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文坛艺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纵横文坛艺界-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水对于吴洋而言,这便是他的第二故乡。至于,作为一名音乐人为何不去京都发展,反而要留在江水这个在音乐上远不如京都的城市呢?

    很简单。

    京都如海,海纳百川,珍宝无数。除非本身是光芒数十丈的夜明珠,在加上一些运气,才能够为世人所知。而这样的机会,太少了。无数块金子在房中闪烁,没有人会具体关注那一块儿的光芒。无数的人才同在,其中一位平常人才,或者,比平常略高些的人才,最后也不过泯然众人矣。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便是吴洋的考虑。而且,在江水他也有些别的想法。江水,为江浙大市,为交通枢纽不说,也是江浙省内为数不多的文化大市。江水市,集人文,自然,交通,经济于一体的江浙重市。每年,无论是那位音乐人办音乐会,江水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站。而且,江水因为轩水的原因,水上交通更是发达,国外的一些音乐交流团体,也是经常来此的。若京都的音乐底蕴为十,那江水的氛围也会小于五。

    这便是除了鸡头凤尾考虑之外,吴洋在江水的更大原因,交流中出现火花,交流中发现路子,交流中出现人才。他吴洋若是被发现,或者自我发现了呢。步入歌坛,让别人为自己录音,这是吴洋心中的一个野望。人,不能只想着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天天向上,还要想着呛行,争取在别的行业中做出成绩来。向这个世界证明,在本职,我能做好,在别的方面,我也依然不差。毕竟,这世界,已经不仅仅是只做本职便够了的。

    所以,吴洋一直在努力着,帮别人录制的同时,也在学习着。也算耳濡目染,从一定角度上来说,也算是在偷师。

    ……

    ……

    成功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了很多东西的吴洋的身份,依然只是小有名气的录音师。距离他心中的想法,依然很遥远。虽然他看的见那端的岸,但咫尺就是天涯。

    还未曾跨过咫尺的吴洋先生,收起脑海中有些让自己感叹的思绪,叹了口气,集中起了目光,认真的想到回家后,要把昨晚的帝国好制作补看,至少得了解一些情况。

    “嗯,林峰……歌……眼泪?”虽然还在思考,但是不想未来的梦的吴洋先生的目光明显比刚刚更容易扑捉到东西。

    “林峰又怎么了?”吴洋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一楞道。

    顿了几秒钟,吴洋反应过来了。

    “林峰,帝国好制作,新歌。”他站了起来,嘴里吐出了三个词儿。而后,他向报亭迈开了步子。刚刚将目光从电脑上,挪移开的他很明显不想用手机。

    “老板,今天关于帝国好制作的报纸是那几份儿?”吴洋向报亭老板问道。便问,便用目光扫荡着眼前,试图从眼前一个个大标题中,判别出那一份儿的内容更详细。

    “林峰携手著名音乐人李光宗一首歌赚足了眼泪。”——江水小报

    “李光宗和漂洋过海来看。”——帝国音乐周刊

    “奇才林峰,另开音乐新路大获成功。”——文艺江水

    “音乐可以有很多条路,人人都可以歌唱,只要你有情。”——江南晨报

    “103决赛终场,已经惊才艳艳的林峰,能否维持?”——评论者

    ……

    “都很详细,不过也都有不同的观点。这份儿,这份儿……我看都不错。”已经解决完早餐的报亭老板,此刻的口齿不仅不含糊,而且很伶俐,很殷勤的向吴洋介绍着。看架势,听言语,好像是在告诉吴洋,你需要全买。

    “老板,我要这份儿,这份儿,这份儿,还有……”虽然很想看一看乐评,看看昨晚的事情,但是吴洋还是没有失去理智,买了四份儿凑成了一个关于钱币的正数之后,便住口了。

    “六块。”老板点了点头,报上了价格。

    吴洋点了点头,递上了一个十块的,找零后,回到了公交站。

    刚刚的位子已经被其他人坐了,吴洋也不在意,站在站牌前,翻开了手中报。还未曾散去的墨香迎面而来,让吴洋的脑海焕然一新。这墨香,让他想到了曾经的考场。那时的试卷也是最新印刷的啊。

    吴洋最先看的是《评论者》。

    《评论者》,顾名思义,便是评论者。《评论者》是总部在海天市的全国性评论刊物。时事,政治,音乐,饮食,电影等,只要人类世界存在的,他们都会评论。范围之广,堪比海洋。报纸,使他们每天,必发的刊物。对于报刊所报道的一些精彩评论集结而成的刊《评论者》,更是有很多人的欣赏。

    “用一首歌的开辟一条路,他是开拓者,所有的音乐人都应该感谢。辛寒。”

    看完题目,和作者名,吴洋自言自语道,“辛寒,著名音乐评论人,国内外,各大一流音乐月刊的总结评论员,他竟然用这样的话,来作为标题,林峰又干了什么?”

    滴滴…滴……

    收拾好内心的疑惑,正打算继续往下阅读的吴洋却听到了一阵声音,公交车来了。

    看了看手里的报刊,又看了看人们正在排队上车的队伍,吴洋果断的向一旁,伸手拦下了一辆的士。因为需要了解报道,所以需要位子,所以,吴洋选择了的士。

    “去xx。”

    向司机师傅报上地址之后,吴洋低下了头。知识,需要低头看。

    ……

    ……

    “从几个月之前的《青花瓷》,《朋友》等歌曲,到前几天的《改变明天》,林峰这位经常让人忽视他年纪的年轻音乐人,给乐坛的始终是一份儿诚意满满的答卷。每一首歌,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歌曲,写爱情,还是唱未来,所带给我们的除了其中的美妙和技巧之外,还有一份很淡很淡的感情。这样的感情,不仅仅是林峰,任何一首歌曲中都会有,毕竟,我们在赋予歌曲主题的时候,就必须要动感情。这样的行为,在如今,在很多的音乐人看来,都是一种例行公事的需要。感情就如同支架,我们需要它,但是我们也往往无视它。感情搭台,技巧唱戏。便是如今音乐人的主流。”

    “而林峰在其中蕴含的感情,则不同于一些音乐人所搭架起的支架。有很多歌曲,我们所注意的,也是歌曲让我们所注意的,便是他的旋律、技巧之类的东西。其中的感情韵味,都是空。而林峰的歌曲则不然,不能说他所做的每一首歌曲,都是让我们震撼落泪的歌曲,但是他的每一首歌曲其中所蕴含的感情,都不是人们所能够忽视。浅一些如《青花瓷》,厚重些的如《朋友》,我们一直在为之感动,甚至于落泪。”

    “昨天晚上的帝国好制作决赛首场,需要再度展示一首作品的林峰,给了在场所有人,以及不在场的很多人一个无与伦比的震撼。他选择了李光宗先生做为他决赛上的搭档,而后,在很多很多双眼睛的关注下,他和李光宗一起触动了所有人的的心灵。作为一名音乐评论员,我的责任是给作品挑毛病。有句话叫做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我们评论员在工作时的座右铭一般也是这个。将毛病挑出来,这样的工作,我们的已经做了很多很多遍。甚至于都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本能,但是,在林先生和李先生携手的这一首歌曲的出来的时候,我却没有挑出任何的毛病来。”

    “不是因为这首歌是十全十美,也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挑刺儿,而是我已经没有办法来进行挑刺儿了。我是怎么了?在歌曲结束林峰先生的言语中,我寻找到了答案,原来我的心被这首歌触动了。”

    “谁人没有一场远离,谁人会没有心动,谁人不曾为了爱情忐忑,谁人不曾想过抛舍下一切,只为跨越那一篇海洋。答案是否定的,你我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曾经。没有的,是因为你的还在将来。”

    “随着走过的,路过的,听过的,越来越对,现如今,让我听的歌曲越来越多,再听一次的却越来越少。林先生的这首作品,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在我们耳边响起。但它带给我的感动是如此遥远,但有显得格外的亲近,而这样的感动,很久都没有有过了。歌曲,歌声击中了心坎,也破碎了我们心中厚厚的屏障,掀起了我们的过往。让我忍不住的不停的单曲循环着这首《漂洋过海来看你》。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里,我们彼此曾经一起走过。我们有过相约的期盼,却不曾有过去履行地勇气。是的,我们有过念头,却不曾有过勇气。最后念头,便化作了落泪的感叹。”

    “在这里,我不是想要对《漂洋过海来看你》唱多少句的赞歌,它的魅力就在那里,让你单曲循环,让你落泪。不因为我的一言,而收起伤悲。当然,最主要的,我想已经有很多很多的同行,已经将这首歌曲赞美的让我无地自容了。”

    “我想谈谈林峰,主要是想说说我在标题上,所提出的内容。开拓者这个称号,放在林峰身上,我认为是一点儿都不为过的。这是我的认知。用一首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而且还是有意识的,对于这样的人,一个开拓者的名号,不是他太过骄傲,而是我们太过于吝啬。”

    “正如林峰先生所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音乐本来也没有路,如今的道路只不过是我们走的多了,才形成的。”

    ……

    ……

    。。。

428。第428章 师傅,麻烦你调头(下)() 
“我们走出了一条路,这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小说阅。。】”

    “只是,在我们为自己找寻到了一条路的同时,也为我们自己造出了一个巨大的牢笼。当我们脚下有了路,我们便不愿意走在路旁的泥土之中了。固步自封,我们其实已经悄悄地在做了。虽然我们从未曾承认。”

    “我刚刚为什么说,至少从形式上是这样。便是这样个意思。因为我们在这条路上学会了变化重复。我把变换放在了重复前面,不是我写错了,我只是在阐述一个事实。”

    “世界上没有穷极的东西,却可以,有极限的东西。现如今音乐路上的技巧,便是一种极限。现阶段,我们这些音乐人所能够达到的极限。面对极限,我们会有两个选择,第一,打破极限,第二,在极限之下,竭力的变幻。第二种便是我所说的变化重复,当今的很多很多音乐人,都一直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因为,除了这般,他们不知道路在何方。只能够,在已有的节奏上变幻些音符。”

    “关于这点,我想有很多的音乐人都看了个清楚。但是,没有人理会,因为,除了眼前,我们没有了别的道路。”

    “而如今不同了,一首《漂洋过海来看你》,在帝国好制作这个无比巨大的原创舞台上响起,它所预示的绝对不仅仅是经历过爱情的人心中的曾经,我认为,还有一片新的天地。”

    “技巧的路,是我们近几十年的音乐人,所探寻摸索的路,也是当前的路。而林峰昨晚所述,在无垠的音乐世界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用情唱歌这一条路,我想在听过《漂洋过海来看你》之后,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不通之路。”

    “听用情歌唱的歌曲,我们所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钱币,还有眼泪。”

    “一生和你相依的期盼,我想所有被触动,所有愿意听的人,没有不哭泣的。我想,所有哭泣的听者,不是为了这歌,而是为了这歌中的自己。或许对于这首歌曲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你不会刻意想起,但你却永远不曾忘记。当你再次与你的过往重逢的时候,那旋律将你心中的苦与乐,又重新来过。”

    “只是很遗憾这样的歌曲,只有一首。”

    “时光短暂,短暂的我们都没有时间回忆过往。时间是飞速前进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它的步伐,但是我认为,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飞速前进的步伐可以有微微一瞬间的停下。当我们心中有情绽放的时候。从我自身的行业认知出发,所有的音乐人都是感性的人。音乐毕竟,在讲究技巧之类的东西,也避免不了情感的影响。”

    “对于此,我是非常赞同林峰先生的意见的,每一个音乐人都可以是一位用情歌唱的人。只要音乐人在做音乐的时候,调整一番情感和技巧的比例,一切就都会改变。诚然,有意识的改变,定然不会高过,用人生真情的诉说。”

    “但是我认为,在林先生开拓出一条通往别的方向的路子的时候,不管是多些,还是少些,以我们的努力做出些改变,这条路会变得同如今我们的走的这条道路还要宽敞几分。我们乐坛也会再次绽放出新一层次的活力。而且这活力,甚至于接近永恒,伴随着人一直长存。。83kxs。因为,它不来源于想象,而是来源于生活。”

    “作为一名开拓者,林先生在诉说理论的同时,也举出了例子。珠玉在前,前途光明,希望大家迈开步子。”

    “用人生,用情感歌唱,我期待,更多让人流泪的歌曲。”

    “感谢李光宗先生,感谢林峰。”

    ……

    音乐评论人辛寒的这一篇文字,与其说是一篇评论,倒不如说是一种随想,让抱着极大地热情的阅读完毕,想要知道林峰又开拓了什么的吴洋很是无语,标题如此的震撼,为何却不是一篇关于音乐的学术评论文呢?

    无语完毕,吴洋也并没什么过激的行为,比如说立即掏出手机,去评论者的官方网站评论人论坛,发表自己内心的不满。而是将目光扫向了手中报纸的下一篇文章,是那份以‘103’靠头的应该是属于猜测性质的文章报道。

    ……

    “猜测的报道最让人讨厌了,连一点儿期待感都没有。可是,你这样的只报道林峰说不造势的报道,猜测了半天,连个屁都没打出来的报刊,更让人讨厌,奶奶的,浪费我的期待。”

    将‘103’号,报刊看完,吴洋将一种被耍了感情在自己的自言自语中表达着。这次,他是真准备找个时间,去这家报的官方网站,来个匿名投诉。这样属实不做假,但也不作为的报道,太可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