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总之你跟小董放心就是了,我绝对会对小娜好的。”李睿心知肚明,他之所以省掉接亲这一步,还是因为自己跟董婕妤不能提前赶过去,既然如此,自己当然要同意他的提议了,何况接亲只是个场面流程,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省掉也没什么所谓,正应了徐庚年那句话,只要他婚后对小娜好就足够了,便道:“对不住啊大哥,因为我们这边的问题,还要影响你跟小娜的婚礼仪式。既然小娜没意见,那我也没什么意见,你们那边怎么方便就怎么来。”
徐庚年之所以跟他通这个电话,固然是要郑重的邀请他与董婕妤出席婚礼,从侧面表现出对他二人的重视,更体现出对李小娜的珍爱,也是想要敲定一下他与董婕妤这两个李小娜仅有的娘家人的行程,也好做出对应安排,眼看意思都表达清楚了,也就没再多说废话,跟李睿说好周日见后,便把电话挂了。
李睿把手机放回枕头边上,想到自己即将眼睁睁看着李小娜嫁做人妇,心里头酸溜溜的不好受。
一旁吕青曼问道:“是徐庚年打来的电话?”李睿嗯了一声。吕青曼又问:“找你干什么?怎么我听你说,你这边还有什么问题,要影响他跟小娜的婚礼?”李睿解释道:“哦,徐省长想派车过来,提前接我跟董婕妤去省城住一宿,好跟小娜走个迎亲的仪式,毕竟新郎接亲的时候新娘子身边没有娘家人陪着可不像话。不过我跟董婕妤都没时间,提前过不去,所以徐省长只好省略掉这个仪式了,直接举行婚礼。”吕青曼道:“估计他也就是那么一说,就算你们真能提前赶过去,他也不会大操大办。他身为副省长,又是二婚,娶的还是一个大姑娘,这种事好说不好听,他肯定也不想搞得人尽皆知,所以能省略的环节他都会省略掉的。”
李睿听她说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道:“环节都省了我也没意见,只要他能对小娜好就行了。”吕青曼道:“他对小娜应该是很喜欢的,这一点从他对你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你跟小娜只是名义上的兄妹,没有血缘关系的,他身为副省长却能亲自给你打电话说这个事情,算是很典型的爱屋及乌了。”李睿心头醋意满满,却也只能点头称是。吕青曼却又皱眉道:“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小娜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材有身材,还那么年轻,根本不愁嫁人的,只要她愿意,嫁给高富帅都不是问题,她怎么会愿意嫁给徐庚年这个半老头子?难道是贪恋他副省长的权势?小娜是那种势利的女人吗?”李睿听得又是一阵心酸,也没说别的,重新搂她入怀,道:“操别人的心干什么,睡觉吧。”
第二天早上上班后,李睿接到了杨鹏打来的电话,说那个投资分析报告已经被李玉兰完成了。李睿也没跟他多说废话,让他把报告或发到自己电子信箱里面,或传真过来。杨鹏没有做出任何选择,因为报告不在他手上,他只好又给李玉兰打电话说了此事。
李玉兰索性直接给李睿打来了电话,两人在电话里简短的交流了一番,谈的就是那份投资分析报告所得出的结果。其实李睿也只对报告结果感兴趣,更准确的说,是对报告结果中的投资金额最感兴趣,毕竟投资金额才是能否成立互助林业种植基地的关键,如果投资金额过大的话,以干果厂现在的收入水平无法支撑下去,那自然就搞不起来。李睿也不想去外面找老板拉投资,那样太麻烦,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多。
结果听李玉兰一说投资金额,李睿喜忧参半。
西山村可供种植林木的山地有两千多亩,初期能租用一半、也就是一千亩,就很不错了。整份投资分析报告也是按一千亩山地的投资规模计算的。其中山地租金,按每亩每年一百五十元计算,一千亩总计是十五万;需要投入的水电灌溉设备成本,初步统计为十万;果木苗(包括枣、核桃、栗子、榛子等)投入成本十六万;给基地工人发工资(按月工资五百每人(每户出一人)、共五十户计算)是每年三十万;基地基础房院建设费用二十万;另外,基地需要聘请几个固定的工作人员,这些基地内部员工也需要工资,按每人每月两千块的工资标准(平均工资),聘用五人计算,每年支出是十二万。这些钱加在一起,总计为一百零三万,尚不到一百一十万。
这是初期第一年所用的投资资金数目,以后几年投资金额就没有这么巨大了,固定支出只有山地租金、农户与基地内部员工的工资三项,另外还有一些小额投入,譬如果木苗的填补与农药肥料上面的投入,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第一年需要投入一百一十万不到,以后每年只需投入五六十万左右。
至于在果木林地里搞养殖,譬如鸡鸭牲畜之类的投入,暂时没有算到这份报告里面去,初期还是以种植为主,等种植基本稳定了,再搞养殖事业。
理论上说,偌大一个种植基地,动辄上千亩的种植范围,又兼顾扶贫,初期投入却只有一百一十万不到,已经算是非常便宜的事情了。毕竟,现在物价飞涨,一百多万几乎干不了什么事情,在个三线城市买套房子外加装修也就不剩几个钱了,放在九坡镇却能搞个像模像样的种植基地,已经算是捡了大便宜了。而以目前李睿与李玉兰的干果厂的年收入计算,足够支撑这一百一十万的初期投入,而且是轻轻松松,李睿理应开口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了,但他实在是笑不出来。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这个互助扶贫基地没有像他想象中的那样,能够很大力度的帮扶西山村当地的贫困户。
在那份投资分析报告里面,租用贫困户家里山地的价格是每亩每年一百五十元,一家贫困户按拥有二十亩山地(平均)计算,一年能拿到的土地租金也只有三千元;然后每家入股互助基地的贫困户出一个劳动力,这个劳动力通过种植看护果木的劳动来赚取工资,每月五百元,一年也只有六千元。前后两项收入加起来,只有九千块,还不到一万块。按每家贫困户平均拥有五口人计算,一万块摊到每人头上只有不到两千块的收入。这还是毛收入,还不是人均纯收入。扣除吃穿住用看病购物之类的消费费用后,到年底这些钱还能剩多少呢?是不是只够勉强把他们头顶的贫困户帽子摘掉的呢?甚至是连穷帽子都摘不掉?
1059城建规划()
李睿真想跟李玉兰问一句:“咱们就不能略微抬高一下租用贫困户家里山地的价格么?或者是能不能每个月多给贫困户发一点工资?”
但他到底不是理想主义者,也不是完美主义者,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着生活智慧与种种考虑的成年人,所以他也就没有问出这么白痴的问题来。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哪有租人家的地,还主动给人家租金提价的白痴企业?又哪有嫌人家贫困户劳动力工资低,还主动给人家资的白痴老板?现实中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一切都必须按照市场规则来操作。譬如山地租金价格,人家山区里的山地贫瘠荒芜、水电交通不便,因此每亩只能得到一百五十元的租金,当地市场环境就是这个价,你不能违背人家市场定价操作,你真要那么干了,你就是十足的冤大头,不仅会自己吃亏,还会扰乱当地市场环境,进一步的坑害自己与当地老百姓。
李睿就算一心想要帮扶西山村的贫困户们脱贫致富,也不能干这么愚蠢的事情,好在,按这份投资分析报告、其实也就相当于是互助扶贫基地的发展规划来看,只要贫困户入股了,基本上可以使得自家摘掉穷帽子,而且收入会慢慢增加,这就比什么都强。至于致富,且不着急,先脱贫了再说,万里长城不是一年就垒砌起来的,同样的道理,一个家庭也不是一年之内就能致富的,还是稳扎稳打,一步步慢慢发展,能在三五年内过上小康生活,就算是大功一件,也是功德一桩。
前面说的都是投入支出的事情,事实上,在这个互助扶贫基地建立后的前面三年里,李睿与李玉兰都是只投入而没有任何收获,但从第四年开始,果木开始挂果了,那么干果厂的好时代也就来临了。想一想,上千亩的果木林所产出的干果,全部作为免费的原料送到干果厂里,干果厂稍微粗精包装一下就能拿到市场上,所赚到的利润比之前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倍,那时候的日进斗金可都是实打实的纯收入。
李玉兰在投资分析报告里面对这个情况也做了预估分析,她经过计算统计后得出一个结论:互助扶贫基地在前三年的总投入,差不多能在第四年内全部收回,而如果在果木苗种植后的第二年,果木苗生长相对稳定后,再搞鸡鸭类蛋禽的山地放养养殖,那么第三年就能开始收获大量的山鸡蛋山鸭蛋,这些山鸡蛋山鸭蛋同样可以装成礼盒与干果杂粮一起,而且市场前景非常之好,如此一来,第三年就能通过蛋类产开始回收投资了。
而在初始投资回收之后,干果厂就能通过这个互助林木种植基地得到一个稳定的、高效的、物美价廉的原材料供给基地,不仅永远不必再担心原料的问题,还能比之前赚取更高的利润。到时候,李睿与李玉兰两人就算成为千万富翁,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李睿想到这个光明的前景,终于笑了出来。
在电话里,李睿告诉李玉兰,马上开始这个互助扶贫基地的建立工作,主要负责人当然是她、杨鹏,还有已经派到干果厂里准备接替杨鹏这个厂长的老同学张兵。李玉兰这个镇党委副记平时要上班,大事小会的也很忙碌,因此主要是做个管理统筹的务虚工作,筹建基地的务实工作主要还是靠杨鹏与张兵来完成。至于初期投入,就用李睿去年从干果厂得到的那一百几十万的分红,这也是他一早就跟李玉兰说好了的。李玉兰还想把自己那份分红也投进基地里去的,不过目前来看,暂时还用不着。
挂掉电话之后,李睿想到自己不仅可以通过这个干果厂赚取人生之中的第一桶金,还能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等于是既能赚到财富,将自己的生活与事业发展得更好,还能为民为国,扶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上富足幸福的道路,心里美滋滋的,转念想到当日与李玉兰约会时,她无意间说出的利用九坡镇粮库成立干果杂粮厂的提议,到了这当儿居然可以发挥这么巨大的作用,就又是感慨又是激动。
“玉兰啊玉兰,你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呢!”
李睿最开始跟李玉兰认识的时候,也没想到会跟她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哪怕后来跟她好了以后,也只以为她会作为自己的红颜知己为自己的情感生活锦上添花而已,哪里想得到,她在给自己带来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的同时,还给自己带来了一笔源源不绝的财富,更给了自己为国为民出力的机会。说她是自己的贵人,真是一点都不夸张美溢。
下午两点多,宋朝阳把李睿叫进办公室里,抬手递给他一本不算太厚的打印材料,笑呵呵的道:“给你看看我新的一年要忙的大工程。”
李睿接到手里,凝目瞧时,见封面上写的是一行大号的黑体字,“青阳市中心城区建设发展规划”,下面还有两个小字“初稿”,最下面注明了这份规划的出产单位,赫然是山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他翻开封面,浏览起这份规划的内容来,也没有时间仔细查看,便快速阅读,手指掀动,一篇又一篇的看过,有字的页面就一目十行,有图的就主要看图,这样一篇篇看过去,等看到最后的时候,已经是面露喜色,连连点头。
宋朝阳见他脸上露出认同赞赏的笑容,问道:“怎么样?”李睿将页面合起,看着他说:“老板,这就是您要搞的大工程吗?”
宋朝阳点头道:“对,这就是市政府在新的一年里要重点实施的一个大工程,我也想将其作为我主政青阳期间最重要的一个大项目来抓!这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抓手!”说完有些感慨的说:“身为领导干部,主政一方,不能总是从口头上谈发展讲建设,不能总是把造福于人民群众当成一句口号,而要真真切切的为老百姓做点事情,这才对得起头上这顶官帽子。而对领导干部个人来说,为老百姓做了实事,也等于是实现了自己的能力,兑现了自己的价值。往自私里一点说,是做出了成绩,对于自己的进步升迁,也是一大助力。总而言之,都是好事一桩。更有古语,人死留名,豹死留皮。我好歹主政过青阳,总也要在青阳留下点名声。而我将要主持的这个大项目,就是我留名的基础之所在。”
李睿听得连连点头,这位老板在新的一年要搞城市建设的事情,他已经从秘长杜民生那里听说了,现在听来也不觉得有什么惊讶与奇怪。其实,身为一地党政主官,除去基本的经济民生工作之外,要做的也就是发展建设中心城区了,而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既能拉动当地gp,众多的就业机会,也能提升城市位,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满足市民生活生产中的更多需要。
往自私里讲,建造一座美丽现代化的城市,也能成为领导的政绩,甚至会给领导带来一生享用不尽的美誉。就因为这些数不清的好处,近些年来,国内已经兴起了城建热潮,各地城市争相攀比的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更有数不清的领导干部因为城建工作得力而高升。当然,与此同时伴生而又不可回避的就是,也有很多领导干部在城建的过程中搞官商勾结,收受贿赂,很多人都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当然,都是隐形的,只有在被抓的时候,他们才会露出富翁的本来面目。
李睿还知道,其实前任市委记张文林在任时,就曾与前任市长孙耀祖携手推动城市建设,对于改变青阳市的市容市貌、环境质的提升,做出了一些贡献。比如,之前曾经召开人大会议的青阳科技会展中心,以及现在的青阳市火车站,就是张文林在任时建起来的。那座会展中心如今已经成了青阳市区的一座地标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