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我并不在意。”
剧毒发作,萧氏全身都在颤抖,“不,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知道很多事的,很多事,只要你救我,我会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的。”
“你如果知道那么多的事,为何杨广会死,大隋落得今日的下场?你知道,也仅仅是知道而已,你无能改变任何事,那么你知道又跟不知道有什么两样呢。”
颜元看着萧氏气绝而亡,那张美丽的脸庞由一开始的不放弃到后来的绝望,萧氏死不瞑目……
“找个地方把人埋了。”颜元确定萧氏死绝了,下令侍女埋人去,侍女应声拖着萧氏出去,颜元拿着那属于李渊的玉佩,心跌落谷底,更觉得恶心。
“王爷,幽州罗艺率军归顺,为窦建德所困,皇上命王爷与秦王前往解幽州之困。”侍女前来禀告朝上下达的最新命令,颜元道:“准备一下,我们这就赶往幽州。”
颜元赶到唐军扎营之地,李世民已经到了,但见秦琼与程咬金,徐茂公等,徐茂公一眼就看出了颜元的心情不好,“王爷!”
点了点头,颜元与李世民见礼,李世民道:“窦建德围困幽州,父皇让我们合力既要解幽州之围,更盼能趁机大败窦建德部,元儿有什么想法?”
“先取雁门关,夺下雁门关后,窦建德自西再无可守之城,以雁门关为突破口,长驱直入,必可取窦建德的项上人头。”颜元道破她的打算,李世民道:“我亦有此意。”
“可雁门关易守难攻。”秦琼提醒地说了。颜元道:“我领三百人夜袭,二哥领兵在外待着,城门一开,即带兵而入。”
“三,三百人!!”对于颜元的大口气,程咬金差点把舌头给咬了。
“雁门关易守难攻,窦建德手下的兵马已前面围困幽州,余下的兵马又用在乐寿,雁门关的兵马不足一万,三百人若破不了他这一万人马,要兵何用。”颜元说得轻描淡写,程咬金缩了缩脑袋不敢吭声。
“请与王爷同往。”徐茂公与秦琼异口同声,程咬金反应过来道:“我也去。”
“两位将军准备,程将军就别去了,你的速度跟不上只有帮倒忙的份儿。”颜元明晃晃地嫌弃程咬金,程咬金挺着胸脯道:“我不信!”
颜元凉凉地看了他一眼,“不信那你就跟着看看。”
程咬金一听能带上他了,怎么都是开心的。颜元与李世民又商量了其他的一些细节,到夜里颜元率领一群黑衣男女兵一站,似与黑夜融为了一体,乍一看过去几乎要忽略那是一群人!
颜元做了一个手势,三百人齐动,稍无声息地移动着,李世民与其他将军看着这一幕,面面相觑,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就是李世民也知道自家妹子兵练得不错,但这不错在看到实际的情况之后,李世民也得认一句,那岂止是不错啊。
三百人无声无息地靠近那高高的城墙,接二连三地攀爬上了城墙,又一个个无声无息地将那守城的将士杀了。
完事后以火把朝下传递消息,城门一开,大军蜂涌而至,杀声一片,等城中的人反应过来,雁门关已经被唐军攻下,又迅速调整兵马,快速往关内移去。
唐军所至,所向披靡,窦建城的兵马皆在幽州,其他各郡均无重兵把守,颜元与李世民合力,一个往前攻打,一个善后将那各世家的兵马收缴,并与民约定,“第一放粮,你们吃饱喝足了就要好好听话。第二兵马上交,不交的可以,捉了!第三,广开科举。天下动荡,百废待兴,更缺为人务实的官员,有本事,有能力的青年们都来考试吧,考好了就能当官了。”
如是三条,凡颜元领军所至皆如此作为,其所属官都不必她开口,但攻下一城,便将所有的告示张贴出来,该干嘛的干嘛,很是自觉。
李世民的属官也都是有本事的,但见颜元的属官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颇是惊奇,回奏李世民时还专门夸赞了颜元。
“元儿不仅善于行军布阵,于庶务亦深谙其中之道。你们多跟着她的人学学。”李世民的胸襟宽广,颜元比他厉害的地方他没有不学的道理。
窦建德这一再败退,即与王世充求助,要知道他若是败于李唐之手,下一个李唐要收拾的非王世充无疑。
王世充又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呢,与窦建德联盟,眼看李唐的兵马大半都在窦建德处,王世充竟派兵进犯洛阳,想以此令李唐撤军,却被驻守洛阳的唐军打得溃不成军。
“秦王,长卿王,幽州总管独子罗成公子前来拜见两位王爷。”窦建德的大军已经被颜元和李世民逼至乐寿,幽州之困已解,颜元与李世民倒是同往幽州,也想见一见幽州总管罗艺。
“有请!”李世民骑在马背上开口,没一会儿,一个俊逸的青年骑马走了过来,英气勃勃,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
颜元看了一眼青年面露诧异,只因那张脸竟与七夜十分相似,但不知可是她的错觉,她似是感受到了属于古生的气息?
甩了甩头,颜元将这念头抛开,怎么会是古生呢,她或许是太过于思念古生了,竟然从这完全不同的一个人身上感觉到了古生的气息,真是糊涂了。
颜元微微一笑,自迎面而来的青年身上移开了目光,可那原本不苟言笑的青年在看到颜元时,突然快速策马而来,唤了一声颜元,颜元本因见到那张熟悉的脸而惊讶,再听他这一唤,舌头更是打结了。
可那眉眼,那带着宽厚却又忧伤的眼神,哪怕过了许久颜元依然会记得,曾经有那样一个人就这样看了她一辈子,至死都没有变过。
“颜元,我终于找到你了。”罗成看着颜元突然泪流满面,一群人都呆住了,实不知罗成与颜元之间有何交情,竟叫罗成如此的失态。
326章 巾帼英雄(十六)()
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流血流汗都不落一滴泪,却因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人而黯然落。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我叫罗成,幽州总管罗艺之子,秦琼是我的表哥。我若是早知道这些年带领瓦岗义军接二连三攻城掠地的是你,我绝不会让自己错过那么多年。”曾经的七夜,如今的罗成迎着颜元兄妹进了罗府,之后一直跟在颜元的左右。
那样热切的模样,哪里有平日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秦琼这个当表哥都很是惊奇,更别说旁的人了,而李世民由着罗成靠近颜元,自是有着别的打算的。
哪怕窦氏被颜元说服了不再谈及颜元的终身大事,可李世民从来没有放弃。罗成此人乃一员猛将,又是出身世家,一表人才,最要紧是对于颜元的情意,一眼落泪,若非情到深处,岂能如此。
罗成曾破靠山王杨林的一字长蛇阵,杨林更是死在他的回马枪下,然而也不知是不是他们之间缘份不够,颜元掌舵瓦岗多年,却一直没与罗成碰过面,今日实是初见。
“你还好吗?”颜元其实不太懂得怎么应付别人的热情,是以有些干巴巴的问。
罗成道:“我一直在找你,我不知自己历经了多少世,可我一直都记得要找到你。”
颜元深吸了一口气,“罗成,你应该知道我心里有人,除了他我不会和任何人在一起的。”
“可我除了你也谁都不要。”罗成认真执着地看着颜元,颜元站了起来,“你又何必呢?”
“是你教会了我什么才是真正的欢喜,非你不可,无可取代,如此而已。”罗成丝毫不退却,一眼不错地看着颜元,颜元举手道:“罗成,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与古生两情相悦,可我从来没有回应过你,等待一份注定没有回应的感情,不该如此。”
“我愿意,只要能看到你,哪怕你永远都不会回应我都没关系,我只想如同曾经一般守着你,一生一世,永生永世。”
这甜言蜜语,寻常的女子都要招架不住好吗?
“罗成,可以暂时把这件事放下吗?我与二哥此来幽州为何你应该知道。”颜元可不想再跟罗成纠葛下去,还是赶紧的转移话题吧。
“幽州军政大权我会让我爹都交给你的,往后幽州你说了算。”罗成眉头都不眨一下地接话,颜元却看向与李世民说话的幽州大总管罗艺。
“罗将军!”颜元与罗艺见礼,罗成已经站了起来道:“爹,既然秦王与长卿王来了,幽军大权一如我们之间商议交到他们手中,您说是吧。”
罗艺扫了罗成一眼,罗成却不退丝毫,“爹!”
“秦王与长卿王前来幽州,我自当款待,军政大权要交,不知两位是何章程?”罗艺冲着李世民与颜元询问,李世民道:“父皇废郡立州,改太守为刺吏,掌一州军权大事,与民约法十二条。惟制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其余皆蠲除。今五月,令裴寂、刘文静等修定律令,因开皇律令而进行损益,尽削大业所用烦峻法令。又制五十三条格,务在宽简,取便于时。”
“改官制,吾为尚书令,黄台公李瑗为刑部侍郎,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右仆射、知政事,司马刘文静为纳言,司录窦威为内史令,李纲为礼部尚书、参掌选事,殷开山为吏部侍郎,赵慈景为兵部侍郎,韦义节为礼部侍郎,陈叔达、崔民干并为黄门侍郎,唐俭为内史诗郎,录事参军裴晞为尚书左丞;以隋民部尚书萧瑀为内史令,礼部尚书窦琎为户部尚书,蒋公屈突通为兵部尚书,长安令独孤怀恩为工部尚书。罗将军,天下该变,世家世袭制度当废之,为安天下百姓,当选拔德才兼备者方可出仕为官。”
李世民所说的似是与罗艺所问没什么关系,可言外之意罗艺当然也听出来。
“君臣者,自来以来善始善终者极少,可当今皇上亦盼能造一翻君臣和乐的佳话,善始善终。”李世民所言,颜元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观贞观的臣子,无数功臣多是善终,这与李世民的气度有着极大的关系,那恰恰又是李建成所没有的。
兄弟相残,那是在父母的心上扎刀,平阳亦盼兄长能和睦,时至今日颜元却也拿不准玄武门之变是否还会发生。
“天下已变,我不该为了一己私欲而罔顾百姓,世家多年的风光,也该结束,从今往后,凡能者居之。”罗艺听懂了李世民话中之意,幽幽一叹,罗成道:“爹放心,只要我们有本事,新朝初建,皇上断不会不用能人。”
李世民一笑,这是再实在不过的话了,独木难支,这天下不是一个人能支撑起的天下,而是需要无数的能人共同的努力。
幽州军政大权得以收回,李世民是松了一口气,颜元补问了一句,“突厥可有异动?”
罗艺看了颜元一眼,“长卿王昔日射杀始必可汗,使突厥几路人马这几年来都在争夺汗位,若无大能者,再想一统突厥,为患大唐却是难事。”
微微一笑,颜元道:“如此岂不甚好。”
罗艺也笑着道:“自是极好的。”
这几年幽州能太平还真是多亏了颜元当初杀了始必呢。再看了颜元身边的罗成,为人父母的真是千般不易,他这儿子已然二十出头的,偏偏却一直不肯娶亲,他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可算见到一个他喜欢的女孩了……
收回幽州,李世民与颜元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追赶窦建德的兵马,并攻刘武周的人马,一路回抄王世充的后路,王世充与窦建德分别为颜元与李世民所擒而斩杀,颜元的兵马再次直逼萧铣,而李渊再次派谴李世民进军常州,破沈法兴李子通。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颜元费时一年破萧铣,降林士弘,李世民亦逼降李子通,天下各路反王或死或降,天下一统,颜元与李世民皆搬师回朝,举国欢庆。
自为平定江都之乱,三年颜元不曾回过长安,李世民都回了几次,只有颜元一直在外,是以她抵达长安之日,李渊亲自在城门相迎。
“孩儿拜见父皇。”一身铠甲尽显英气,颜元拜见李渊,李渊连忙将颜元扶起,“我儿辛苦,我儿辛苦了。”
念叨着时李渊眼中含泪,“我儿身先士卒,为国立功,今日得胜大归,天下安定,为父深感安慰。”
“我想娘亲了,父皇,我们还是先去看娘亲吧。”
“好,走,我们回宫。”李渊牵着颜元的手,让她与他共上銮驾,女儿跟儿子的差别此时就显出来了,李渊若是此时牵着李世民或李元吉让他们同入銮驾,只怕早被朝臣谏言了,可颜元却不受此限制的。
李渊问起了各地的状况,颜元将一番安排一一和李渊说起,李渊听得直点头。很快到了宫门前,李渊不见朝臣,只带着颜元回了宫,窦氏早就望穿秋水了。
“拜见娘亲!”颜元跪下与窦氏行了叩拜大礼,窦氏将她扶起,“你可舍得回来了。”
“看娘亲说的,我不是为了以后能长长久久地陪在娘亲的身边才一去这么久吗?我回来了娘该高高兴兴的,可不能哭。”颜元拭过窦氏眼角的泪,透着窦氏笑,窦氏倒是想抱一抱颜元,可她身上的铠甲咯手的很。
“等我换身衣裳再给娘抱。”颜元不失俏皮地说。窦氏道:“一路风尘仆仆的,你父皇还知道让你回来换洗。娘让人准备好水了,可要先去洗洗!”
“要!”颜元很是果断地回答,李渊道:“行,跟你娘去洗洗吧,我们父子说说话。”
“儿媳也随母后妹妹去。”既然他们父子要说话,女眷自是都跟着窦氏去,窦氏如今满心满眼的都是颜元,等着她们跟着回了内殿,又将她们打发了到了一旁,她进去给颜元脱着铠甲,母女说说知心话。
“为何三年不回来?”颜元泡在水里,窦氏帮她洗着头发问,颜元顿了顿,“战事吃紧就没回来。”
“你二哥都能回来,你会抽不出回来的时间。可是出了什么事?”当娘的最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哪怕颜元不说,窦氏也看出了蛛丝马迹,
颜元能说实话是因为被李渊给恶心到了吗?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让人查,最后证实萧氏所言不虚,李渊还真跟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