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女传-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而。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

    所以,禇遂良选为主考官的圣旨一下,几乎是立即的,禇遂良和卢谌就陷入了行卷阵中难以自拔,每日或拿着名刺,或带着举荐信上门投卷的人络绎不绝,令他简直是不胜其扰,只不过三日后,便闭门谢客,再不肯轻易出府一步。

    而发现了这一点的举子们,在懊恼了一阵之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其余在朝中举足轻重的大人们,便连久已赋闲在家的卫国公府都接到了不少的卷子,令李子骞哭笑不得。

    相比长安城此时热热闹闹的行卷风潮,九嵕山下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宁静。

    在看了鸽儿带回来的信笺后,李默只是笑着将信笺传给了商商和武媚娘两人。

    王仁佑的退步在他看来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感业寺的事上,他并没有能真正抓住李治的把柄,只要李治让感业寺的住持报个暴毙,那么这件事情自然可以悄无声息的掩盖下去。王仁佑之所以还能在恩科上让李治退后半步,不过是李治为了将来武媚娘进宫留个余地。

    若不是为了她,李治又岂会同意将恩科试这样重要的事中掺进世家大族的耳目?

    武媚娘看了鸽儿传来的信笺并没有多说什么,那个看似柔婉实则刚毅的女子一直都维持着那个淡然的表情,但商商却能敏感的察觉她的眼神越来越柔和,早已不复刚来九嵕山时的阴戾。

    抬手将手中最后一捧鸡食撒在院中的鸡群里,商商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看向站在身旁的武媚娘,但愿这次她能真的看清谁才是将她捧在手心的那个人!

    “商商!明天上巳节,你可想好要去哪里踏青了么?”看到商商转脸看向自己,武媚娘笑着开口道。

    在九嵕山下无忧的生活慢慢放松着她的情绪,原本在感业寺中早已消瘦的身形如今渐渐丰满起来,双颊上的红晕也益发明显,即使身上的衣衫只是商商拿给她的荆钗布裙,也不能掩盖她如春花绽放般亮丽妩媚的光彩。

    “是啊!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这么快又到上巳节了!”商商转头看向屋内,李默执着书册,静静的坐在桌前。

    商商不禁又想起了那一年的曲水流觞,那次为了他而做的奋力一搏。

    似乎是感应到了商商的目光,原本静静的看着一卷《孙子兵法》的李默忽然抬起了头来,两人目光一触,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同时微笑起来。

    “去南山吧!那里有一片向阳的山坡,又有清泉顺山势而下,不管是袚褉还是踏青都是不错的地方。”李默放下手中的书册,朝着商商和武媚娘笑道。

    “也好!那里地势平坦,又有小道沿山而上,走起来也不会太累。”商商点了点头,转向身边的武媚娘解释道。

    “哈哈哈!什么地方这么好?说来我听听?”蹄声骤歇,院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

    商商与武媚娘都是一惊,转头看去时,却见一身苍青滚银边窄袖胡服的李治从马上跳了下来,一脸愉悦的看着院中的两人。

    当视线落到武媚娘身上时,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欢喜和满意。而他身后跟着的王起也朝着两人微微点头示意。

    “皇上?”商商一脸惊愕的看着眼前的男人。武媚娘的脸色却有些奇怪,说不出是高兴还是怨怼。

    “怎么?看到我来不高兴?”李治随手将马缰扔给身后的王起,口中随意的回答着商商的问话,眼睛却直直的望着站在商商身畔的武媚娘。

    李默脸带笑意从屋内出来,望着风尘仆仆赶来的李治,没有说话。

    “奴婢不敢。”商商撇了撇嘴,口是心非。

    李治无所谓的笑着,收回放在武媚娘身上的目光,径直越过两人,走向站在屋门口的李默。

    对于李默和商商,他从未起过摆架子的心思。这两个人是他最亲近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他也无需在他们面前掩饰。

    武媚娘却始终未发一言,直到李治从她身边越过,那带着好闻的檀香味的气息扫过她的鼻端,她才象是忽然回过神来一般,双唇微微翕动几下,却终于没有出声。

    烧开热水,商商装上三盏茶,放进托盘里,递到武媚娘的手中,轻轻推了推她的手肘,示意她将茶水端进李默的屋子。

    武媚娘神色间有些不愿,却拗不过商商,咬了咬唇,转身出了厨下。

    商商看着武媚娘的身影出了门,这才叹着气摇了摇头。看武媚娘的样子,似乎仍是心结难解,也不知李治能不能让她真心相对?

    史书上的那个权倾天下的武则天毕竟只是一些苍白的文字,而在与真实的武媚娘相处的这些日子里,商商却不难感觉到一个女人内心独有的那份纤细和敏感。

    想到当日在太极宫中杨妃处看到的武媚娘,那时她看着吴王李恪时面上羞涩而又眷恋的神情,商商的心里不由的有些黯然

    也许就象一句特别俗的话里说的: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往往都是一个伤她心的男人。

    摇了摇头,不再想那些早已过去的事,商商将点心拣了两盘,装进托盘里,端在手中,慢慢走向了李默的房间。

    “过了上巳节,恩科就要开试了,到时我也就没时间过来看你们了。”李治端着茶盏有一口没一口的啜着。

    “恩科的事情安排的如何?”李默随口问道。

    关于恩科,其实他并不担心,有禇遂良把关,就是世家大族想要插人进去,也得要过得了他那一关才行,不然,就算是行卷做得再好也没用。

    “没什么大问题,禇遂良虽然年纪大了,可一点也不糊涂。“李治笑着回道。

    这也是他能放心来九嵕山的原因,开科前的行卷本是旧例,只要一切按他的安排进行,哪怕是世家大族中真有人才出众的,他也不介意给个机会。

    这个世上的不是每个人都跟那些世家家主是一个心思,只要有足够的好处,不愁那些人不为他所用。

    “王仁佑恐怕不会这么容易放弃吧?”李默扫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武媚娘,意有所指。

    武媚娘从端了茶进来,便让李治留下了。虽然她一直没有正式同李治见礼,但是李治却并没有为难她,这让她心里不由的松了口气。

    至少,李治还是给她留了一分面子的!

    商商将王起安排在外间的堂屋里吃着点心,自己推门进了李默的屋子,将托盘里的杏仁酥和碗豆糕放在李默和李治中间的小几上,便退下坐在了一旁。

    “王仁佑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弃,王家自从出了个皇后,便一直隐隐为世家之首,如今那些世家趁着这次恩科,都想要自己族中子弟出仕以在世家中占据更多优势,王仁佑一直自视甚高,如今又岂会旁观任由他人独领风骚?”李治朝商商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清河崔、范阳卢、荥阳郑、陇西李、太原王,这五大世家其实早已貌合神离,不足为惧。”李默轻轻呷了口茶水,忽然道:“我听着李彦前日传回一个消息,不知你有没有兴趣知道。”

    李治挑了挑眉,长安城还有他不知道的消息么?

    “李彦说,范阳卢氏如今在族中为一十三名族女同时办了及笄礼,听闻,其中有两位族女面容姣好,才情出众,卢氏家主有意送这两句女子入宫,不知你可曾听闻此事?”李默轻描淡写的说着,眼中视线却在第一时间扫过武媚娘的脸。

    “有这等事?”李治微讶。

    他宫中妃嫔并不算多,这段日子以来为了打压王皇后,一直宿在萧淑妃宫中,而对比萧淑妃并不显赫的家世,难怪范阳卢氏会打着送女入宫的主意。

    如果操作得当,又有卢家在背后撑腰,卢氏女不难成为王皇后的劲敌啊!

    商商尚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不由惊讶的看向了李默。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她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象是了解商商的疑问一般,李默朝着商商笑着解释道:“上次李彦送武姑娘来此的时候曾与我提及。”

    武媚娘自始至终都未发一言,微垂的头让她面上的表情全都隐在了阴影里,便是听到李默说的话也没有任何反应,象是跟她完全没有关系一般,这样的淡漠让李治眼中的光莫名的暗淡了不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四十六章 上巳() 
在山下的庐舍将就着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命王起守在庐舍中照料马匹,李治几人便轻车简从上了山。难得的好天气,又正逢上巳节,没人会想要窝在屋里。

    李治难得来一趟,李默同商商替他准备了些祭品素果,陪着他上昭陵祭过了先帝和先后,这才沿着陵后的山道缓缓而行。

    几人弃了马在山间的小径上行走,只觉一片风和日丽,暖暖的春阳照在身上,早没了正月里的那股寒气,山野间清新的风扑面而来,带着露珠儿湿漉漉的馨香,沁人心脾。

    商商同李默旧时常去的那一片面南的向阳坡距昭陵只不过半炷香远近,是一片相对平坦的斜坡,如今早已是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满目姹紫嫣红,坡道旁一条清澈的山泉沿山势而下,水声潺潺,听着分外欢快。

    李默牵着商商的手走在前面,另一手提着一只不大的竹篮儿,里面装着出门的吃食。不紧不慢的步调透着自在的轻松和惬意,李治同武媚娘走在两人身后,中间隔着半步远,这不远不近的距离象是一道无形的沟壑,隐隐的隔开了两人。

    "到了!"商商看向眼前那一片绚烂的花丛,回头向身后的两人唤道。

    李治抬眼看向武媚娘,却正巧撞上武媚娘看向他的目光,两人皆是一愣,只是一闪间,武媚娘已侧过了头去,李治面上却扬起了一股隐隐的笑意。

    象是感觉到这股有若实质的目光,武媚娘面颊上的红晕越加明显,连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商商!我来帮你吧!"

    武媚娘疾走两步,赶到商商身侧,从商商手中接过素色花布的一角,两人抬手抻开,将这块满是素馨花纹的布料铺在了柔软的草地上。

    商商一眼扫过武媚娘,心中明了她的回避,却也不点破,由着她在一旁帮着自己将李默带来的提篮中的吃食一样一样摆到铺巾上。

    李默同李治席地而坐,对望一眼,笑着躺到了地上,头顶上的那片天格外蓝的清澈,似乎从未被尘世的喧嚣所污染。

    "默!我们有多久未曾这般惬意过了?"李治有些感慨的望着朵朵飘忽的白云。

    从登基以来,朝中的暗涌从未有一日停歇,大唐基业看似稳固,内中真情却实在不足为外人道,让人觉得分外疲累。

    "可莫这般说,我可是一直惬意着呢!谁象你,累得跟狗似的,也不知那大位要来何用?"李默轻轻一笑,毫不留情的打趣自己的哥哥。

    说是如此说,可是李治的辛苦他也明白,只不过是比自己早出世了那么一刻,这个大位却成了个不能推拒的责任,要说不累,那简直是笑话。

    "你说,要是当初我真让李恪当了皇帝,是不是就轻松了?"眼角瞥过一旁对他视若不见的武媚娘,李治悄声道。

    "你倒是想得美,若让他得了天下,会有你的好日子过?别看他一脸和气,你若是真要让了,卧榻之侧他又岂容你酣睡?"李默对李治的突发奇想嗤之以鼻。

    当初他们两人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可能,但是李恪背后强大的世家支持之力却让李治和李默同时摇了头。

    明眼人全都看得出来,世家的势力已经早变成了大唐基业的一个毒瘤,而在这样大的力量支持下登上大位的李恪,是不可能在登位后对这些大族下手的。

    等得李恪大位一稳,那些世家大族的狰狞面目露出来,等着大唐的就必然是大权旁落,就算李恪再有心,凭他一人又如何拧得过满朝文武?

    恐怕这也是当初太宗皇帝会舍李恪而取李治的其中一个极为重大的原因吧?

    "你们两个,只会躲在一旁偷懒,过来吃些东西吧!"商商拣了几块干净的卵石,将铺巾的四角压住,这才抬头唤道。

    武媚娘与两人隔得并不远,虽然手中并不停留的帮着商商收拾吃食,可方才两人的话多少也入了些耳,想到功亏一篑从此远隔天涯的李恪,心中不禁一阵黯然:原来这才是一切的真相?

    可若没有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李恪又能找到谁做同盟呢?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同气连枝,如今朝中的瓦岗旧人皆与她兄妹有旧,而缺乏这些先天优势的李恪,所能拉拢的也就剩下了这些前朝勋贵和急欲在新朝中站稳脚跟的世家大族。

    可偏偏,这些人却是在新朝建立之时最受君王忌惮的一群人!李恪的落败几乎就是一个定局!

    李治两人坐起身,转头望去时,却见铺巾上已经放满了吃食,洁白的山药糕、暗红的枣泥糕,还有商商做的一盘紫菜饭团子,里面包着鲜嫩的荠菜,看起来黑白分明,内层又碧绿喜人,极是引人食欲。

    李默却是看着铺巾上的几盘荤食笑了起来,商商素来知他心意,荤食也都是放在离他远些的地方。

    "今天上巳,又有李治和媚娘在,好歹也该有些荤食吧!"

    商商看着李默的笑意,吐了吐舌头,解释着,一边将一盘白切鸡挪到了李治的那边。

    "无妨!你也不是没有做素的,我就吃那素的就行。"李默无所谓的说道,近两年的素食,早就将他的肠胃养得清淡了起来,哪怕是商商做的荤食,也很少能引起他的兴趣。

    李治微微皱了皱眉,有些不满李默的自苦,拿了一个饭团在手中,望着李默道:"为父皇守孝,确是份所应当,但是你大可不必如此自苦,这样,便是父皇在天有灵只怕也不会欢喜。"

    "我能做的也仅只如此而已了,横竖也吃了两年了,也不差这一年。"

    李默的语气平静而安宁,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