢,皇上大约更喜欢陆贵妃。陆贵妃一向谦逊有礼,又知书识墨。皇后的性子……有时对下面的人严厉些。”

    我又问道:“皇上既然多宠爱陆贵妃,为什么不立陆贵妃为皇后呢?难道陆贵妃也如周贵妃一般,有绝不能立为皇后的理由么?”

    芳馨道:“陆贵妃出身高贵,人又温柔敦厚,一向待下宽容

    。若当初皇上立贵妃为后,应无不妥。”

    我沉吟道:“皇后是武英候的女儿,武英候的父兄都曾是开国功臣;陆贵妃为皇上的老师陆谦大人的孙女儿……”再往下想,忽然脑中轰然如雷电滚过,身上一阵冷战,心头闪过一个令人惊惧的念头,冷汗如芒刺在身。芳馨见我发呆,忙替我擦去额头的汗珠,轻轻推我道:“姑娘这是怎么了?”

    我定定的望着她道:“姑姑,我心里有个疑问,却不能诉诸于口。”

    芳馨道:“姑娘……”我摆手道:“不要再说了。把茶端下去吧,我也不想饮了。”

    芳馨忙站起身来,躬身退出。我呆呆的走入寝殿,这一夜,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清晨起来,觉得天气闷热,便换上了一件青白色单衫,系了玉枢亲手为我缝制的隐翠香囊。红叶一边梳头一边说笑道:“奴婢昨日看到姑娘和三位大人在一起说话,都穿得好生素净。连史大人那样爱红的美人,都穿了白色的衣衫。难道是四位大人约好的么?”说着看着妆台上陈列的几只钗环,又问道:“姑娘今日戴什么好呢?”

    我随手拿了一只素银环给她:“还是戴这个吧。”

    红叶道:“姑娘换了吧。这个已经戴了好几天了。”

    我对她在镜中一笑道:“就戴这个。你没见昨日三位大人的样子么,若我妆扮华丽,恐怕人说闲话,宁可谨慎些好。”

    红叶只得接了银环,仍是说道:“姑娘侍奉皇后所生的二殿下,就是多妆扮些,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我拨弄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