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旧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旧事-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同望着她,眼睛似暗夜苍穹,似乎要将人吸进去,又或者看透到骨子里去。

    常继文从程灵慧手里拿过酒壶,自己闷头喝酒。

    苏同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转过头不再看她,伸手去常继文手里夺酒壶:“给我留一些,今夜咱们俩不醉不归。”

    程灵慧明白,苏同不会因为自己的请求而放了孙兴隆。常继文大心里,大约也是十分责怪自己牵挂着他。可是她忍不住。她认识孙兴隆比他们俩都早。在嫁给常继文以前,和孙兴隆接触的也比他们俩多。

    孙兴隆变了,可她没变。她不想他死。一开始她以为那是因为四妹。这一刻,面对苏同无声的拒绝,她忽然明白了,即便没有四妹,她也不希望他死。

162、此间事了() 
程灵慧望着眼前推杯换盏的两个男人,忽然生出无力面对之感。起身就要离开。苏同停住往嘴里送的酒杯:“如果你厌倦了,就跟我回去吧。”他从来说的都是回去,而不是跟他走。好像程灵慧只是一个贪玩离家的孩子。

    程灵慧摇了摇头。

    苏同转身,十分认真的望着她:“莫要任性。我会留个妃位给你。”说完,也不等程灵慧反应过来,会转身接着跟常继文喝酒。

    程灵慧回到房里,只觉得前所未有的心力憔悴。她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里的自己。云鬓高挽,黛眉淡描,两腮的胭脂遮盖不住面容的憔悴。这样的自己是那么的陌生。

    忽然,一个身影出现在铜镜里。程灵慧张了张嘴,可并没有发出声音。一只修长的手捂住了她的嘴。另一手搂住了她的腰腹。她的背后是一个宽阔的胸膛,她能感觉到那胸膛里心脏的跳动。

    “三慧,别出声。我就是想来看看你。”孙兴隆的声音压得很低。他缓缓松开捂着程灵慧嘴的手。转而双手搂住了她的腰。把头放在她的颈后,低低说道:“你知不知道,我老早就想这么抱着你。就我们两个,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这样静静的待着。待一辈子。”

    程灵慧眼睛模糊了:“俺问过你,是不是喜欢俺的……”这一刻,她没有想四妹。

    “我骗你的,我就是不敢说。”孙兴隆的声音很压抑,有冰凉的液体,滴落在程灵慧的后颈。程灵慧知道,他在哭。

    “孙兴隆,你是不是喜欢俺?”年少的女孩子半真半假的问。

    “才不是,你那么丑……”懵懂的少年口是心非的答。

    谁能知道,这一错过就是一辈子呢。

    如果当初,程灵慧嫁给了孙兴隆,两人现在就会是另一种光景吧。或许就跟姑姑和姑父一样,相亲相爱,同生共死。

    孙兴隆的手在程灵慧腰间摸索,程灵慧惊道:“你做什么?”

    孙兴隆只是把她腰间的绳鞭解了下来。往后退了一步道:“你信不过我吗?”

    程灵慧摇头:“你拿五爷给俺的绳鞭做什么?”

    孙兴隆道:“别跟我提那老东西。我拿的是你的东西,和他无关。我知道,这一辈子我都没机会站在你身边了,总要留个念想。”

    他慢慢说起程灵慧不知道的他的过往。

    孙兴隆习武并不是自愿,是五爷诱惑的结果。五爷看得很准,他知道孙兴隆喜欢的是程灵慧。可是,偏偏那时候孙兴隆以为程灵慧是男的,娶了四妹做媳妇儿,因为四妹和程灵慧长得很像。

    以孙兴隆乖滑的性格,日后知道了程灵慧是女子,必然要生风波。五爷一生孤苦,唯有程灵慧一个弟子,那就跟心尖儿上的肉一般,怎么能让这小子给他的宝贝徒弟找麻烦呢?

    他年轻时是从邪路上走过来的,也吃了走邪路的苦。所以,他处心积虑把孙兴隆往邪路上引。因为他知道,越是在乎的,越是顾忌多。孙兴隆一脚踏进江湖,那就再别想脱身。

    有五爷和姑父的前车之鉴,他越喜欢程灵慧就越会远离她。

    孙兴隆心眼儿再多毕竟年轻,面对五爷那老奸巨猾的江湖老油条,根本就不是对手。不知不觉就被五爷给算计了。等他醒过味来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五爷虽然教了他本事,可他心里并不感激,反而憎恨。

    至于他习文,一开始只是为了记账方便。他也是做过踏踏实实做生意,养家过日子的梦的。后来因为常继文娶了程灵慧,他心里不平衡,这才发了狠的学四书五经。最初,他自己都没发现自己在模仿常继文。等他豁然惊醒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自己原先是什么样子了。索性就真的去模仿他。

    他是不想去给程灵慧找麻烦,可是他心里嫉妒常继文嫉妒的要发狂,根本就管不住自己。

    “四妹知道。”程灵慧心里明白,可还是忍不住问了。

    孙兴隆点头:“我告诉她的。”

    两人默默相对,许久孙兴隆鼓足了勇气:“三慧,我可不可以再抱抱你?”

    程灵慧摇头。

    孙兴隆有些失望:“那好吧。”转身欲走。

    “活下去。”程灵慧望着他的背影。不管怎样,她还是不希望他死去。

    孙兴隆点了点头,身影一闪消失在门外。

    到了这时,程灵慧的眼泪才跟决堤的洪水一般往下淌。苏同不放手,孙兴隆要活下去,何其艰难。

    这一夜,常继文和苏同喝的酊酩大醉。两人在中庭又是唱,又是跳,最后厮打在了一起。就跟市井泼皮一般的厮打。常继文一介书生,根本不是苏同的对手,被苏同揍了个鼻青脸肿。

    苏同是被贴身侍卫硬抬走的。他走出去了好远还在叫嚣:“常继文,我一定杀了你。”

    程灵慧把常继文抱回屋,给他擦洗浑身的伤口,仔细的上药。常继文抱着她不撒手:“你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

    从那一天之后,程灵慧在没见过苏同,也没见过孙兴隆。

    江南两路的官员差不多被苏同屠戮尽了。常继文就地做了扬州知府。楚轻狂家的老爷子起复了,重回文渊阁做大学士。到了这时,程灵慧才知道,楚轻狂的父亲并没有死,只是被充军了。

    这次老爷子起复,楚轻狂的父亲也跟着官复原职。楚轻狂身为宦门子弟,值此朝廷用人之际,理所应当的出仕。赵桥也调回京城,另作他用。

    只有张潜还是原来的样子。他的妻子就是海流帮帮主的女儿林娇。就是看管常继文那个。海流帮这些年势力渐大,有了和漕帮分庭抗礼之势。

    林娇是个风、流的女子,原来嫁了人的,后来丈夫死了,就更不知廉耻。她看上了张潜,曾让父亲去别云山庄求亲。张潜自然不答应。这女子因爱生恨,竟然让人在海上劫杀张潜。幸亏遇见了程灵慧,张潜才侥幸不死。

    她之所以答应和孙兴隆里应外合掉包常继文,就是因为常继文容貌出众。

    张潜后来答应娶她,完全是为了救常继文的权宜之计。

    如今海流帮被剿灭,张潜自然不会留着那毒妇在世上。只是,自此他暴虐苛待妻子的名声是洗不掉了。

    扬州客栈给程灵慧送信的小孩儿则是孙兴隆派的。他故意引程灵慧去苏州,就是要演一出常继文移情别恋的戏码给程灵慧看,希望她就此对常继文死心。

    程灵慧第一次看见常继文和那女人的时候,还真是伤心欲绝。可惜,第二次就被程灵慧看穿了。

    林壑望被斩之后,程灵慧去吕家坞告慰那六百冤魂。

    楚轻狂挖出箱子是假的,就是为了诈崔百万,谁知吕家坞还真的藏有证据。那些扮冤魂的人事后都大病了一场。病好后就不记得那天发生的事了。至今为止,没人能说的清鬼神之说到底是真是假。

    程灵慧让人收敛了吕家坞的尸骨,葬在蛟山山坳的吕家祖坟。请了两百僧道一连超度了七七四十九天。

    其间,神婆黄姑不请自来。告诉她想破蛟山困龙地,只有把蛟山拦腰挖断。但蛟山是一条龙脉,挖断了蛟山就等于腰斩了龙脉。恐怕要遭天谴。

    要是不破困龙地,那六百冤魂就算沉冤得雪也难脱身。

    程灵慧想了几天,最终决定把蛟山挖开。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原因,蛟山挖开之后。吕家坞常年萦绕的阴森之气忽然一扫而空。

    就在蛟山挖开后不久,金陵府传来消息。那被废的君王暴毙家中。后世有人说,君王者,龙也。蛟山就是那被废的君王的真身所在。程灵慧挖断了蛟山,就是斩杀了他的龙气。他也就命不长久了。是真是假,谁知道呢?

163、死心了() 
江浙事了,苏同回京。不久后,苏侯爷禅位。同时颁下罪己诏。说自己杀伐过重,有伤天和。让林老太后操心,以至操劳过世,就是不孝顺等等。自己跑去出家当和尚了。

    总之,他把某南官场的清洗和江浙这边后戚势力的清洗的罪过,全算到自己头上。给苏同留下一个清平的天下。这样的好父亲,好君王不但是苏同之福,也是天下百姓之福。可以预见,太平盛世就在眼前。

    常继文留在扬州做官,程灵慧独自回了沙溪县。

    一到家,她就倒下了。将养了一年多,才好了起来。就跟死了一回一般。

    她不去扬州,常继文也不回来。没有孙兴隆的消息,也没有苏同的消息。程灵慧觉得这样也不错。没有消息就证明他们都很好。

    她现在在家里看孩子种地,也挺充实的。就是夜半时分,从噩梦中惊醒,有些不知所措。

    一大早窗外就传来陆晓晓的叫骂声:“你个小兔崽子,给我过来。”

    不用想,一定是之松又淘气了。陆晓晓越来越像个村妇。尤其是她拿着笤帚疙瘩追打之松的时候更像。

    常之松才四五岁,就学的异常调皮。登高爬低,哪都少不了他。

    之柏却正和他相反。那孩子一向都很安静。不爱哭,也不爱笑。也不知吴末名见过他没有。又或者江浙出事,吴末名的靠山倒台。他自古不暇并没有见过这个儿子。这孩子,也只有看见大哥常之洲的时候才会露出点儿表情来。

    关雎这两年更不得了。

    程灵慧病着,陆晓晓不管事。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小丫头一手抓。

    花如烟又生了一个闺女,日日骂贺昆。

    母亲还是浑浑噩噩的样子,不过她和奶奶的身体都还挺好。

    程灵慧爬在窗台上,看着院子里陆晓晓和之松俩人鸡飞狗跳。心里满满的幸福。

    “三慧。”二姐和姐夫来了,人还没进院子,声音就飞了进来。

    这两年年景好,二姐家的日子也过得挺红火,姐夫对她也好。程灵慧并不担心她,闻言应了一声:“哎。”

    二姐急急忙忙进了院子,手里拿着一张白纸:“三慧,四妹的婆婆不在了。一早送来的丧帖。”

    四妹的婆婆就是孙兴隆的母亲孙大嫂。孙大嫂是个健壮的妇人,程灵慧乍听说她不在了,还有些不能接受:“怎么这么突然?”

    二姐一刻不停的走上楼,进了屋。往椅子里一坐道:“你不知道,四妹的婆婆已经病了好长时间了。俺和五妹都去看过好几遭。怕你看见四妹,你俩再掐起来,就没告诉你。”

    程灵慧不计较这个,问道:“孙大嫂那么好的身体怎么说病就病了?”

    二姐叹了一口气:“还不是心病。”

    孙大嫂这一辈子说来也不容易。嫁了个丈夫不抗事不说,还得当儿子养着。苦心巴力的送大儿子读书,大儿子是个不成器的。刚给他娶了媳妇,又赶上朝廷征兵。好不容易等他当兵回来,没过两年消停日子,这小子染上了赌博。要不是孙兴隆争气,一直拉拢着,他早把孩子老婆都输了。

    孙大嫂满心的希望就落在孙兴隆身上。可孙兴隆偏偏走了邪路。孙大嫂不知道孙兴隆在外面的事,但他一直不回家,谁也知道凶多吉少了。孙大嫂唯一的精神支柱一倒,就生气病来。

    病了一年多,竟然撒手人寰了。

    程灵慧听了,替孙大嫂叹息的同时又担忧四妹的日子。孙兴隆生死不知,家里还有个不成器的大伯子。那日后的麻烦肯定少不了。

    二姐一向是没主意的:“三慧,四妹的婆婆不在了,这是大事。你说咋整啊?”

    程灵慧想了想,四妹和自己生气也不是没缘由。这个时候也不是姐妹置气的时候。说道:“人家报上来丧了,咱们自然要去吊孝。后面的事,等到了那里,看了情况咱们再商量。”

    二姐点头:“行。”

    程灵慧打发人去叫五妹,自己去找海爷。按说这事应该先去跟父亲说。可是想到四妹一直不肯原谅父亲,她就没去。而是找了比村长程豹年长的海爷。

    去吊孝有说道的,不光是为了吊唁死者,还有亮人马,给自家姑奶奶撑腰的意思在里面。以前的女人地位低,要想在婆家挺直腰杆,必不可少的需要娘家后代给撑腰。

    海爷虽然刺头儿,性子倔,可也不是不明事理。见程灵慧先来找自己,自觉受到了小辈儿的尊崇,哪还有不尽心的。主动让程灵慧去找程豹来商量。毕竟,程豹现在是村长兼族长。不能乱了规矩。

    程豹也知道海爷的臭脾气,就是个顺毛驴。

    三人商量了一下,叫了各家的家长一同去。

    程家庄一百三十多户,除去不在家的。各家家长凑在一起有七八十号人。看着挺排场。程灵慧也满意。

    众人套了十几辆马车就往孙家庄去。半路上遇上匆匆赶来的五妹和五妹夫。

    大伙儿到了孙家庄的时候,孙大嫂已经躺在草铺子上了,单等入殓。

    四妹看见程灵慧虽然还是爱理不理的样子,但是,她现在孝缠子压着头呢。有多大的气性都得压着。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管事的。在管事的操持下,孙家虽然悲声一片,可还是有条不紊。

    乡下吊孝,其实就是给亡者行个礼,打听一下人家操办丧事的事宜。比如什么时候埋,怎么上礼。三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问问人家这儿丧礼上都是什么规矩。

    “三慧。”

    正在听孙家管事的说话的程灵慧,听见这一声呼唤回头的时候,好一会儿回不过神来。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