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演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演义-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图安逸乃至妄诞,甚至侮辱他的父母说:“老年人,什么也不懂。”这种不孝的话在当时是决不许讲的。作一个最高统治者要知道下边的隐情疾苦,否则就会做出荒诞的事情来。

    周公接着举了殷代名君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商汤之孙祖甲,不是庄严威惧,勤自约束,“不敢荒宁”,就是久为小人,能保惠小民,不敢侮鳏寡,他们享国都能长久。

    尔后的殷王,生下来就安逸,不知道务农的辛劳,只是贪图享乐,因而他们享国也都不长久。周公接下去又举有周的太王、王季的谦抑谨畏,特别提到文王穿不好的衣服,自奉节俭,参加农业劳动,能“怀保小民,惠鲜鳏寡”,从早到过午有时连饭都来不及吃,为的是团结万民。他不敢盘桓逸乐游猎,不索取分外的东西,因而享国也比较长久。周公告诫后代,不许放纵“于观、于逸、于游、于田(田猎)”,不能宽容自己说:姑且享乐一下,不能象商纣那样迷乱于酒。如果不听,就会变乱先王正法,招致民人的怨恨诅咒。有人告诉说:“小人恨你、骂你。”要说自己有错误,深自省察,不许含怒,不许乱杀无辜,乱罚无罪。不然,相同的怨忿集中到你一个人身上,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第三十七章 桐叶封弟() 
周成王命令周公的儿子鲁侯禽父(伯禽)、齐侯(姜)伋将奄国和“殷民六族”的民众赐给伯禽,以充实鲁地人口,并送他许多典册文物、宝器仪仗。

    周成王作《象舞》,以纪念周文王,也是向为《象舞》填词的周公致敬。

    十月,南唐国(山西临汾市翼城县)发生内乱,周师趁机灭南唐,迁其民于杜国(陕西西安东南,祁姓),继尧帝香火。

    年,周成王九年正月,周成王向太庙问卜。

    肃慎氏前来朝拜,周成王派荣伯给肃慎氏锡命。

    锡命,又作赐命,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宾礼”的一种礼仪,始于西周,是古代帝王赐予臣僚爵位(包括官职)、服饰、车仗、币帛等的赏命,其礼仪即为赐命礼。“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

    赐命主要是帝王对臣僚的功绩、功劳、品德以及遇重大庆典时的赏赐。在先秦时期,帝王赐命的物品主要有“增加其衣服,令有异于诸侯。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鈇(即斧)钺,九曰秬鬯(用黑黍、香草酿造的酒),皆所以劝善扶不能。”所赐的9种物品各有其特定的寓意:“进退有节,行步有度,赐以车马,以代其步;其言成文章,行成法则,赐以衣服,以表其德……其亢阳威武,志在宿卫,赐以斧钺,使得专杀;其孝慈父母,赐以秬鬯,使之祭祀。”

    先秦时期的“九锡”主要是天子用于表彰诸侯堪为楷模的道德品质和文武才能,这与西周时期建立的礼仪制度有直接的关系。诸侯受天子赐命,就意味着享有车马、服饰、仪卫、居所以及祭祀等方面的特殊礼遇,或享有专杀征伐等权力。

    臣僚接受帝王的赏赐,必须要答谢回礼,在礼节上一般以拜礼为主,相对比较简单。

    古人将得到帝王的赐命作为一种殊荣备加珍重。商周时期的许多青铜器就是作器者(青铜器主人)为纪念天子赐命而制作的。

    年,周成王十年,周成王命唐叔虞为侯。

    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于,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与周成王一样,是母后邑姜所生,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儿。传说叔虞的母亲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赐给他。”等到邑姜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虞”字,所以就给儿子取名为虞。

    在周公还在摄政时,周成王还未成年,有一天,他和与自己感情非常好的小弟弟叔虞在宫中的一棵梧桐树下一块儿玩耍。

    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梧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风过后,地上留下了许多梧桐叶。成王一时兴起,便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叶,用小刀切成一个(大臣们上朝时手中所持的)“圭”,并随手将它送给了叔虞,以玩笑的语气对他说:“我要封给你一块土地,喏——你先把这个拿去吧!”叔虞听到成王这么说,随即欢欢喜喜地拿着这片用梧桐叶做成的“圭”,跑去将此事告知他们的叔父周公。

    周公仍代尚是稚龄的成王执掌国政,听了叔虞告诉自己的话,便立刻换上礼服,赶到宫中去向成王道贺!成王不解地问:“叔叔,你为什么要特地穿上礼服,赶来向我道贺呢”面对周公的道贺,早已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的成王,不禁一头雾水,不知所以……周公依然面带微笑地对成王解释道:“我刚刚听说,你已经册封了你的小弟弟叔虞!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我怎能不赶来道贺呢”“哦!那件事啊!”这才想起此事的成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刚才,我只不过是和叔虞闹着玩而已,不是真要册封他呀!”

    不料,成王的话刚说完,周公立即收起笑容,正色对成王说:“无论是谁,说话都要以‘信’为重;你身为天子,说话更是不能随随便便,当做是在开玩笑一样。如此,你才能得到人民对你的信赖!倘使你总是罔顾信义,任意将自己说出口的话视为玩笑,这样,你还有资格做一国的天子吗?”周公之言,令成王深感惭愧……

    周成王当时记下了此事,但并没有立即封叔虞,因为当时无论是成王还是叔虞都太小了,还未成年,无力执掌政权。

    到了周成王亲政的第三年,唐叔虞已经成年了,而当时正好周刚灭南唐,于是周成王将南唐封给了弟弟叔虞,所以叔虞才被称为唐叔虞。成王便迅速决定:将叔虞册封于唐地,为唐侯,所以叔虞被称为唐叔虞。

    周成王将由鬼方投奔中原的怀姓九宗赐给了唐叔虞,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就是鬼方之隗姓,到周平王东迁,它已经和其他周朝的诸侯一样同列、同朝了,并且逐步与华夏族融合到了一起。

    越裳氏前来朝拜。

    周公离开东都洛邑,到丰邑居住。

    年,周成王十一年正月,周成王到丰邑拜见周公。

    唐叔虞得到一种二苗同穗的禾谷,献给成王。成王命唐叔虞将禾谷献给周公。周公接受了禾谷,颂扬了天子赐禾谷的圣命。

    周成王为表示对周公的敬重,命令周平公管理东都洛邑。

    周平公是周公的二儿子君陈,也是伯禽的弟弟。周平公继承了周的采邑,其脉世袭周(国)公之位。

    年,周成王十二年,王师和燕师到达韩。

    韩国疆域在今陕西韩城市和山西河津县东北一带。始封君韩侯与唐叔虞一样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

    周成王锡韩侯命。

    年,周成王十三年,王师与齐侯、鲁侯会师伐西戎。

    成王命后世鲁公可以天子礼仪祭祀周公,鲁因此建立了周公庙。

    夏六月,鲁公建成周公庙,并隆重地举行落成仪式。

    从此以后,鲁国的历代国君都在周公庙祭祀周公旦,而鲁公(伯禽)陪祀在侧。

第三十八章 楚国建立() 
年,周成王十四年,秦师围曲城,克之,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秦师的称谓。

    冬,洛邑全面竣工。

    年,周成王十八年正月,周成王到洛邑,将九鼎安置在洛邑的合适位置,象征着周的统治天下。

    周成王营建好成周之后,有没有迁都,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引发争论。汉之前,人们皆认为“周伐纣,居洛邑”,直到司马迁时,提出了“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的观点之后,开启了千年的“迁宅之议”。

    随着近些年考古发掘出土越来越多西周时期的铭文来看,尤其是“何尊铭文”的发现,对成王迁宅有明确记载,其“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语,言之凿凿,记载了成王迁宅于成周(洛邑)的历史。证明,成王五年“宅兹中国”之说,遂在在文献、考古均得到证实。尽管学界还有不同看法,但何尊的问世,毕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20世纪60年代,在陕西出土的“何尊铭文”,对成王迁宅洛邑有明确记载,其“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语,记载了成王迁宅于成周(洛邑)的历史。古人称洛阳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含义,后来渐渐指代华夏,周王朝在这里建立新都,有利于对民众的统治。

    还有一种观点是周成王只是将王朝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迁到了成周,丰镐暂时保留祭祀中心。当“成康”(成王、康王)之后,出土的西周铭文中,成周出现大量的宗庙祭祀系统,如祭祀先王的京宫、祭祀前王的康宫、昭宫和穆宫等,这时候成周才成为祭祀中心。

    年,周成王十九年,周成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卫康叔随行

    周成王回到宗周(丰镐),任命百官,将丰侯废黜。

    熊绎在周公回朝后积极地向周王朝靠拢,帮助对抗三监之乱。周公曾向周成王叙述其功,因其祖鬻熊的功劳以及周公对熊绎的好感,周成王在十九年,封熊绎为楚侯,赐给他土地仅有五十里的子爵爵位,其都丹阳(秭归)。

    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季连为远祖,鬻熊为始祖。

    楚是各国里面相对偏向母性的,芈姓当然是母姓,而且“楚”的国名就是为了纪念女性(出土的楚简《楚居》如是说),楚先鬻熊,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道家崇尚母性多元,以柔克刚,阴阳调和,损有余,补不足,协调均衡,是人类硕果仅存的母系社会思想遗留。被学界认为是楚地黄老道家的起源之一。

    楚王族出自华夏,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即王族为华夏族,而百姓为夷民。楚人的主体是芈姓季连部落,楚王族、公族以芈姓季连部落后裔为主,其中又以鬻熊家族为核心。

    楚人与汉水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荆蛮、濮、苗蛮等原始民族杂居。季连家族从蛮俗,故而后来的华夏人视之为“楚蛮”、“蛮荆”。

    楚国在江汉地区发展强大,当地的荆蛮居民逐步被楚人征服,成为楚人的组成部分,但多是庶族。

    熊绎在位时期(年),发展生产,扩大疆土,乘柴车、穿破衣以开辟荆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进贡,

    熊绎虽然身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偏远之地,但还是乘坐柴车、身穿破衣以开辟丛生的杂草,跋山涉水以事奉周天子,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进贡,体现了他对周王室的忠心。

    经过熊绎至熊渠数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为泱泱大国。

    楚的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向西溯江而上扩展到今四川东端,向北溯汉水而上扩展到今河南西南的南阳盆地和丹江流域,向南扩展到今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向东沿淮水和江水扩展到今河南东南、安徽北部、江西北部和山东南部、江苏、浙江一带。楚人与汉水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荆蛮、濮、苗蛮等原始民族杂居,东周以后这些民族逐步被楚人征服。

    年,周成王二十一年,由于多年,对民无扰,周成王将悬示教令的象魏(亦叫阙或观)拆除,说明天下安宁,可以不用再说明谁犯了什么罪。这是成康之治四十三年的起始年。

    周公致政后,一直在丰邑养老,得了重病。

    年,周公病死于丰邑。

    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军队),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大行封建,营建成周(洛邑),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与发展周朝统治上起了关键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公的成就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来看,主要为军事上,周公在周王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中心。

    周公“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

第三十九章 周公成圣() 
其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这一制度的形成,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是以身作则,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

    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他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圣之一,《论语》中记载孔子言论云:“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解梦》是靠人的梦来卜吉凶的一本于民间流传的解梦书籍,共有七类梦境的解述。书中的周公就是周公旦,孔子梦的“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在儒家经常会出现。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经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