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夏之剑-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测试,没啥可看的”。“哦,既是如此,换个地方看看”,刘启一脸很是不解的神情,缓缓说道。

    现在欧阳轩将亲兵的武器换了一新,刀具是钨锰钢合金打制而成,表层电镀了铬,盾牌用的是铝合金木。弓弩都换成了合金钢锻打而成,韧性极好。每个人也都像欧阳轩一样还有一把一米长的剑和两把30公分的短刀。每天不停训练,尤其是反应速度方面,天天都是四个时辰的悬木阵。看了一圈,刘启也没觉得有什么新意。最后还是回到了枪械训练的地方,朝一名士卒要一把手枪,要玩玩。士卒看着欧阳轩,没办法,欧阳轩只能点点头。

    “陛下,此物虽是臣所制的玩具,杀伤力较之弓弩尚强”。

    “哦?快快给朕演示一番”。刘启突然来了兴致。真是应了那句话了,文弱者总喜欢功能强大的武器。欧阳轩拿来一把手i枪,按照后世经典的m1911设计而成,点四五的口径,露铅的雷姆弹头。命兵卒五十步外竖立五个等高的木头人,双手持枪,标准姿势站立,让众人退后,从左向右奔跑中连开五枪。放下枪,让护卫抬过木头人,头部没有一个完好的,基本全碎。自言自语道:“还行,手艺没荒废”。又命兵卒在三百步外设立五个等高木头人,手持根据后世春田步枪设计而成的步枪,拉栓上膛,还是从左向右,连续的拉栓射击。等射击完,抬过木头人,头部也全部碎裂。

    “陛下,这种物事战场上使用,现在限制颇多。而且制作颇繁琐,双月才制得这十支。用作日常护卫尚可,使用方式不对,对己亦有伤害”,欧阳轩赶紧给看得很兴奋的刘启泼冷水。

    “真可否一试?”。“陛下手力不足,难以控制,恐伤及陛下”。“哦,如此,那就免了吧”。

    回了别院,刘课。语文课本欧阳轩用的是白话文,古人之所以用文言文,一是因为纸张和竹简的限制,二是书写字体的原因,三是方言的原因,所以才缩字成文。后来成了儒家文人卖弄辞藻的借口,也阻碍了文化在民间的普及。也是后期儒家文人限制平民学知识的手段,由于理解比较困难,没有长时间刻苦研读,很难成。欧阳轩则是打破了原有的文言文束缚,直接把现今的书籍翻译成白话文截取编入课本,生僻字用拼音标注。印刷用的是楷体,简化了识别。刘启对楷体字倒是不吃惊,因为在欧阳轩编的书籍里见多了,习惯了。对白话文则是嗤之以鼻。至于化学则和上午一样,鸭子听雷。在明代以前,由于方言的原因,和现在说话存在很大差异,《西游记》和《水浒传》就是典型的例子。

    晚上,欧阳轩命厨子在亭中备下了火锅大餐。等众人刚到亭子,看到只有两桌时,已经二十岁的刘荣说道:“父皇,儿弹劾扈候不敬之罪”。“哈哈,我儿,这是火锅,朕听闻过。就是围桌同食,即是家宴,就抛开那些俗礼”。“陛下所言极是,分餐尔食,浪费食材,费诺厨工,家宴简之尔”。

    男女分桌而坐,皇后那一桌由公良慧负责伺候,至于刘启这一桌,则是欧阳轩打理。主父妍和义妁也陪在栗妃和皇后身侧,解说菜品食法。聂聘由于身份的原因上不了桌。现在名义上主父妍也是欧阳轩的徒弟。每个人一个瓷盘,瓷碗,很是美观,都是欧阳轩亲手绘制的釉下彩。

    火锅宴吃得也很是尽兴,尤其是刘荣和栗妃,全然不顾形象,看得刘启直砸把嘴。还没等宴会结束,一名黄门驸马急匆匆来见,在刘启耳边耳语几句后,刘启急忙起身,命人被车架回长安,宴会也就嘎然而止。

第三十六到访收女() 
刘启走的很匆忙,匆忙到连衣服都没换。欧阳轩送出山庄大门时,刘启突然停下回头对后面的欧阳轩说道:“扈候可知朕为何如此匆忙回京?”

    “陛下立太子之事为太后所知,梁王差人与太后架前进谗言,太后急招陛下质问”。

    “哈哈,聪明,知朕者扈候也”。

    “不是臣聪,而是前有先例。臣不知雌亭侯与陛下言何事为梁王所知,差双千刺客刺杀与臣”。

    “嗯,此事朕有所知。定会给扈候一个交代。于此安心授徒,训卒制物,替朕监管行宫选址建设”。

    “诺!”。“另,扈候有所准备,如北地边关不宁,今冬朕欲遣扈候督边关事”。

    “臣领命。只是臣所言及道事,陛下切勿与他人谈起臣所言。臣不想参与此中是非”。“也好,安心做好本分之事也好。此事待朕思量之后,以朕之命定夺”。“谢陛下”。“朕所住院室与朕留着,在扈候府上朕甚感舒心。差会太极之法侍卫一人与中尉,与朕身边留用”。“诺!”

    一边交谈,一边走向车架。等刘启上了车架,突然探出头来说道:“你那个武器也给朕制一套朕能用者”。“臣领命,不日即送入宫中”。“不用送到宫中了,朕过几日自会来取”。

    等送走了刘启一行,欧阳轩才叫上聂聘、主父宏和著汕回了案桌,换掉锅底继续火锅畅饮。

    既然刘启想要一把枪,欧阳轩自然不会糊弄。对刘启欧阳轩印象还是不错的,何况还有知遇之恩。现在做的手i枪肯定是不能给刘启用。只能换成威力小点的,欧阳轩想了很久。第二天给孩子们上完课去了车工作坊,拿起笔画了好几个方案都否了,最后才想起来手枪的老祖宗左轮。

    画了个装五弹的小型左轮手枪设计图纸,既然是皇帝用的,自然是高档,让将人找来聂聘,要了一斤黄金和一些颜色非常正的宝石。金合金金属由于锆和钛现有的条件还弄不出来,只能采用外包金和镀金工艺,这个现在能做到。部件加工都是由欧阳轩亲自主刀,手柄部位用的是欧阳轩所带来的沉木,镶嵌宝石。用的是9毫米口径的子弹,用了五天时间枪和子i弹才加工完毕。对这把左轮手枪,欧阳轩也是爱不释手,金黄色的强身,镶着红绿两色龙形美玉的手柄。在军营射击场试射之后,有效杀伤在50步,最大射程在百步,后坐力也不大,最关键是不怕哑弹。

    在第十天头上,著汕从长安带回了消息,当天刘启回去之后,和太后交涉了数几天,最后经太后同意经三公廷议,皇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同时只有四岁的刘彘封为胶东王,窦婴任太子太傅。同时下诏,命丞相召集法家士人,要重新定修订国律和制诸侯公卿行律。另下诏各级官员只用奉黄老之术者,废儒学者行官经商,儒士只能躬耕田间,严禁教授孔孟之道,违者诛族。两封诏书刚下,就有数十名年轻的儒家子弟在宗庙前滋事,被廷尉索拿。这是必然的结果,垂死前的挣扎。

    欧阳轩依旧每天训练,教书,去作坊指导做各种器械,傍晚时分去医馆,晚上回来写书。每天过得忙碌而充实。用了两个月时间,欧阳轩为自己打造了一支全自动突击步枪,用处理后的紫胶和玻璃做了个可伸缩的十倍准镜,用的和步枪一样点四五口径的子i弹,子弹做了万发。

    四月一过,天气渐热,田地里的玉米长势良好,由于欧阳轩让聂聘组织人手修了灌溉渠,天稍微有些旱,一点都不影响粮食生长。六月中旬,长安传来消息,因立太子,国之喜事,大赦天下,民升一爵。六月末正是吃煮玉米的好时机。刘启带着皇后和一群嫔妃再次住进了清凉的终南山庄,说清凉,是因为这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自然条件下就不热,再有就是电风扇和冰的作用这天傍晚,欧阳轩从医馆做了一个断肢手术回来,刘启正在黄门伺候下在亭子中品着特供的茶水,见到欧阳轩,招手让他过来。欧阳轩施礼后刚坐下,刘启说道:“朕要的武器可做好?”

    刘启来了三天了,欧阳轩差点把这事给忘了。赶紧起身道:“月前已赶制完毕,臣这就取来”。赶紧去库房,取了一个精致的玉石盒子和一个五个大纸盒回来。小心的在刘启面前打开盒子,一把精美的金色左轮手枪呈现在眼前。“陛下此物名曰左轮手枪,可做做防身用。五十步内有效杀敌,用法也是简易,稍加指导即可”。“代朕去试用一番”。“诺!”。

    带着侍卫在黄门簇拥下来到兵营靶场,兵卒在五十步外立好靶子。欧阳轩手把手的教左轮手枪的上弹,开关保险,射击等技术要领。等刘启熟练了,才让他试射。连续射了五十多发,才熟练掌握使用。至于命中率。不用看也知道,好不到哪去。又教了射击要领,又试射了五十发,教了快速拔枪的动作和方法,天黑时才回山庄。接下来的日子,多了一项,陪刘启练枪,教他全套太极拳心法。也许是天意如此吧,二十八年以后的,就是欧阳轩今天教的这些,救了刘启一命。

    刘启在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直到玉米不能再煮着吃,才带着大队人马回了长安。期间朝见大臣、处理政务等事宜都在终南山庄进行。临走前收了公良慧做义女,义母则是薄皇后。这两个月,刘启好好的做了一次学生,从欧阳轩这里学了天文、地理、数学和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知识。终南行宫如期在欧阳轩山庄边上选址开工。行宫选在了欧阳轩亲兵兵营的位置,选址由司马季主主持,本来这个人要来拜见欧阳轩,但欧阳轩一直拖,知道在选址时才匆匆见了一面。他之所以选择兵营这里,也不是和欧阳轩过意不去,而是那个位置确实按风水来说,属于龙脉的龙头,是龙首平原的龙心之位,五行俱全,适合做宫苑的吉地,后来又找了十多个人来选址,最后都选择了这里。在刘启直接参与下,欧阳轩的府衙和兵营只好搬到西侧山梁后的河边上,这里也是风水极佳的地方,原来是羽林军进行礼仪演练的地方。刘启还是很大方的,居然给了欧阳轩黄金五百两的拆迁费,同时附赠牛羊马匹若干。

    刘启前脚刚走没几天,后脚窦太后带着刘嫖一众外戚来到山庄。同样占了欧阳轩一处楼院,没办法,这些人都是惹不起的。好吃好喝招待不说,每天非得要去别院带着外戚听课,去作坊探看,去庄稼地里掰尚能煮着吃的玉米。折腾了五天,才一句话也没留下,唉声叹气的回了长安。只有太后依旧神采奕奕,临上车前将欧阳轩叫到跟前:“老身听闻陛下与府上学了很多新奇之法,怎么老身看不出哪里神奇?”。“回太后,物之奇在于未知,知后不足奇。陛下只是在这里小住期间悟出了些道理,才有法道新政”。“嗯,不错,这里果然是福地。扈候朝中之事不必挂怀,自管行之。另,老身前来,也是启儿所托,与扈候保个媒。将老身义孙女嫁与扈候,虽非亲生,就不不日即会拟旨下诏,公与世人,入宗庙事。扈候与明年夏前将六礼备当。老身自会择良日,将义公主嫁与扈候”。说完,也不管欧阳轩的反应,直接在宫女的搀扶下上车。

    等回了山庄,义妁才说道:“适才,太后将公良姐姐接与宫中,与皇后同住”。“嗯,知道了,下去玩吧”。欧阳轩有点点懵,这又是闹哪样啊。把人带走居然不和主家说一声,而是告诉一个幼童。赶紧找来著汕,让其赶紧去四处寻公良疏,将皇帝收义女,并赐婚嫁之事说给他听,让他赶紧回来。这叫什么事呢,把姑娘往这一扔,自己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欧阳轩总感觉这事哪里有些不对头,又想不出来所以然来。

    今年的秋收可以说是超级丰收,千亩玉米田,居然每亩得粮千五百斤。这次欧阳轩将明年玉米种子留够封地所有土地之用后,全部磨成面,分送封邑种玉米之家,作为一年的酬劳,土豆每亩收获八千斤。同样是留好种子,其他供山庄和宫中之用。

    今年的秋射活动如期举行。每年的秋收时节,无论在朝中有无官职的列侯和诸王必须回封地主持祭天地仪式,参与秋收和秋射。二年是因为要锻训羽林军,没参加,三年因战事耽搁,推迟到冬季,最后刘启下诏,取消了当年秋射,第二年也就是今年将民爵提高一等。今年欧阳轩正好无事,秋收后是祭天仪式,焚表祭天,感谢上天赐予丰收之年,献当年的五谷和三牲,最后在巫师的广场舞中结束。仪式结束,县尉同时宣布秋射开始,名为秋射,实际上就是民兵训练成果检验。所有年龄在十八到五十八的男子都必须参加秋射,关中以亭为单位,县尉派人往来巡视,欧阳轩的封地,有十五亭,户数万八千。成年男子按服兵役时的兵种分为车架兵、弓箭兵、骑兵、枪兵和刀兵五个军种进行全民比试。所需费用,王侯封地的由王侯出,没有的由当地世家贵族出。很像后世的全民运动会,车架兵比的是驾车速度,弓箭兵比的是射箭,骑兵比的是马上作战,步兵则比试手持武器的比试,最后还有一项是角力。每个亭选出各兵种第一名,由亭长上报县尉,在报至郡都尉,由都尉上报太尉报备,进行封爵一等的奖励。每个县在各亭第一名中在进行比试,选出第一,逐级上报,封爵二等的奖励,郡在选出第一名,爵升三等奖励。这些人就进入了太守举荐名单之列。太尉府在进行一次全国比试,第一者就不是封爵了,而是直接入官籍,享受籍贯县尉的待遇,如各地出现军职空缺,则有这些人补上,这就是西汉民兵军制。有些书上写的汉军如何的软弱,不知道根据什么而来,当时汉军战力很强,及时募兵也都是强悍无比。直到汉武帝崇尚儒术后,这种秋射就逐渐弱化,荒废,后来干脆就是由县尉和县令*纵。当时的儒家已经是国家正统思想,也就放弃了武力争端,进而排斥以武立国的思想,导致后期汉军战力下降,武帝后期以后的西汉接连败于匈奴,致使匈奴再次南出大漠,夺回部分失地。

    欧阳轩只带兵参加了县里的秋射仪式,就被著汕匆匆叫回了山庄。“君侯,在下打探到。公良公去了墨家隐修之地,除钜子本人和执四兽牌的支事之外无人知此地。另在下与北地县尉处探听得消息,明年是汉和匈奴和亲之年”。“哦,原来如此,差派人手再去打探匈奴和亲消息。如有使节往来,以汉军之名在匈奴境内除之,无论汉匈”。“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