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玄月刀-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异宝,无数的珠宝就铺在地上,刚刚杜林手里耀眼的白珠在此处已黯然失色,换做是谁看到如此景象怕是要激动地昏过去,但毕竟三人也不是凡夫俗子,稍微一愣之后还是很快平静下来,三人打量着这架上的宝贝,真的是琳琅满目,应有竟有。很快杜林被一把匕首吸引了,匕首可是他的绝杀武器,况且这陈后主珍藏的那更要好好欣赏一番了。这把匕首通身金黄,呈现出龙的形态,不,不只是呈现出,它本身就应该是一条龙,刀鞘乃龙身,刀柄为龙头,栩栩如生,连龙身上的鳞片都清晰可见,实乃珍品。“难道,难道……”杜林激动地叹道,他双手颤抖的把刀抽出来,一道白光印在了杜林的脸上。只见刀身上端刻着二字“玄月”。“莫非这就是神龙玄月刀?”杨广看着这把匕首问道杜林,“正是,相传当年商纣王有一妖妃妲己,乃狐狸所变,擅施妖法,蛊惑人心。当年伐纣军队奈何不了他,损失惨重,武王得一仙道所助赠与他神龙玄月刀,遂斩杀妖姬。想不到,这陈后主竟能得此宝贝”杜林感叹道。听言,杨广淡淡一笑,“我也曾有所耳闻,但传说之事岂能尽信,如此刀真的乃神兵,那谁得此刀不久可以称霸天下了?”杜林听杨广这么一说也点点头“也是,想来也只是传说唬人了。不过不管是真是假,这刀却还是个宝贝啊!如此精美,我还真是第一次见,三弟,你看,这龙像不像活的一般?”见杜林如此喜欢,杨广笑着说道“既然二哥喜欢,此刀便赠与二哥了”灭了陈国,这里的东西便要全数上缴国库,不过这杜林为灭陈功劳不小,一把刀,对于此次的收获来说还真是九牛一毛,杨广便爽快的送给杜林了。“那不用上缴国库?”杜林担心的问道,“我不上报此刀便可”,听杨广如此承诺,这可把杜林乐坏了,完全没有推辞的意思,他便将到收入刀鞘之中,紧紧握住,对着杨广讪讪的笑道“谢谢三弟!”说完生怕杨广后悔似的,转生便要向皇甫走去。只留下杨广一人愣在那,这个杜林啊!此时捡了个大便宜的杜林如何能想到,这玄月刀将来竟会给他带去杀身之祸。世事总如此,福兮祸所伏!

    此时皇甫长德正走到密室深处,一堵镶嵌着明珠宝石的墙挡在他面前,发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有什么发现,他头也没回的喊道“二弟三弟,快来看”。二人快速走过来,仔细一看,这面墙上夜明珠之间所镶嵌的宝石似乎排列规整,呈现出一个长方形,更似一道门的边框,杜林快速的在宝石所围成的范围内摸索,不一会在正中间的地方摸到一个松动夜明珠,他用力的而按了下去,伴随着沉闷的声响,石门向左边缓缓地退去露出了缝隙,

    三人都很期待,这外室已经是奇珍异宝数之不尽了,那么这内室中又会有怎样的宝贝,让这陈后主如此珍藏着。镶满夜明珠的石门缓缓而开,内室也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三人眼前,望着眼前的景象,三人有点不敢相信,里面只有一张床,不过虽简单但不简陋,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用上好的汉白玉所造,玉石如此大却如此完整,这陈后主还真是奢糜无道之人。床上并无铺垫,只有一床单薄的被子胡乱的堆在玉石床内侧。看样子这陈后主每晚应是到此处来了,可他为何要在这密室深处休息,这玉石极寒不设床垫又如何安睡?难道是为防暑,如此将这玉床置于地上便可,却为何大费周章的放于地下;如果只是贪财爱宝,睡在外室金银堆里岂不是更好;难道是怕人行刺,可这寝宫之外把守之严连轻功了得的杜林都无法潜入,可那到底是何原因呢?杜林不解的看向杨广,只见他皱着眉头摇了摇头,想来也是极为不解。皇甫长德也在心里思考这些疑问,无解。扫视了内室之后,他把目光锁定在了玉石床头的檀木枕上,这枕头样子极为普通,四四方方,上面没有任何镂刻花纹,仿佛就是一块丢弃在路边都不会有人注意的陈旧木头。他走过去将枕头拿起,手感却很轻,果然不出所料,这枕头有问题。杨杜二人见此举也看了过来,皇甫右手在这檀木枕的上缘摸了摸,轻轻一掀,这檀木枕头,准确地说应该是檀木盒子的上盖就打开了。杨杜二人赶紧走了过来,只见这盒子里,安安静静地躺着一本书,这本书看上去很是陈旧了,书翻开着,应该是刚看到这页,“嘿,想不到,这荒淫无道的陈后主还是个文化人,每晚躲到这儿来看书。啧啧,今儿稀奇事我可见着了”杜林打趣儿地说道。皇甫没说话,小心的把书拿出来,翻到书面,这下三人可明白了,他陈后主并不是什么文化人,而是如此愚昧无知之人,在这泛黄的书皮上,赫然写着三个字“长生道”。打开第一页,上面写了四句话,皇甫缓缓地念着,“长生之道,天地使然,依性而为,寿与天齐”,没有接着往下看,皇甫重重的合上书。“亏我刚才才夸他,想不到他竟是看这种玩意,我说他每晚搞什么鬼,原来在此修炼什么长生之术,真是愚不可及,此等庸才,真是百姓之害啊”杜林气愤地说道,想着刚才还以为这陈国皇帝是个文人,真是大错特错了。“二弟,你有所不知,此乃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所著,据说当年神农氏在医药方面大有建树,参透长生之法,后因误食火焰子而死,他去世的时候年纪不详,但他在位便有120余年。由此,《长生道》便成为众多帝王争相寻得的宝贝了。想不到今日在此见到了。”杜林听到若有所思的问道“大哥,难道这世上真有长生之法?”皇甫摇摇头“或许吧,只是所有传闻,后世也未有人得其法而长生的。想来也可能是后人添加附会之说,此书是否为神农氏所著也不得而知。”“大哥,既然如此,此等迷惑人心的书留着无用,不如烧了他,让那陈国皇帝到地狱接着练他的长生不老”皇甫点点头“想来古时多君王,为求长生,荒废朝政,残害忠良的不在少数,更有秦始皇派徐福带领百名童男童女漂洋过海,寻找长生之法,却是一去无回,可怜那百名无辜的小生命。后人却还是不吸取先人的教训,置朝政置百姓于不顾,实在可恨,此书留着定是无用,还是毁了为好!”一直未做声的杨广见二人欲毁去此书,连忙拦阻,“大哥二哥,此书不能毁。”见二人不解,他继续说道“这陈后主沉迷长生之术,荒废朝政,只求一己私欲置百姓生死与不顾,才招致灭国。留下此书,定能作后世之鉴。”“可是……”杜林刚想说什么,便被皇甫拦了下来,“三弟说的有理”说着,便把书递给杨广,“那此书便交给三弟处置”,便向外室走去,杜林看了看杨广,也跟着皇甫长德向外走去。看着手中的《长生道》,杨广眼中掠过一道光,随即又暗了下去,他快速将书手入怀中,大步走了出去。

第六章 平定民心() 
按照皇甫的建议,杨广并没有把在陈国密室所得财宝全数运回长安,而是分发给了陈国的百姓。这平民百姓面对从未见过的如此多的金银,想着这都是他们以前的皇帝在他们身上搜刮的,而这隋国现在竟然都还给了他们,便把这隋军的灭国之举忘得一干而尽,个个感恩戴德,把这伐陈大元帅晋王更是当菩萨供了起来。可他们并不知道,这堆砌如山的金银也是陈国密室其中的五成。而那剩下的五成,杨广并没有全数运回长安,而是在李开禄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秘密的押送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傍晚,陈国皇宫后殿凉亭内,皇甫长德正负手站与其间。如今已攻下陈国,他们也不用再住帐篷了。身后,杜林正从回廊走来,“大哥,原来你在这,害我到处找你”话没说没他就一屁股坐到石凳上,随手放了两坛小酒到石桌上。就看这酒坛子,朱色釉身,上一条金龙盘旋而上,想来也是这陈国皇帝专享得了,此时不知道这杜林到哪里顺来的。皇甫长德转过身来,坐到另一石凳之上,杜林递给他一坛酒,自己打开另一坛喝了起来,“大哥,你说三弟今日与我二人所说的可信吗?”

    白日里,杨广交与李将军那剩下的五成财宝,别人不知,他二人可是很清楚的,并不是真正的五成,看那样子,估计不到两成。起初他们并没有询问,他们虽与杨广是结义兄弟,但这毕竟是他们皇家自己的事。但这杨广竟主动找上他们,并告知二人实情。他要将剩下的财宝留下四成,秘密运往洛阳。说是这大批珠宝运往长安必然会引起百姓各种猜忌,而洛阳交通便捷,陆运、水运发达,如此秘密运往,百姓不知,但日后国库调用也实为方便。此话并无不妥,但就是让人无法相信,所以杜林这才询问皇甫的意见。

    皇甫喝了一口酒,缓缓说道“我们与他虽为结义兄弟,但相交尚浅,如何能知道他在盘算的事。古往今来这帝王家为了王位骨肉相残的不下少数。文帝五子之中,数晋王资质最优,只苦于他是次子,无法继承大统。而他如此优越,将来必会遭人妒忌,惹来杀生之祸。眼下他为自己的将来盘算也并无不妥。”说完,他又拿起酒坛径自喝了起来。杜林想了想,说道“大哥,不管怎样,我们三人既然结义,那就是生死兄弟了,今后我定然不会让他人伤害三弟。只要不背离忠义,上刀山下油锅,为了兄弟,我也是在所不辞的”一个神偷在此讲到忠义却并不让人觉得讽刺,想他杜林虽为神偷,但向来是劫富济贫的侠盗。听完杜林的话,皇甫点点头,冲他抬了抬酒坛,算是敬酒了,两人便对饮了起来。他们并没有注意,不远处,一个身影早已立在那,不是杨广又是何人,一向自视很高的他此时眼眶微红,身在皇室,其间尔虞我诈的辛酸却被此时结拜的大哥一语道破,二哥那番话也定是出自真心,而就算是自己的亲兄弟也不曾这般相待过自己。许久,他转过身,离开了此处,今日如此感性的他还是不要让兄弟们看到为好。他暗下决心,今后定与他们同生共死,要让他二人享尽荣华富贵,一生安枕无忧。

    如果人们能够将未来的事情都安排好,并且按着自己的想法发展,那么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悲剧了。而如果终究只是如果。

    翌日,各路大军分别从各地班师回朝,皇甫长德与杜林伐陈有功,又是杨广的结义兄弟,自然的与大军一起去长安了。从此,这天下便是隋国的天下,隋,便以一个朝代的身份傲然挺立于史册之上。一路上,百姓见到杨广大军都是诚心叩拜。这杜林一路跟着,也受着这百姓对他三拜九叩,可把他乐坏了,长这么大,还没人这么崇拜所他呢。美哉乐在。他策马到皇甫身边,开心地说道“大哥,看到没,大家都很是崇拜我们啊。长这么大总是拜别人,如今这么多人拜我,这种场面,真是美煞我也!呵呵”见皇甫若有所思的没有回他的话,他伸手拉了拉他,说道“怎么,大哥。想秋云姐了?这次我们回长安,定会有个一官半职的,到时候那个阮老头就不会阻拦你们在一起了。”思绪突然被拉回,听到杜林如此说,皇甫开口了“二弟,不可对阮伯父如此不敬。”“哎哟!这还没和秋云姐成亲,就这么维护未来岳父了?你可别忘了,你与秋云姐两亲相悦,可都是他的门户之见,你们才不能在一起的。”杜林可不乐意了。“你别这么想,阮伯母早逝,伯父身边只有秋云一人相伴,他也只是想多留她两年罢了。”皇甫连忙解释,但杜林愤愤地丢下两个字“借口”便扭过头去,继续受众人叩拜了。其实,他何尝不知这是借口,多年来,他也一直用这个借口来安慰自己。阮秋云乃北齐国宰相阮诫之女,北齐灭亡后他便携女来到南方,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虽然如此,但他心中的门第之间十分严重,所以一直介怀皇甫长德空有满腹才华,却没有混个一官半职的。如此怎会将自己的独女托付于他。二弟说得也没错,如果能够封个一官半职,不为别的,只为能够和秋云终成眷属。

    行了数日,终于到了都城长安,各路大军也已先后到达,长安城内更是一片热闹景象,百姓无不欢腾,对晋王也更是崇拜。这晋王年纪轻轻便立下此功劳,实现了隋国在中原的大一统。举国上下,无不赞叹晋王功绩。当然,也妄论国事之辈,窃语到晋王如此功高,百姓对其拥戴超过太子,只怕是命途多舛了,也有说晋王相貌惊奇,本是帝王之相,恐不甘心做第二,将来王位之争,必又是一番血雨腥风了云云。这些虽是市井之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也并不无道理。将来之事,只有日后再说了。

    稍加休息之后,隋文帝便召见了此次伐陈的八大将领。祭天酬神之后便是论功行赏了,杨广功劳最大,封为太尉,正一品。而这杨广的两位结义兄弟此时也是名贯京城,杨广都在文帝前多加赞赏,文帝自然是不会亏待他二人,他们更是破格上殿接受封赏,他二人伐陈有功,册封左右卫,官至从三品,并有官邸各一座,黄金万两为赏赐。杜林成天乐呵呵地说,他算是完成人生第一大事了,再娶个妻生堆娃娃,人生就圆满了。

    不久之后,皇甫长德迎娶了阮秋云,并在次年得一女,取名皇甫馨儿。而在这期间杜林受杨广之托,在洛阳城百里外的芒山修建密室,把秘密运往洛阳的财宝藏于其中,除此之外,密室里一镂空金匣子之内,《长生道》安静地躺于其间。这本书杨广本已呈给文帝,但这文帝却是自知生死有命,却也不把这长生之说放于心上,更是无心去修炼此等荒谬之术了。遂将此书交与杨广处置,本来皇甫与杜林二人是坚决要毁去此书的,但在杨广的坚持下,还是保存了下来。毕竟这是古人传下来的,又是神农氏的智慧所在,毁了实在可惜,杨广如此说,皇甫也觉得有理,只是告诫杨广,此书定要妥善安置,以免不轨之人有所图谋了。因此他便托付杜林将其带到此处,永久封存了起来。一切安置妥当之后,杜林便在密室入口之处以无比坚硬的大山巨石作门,并设置扣龙锁,扣龙锁分为五层,每一层有机关设置,而且环环相扣,前四层由一首诗为引

    同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