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出门时,金钗只拿二百块钱呢!他想叫刘教授在一边,与他商量一下,看他能否借点钱给自己。
刘墉看他又与郑县长紧挨着,像老朋友几十年未见了一样,唧唧喳喳地与郑县长说话,像个婆娘了。
刘墉连叫几声没听见,也许是酒喝多了听力不好。
刘墉没办法便走到服务台去付账,心里想,给全村人牵上电,吃顿饭有什么,付钱就付钱吧。他问那服务多少钱时,那服务员笑着说:“一千五!”
刘墉那来这么多钱?郑县长与刘教授说话走出大门,准备上车时,发现刘墉不在,便忙叫办公室的那小曾姑娘去找。走了一圈没见人影,他便问一位服务员才得知他在付款,她忙上去,觉得这农民很可爱,说:“不用了!这酒店我们一个月结一次帐。”
刘墉看着小曾姑娘傻笑,说:“我想我去付呢!”
小曾看了他一眼说:“你付什么,一顿饭够你花销半年的。”
刘墉没说话,心里可不是滋味,这姑娘说话真够打人的,农村人虽然说没钱,你也不至于说出来,那么难听。我若是有一天富了一定娶你做老婆,你那时会高兴得好死呢!他只是短暂地骂小曾姑娘,想来也是那么一回事,若是她不及时赶来,我不晓得怎么办呢!
刘墉和小曾出来,大家各自上了车,郑县长见他来便叫他,“你喝多了吧!”
刘墉笑着说:“是的。”
他不想把刚才难为情的事说出来。
刘墉上了车,郑县长笑着说:“刘墉啊,去办公室坐坐还是去我家坐坐?”
刘墉听了立即说:“我想回家去,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明天好安排人。”
郑县长乐哈哈地说:“你和我一样真是个急性子!但是我告诉你,人容易老啊!”
刘墉笑着说:“只要是为秋庄好,子孙后代谋利,我刘墉死也无憾!”
郑县长大笑几声说:“与你喝酒很爽快,与你做事也爽快。你刘墉,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农民。我看好你,但你不要以为钱把你头冲昏了啊!无论将来你们村发展成什么样,千万别贪污腐败,那是对人对己都影响不好,子孙后代也不利。”
刘墉听郑县长说,心里一阵凉爽,一定要牢牢记住。
郑县长见刘墉半天没说话,说:“好,刘墉你一个人回去吧!安排好,明天电力局的上来。”
他转身对刘教授说:“老兄,你去我家住几天吧!”
刘教授忙说:“我也一块去,能帮上点忙。”
刘教授其实不是帮忙不帮的事,几十岁了,能做什么?大不了在旁边吆喝!他想到的是新婚不久的女人,每晚抱着睡那多舒服!
刘墉听刘教授假心假意的话,一点不舒畅,笑着说:“郑县长,你不晓得。我们刘教授要回去陪老婆睡觉呢!要是你留他几日不回家,可能老婆不让她进屋了!”
郑县长一听,笑着说:“哎哟,你老兄真有两下子,那一个女人又看上你了!”
刘教授笑着说:“别扯了,那天你也在场呢!”
郑县长一听,笑了笑说:“那天我可什么事不知道呢!”
郑县长那天真喝多了,脑子里乱轰轰的,那听到一伙婆娘的声音。
刘教授说:“那是刘墉做的好事!”
郑县长说:“刘墉真是个人才,你了解人啊!能知人者,圣人也!——刘老兄,是不是?”
刘教授乐了说:“别说了。那天去我家陪你喝几杯!”
郑县长说:“你到了秋庄就别提喝几杯了,喝酒得用碗,我们这儿都一样,不是用杯子。”
刘教授说:“好的,你去我爱陪你多喝几碗。”
郑县长说:“电灯牵好,我会上来,一定看一看你媳妇。说不定种子也下了,几个月要叫我伯伯了!”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来到县政府大楼前。郑县长下了车,吩咐司机送刘墉和刘教授回家。
郑县长对着刘教授说:“刘兄啊,你回去吧。我那日一定上你家来玩,见一见你新媳妇,与你好好喝几碗酒。”
郑县长又对刘墉说:“小伙子,加油!你把秋庄搞富了,我向省长推荐你为省劳动模范。”
刘墉笑了笑说:“谢谢郑县长!”
在回家的路上,刘墉没与刘教授没说上一句话。他实在太生气刘教授了,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做人做事为什么那么差劲呢!要不是司机在,刘墉真想骂他几句来解心中之怨气。
司机送他们在离村子还有几百米时,刘墉想叫他停下来,撒谎撒尿,叫他回去了。他想借此骂刘教授几句,为了让心里平静怨气,也不能骂得太重,不然他一气之下跑回省城,秋庄这烂摊子谁来理,自己对种植蘑菇也是一窍不通。
然而他想到刘教授与陈玉兰那恩爱之情,他悠然自得地笑了,刘教授是跑不了了,心里已被陈玉兰拴住了。
第二十一章 陈寡妇的心思()
刘墉与刘教授到村口,村里人听到有人在山坡上看到有一辆小轿车来秋庄,大伙便一人传一人,早以在村口等着议论了。
他们猜测肯定是刘墉回来,说不定还有县城里的几个当官的人。大家一方面想看一看热闹,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一下刘墉说牵电的事有没有结果。
全村的男男女女来到村口大槐树下,议论纷纷,特别是金钗很自豪,她在人群之中嗓音最高。陈玉兰也在其中,她同金钗一样,见自己的男人与刘墉去了县城为全村人牵电的事忙,心里也自豪,也当着众人乐。虽然刘墉是秋庄的能人,但是每件事不能离开刘教授,而且刘教授和郑县长是同学,村里刘墉做不了的事都得唤上刘教授去求县长。
刘墉下了车,发现村子里的人都围在村口议论,看了一眼刘教授面红耳赤地与司机交心。
刘墉走了过去握着司机的手说:“谢谢你!在家坐一坐吧!”
司机是个年轻人,见着刘墉很豪爽笑着说:“下次一定来,今天晚了,我得回去把车停在县政府车库里,晚了关门了。”
刘墉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也不多留了,挥了挥手,朝村里人走来。
刘教授则站在那儿呆若木鸡,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根本没有人在乎他的感受。
司机也不顾及他,看他糊里糊涂,醉得像个烂泥,说话前言不答后语,便上车与刘墉挥手走了。
刘教授看了一眼刘墉和村子里的人,慢腾腾地朝家走去。他不晓得陈玉兰在人群之中,否则他会笑着与她打招呼。
刘墉看到了陈玉兰,他想到的是手里的那瓶没喝完的酒,而不是告诉她牵电事情定与否。
陈玉兰吃惊地问:“他为什么自己不拿?”
刘墉说:“他那样能拿吗?走路还得人扶呢!”
陈玉兰听刘墉说,便挤出人群去扶他。
刘教授见陈玉兰来扶他,依着肩膀,顺着抱着她。全村婆娘看了都咧着嘴笑,刘墉没笑,叫上金钗回家,一伙年轻人紧跟其后。他们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边走边议论。一伙婆娘和一群老年人也跟着年轻人,随着刘墉走回家。
刘充走了一程,便上前问刘墉:“叔,你今天去县城,找到县长了吗?”
刘充不敢正面直接问,得不出结果,得一鼻子灰。刘墉看了他一眼笑着说:“只有你娃娃,最关心我,其他人是日毛的。”
刘辉笑了笑说:“刘墉哥,你别说话来伤我们了。我们秋庄没那个人不关心,即使有一个二个也是不尖不秃的人,也是那种二愣子。”
刘墉笑着说:“好,只要你们有一条心,咱们就能富。”
刘充还是没听出什么结果,嘴巴张得大大的,停了好一阵,脚也不动,半时才说:“你去县城找县长,事办妥了吗?”
刘墉说:“只要我刘墉去做的事,没有不成的。你们想郑县长那天在我家喝酒吐出来的,那是木板上钉钉子,扯不脱了!”
刘墉一说完便大笑了。跟在后面的男男女女都笑了。
刘充说:“刘教授若不去可能郑县长不开口,他去了,你也有人帮腔。”
刘墉听到刘教授三个字想发火,说:“别提他!他是个日毛人!我以后走那儿就不会求他去,别想给咱们做好事,坏事可做不少。”
刘充好奇地问:“怎么了?”
刘墉说:“你没看他那熊样?醉得像头猪了!说去做事,一天只晓得与郑县长说白事,乱扯淡!只要是别人喝酒吃饭,高兴得像是情窦初开的姑娘见到男人就喜欢一样,怕不得生娃娃。他遇见郑县长,我使眼色叫他说,他假装没看着,与郑县长说男女关系,像婆娘扯是非,声音比任何人都高。郑县长请吃饭,别人都说不喝了,他还劝着要喝,老子差点出洋相!事没办好,洋相出了不少。你看到没有,没喝完的酒,叫我给他带回家。我说他是城里人,还不如一个乡巴老!——一个牛屁精!”大家一听都嘟嘟地嚷,刘教授不是好人。
刘墉不知刘教授心里的烦恼。自从与陈玉兰第一晚上同房时,他就恨刘墉。可以说,不是恨,那叫嫉妒。人老了,做什么事当然力不从心。可是陈玉兰恰恰相反,像一个小姑娘整天缠着他做这做那。
刘教授一来二去,始终没有给她达到兴致,便与他胡言乱语。吐出来的是秋庄婆娘称赞刘墉的话。刘教授和其他男人一样,有自己的尊严。这事刘教授也可以放下,没那本事也强求不来。他来到秋庄后,刘墉没把他当人看,虽然表面上跟着种蘑菇,但是他重来没正式参与,叫他老爹刘科成来。他却一天在田地里空着手,走慢步,东看看,西看看,想骂人时,冲着人就骂!更让他生气的是,那天他背着自己与肖镇长说话,把自己当外人,当小人。既然自己来到了秋庄,就是想把秋庄搞出点名堂来。你刘墉何必把我当外人呢?你给我做媒介绍个年龄小自己十多岁的婆娘是好事,你也不能把我当呆子。你一个村长有什么希罕?郑县长还是我同学呢!我与他说一句,比你说百句还顶用。今天我就是想教训你!让你知道我的利害。你刘墉求我的事还多着呢!刘教授心里没平静,和陈玉兰回到家,嘴里还吐出半懂不懂的话。
陈玉兰见他来,说不上是高兴,见他醉得像个猪八戒了,看上去丑陋极了。她也怪当时刘墉没调查就介绍一个文质彬彬的老男人和自己在一起,晚上也不能玩,白天还要给他做饭,一日三餐,餐餐不离酒,一天醉薰薰的。
此时的陈玉兰真想大哭一场,为什么自己的命那么苦啊!刚开始刘墉给她介绍这男人还有许多计划,先是生育计划,想多生几个娃娃,不愁养不起,想必刘教授有的是钱,其次就是造新房子,像刘呆呆家房子一个样儿,再其次就是和刘教授去外面走一走,见一下天有多大,城市有多大,免得刘墉一天在村里人面前牛屁哄哄的。
这一切成了泡影,生活又变得无趣了,不但没让自己开心,反而多了个累赘。
陈玉兰发现刘教授躺在床上,胡言乱语,也不想问他牵电的事。他起身去了刘墉家,让他一个人在家躺着。
陈玉兰急匆匆地朝刘墉家去,担心听不到刘墉说的话,免得听得半头落尾的,不明白,问其他婆娘,别人笑。
陈玉兰刚进刘墉家院子,听到刘墉笑着大声说:“你们放心了吧!不到一个星期电灯就亮了!你们可以把家里的存款拿出来买电视机,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否则,钱放在银行发霉发臭了,难得回家来晒。”
刘墉说到这,见陈玉兰进来,嗓子更大了。他有一种莫明其妙的冲动显现出自大,目中无人,像一个与自己对峙的敌人,在对方面前夸耀自己的本领。
“我们有了电,我们自己找自己的路子,靠别人致富是行不通的。任何事都要慢慢来,实在找不到路子,可以帮房屋修补一下,不要整天呆着无所事事。我建议你们造房建屋与刘呆呆家房屋一个样,看也好看,也不怕火,不怕雨,冬暖夏凉!剩余时间大伙儿把门前的路修一修,走起方便,尽量铺上石板。”
刘墉说到这,发现自己也有点罗嗦了,说的是明天牵电的事,为什么扯起那么远。
他马上停下来说:“没其他事了!明天准备好,有劳动力的,全部要到!”
陈玉兰很后悔没听到刘墉开始说的话。同时也觉得刘墉死娃娃也在指桑骂槐,明里只有刘教授来秋庄为秋庄出谋致富,虽然他没搞出什么名目,但是他一个老人已经尽力了,而且现在才开始,未来的路谁知晓?
陈玉兰暗骂,这死娃娃,也不是好东西,说话也会阴着伤人了。听话的人不是一个二个,而是全村的男女老少,叫我陈玉兰将来在秋庄怎么过日子。你有什么意见可以当着我说,没有下不了台的事,我陈玉兰是那种多是非,分不出好歹的女人吗?枉费老子大事少事费心费力地帮你一家人了。
陈玉兰怀疑刘墉和刘教授吵嘴了,刚进村里是否看出点事端。难怪刘墉看着刘教授喝醉酒了,手也不伸一只扶他,肯定是刘老头说话伤着他,陈玉兰想到这就想大骂刘教授,回去干脆分了算了,分了,这思绪是否又让她为难。不是街头卖猪卖牛,说出口的就别怕人笑话,大不了生意做不成。咱们俩是当着全村人,还有肖镇长与郑县长两位大人物在呢,百双眼睛盯着他与自己进的房屋,一起上床的啊!那晚上还有许多婆娘在屋外听咱们做那事呢!说分了就分了,几代人笑掉大牙!若是一天肖镇长和郑县长来秋庄说起此事,老娘不是丑事传千里啊。
她想了一会,这是上天的捉弄,随风去吧。别说其它的,晚上有人躺在自己身边,大雷下雨不害怕,冬天冷了有两个人睡觉暖和,兴趣来时也可以摸,大的要求虽然达不到,但是小的要求还是可以满足的,总比没有男人好。陈玉兰想着便很扫兴,站了一会便回家。
回到家,刘教授早以睡着了。陈玉兰自己做晚饭吃,吃了便去村里爱扯是非的婆娘家走一走,转一转,看她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