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夏之剑-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匈奴人看到欧阳轩上台就对着他单膝跪下,哇啦哇啦的说了一堆,通译这次没有翻译,因为他看到欧阳轩的目光时,腿有些哆嗦。欧阳轩一挥手,“都起来吧,我说过你们敢做出有辱汉庭的事情,你们就别想再回草原”,也不知道这些人听明白了没有。

    匈奴人起来之后对着刘启躬身俯礼,那个头人用结结巴巴的汉话说道:“尊敬的大汉皇帝陛下,他在说谎,尊贵神使和我们所说的,不是他和你说的那些话,我们所说的话,也不是这位通译所说给神使的。我们也不是左贤王派来的,而是尊贵的大单于派来的。看到神使的盔甲让我们看到了神的光临,我们不能对昆仑神说谎话”

    “你们既然知道我说什么,那还要做出此等事?”欧阳轩狠狠的插话到,会汉话不早说。“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们此来只是为了让汉地开放商关,我们要用牛羊马匹换汉地的粮食和布匹,还有今年到了迎娶汉家公主时间。是你们的通译和典客,错误的翻译了我们的话,因为礼节,我们只能说我们匈奴话谈判,比斗也是你们汉朝的典客提出来的,这个我们没有按照神使的话去做,因为大匈奴也有尊严”。

    刘启已经是气的发抖了,“来人,将刘桐和通译给我拿下交廷尉严加查办”。

    “陛下勿怒,此事背后定有蹊跷”,身后的御史大夫安慰道,欧阳轩则对匈奴人道:“你们从渔阳入境可是事实?”。

    “尊贵的神使,我们是从代郡入境”。

    刘启摆了摆手,看着场下,两个匈奴汉子正挥刀冲杀剩下还不到100汉军骑兵。“陛下臣请一战”。“也好,你下去吧”,“匈奴人,我要一个人挑战你们全部的撒胡尔”,“尊贵的神使,他们如果联手可以抵六个千人队,您可曾想好”,“哪那么多废话,赶紧下场”,“尊贵的神使,撒胡尔能和您比斗是他们无尚的光荣,昆仑神说过,能战胜魔兽的人,都是神的化身”

    上马场地西侧站定,白狼兄妹才到,示意他们边上呆着。对面500步远已经有6个人,在马上也准备完毕。两队纵列,最前面两个左侧用的是战斧,右侧是锤,中间左侧是锤,右侧是类似狼牙棒一类的武器,椭圆形的武器锤头上散布10几个了一寸长的钉牙。最后面两人用刀,就是刚才场中战汉军骑兵的两个人,两个使锤的右臂都比左臂粗。场地中间,禁军正在抬尸体,看着那些健硕的尸体,欧阳轩有种莫名的悲哀。

    第一声号角声响起,欧阳轩左手挂好盾牌,握住手柄,右手抽刀在手,在脑中过着可能的场面和应对方法,不能有闪失,稍微犯点错,今天小命就交代这里,尤其是那两个用锤的。第二声号角响起,双方站到出发线上。没有弓箭也就没合上虎翼面甲。点将台上刘启和文武官员已经站起来,看向场中央。这种外交场合的文斗的方式一直从远古文明直到南北朝时期才被废止。史书上比较有名的就是鸿门宴,还有就是西域乌孙与大宛的伊犁河会。

    第三声号角响起,欧阳轩提马疾奔,没有提缰绳,任由马直线自由疾驰。两方场中偏东侧交锋,欧阳轩身体前探,左手的盾牌握紧护住左侧锤的攻击路线,右手得刀,由下向上用刀背磕战斧手柄,这家伙力气很大,如果换做一般人,别说格挡开,自己的武器不脱手就不错了,借着马速,盾格挡住战斧,刀磕开锤,三马错蹬的瞬间,身体在马上左倾,躲过已经变为平拍的锤头,右手收刀向下绕过锤头,向前挥动,再突然变向向后劈砍,噗的一声,刀头端连头带左臂齐刷刷的砍落与马下。

    前两匹马已经错马而过,第二波冲击迎面而来,两侧的力量型武器左侧锤由下向斜上,右侧狼牙棒由由上向斜下而来。第一波马屁股一过马头时,看到对方的武器走向,身体前趴在马鞍上左倾,左手盾护住左侧锤攻击路线,刀收回身侧,面贴着腿部在马头已经到达对方腿部位置时,右脚应经丛蹬内抽出,重心全放在左脚马蹬上,在棒头擦肩而过时,盾上也传来巨大的撞击力量,以左脚为支柱反身一刀,直奔左侧用锤的头颈部,借着马速仅仅眨眼功夫,头颅已经脱离身体而去。回身骑马做好,前拨错马而过,第三波已经袭来,后躺鞍桥上,刀盾格挡开双刀攻击,错马而过。起身,减速,转马。场边传来了“汉军威武!汉军威武!”呐喊声。这些人都是按规矩和道义打斗没有一个对马用招,这要是换做汉人,马早已经挂了。看着场中两具尸体,和站在场中徘徊的战马,悲伤之情更浓。

    催马加速,第二回合的战斗即将到来。这回对方是前面左侧是用刀,右侧用战斧,后面左侧也是用刀,右侧用狼牙棒。这要是换做其他人,可能是死阵。力量型对付武器,用回马刀对付盾牌。

    双方交锋时,欧阳轩才注意后侧两匹马靠外马头和马屁股一齐,而不是常用的错开一个马腿的距离。盾依旧是护住刀锋线路,右手刀刀刃在前平砍斧头也同样是平砍直奔脖颈而来,左侧的马刀可以忽略,只要防备回马刀就可。三马马头交锋时,欧阳轩向右前方探身,重心放到右脚马蹬上,伏低身体,躲过斧头攻击线路,对方在想改变路线以然不及,平砍的刀从上腹部横切而过,一个很漂亮的腰斩,刀阻力一消失,反手回刀与后背护住脖颈,刀刚到位,回马刀已经砍到脖颈位置的刀面上。后面用狼牙棒的那位由下而上的棒头已经挥出,左侧的刀也由上而下的劈向身体还在右侧伏低的身体。赶紧回盾护住后侧,右手刀迅速回弹,刀背顶住棒头向前上方携带,身体回正,马刀在想用回马刀已然不及,但欧阳轩正好,一抖手腕,在错蹬后将已经在头前上方的刀急速后劈,又是一个斜肩带背的劈砍,人头落地,没了格挡瞬间那家伙的棒头擦着肩头护甲带着风声呼啸而过,之后就是身首分离。错马而过,减速,拨转马头欢呼声四起“扈候威武!扈候威武”响彻云霄。

    看着还剩下的两个人,欧阳轩之所以把他们两个留在最后,是想给他们一个荣誉,一个勇士应该有的容易,毕竟是战胜过600汉军骑兵和几名将军的勇士,也是为了能够一次击杀对方。回手把盾背上固定,抽剑在手,刀剑交换,左手反握刀,右手正握剑。对方可能也是知道了欧阳轩的用意,马上施俯礼,高举马刀,提马前驰。能面对死亡还能不为所惧的就是真正的勇士,一个英雄,他们两个就是。

    这次欧阳轩没有让马加到高速,场中交锋,三马马头交错,两把马刀都是平砍,只是左侧对着脖颈,右侧对着腹部。欧阳轩左手抬高至头部,右手的剑向后甩腕在刀尖就要交锋时,突然向前抖腕,剑面弹开对方的马刀,左手上的刀已经和马刀相撞,腰上两侧先后用力,左手直刺胸肋部,右手的刀旁刺。噗噗两声响,右手剑从右肋下斜上刺入身体,马速带动割开了后面的身体,左手的刀,从后背直刺入心脏部位。错马而过,两个人同时掉落马下。欧阳轩回刀剑入鞘,摘下弩上弦,对着还在地上挣扎的那个勇士头部就是一弩箭,身体迅速的恢复了平静。

    演武场安静了几分钟,然后是如雷般的欢呼声。刘启笑了,对着旁边单膝跪地的神情落寞的匈奴使者说着什么。

    注:本文提到和匈奴的比武是在很久前去穿越青城山时在当地地摊上一本野史书上看到的,忘了叫什么名字了,发生在景帝七国之乱前发生在赵国,一名赵王刘遂手下的武斗奴隶,在演武场上力斗三名匈奴斗士,斩杀。原因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好像是因为打赌还是什么的,最后七国之乱时匈奴没有出兵,好像是因此有关。年代久远了我想不起来了,就把这个情节安到了主角上。

第五章 人生转折() 
刘启现在是开心的,匈奴人是落寞的,群臣是震惊的,士兵是兴奋的。欧阳轩高举长剑与场中站定,剑神反射着阳光,耀耀生辉,直刺场中诸人的眼睛。银亮的铠甲,反射着强光的长剑,在阳光下似乎欧阳轩已经融入进了光芒之中看得诸人心情起伏不定。

    一声长长的呼啸,用草原民族对勇士送葬的方式,手和剑举国头顶,仰头长啸,唤醒神灵带走勇士。白狼兄妹非常的通人性,就在欧阳轩长啸时,两声狼嚎同时响起。淹没了士兵的呐喊,在场内回荡。唤过白狼兄妹,示意它们舔一下每个勇士的额头。下马,为每个人合上了眼睛。等白狼工作完,让它们牵着马去场边给马舔舔。接连两次的重重击打,马腿会有所损伤。

    “匈奴使者,你看我们大汉的扈候能抵你们多少军队?”

    “尊贵的大汉皇帝陛下,神使足可一人敌我们大匈奴的万人队。如今大单于架前十名无双勇士,已经有八人战死于神使之手。我为我匈奴失去勇士而悲伤。昆仑神的子民会记住这些勇士”。

    欧阳轩已经来到刘启身边,“陛下,臣请匈奴使节按照他们的风俗安葬勇士,也为战殁的大汉勇士请功厚葬”。“准奏,匈奴使者,你们可以安葬你们的勇士了,每名勇士赐百金,绢10匹”,“谢尊贵的大汉皇帝陛下,再谢神使对勇士的敬畏,狼的子孙,最后由狼送行,是昆仑神子民无尚的荣耀”。说完向欧阳轩行单腿跪拜礼。

    “御史大夫,传朕旨意,近日所有参战将军士卒爵升三等,每人尚百金,供养老弱,族免徭税三年”。“臣晁错领旨,陛下这典客原为赵国相,匈奴使者从上谷入境,其背后是否和削藩。。。”,刘启摆了摆手,没让晁错再说下去。“另传朕旨意,车骑将军扈候欧阳氏轩可着履佩剑上殿,此番与汉室有功,赏良田千倾,增封邑人口两千户,赐金千斤”。“陛下,这。。。”晁错还要说什么被刘启挥退。

    “扈候,下月兵马场地即可备善,还请扈候抓紧*训”,“臣领旨,另臣荐山东聂氏为臣偏将”,“哦,明日将其籍贯族谱,送交丞相处,拟奏简上来,供朕批阅”。“谢陛下”。剩下的就是仪式一类的,欧阳轩没有参与,只是让白狼按着匈奴人的想法去做。随着大队人马回了内城。

    进院子找到聂聘,将今天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聂聘听完沉默了半天才说道:“贤弟,汉地真不是你能呆的地方,你明天辞了车骑将军,安心的做一个闲散侯爷,能活到头就算不容易了”。聂聘喝了杯茶,吩咐下人都出去,朝着门外看了半天,才又说道:“今天是你在西域的闯出的声望,让匈奴人良心发现救了你,你知道那个刘桐是什么人吗?”,“不知道,应该不会是皇族”,“他是赐姓,和当今姚丘侯刘舍、德侯刘通皆为赐姓,刘桐原为赵国相,崇儒,此事背后必有赵王参与其中。贤弟你可知为何汉匈常年征战不断?”,“匈奴牧族习惯使然,生性好抢掠”。欧阳轩喝着茶,也没抬头回答道。

    “错,贤弟,你初来尚不知晓,数次挑起边关事皆为汉方,汉地有股势力在推动汉匈之战,只是先帝和现帝皆不愿战,以休民养息,所以才会有和亲之策。上无战事,则下挑,从中以获其利,战可封侯进士,输送各世家族人与朝政,现上宠黄老之道,其他如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世家为其利而挑边事,以达佐上改宠黄老之道为自家,尤以儒甚。现今朝中有晁错、袁盎为首,民有孔氏及颜氏世家。另贤弟能威震西域,使匈奴大礼与贤弟,而对陛下只施轻礼,已引起诸人嫉恨,恐陛下也有此感。偏将任命本由主将任命无需丞相批准,只需备案与丞相即可。何来奏简一说?”。

    “原来如此,聂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小弟豁然明白此中原委,原来是如此的凶险”

    “贤弟这只是其一,其二贤弟有所不知,以贤弟在西域影响,诸多朝官弄不清贤弟所学何处,自然是会极力打压,直至取贤弟性命,今日既是如此。兄常年跑西域诸国,与其往来,无需藏心,直言而往即可,在汉地则需考虑周全,方可言谈,稍有不慎即招杀身之祸。以中行说之才在匈奴无出其右,为何遭西域及匈奴人唾弃,不是因其族裔,皆为其言行谋略皆于其国人道德相悖,至今也只为一顾事。现边关一宁,战事必将引入内”。欧阳轩现在对聂聘佩服的不得了,不愧是汉武帝第一商业谋士,桑弘羊的师傅。

    “明日小弟就去辞官,做一个闲散侯爷,也很不错。聂兄近日抓紧弄些木枝条,召集忠心纸匠,某传授些小术,与聂兄发财”。“再有两日匠人可到,枝条尚不难,只需去贤弟封地弄些即可”,“哈哈,如此甚好,乐师可走?”。

    “贤弟走后,欲自辞,为兄未许”。“我去寻他,探讨些许音律问题”。“贤弟心胸若海宽,多些心机,必可成大事”。

    第二天欧阳轩还没等收拾完装束进宫,传旨官员已经进院。在会客室内主位上开始宣读诏书。大致意思就是因新任的太尉周亚夫竭力反对,羽林军之事作罢。现免去欧阳轩车骑将军职务。因未祭奠拜将,印绶尚未授,就此作罢。另封为镇北将军,俸禄四千石,金印紫绶。还有一个旨意有些特殊:敕镇北将军部从为2000人,与原羽林军人员中挑选。念了一上午,三封旨意才全念完。结果这个官员似乎很幽默,向欧阳轩讨了一杯茶水喝着,又掏出一封简牍,打开坐在案几后接着念。这回是赏赐的诏书,念完了。将四封诏书简牍交给欧阳轩,签押完毕,聂聘及时打赏了一大块铜锭,这家伙才从怀里掏出未央宫行走腰牌和着履仗剑上殿的腰牌,又同来的小吏端进一个盘子,上面有侯爵和将军印绶。都又让欧阳轩赶紧卸车上铜锭。等忙活完了,才想起饭还没吃。

    “看来陛下还是想成立一支卫军,四镇将军原部从只有1000人,贤弟获得了一个闲散的将军,有部从可慢慢*练。为兄也想好了,就与贤弟身边做些管财务、谋划之类杂事,家族商队铺面皆已交于家兄,以后为兄家小吃食皆靠贤弟支应,兄名下商队全仰仗贤弟支应”。两个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说着话。“如此甚好,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