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点上提出质疑,说明谢清阳对《永乐大典》还是非常了解的。后世抄写的《永乐大典》虽然也很难精致,但余老手中的这一本,显然达不到记载中所提到的要求。
“我还要再看看……”余宣并没有反驳谢清阳的话,因为这也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
余宣知道,《永乐大典》的书衣都是用多层宣纸硬裱出来的,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包背装”,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采用的方式。
但是这一册《永乐大典》的书衣要显得更加的厚,而且书衣的色泽也和记载中的《永乐大典》略有不同。这也是之前很多人扫了一眼就没有再继续关注的原因。
“明白了,我明白了……”拿着那本《永乐大典》看了好一会,余宣忽然眼睛一亮。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
“余老,您明白什么了?”
“莫非是找到破绽了?”
“我看这本就是后世的手抄本,余老怕是看走眼了……”
听到余宣的喊声,场内各人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这会是永乐版的《永乐大典》,或许在他们内心深处,是不愿意被满军捡到如此之大的一个漏吧。
“这本绝对是真迹,而且极有可能是永乐版的珍本……”
余宣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了一下,开口说道:“我可以断定。这个封页书衣之所以不对,那是因为它是后世之人在原来书衣的基础上。又给裱糊了一层,也就是咱们经常说到的画中画……”
余宣所说的画中画。在古玩收藏中多有提及,以前的一些大收藏家在战乱的年代为了保存自己收藏的画作,往往会将一些名画重新裱糊,然后在表面再绘制出一幅画来,由此来掩饰真迹。
而余宣手中的这本《永乐大典》也是如此,改头换面的书页,让很多人一看之下,就没有了继续鉴定下去的心思,由此也将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余老,能将裱糊的那一层去掉吗?”人群里有人喊道:“也让我们见识一下《永乐大典》的正本真迹吧!”
在场的这些人,大多都是金陵本土的古玩商和收藏家,由于《永乐大典》最早的编撰就是在金陵,所以他们对于这部历史上的巨著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情,那就是身为金陵人的骄傲。
“能肯定是能,不过现在手头没有工具,再说这也不是我的东西,你们要去问问小满……”
余宣的眼睛看向满军,开口说道:“如果小满同意的话,那么我会想办法去掉这最外面的一层裱糊,让这本《永乐大典》重见天日的……”
余宣说话的时候,也是有几分激动,毕竟《永乐大典》的永乐年版本,可是从来都没有在世间出现过,如果能考证出这本《永乐大典》的确是那一版的话,在国内文物考古界,绝对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发现。
“小满,你意思怎么样?”余宣见到满军站在那里不说话,还以为他不乐意呢,要是满军不同意,那余宣肯定是不能对这本《永乐大典》做些什么。
“满哥,余老和你说话呢……”方逸用胳膊肘碰了下满军。
“啊?余老,您说什么?”神游天外的满军打了个激灵,眼睛看向了余宣。
“我说你需不需要我把这本《永乐大典》的封面表层去掉?”余宣又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的话。
“这个……”满军闻言有些犹豫,想了十几秒钟后才开口说道:“余老,那……那不会对原本有损伤吧?”
如果是之前认为的后世手抄本,那别说给它动手术了,就算是送给余宣,满军也不会眨巴一下眼睛的,但现在余宣已经鉴定出它是明朝版本的《永乐大典》,而且极有可能是第一部的版本,满军不能不多琢磨一下了。
……
ps:求月票,求订阅啊,不在起点看书的朋友,最起码订阅下第一章嘛。(。)
第一百零七章 借据()
“不会,我会去找一位老友帮忙,他不但是国内有名的鉴定专家,而且对这些古籍善本的修复也是极为擅长的,有他出手,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这本《永乐大典》的原貌……”
余宣话中透露出了强烈的自信,事实上他很担心满军不愿意将这本《永乐大典》交出来,而是自己拿着去修复,那样的话才真正有可能对其造成损坏的。
“余老,不知道您说的这位专家是谁啊?”事关自个儿的东西,满军自然是要问清楚了。
“小满,不是我不告诉你,是我还没有找那人,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出手呢,所以现在我没法说……”
余宣闻言犹豫了一下,虽然他很有把握说服那位老朋友,但是他做人一向严谨,在事情没谈好之前,还是不愿意将话说的太满。
“小满,你不用担心,修复工作就是在金陵,不会去别的地方的……”
见到满军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余宣连忙给他吃了个定心丸,说道:“只要小满你同意,等这本《永乐大典》修复完毕之后,我亲自给它出具鉴定证书,这样总行了吧?”
余宣虽然不排斥旁人掌眼鉴定古玩,但经他手开出的鉴定证书却是并不多见,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不管是什么古玩,有了余宣的鉴定证书,古玩本身的价值都会高出许多的。
“有了余老的鉴定证书,这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没错,老满运气真好,捡了这么大的个漏,余老居然还愿意给他出鉴定证书……”
“要怪就怪自己没眼力介吧,东西放在那里谁都看见了。可是都没出手买啊……”
“老谢不是出手了吗?怎么不坚持下去呢?话说论财力老满可是拼不过你的……”
余宣的话让原本很安静的餐厅,又变得人声鼎沸了,在羡慕满军的好运气之余。很多人都将话语带到了谢清阳身上,这让站在那里的谢清阳的一张脸是红了变白。白完之后却是一脸的铁青。
“余老,不知道这本《永乐大典》修复之后,我们还能不能看到?”
谢清阳脸色变幻了好几次之后,忽然开口说道:“《永乐大典》的正本那可是咱们民族的瑰宝,也算是文物了吧?它对历史考古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应该归国家所有,老满你不能太自私了,应该把它上交给国家……”
谢清阳现在整个就是一搅屎棍。就算他得不到这本《永乐大典》,也想让满军鸡飞蛋打,他比谁都明白,要是让满军一分钱不赚的将《永乐大典》交出去,那可是比用刀子割他的肉还疼。
“妈的,老谢真不是东西啊,这心眼坏到家了……”
“是啊,别人捡漏得来的东西,竟然让上交国家?”
“我们是商人,做的是生意。真金白银买来的物件,凭什么白白交出去啊?”
让谢清阳没想到的是,他的这番话。却是引起了公愤,虽然没人站出来指责他,但底下小声的议论已然是传入到了他的耳朵里,这让谢清阳忽然明白过来了。
古玩和文物,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在古玩交易中,有很多一部分物件的界定都很模糊,几乎在场的所有古玩商都倒卖过能归类到文物范畴内的古玩。
按照谢清阳的意思,花钱捡漏买到了文物。就要上交给国家,恐怕在场没有一个人会如此做的。所以他的话也是让所有人都心生反感,均是在心里大骂起了谢清阳。
“小谢。你的话我只能同意一半……”
听到谢清阳的话,余宣微微皱了下眉头,开口说道:“这本《永乐大典》的确是国家的瑰宝,对于科考部门也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但要说上交国家,这个要完全凭物主自愿的……”
满军愿意将这本《永乐大典》交给自己修复,谢清阳对他自然是好感大增,在谢清阳明显针对满军的情况下,他并不介意帮满军说几句话。
“余老,按照规定,这样的文物应该可是强行收回的吧?”谢清阳不依不饶的说道。
“这个可是回流的东西,只要手续齐全,国家是不能收回的……”谢清阳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
按照国家规定,出土文物是需要上交国家的,但从内页的品相上来看,这本《永乐大典》肯定是传承下来的,和出土文物挨不上哪怕半点边。
另外一点就是,这本《永乐大典》是国外回流的文物,在进行拍卖的时候,典藏公司就将所有回流文物的进关单据都附在一起,交给了拍卖所得人。
所以满军的这件东西即使再珍贵,国家也不会强行收回的,否则以后就没有私人再愿意去国外回购当年流失出去的珍贵文物了,因为这样做会凉了所有爱国人士的心的。
“妈的,算你小子走了狗屎运……”听到余宣的这番话,谢清阳再也说不出什么了,只能在心里恨恨的骂上了一句。
不过谢清阳不知道的是,今儿他的表现被那么多行内的人看在眼里,很快就传遍了金陵的整个古玩圈子,就连他的一些老顾客都有些不耻,这也让谢清阳流失了不少的老客户。
“小满,东西我先拿着了,我给你写个借据吧……”余宣解释完之后就没再搭理谢清阳,而是看向了满军,拿了别人的东西,自然是要留下借据的。
“余老,不用借据,我还能信不过您的为人吗?”满军大大咧咧的摆了摆手,既然决定将东西交给余老修复了,就没必要那么小家子嘛。
“这可不行,咱们还是按规矩来吧……”余宣摇了摇头,找餐厅的服务员要来了纸笔,在上面写道:“今收到满军《永乐大典》永乐年正本真迹一册,特立此据……”
“啊?余老竟然敢这么写?看来这本《永乐大典》一定是真的了……”
看到借据上的字样,场内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余宣写的可是正本真迹,也就是说,如果余宣将这本《永乐大典》遗失掉或者是他鉴定失误,那么余宣是要按照真迹的价格来做出赔偿的。
这张借据也让所有人都打消了心中的疑虑,要是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余宣怎么可能会在借据上写出如此笃定的言词呢。
……
ps:第二更,后面还有一章,继续求月票啊!(。)
第一百零八章 无价()
“余老,这……不用这么写吧?”
满军看到那张借据的时候也是被吓了一跳,其实就是到现在他心里还是有些晕乎乎的,并没有完全相信他拍到的那本《永乐大典》真是永乐年间的版本。
“小满,这东西就是拿在我手里,那也是沉甸甸的啊……”
余宣摇了摇头,开玩笑似的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东西是我拿走了,这字据是必须要立下来的,你收好,到时候没了字据,东西我可不还了啊……”
余宣虽然做了几十年的古玩鉴定,但像《永乐大典》这般类似孤品一样的古籍善本,还真是第一次得见,他不知道这册《永乐大典》是如何流落到国外的,想必里面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所以在认出这册《永乐大典》为真迹之后,就算是余宣都心动了一下,想将其留在身边慢慢鉴赏研究,他还真有点怕自个儿经受不住诱惑呢。
“余老,看您说的,我哪里能不相信您呢……”
满军笑着打着哈哈,不过却是手脚麻利的将字据给折好放进了自己的钱包里,然后钱包也没放回到手提包里,而是小心的放在了自己的贴身口袋之中。
“对了,余老,我想问一下,这本《永乐大典》要是上拍的话,大概能值多少钱呢?”收好字据之后,满军开口问道,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商人,自然想弄明白这个物件的市场价值。
“无价!”余宣干脆的给出了两个字。
“无价?”满军闻言愣了一下,心里不禁有些着急,他可没有将这玩意收藏起来的打算,只要价格合适,满军是愿意出手的。
“嗯。这本《永乐大典》的价值真是不太好估量啊……”
余宣点了点头,说道:“要考证一个古玩的价值,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首先,这本《永乐大典》。极有可能是永乐年间版本在这世上仅存的一本,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孤本,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你们都知道,从这一点上,这本《永乐大典》的价值就变得极高了……
第二点是因为作为古代最完善的一部综合学科的图书,永乐年版的《永乐大典》,对于当时的社会形态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这是很多文物都无法做到的……
至于考量其价值的第三点。那就是这本《永乐大典》,极有可能是沈度所书写的,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综合这几方面的因素,我很难给它定出价格来,你要是非要我给出个价,我只能说最少是在百万元以上的……”
“百万元以上?”
“老满发了,这下子真是捡了个大漏啊”
“是啊,四万块钱买的东西,转眼就是几十倍呀……”
余宣话声刚落。周围一下子变得沸腾了起来,古玩行捡漏的事情他们时有听闻,很多人也曾经亲身遇到过。但如此悬殊的价格差异,在圈子里却是极为少见的。
站在旁边的谢清阳,眼睛里更是差点冒出火来了,当初自个儿还在嘲笑满军呢,没成想这才多大会功夫,满军就在自己脸上狠狠的扇了一记是十分响亮的耳光。
“好了,小满,咱们留个电话,等修复完毕之后。你过来取书吧……”余宣这会急着去找老朋友商议,将那本《永乐大典》放好之后。就出言向满军告辞了。
“余老,我有个请求。不知道行不行?”看到余宣要走,满军连忙说道:“我想去看一下修复封页的过程,不知道方不方便?”
满军心里清楚,余老所找的人,肯定也是圈子里有名的人物,自己趁着这功夫结识一下,也能多一条人脉不是。
“这个?”余宣闻言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这样吧,我先和老朋友商议一下,如果他同意的话,我再打电话通知你,好吗?”
余宣知道自己那位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