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被她问得一窒,涨红着脸,想不出反驳之词。
……
——“那边好生热闹,不知是发生何事?”
葛敏才与几个学子正聊得火热,看到不远处的人群里,乐琳和文彦博一个竖眉正色、一个青筋爆现,旁边几人神色各异,于是对身旁的苏轼、陈慥道:“子瞻、季常,咱们去凑凑热闹。”
苏轼也看了看那边,认出了几个,边走边问道:“葛大人,与东家争吵的那个,你可知道是何人?”
葛敏才道:“殿中侍御史文彦博,怎的,贵刊副主编你都不认得?”
方才闲聊之际,葛敏才得悉这两位是新闻部新聘的记者,听得他们这般答话,不由得暗自狐疑。
陈慥笑道:“我俩初来乍到,文大人贵人事忙,还不曾相见。”
葛敏才顺势打听:“你们东家……啊,还有三殿下,他们是不是甚少掺和编辑部的事情?”
陈慥答他:“这两位确实不常见。”
“那么……投稿是谁审批的?”
“新闻栏目的稿件由王先生和司马大人审批,其余栏目一概是主编、副主编负责的。”
葛敏才喃喃自语道:“看来,那草包没有诓我。”
陈慥就在他身侧,听得真切,好奇问:“草包?你说的是三殿下么?”
“不,不!”葛敏才讶然否认:“草包是你们东家,季常怎会以为是三殿下?”
“东家?”
陈慥比他更惊讶:“东家才思敏捷、见解精辟,怎会是草包?”
却是苏轼接话道:“因为,东家在官学里头闹过不少笑话……”
他把从父亲、同窗那处听来的事情娓娓道来。
陈慥听罢难以置信,道:“定必是有人嫉妒东家才华横溢、年少有为,胡编乱造的。”
葛敏才吃吃而笑:“他有什么才华可言?更遑论年少有为了。”
苏轼答他:“晚生之前也以为他是个草包,但经过昨日一事,倒觉得季常的推测最为合理。”
“哦?”
……
第一百九十章 等同名字()
“所以,今日‘解释大会’说的事情,大多是从昨日东家辩论的观念那里得来的。”
苏轼略略地把昨日彩排的经过说完,三人不知不觉已来到了朱栏板桥前。
——“这又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我连自己的笔名都不能用?”
恰好,听得了文彦博这么一句。
欧阳修站得最后,正好在他们跟前,葛敏才拍了拍他的肩膀:“永叔兄?”
对方回头一看,微微有些诧异,悄声问:“哦,昭岚你也来了?”
昭岚,是葛敏才的表字。
他拱手回道:“买了门票,也来凑凑热闹。”又问:“文大人他怎么了?”
欧阳修附在他耳边,把事情始末简要说了一遍。
葛敏才听了,眉毛一挑,望了眼“乐琅”那边,又回想到方才苏轼告诉他的事情,眼珠子不停转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昭岚?”欧阳修推了推他。
葛敏才摸了下拇指上的扳指,似笑非笑道:“有趣,有趣!”
——“即便文少保告到开封府尹那处也好、告到大理寺也罢,道理亦是在我这里。”
“乐琅”的声音传来,他们二人的注意力也集中到那边去。
文彦博听“他”毫无悔改之意,反而砌词狡辩,东拉西扯的,越来越不成话,偏偏被对方问得一窒,想不出反驳之词,只好在那处涨红着脸,指著“乐琅”的脸,怒道:“你,你……歪理,歪理!”
葛敏才飞快地掰转手上的玉扳指,心念一动,慢慢踱将出去,行到文彦博的身旁,道:“安国侯,未必,未必啊!”
众人望向他,文彦博见脸有喜色——竟然是他来出言相助!
姚宏逸皱了皱眉,没有说什么。
庞籍脸色依旧。
只得刘沆眼中精光闪动,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乐琳自觉道理在自己这里,没有半分迟疑,道:“葛大人有何高见,晚辈愿闻其详。”
“律法,不外乎人情。”葛敏才言之凿凿:“确实,契约上有讼师、牙行的担保,亦并非不容于《大宋律》,更不是强迫签得的。”
乐琳脸色一沉,似乎想得到他要说的是什么。
果不其然,葛敏才接着道:“只不过,笔者无法用自己笔名这一点,是不是不合常理,不合人情,不合礼仪?”
“哼,”乐琳冷哼一声:“常理?人情?”
葛敏才颔首道:“《楚辞》有云:‘齐名字於天地兮,并光明於列星’。春秋鲁国大夫申儒曾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孔夫子亦云:‘名不正,则言不顺’。由此可见,人之名、字,乃是各自身份之象征、述表,何其重要!”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文彦博觉得扳回一城,顿时喜上眉梢,悄声对刘沆说:“阁老真高着!怎的想到把他也邀来?”
“不是我邀的。”刘沆淡淡然回道。
“不是?”
“嗯,不是。宽夫莫要开心太早,说不定来者不善呢。”
“来者不善?”
文彦博不以为然。
那边厢,葛敏才继续道:“笔名,乃是笔者所起,同样代表其身份,更寄托笔者对自身的愿景,理应等同于名、字,若是由他人来定夺何时能用、何时不可用,岂非荒唐胡闹,贻笑大方?”
……
第一百九十一章 道德绑架()
一阵清劲的风吹过。
乐琳略感到清醒了一些。
但葛敏才的话仍旧让她闹心:“依照常理人情,安国侯这份契约似乎不太妥当,若真要闹到上开封府尹那处……”
他顿了顿,粲然一笑,道:“指不定几位编辑的胜算更大一些。”
文彦博、苏轼等人纷纷点头称是。
王安石低声问司马光:“那位是……?”
“礼部侍郎葛敏才,”司马光答道:“去年参表奏疏二百多封,人称‘葛二百’。”
“听起来是个仗义执言的人呢。”王安石微笑着道。
“介甫,相信我,你不会想和他交手的。”司马光摇头道。
……
而另一边,刘沆对柴珏问道:“三殿下,闻说……翰墨斋、缬绣坊,还有尚诚行均有意向‘赞助’编辑部举办的活动?”
柴珏淡淡一笑:“不是有意向。”
“哦?”
“已经签好契约,钱也交收了。除了今天这个‘解释大会’不算,编辑部往后举办的三场大型活动都由这三家商号赞助:翰墨斋二百六十贯、尚诚行一百五十贯、缬绣坊一百二十贯,拢共是五百三十贯钱的赞助费。”
刘沆未料到数目这么大,微微意外,又问:“乐琅他……难道是还未得悉此事?”
“嗯。”
“殿下要不要去圆个场?”
柴珏微微含笑,明知故问道:“阁老何出此言?”
“葛敏才出名的伶牙俐齿、口若悬河……”
“阁老觉得他说得在理么?”柴珏打断他,问道。
刘沆颔首道:“似乎比乐琅说的要在理一些。”
柴珏明眸微动,目不转睛看向乐琳,嘴角微微莞尔,道:“阁老的看法,本殿不敢苟同。”
……
——“……再者,文大人是安国侯在官学里的先生,学生诓骗先生签下这种严厉苛刻的契约,岂非大逆……”
“葛大人!”
葛敏才那句“大逆不道”还未说完,便被乐琳冷冷地打断了:“敢问一句,为什么反对收费?”
“嗯?”
乐琳眉目肃然,重复道:“此番争执,根源是《汴京小刊》举办的活动收费与否。乐某不懂,为何诸位大人、先生执意反对收费?收费对你们而言,到底是有什么损失吗?”
葛敏才嗤笑了几声,仿似她说的是个笑话趣闻,不屑道:“自古著书立说,是为文以载道,《文子》有云:‘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读书人岂能终日将阿堵物挂于口边?有失斯文!”
他看到“乐琅”默然不语,以为“他”被自己说得哑口无言,于是得意洋洋地嘲讽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的这句话,安国侯似乎不太懂得呢。”
“我确实不懂,”乐琳皱眉道:“乐某真真是挠破头皮也想不通,究竟名利双收对你们有什么不好?”
她转身,环视众人,眼神里的倔强看得柴珏心中莫名悸动。
只听得她朗声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慕名利的人,并不见得就比追求名利的人更高尚、贡献更大些。
葛敏才眉毛微蹙,哼一声,说道:“歪谈乱道!“
乐琳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确实可敬,‘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听起来也是写意闲适。然而,即便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生活依旧穷困艰苦,最后甚至连孩子被饿死了。这种‘淡泊名利’对他自己,对他的家庭,甚至对百姓又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呢?”
葛敏才不发一言,默默转着手里的扳指,似是被说服,又更像是寻思反驳的词措。
一旁的文彦博却是比争辩中的二人还要激动,铁青了脸,气愤愤的大声道:“竖子,乐琅你这个竖子!”
说着,他呸的一声,在地下吐了口唾沫,再道:“陶渊明不趋炎附势,品格高洁、铁骨铮铮,岂是你这样不学无术的竖子能信口污蔑的!”
乐琳不以为然道:“我不觉得我说的有错,倘若他肯为五斗米折腰,为官一方,先不说造福一方百姓,最起码能做个更称职一点的父亲,莫让亲儿惨死啊。”
文彦博说不过她,又不想认输,冷哼了一声,用力甩了甩衣袖,背过身去。
……
那边,王安石抚着长须,饶有趣味地对司马光道:“这位葛大人,看来也不外如是。”
司马光不赞同也不否认,淡淡道:“安国侯倒是有些辩才,让人始料未及呢。”
“确实后生可畏。”
“可惜懒散了些。”
“嗯。”
……
乐琳说得起劲,继续道:“陶渊明身体力行,致死都没有为钱财屈服,这个我倒是真心佩服的。但是有些人,标榜不慕名利,只不过是为了显得有气节、有风骨。更有一些人,自己得不来名利,就假装自己不爱,最起码可以得个不慕名利的虚名,虚伪至极!最最坏的,是还有一些人,他们高声大喊自己是不慕名利的,其实暗地里早已名利双收!”
司马光听到这话,脸上微微有些红了。
文彦博依旧怒气冲冲,不发一言。
倒是庞籍,自乐琳开口说话以来,便一直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乐琳反倒是渐渐平静了下来,神色从容道:“你们所说的‘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我觉得指的并非不追求名利,而是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
……
“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苏轼喃喃地重复这句话,心下顿觉恍然。
却听得乐琳再道:“人之所以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就是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啊!……有人喜爱建功立业、名利双收,有人推崇知足常乐、修身养性,这都是见仁见智的事啊,你们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就判定求名逐利的人不合道德,这分明就是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葛敏才不解问。
乐琳侧过头来,看回葛敏才,目光如电:“就是像你们这样,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常人,用美德来要求义务,借机胁迫、攻击别人,以此左右其行为的,就叫做道德绑架!把不合你标准的人,都用道德的名义捆绑与你的船上。”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契约精神()
“道德绑架?”葛敏才不解问。
乐琳侧过头来,看回葛敏才,目光如电:“就是像你们这样,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常人,用美德来要求义务,借机胁迫、攻击别人,以此左右其行为的,就叫做道德绑架!把不合你标准的人,都用道德的名义捆绑与你的船上。”
众人发出嗡嗡、啧啧之声,或赞同她所言,或不以为然。
葛敏才脸色一沉,微眯了眯双眼,目光锐利地看着“乐琅”,不气恼,更不似被说服。
略略沉吟片刻,他道:“此一事,彼一事。安国侯,收费与否我们暂且放下不表,单单说那‘笔名’一事,笔者本人不能任意使用自己的笔名,这是不是过分了些、苛刻了些?”
“本侯再说一次,这份契约并不违反《大宋律》,更不是强迫签来的,就算再过分十倍,再苛刻百倍,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效力?”
“受到《大宋律》的保护。”
葛敏才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悠悠开口道:“律法是律法,难道人情常理就不顾了?”
他又看向文彦博、司马光与王安石:“倘若贵刊的所有编辑一同附议,上告到开封府尹那处,告安国侯一个歪曲常理……”
“好!”文彦博大声叫好:“你说得好!这契约欺人太甚,就该告他一个歪曲常理、有悖人情!咱立刻就走,去,到府尹那儿去!”
说着,他转身便要走,却是被刘沆一把拉住。文彦博回头一看,却发现只有他一个付诸行动了,始作俑者葛敏才纹丝不动,司马光、王安石也是默不作声。
刘沆皱着眉头低声对文彦博道:“精明人出口,蠢钝人出手。”
“你说谁蠢钝人?”
“谁应的便是谁。”
文彦博停下脚步,愠道:“怎的你们都不附议!”
刘沆伸出食指放于唇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看热闹吧。”
……
“歪曲常理、有悖人情……?”
与文彦博想象的不同,乐琳丝毫不曾害怕惊惶,只感到心中愤然不已:“人情难道就比法律更重要?人情难道能凌驾在法律之上?”
“并非凌驾其上,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