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妹妹亦是一执拗人物,放下书,就对表妹皱皱鼻子。
看得许鼎也是一笑。至少从表面上来说,张瑞秋更像妹妹,而陈蝈儿则更像表姐。
“宝物?什么宝物?”
这时,小郑也忍不住插了一嘴。
“他们家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知埋哪了,正找着呢。”
胖子随口代回答一句。小郑也就不多问了。
“至于范少增的事,家里长辈已直接跟湾湾的范氏联系,估计有的好扯皮一阵。不过现在人在咱们手里,范家少不得要出血了。”顿了顿,陈蝈儿又道:“还有,下个月张家就会有人直飞徽地,正式拜访郑哥,一来是表示感谢,二来会就下一步的具体合作事项展开先期讨论。”
“呦,效率很高啊。”
听到这,胖子不禁赞叹一声。
小郑听了也是喜上眉梢。而且张家若正式来人,至少也需要自己的父辈出面接洽才不算失礼。
接下来,几人又随意漫聊着。
渐渐的,夕阳西下,自厨房方向,也悄然有萦鼻香气传出。
章三二 开席()
“好香啊!”
两天都没吃过正餐,刚才也只是塞了点薯饼和热牛奶先缓和下肠胃,现在一闻到正宗的食物香气,张瑞秋立即坐不住了。
“客人请上桌,马上就可开席了。”
这时,一个中年厨娘从里面的大厨房走出,向许鼎几人道。
“这就是大师傅?”
胖子看了眼厨娘,又看向小郑。
“当然不是。”
小郑立即摇头。
“哼!”
同时,不知为何陈蝈儿却轻哼声站起来,拉着张妹妹先一步走向餐厅。
一边走,一边还自言自语似的:“倒要看看能有什么好手艺”
“她是怎么了?”
有所不解,胖子又问向小郑。
“没事,同性相斥罢了。”
小郑只是笑笑,也陪着许鼎往餐厅行去。
与“紫青殿”的奢华风格一致,餐厅同样被装修得金碧辉煌、充满贵气。
尤其是摆在中间的那张宽一米、长三米的暗赭色木桌,全是一水的海南黄花梨打造。特别是那块全无瑕疵的长方形桌面,据说竟是由整块树芯雕琢而成。所以仅这张木桌,按照现在的市价就接近千万。因此一般客户就算租了“紫青殿”,也很少敢真在此桌上用餐的。
不过今天为招待许鼎,小郑也算豁出去了。
才在黄花梨桌旁坐定,也不需吩咐上菜,中年厨娘就自动端出四碗粥来,放在每人面前。
但见那粥碗小小,不过一拳,却是由白玉雕成。玉质不说无瑕,也可算中上品。显然这并非厨房中本来就有的,而是大师傅自带的餐具。
仅此一斑,可见这桌席面的讲究和精致,连盛食的器皿也不得苟且。
捧起小小玉碗,入手感觉微烫。尚不用品,已有异香扑鼻。再看碗中的粥汤也是与众不同。不但粥粒细细长长、仿佛短针,其色泽更带出一种淡淡的碧色,好像绿水清波。
用随碗的银勺舀上些许,轻吹去热气,徐送入口。立觉一片温润如水漾开,携难以言述的清香和暖意,在齿舌间卷起一行无形波浪。可还待细品,那细润滋味却已不由自主地滑入喉间,不可再得。于是乎,手中的银勺就不自觉地再深入碗中,“狠狠”舀上一勺
哪怕是一贯最重礼仪、用餐起来亦讲究有礼有节的张瑞秋,此刻面对这碗小小的碧粥,也显出了些许饕餮之色,几乎手不停勺。更勿论一旁的陈蝈儿和同样初尝此味的小郑了。
反倒是许鼎,却一反常态地没有立即开动。
只见其先要来一杯清水,反复漱口后,才拿起银勺,开始不急不缓地品粥。且喝上一口,就要回味片刻,好像品着醇香美酒。
如此,直到张妹妹都“舔干净”了玉碗,胖子还在那悠悠吃着,好不悠闲畅然。
“这到底是什么粥呢?会这么好喝?”
眼看许鼎还在吃着,其余三人不由仍有些馋,但当要求再上一份时却被告知没有了。陈蝈儿不禁又冷了脸,不过张妹妹更多的还是惋惜和好奇。
“这是碧粳粥。”
终于,胖子也将粥品喝尽,又漱了漱口,随口解释道。
“碧粳粥?”
另三人显然都未听闻过这样的粥食,齐看向许鼎。
“就是用玉田碧粳米熬制的小粥,入口清香、色泽碧绿,最是养人养胃。”胖子放下水杯,又道:“在清代,这玉田县出产的碧粳米都是进贡清帝的贡品,寻常民间根本不得一见。等到了当代,碧粳米不但出产愈少,知晓此物的人也真不多了。却没想到今天能尝到这一碗。呵呵,今晚的这桌席面果然不同凡响。”
说着,许鼎又向小郑点点头,示意夸赞。
“原来是这样。”
听完解说,三人才恍悟过来,直叹长了见识。
不过陈蝈儿仍嫌弃碧粳粥上得太少,大师傅有小气之嫌。
对于这般的评语,胖子等也就一笑置之。
吃罢暖粥,再片刻,新的菜肴就从厨房中送出。不过再不是一人一份,而是按照华夏流行的合餐制,一盆一盆地如流水送上餐桌。
但见这些菜品有荤有素、有凉有热,却无一不是精巧夺目、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甚至不必尝,只见白瓷细碟中那或红或绿的精致摆盘,就已让人赏心悦目、食指大动。
“哦?竟是这些”
而看着面前的小碗大碟,胖子却未立即动箸,反而手指轻巧桌面,赞叹一声。
“鼎哥,有什么问题吗?”
见许鼎表情有异,小郑立即问道。
“没问题,只是有些惊讶罢了。”胖子摇摇头,随即环视一周,反问三人:“你们可知道这些是什么菜?”
“什么菜?”
看看胖子,再看看桌上的菜品,无论张陈姐妹还是小郑都茫然地摇摇头。
“呵呵,你们先看这屉包子。”
“包子?”
顺着许鼎手指,一只小小竹屉以及屉内的四只雪白小包子即印入眼帘。
“这包子看来好像普通,但其包子皮却并非面粉制作,而是用豆腐衣折成的。其内包裹有金针、木耳、香菇、青菜等素馅,一齐隔水旺火蒸了,把这些素食与豆腐皮的美味一同蒸出又紧紧锁住,滋味很是不凡。”
一边说着,许鼎已提筷夹起一只小包子,囫囵送入口中。
又轻轻一咬,虽被烫得眼鼻一皱,但同时亦显出极满足的饕餮表情。
其余三人见了,立即也各自开动,甚至小郑心急下直接用手抓了。
待分别咬上一口,就觉有山珍浓汤一下自豆腐衣中渗出,又混合了浓浓豆香味,直挑…逗地全体味蕾都不禁颤抖摇摆起来。
“好吃!真好吃!”
包子皮软糯到入口即化、纯素馅鲜美胜过鱼羊海鲜,从没尝过如此味美的包子,小郑等人直赞叹地手舞足蹈。
“再试试这道。”
待三人把豆腐皮包子吃尽,许鼎又指向一冷盘。
只见碟中整整齐齐码着一排肥厚的鸟身,看似麻雀、又要大上倍许,肉质看似不起眼的暗黄,却有浓浓的糟香味扑鼻而来。
章三三 红楼()
“许大哥,这是麻雀肉吗?”
陈蝈儿出身湾湾,亦是美食之乡,不由猜测道。
“不是。”胖子摇摇头,伸筷夹起其中一片,左右一晃,道:“这是糟鹌鹑。”
“鹌鹑!?”
张瑞秋似乎从未想过看似可爱的鹌鹑还能做菜,不由惊讶万分,同时目光中又有几分不忍。
“在华夏,鹌鹑自古就是食补佳品,主:补脾益气,健筋骨,利水除湿。而且按照西医的观点,鹌鹑肉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比例却较低,是很好的健康食品。”
胖子又一笑,将筷上的半片鹌鹑肉放到张妹妹碗中。
后者连忙点头称谢,又迟滞了一下,才鼓起勇气夹起小小咬上一口。
“嗯”
当即,一股咸鲜和奇香在张瑞秋口中满溢开来,好像带着摧枯拉朽之意,一下将食者的口舌给彻底淹没了。
同时,陈蝈儿与小郑也分别取下一片糟鹌鹑品尝,亦觉鲜美异常,比平日吃到的鸡鸭鹅等要好吃无数倍。
接下来,许鼎继续如向导般,一边讲述着桌上一道道菜品的背景故事,一边引领三人品尝。直使张陈姐妹与小郑吃得眉开眼笑,又增长颇多见闻,可说是身心两益。
如此一圈品评下来,小郑还算意犹未尽,但食量较小的张瑞秋和陈蝈儿却已饱了九分。
“鼎哥,这桌席面到底什么来头,你也给我们讲讲吧。”
为各人续上一杯茶水,小郑又请教道。
“你请的饭,自己还不知道?”
胖子反看了小郑一眼,道。
“嘿,鼎哥别笑话。我只听说这位大师傅手艺厉害又很是难请,才托了关系给请来的。”
小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起。
“这是一席‘红楼菜’。”
再不卖关子,许鼎笑着道。
“红楼菜?”
周围三人都是一愣。
“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都听说过吧?”胖子指指桌面,解释道:“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高鹗续后四十回。而今天吃到的这些菜肴,出处就是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曾描述过的贾府菜品。不论豆腐皮包子、糟鹌鹑,还是茄鲞和松瓤鹅油卷,都是书中出场过的珍馐。”
“原来如此。”
听到这里,三人才各自恍然。
撇开不喜念书的小郑,不管张瑞秋还是陈蝈儿都通读过红楼梦,也为其中的“宝黛情”深深感动。但至于书中描绘的其他种种场景细节,两人却都没有多留意,往往一眼带过。
但现在,就是出自红楼梦的细微食物描写,当真正重现在现实中,却是如此精巧多端、美味异常,直显出另一种别样魅力,让人一尝难忘。
“这红楼菜,我也只吃过一回,却是一个老厨子做的,如今人已经不在了。今天小郑请来的大师傅能再做出这样一道席面,当真是不容易了。”
又夹起一块糟鹌鹑放进嘴里,胖子一边嚼着,一边摇头感叹。
“只要鼎哥和两位大小姐吃得满意,就算我尽到地主之谊了。”
因为也未上酒,小郑就举起茶杯,以水代酒向三人敬道。
张陈两姐妹亦赶紧举杯回敬,感谢主人的盛情招待。
就在这时,中年厨娘又从厨房中走出。
这次端来的却是满满一盆的蒸螃蟹,当真是热气腾腾、蟹香滚滚。
另还有花雕两瓶。
“哈哈,秋风起、蟹脚痒,正馋着这东西呢!”一见“红壳将军”出场,许鼎立即鼓掌而笑,仿佛十分喜好此物,当即急急抓起一只,又是一喜:“哈,竟是太湖蟹!”
“太湖蟹?鼎哥能看得出来?”
殷勤地先给两姐妹各送上一只,小郑才拿过一只螃蟹放在自己碟中,左右细看,却发现看不出任何门道。
“太湖蟹?我在湾湾时,却只听说过阳澄湖的大闸蟹。”
与此同时,陈蝈儿也疑惑道。
“呵呵,阳澄湖的大闸蟹的确有名,味道也好。但可惜僧多粥少,巴掌大的湖面一年才能有几斤产出?扣除上贡帝都和直销海外的,能上市面售卖的真正阳澄湖蟹可说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不过是其他地方的螃蟹在阳澄湖中‘洗过几天澡’,就自傍身价罢了。”
一边随口说着,胖子已检查过鼓胀的蟹肚,扯去尾脐,掰开甲壳。
立即,一股浓郁的蟹黄香气流转室内。
哪怕没有亲尝,只是闻得气味,桌旁诸人已馋得涎水四溢。
赶忙,张陈姐妹和小郑也纷纷动手拆蟹。
“至于太湖蟹嘛,虽不像阳澄湖那般声名在外,却是江南地区老饕食客的心头好。尤其是太湖蟹个大、肉甜、脂香,往往一只下来就能让人过足了隐,实是大赞。”
说着,许鼎已清理过蟹盖,又拿过一旁混合了姜末的镇江醋,满满舀了一勺到盖中。接着用筷子重重一搅,把醋汁和橙黄油亮的蟹黄彻底调匀。最后张开大嘴,“呼噜噜”全部倾倒入口。
“啊!”
当奇鲜的蟹黄、酸中带甜的醋汁、以及微辛的姜末同时在口中“爆炸”开来,一瞬间,胖子便仿佛进入了天堂。
“好吃。”
“真是鲜哪!”
“太湖蟹果然赞!”
另一边,张陈姐妹和小郑也个个吃得眉开眼笑、鲜得眉毛直掉。
待又剥掉一只大蟹钳,捻出一大块雪白的蟹肉粘醋汁吃了,张妹妹不禁心情大畅,忽记起曾在红楼梦中读到的一段诗词,便信口念出: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呵呵,不错啊,宝玉的螃蟹诗。现在已难得有女孩子还能背诵了。”
胖子闷了口微温黄酒,大赞道。
“很难得吗?我也会呢。”
这时,陈蝈儿也不甘寂寞: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涏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哈哈,换成宝钗的了,你也厉害。”
才听吟罢,胖子又向陈蝈儿举了举拇指。
后者亦小小得意地举杯敬向许鼎,两人一齐饮胜。
“好,那我把第三首螃蟹诗也补齐!”
似乎被张陈姐妹吊起了兴头,也是吃酒品蟹的高兴,胖子亦张口诵道: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且才诵完,许鼎又意味深长地长叹一声,道一句:“都说‘诗由心生’,黛玉实有英雄气!”
“哼!倒有些见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