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女传-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嵕山并不是什么繁华之地,除了山上的干货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带回来的几株上好的山参和灵芝已经交给李子骞带回了卫国公府,但想起他说初瑶也回来了,商商还是决定去西市瞧瞧,为初瑶买些礼物。

    马车在西市的街口停了下来,翠儿当先跳出马车,回身拿了个小凳放在脚边,这才将商商扶了下来。

    站在西市的街口,看着西市街上热闹的人群,商商不由的又想起了和初瑶来逛西市的那次,那次莫名其妙的被掳可是让她吃了不少亏。

    带着翠儿在人群间穿行,街道两旁的店铺还是往年的那几间,这一年多过去,倒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似乎里面的伙计象是换了些生面孔。

    商商漫无目的的在一间又一间店里留连,有些拿不准该给初瑶带些什么。从初瑶和唐骏去蜀中算起来,她们也有两年多的时间没见了。

    这么长时间下来,也不知道她有没有什么变化?是不是还象以前一样跟个小孩子似的?

    逛过一间又一间的店,却始终没有看到中意的东西,商商不禁有些烦躁,看着天色也不早了,总不成到了快擦黑的时候再去吧?

    翠儿却是一脸兴奋的这里瞧瞧那里看看,她年纪小,平日大多是在厨道做活,很少出来逛,这回跟着商商出来,倒是看到不少以前从没见过的东西,真是看到什么觉得稀奇,一张小脸泛着兴奋的红光。

    “姑娘!你看这绸带真漂亮!”翠儿冲进一间街边的铺子里,高兴的拉着一条细细长长的五色绸带,兴奋的叫着。

    随着翠儿的动作,这条细细的绸带发出了一阵清脆细碎的“叮铃!”声,象是清晨林中流过的清泉,隐隐似带着花草的芬芳。

    商商转过头时,正看见翠儿手中垂下的绸带,闪烁着晶亮的光芒,象是一条流泻在翠儿纸间的小溪,清凌凌的晃着她的眼。

    抬头看了看翠儿进去的这家店,铺子的门楣上挂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牌匾,漆成红色的“姚记”两字还散发着淡淡的油漆味道,虽不刺鼻,但也看得出来是一家新开的铺子。

    “嗯!确实不错。”商商走近翠儿身边,撩起一条绸带细细瞧着。

    一眼看过去,店里的柜台上还放着好些成品的足金首饰,看得出来这是一家刚开张的金饰店,只是不知为何会有这一条条绸带挂着。

    看两人都是年轻的姑娘家,店里的伙计也不好凑得太近,离着两人半步远的样子,带着恰如其分的热情道:

    “两位姑娘可是看中这金铃儿带子了?这带子可是我们铺子里独有的,每一条绸子都是选了上好的蚕丝织成的,花色各不相同,全都镶上了金铃儿,用来束发最好不过,走起来还带着清脆的铃铛儿声音,最是适合姑娘们这般年纪用了。”

    商商饶有兴致的一条条看过去,确实每一条的花色都不一样,拉起来摇了摇,那铃声清脆悦耳,一点都不显得嘈杂,倒真是好东西。

    以初瑶活泼好动的性子,这绸带定能得她青眼!商商自己看着也很是喜欢,想着要不要也给自己买上两条,好回九嵕山以后束发用,省得她再挽那些笨重的发髻。

    “就这几条吧!替我用锦盒包好了,我好送人!”商商挑了四条颜色鲜亮,金铃儿看起来也差不多大小的绸带,递给了伙计。

    “姑娘您稍坐坐,这就给您包起来!”伙计想是很少见人不讲价直接买东西,高兴的将商商引到一旁的胡凳上坐下,上了两杯茶水便颠颠的往柜台边结帐去了。

    商商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两眼在店内好奇的打量着。

    这间金铺并不大,门脸只有四步宽,靠左侧的门边便是一条长长的柜台,上面一个个的摆放着些擦拭得一尘不染的方形锦盘,里面一套套的摆放着成套的头面首饰,此时伙计正和掌柜的在柜台后面为她挑的那几条绸带算帐打着包,柜台的对侧便是挂着一根根细长的绸带,各种花色的绸带上一串串金铃儿正迎着风轻动,发出一阵阵悦耳的铃声。

    在长安城开金铺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现如今长安城里的金铺可是都有朝廷中的大人做后台的,这家金铺一看就是新开张,想必还是很有些门路的。

    “嘻嘻!你可听说了?昨儿高阳公主府上又在慈恩寺包了场子了,进香的人都不让进呢!”

    商商正喝着茶水,踱到了柜台边看着那些手工精美的头簪、项链,冷不防听得身后一个脆脆的女声低低说道。

    “哼!还公主呢!如今长安城里谁不知道,那位公主殿下是看上庙里的和尚了!真是丢脸!”另一个女声语带轻蔑的回道。

    “嘘!你小点声!你不怕惹祸啊!小心让人听去!”

    “别人怕她!我才不怕呢!我家老爷可是御史大夫,她是公主又如何?如今还不是被人弹赅?我听我家大人说,今天早上的早朝,御史台的奏折把皇上的御案都堆满了,全是弹赅她骄横跋扈、不守妇道……”

    商商微微皱起了眉,转头看去时,却见两个装扮华丽的妇人凑在她刚看过的绸带跟前正说的热闹,见她看过来,才悻悻的住了嘴,其中一个轻咳了两声,做出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拉着另一个不以为然的妇人一脸不情愿的离开了这间铺子。

    看着两个女人匆匆忙忙离开的背影,商商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转头接过了伙计递过来的锦盒,结了帐,便拉了翠儿出了铺子。

    直到上了马车,商商也没个笑脸,倒是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翠儿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哪里做的不好了,只得老老实实的坐在一旁,动也不敢动。

    “翠儿,刚才在那店里,那两个女人说的话你听见了么?”商商觉得有些头痛,这都是什么事啊!

    “什么话?”翠儿有些莫名其妙,只瞪大了眼望着商商。

    “就是……关于公主的那些。”

    看着翠儿莫名其妙的表情,商商不知为什么有些心虚。想着:翠儿还是个孩子,问她这些会不会不太好?

    “哦……姑娘是说她们啊!”翠儿恍然大悟的道:“这有什么啊!翠儿还看见过公主的马车停在慈恩寺的门口呢!城里的人都知道,公主是喜欢上辩机师父了!”

    “翠儿!”商商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这高阳公主也太强大了吧!还是说大唐的公主都是这么强大?连给老公戴绿帽子都戴得这般明目张胆?难道她真的不怕被人戳脊梁骨么?

    看着商商惊讶的样子,翠儿心中略有些小得意,她的消息可是很灵通的!

    那次跟宋妈一起去慈恩寺还愿就看到过公主的马车,当时她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觉得那马车真漂亮,连车角上垂的络子都是她从来没见过的样式,后来等到和宋妈一起出来时,正好看到公主红着脸从慈恩寺后院里出来,那眼睛象是含着水光一样,漂亮极了!

    她还羡慕了一下,结果被宋妈骂了一顿,说这是不正经的女子才会那样子,她这才知道公主是去偷偷看和尚去了。

    看着翠儿一脸孩子气的得意,商商也只能无语了,心头却蒙上了些忧虑。高阳与辩机的事居然弄到了这样街知巷闻的地步,着实是她始料未及的,她也开始有些理解为何玄奘会特地拜托苏敏之给她递信了。

    马车便在商商的忧心中缓缓的停在了卫国公府的门口。商商调整了下心情,这才挑开了帘子,带着翠儿下了马车。

    守门的老家人见到商商,赶紧笑脸相迎,将商商带进了府里内堂。

    李初瑶得了仆人报讯,从内院里匆匆的跑出来,见到一身宫装的商商只稍愣了愣,便又哭又笑的扑了上来。

    “你这个商丫头!可真是狠心,一去便是一年多,也不给个信儿回来。”

    “还说我呢!你还不是一样,跟着唐公子去了蜀中那么远的地方,也没见你给我捎个信儿!”商商毫不示弱的抢白回去,却也忍不住泪湿了眼眶。

    李初瑶跟着唐骏走的时候她是知道的,可自己走的时候初瑶却不在,算起来两人竟已有两年多未见了,也难怪初瑶念着她。

    “初瑶,这是我在街上偶然看见的发带,想着你会喜欢便给你买了回来,九嵕山那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能是回长安来给你挑些小东西,你可别嫌弃。”

    商商擦了擦泪,从翠儿手中拿过那个装着绸带的锦盒塞进李初瑶的手中,看着破啼为笑的李初瑶,忍不住刮了刮她的鼻子。

    初瑶接过了锦盒却不急着看,伸出手只想着去刮商商的鼻子将那两下刮回来,两人正闹着,李子骞跟在初瑶的身后走出来,见到两个闹成一团的丫头,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在两人额头轻点了两下。

    “你们俩啊!谁都不用说谁,都是两个狠心的丫头!”

    初瑶不服气的皱了皱鼻子,正要反驳,却被李子骞瞪了一眼,只得伸伸舌头闭上了嘴。李子骞这才转向商商道:

    “爷爷在房里,正念着你怎么还没到呢!”

    “早上进了趟宫,一出来便到了这时候,倒是劳爷爷久等了。”商商对李子骞笑了笑,跟在他身后,往李靖的卧房走去。

    一年多未见,也不知爷爷的身体到底如何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七章 池鱼之殃() 
转过小角门,商商一眼便看到了李靖的卧房门,门外正站着一个面孔熟悉的老家人,看到商商跟着李子骞进来,脸上露出了一个善意的微笑。

    “商商小姐回来了?老公爷正等着小姐呢!”

    当初李靖认了商商做义孙女,那可是阖府皆知的,是以府中家人也都是以小姐相称。

    “文伯!”商商笑着和老家人寒喧了一声。

    “是商商来了么?”屋里的李靖听到门外的声音,扬声问道。

    商商朝文伯笑笑,李子骞推开了屋门,当先一步走了进去。

    “爷爷!商商回来了。”初瑶还没进门便嚷上了。

    屋里的光线并不十分明亮,窗棂上蒙着的白色绢纱将窗外的阳光变得柔和起来,透进来后便显得不那么刺眼。

    卧房里的摆设还是一年前的样子,隔间前的多宝格上依旧摆着两个商纣时的小鼎,一炉香正放在多宝格上袅袅的冒着淡淡的烟,房里弥漫着一股檀香味。

    “这一年多没见了,让爷爷好生看看你。”李靖躺在软榻上,身上搭了一条织锦毯,朝着进门的商商招了招手。

    商商越过先进门的李子骞,上前两步走到李靖身前,拉住了李靖伸向她的手,触手之下只觉得李靖的手干瘦枯硬,那皮肤都象是快要裂开了似的,竟是比一年前苍老的多了。

    “爷爷!”商商低低的叫了一声,眼中有些泛泪。细细的摩挲着李靖的手,商商的目光仔细的一点一点在李靖脸上巡逡。

    这时商商眼里的李靖与一年前确实是有了很大的区别。

    当年的李靖虽然是年老,但是精神头看上去却没有什么大问题,相反那一双眼睛看着却根本不象是老年人,反而透着些比年轻人更通达的精明。

    可此时的李靖却没有了当年的那份精神,已经一片雪白的发须,凹陷下去的脸颊,眼角深深的皱纹都显示着他的垂垂老矣,就连当初那通达一切的双眼也变得昏黄了。

    “商商,你这一年同李默呆在九嵕山还好吧?”李靖看着商商的眼睛,干瘦的手拍了拍商商的手,无声的安慰着她。

    “商商很好,让爷爷担心了。”商商将李靖的手贴在了自己的脸上,眼里的泪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了下来。

    “只是一年而已,爷爷怎么就成了这样?”商商有些哽咽。

    “商丫头!人老了,总有这一天。”李靖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这个丫头,总是看不开!他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这一辈子跟着太宗皇帝南征北讨,也算是造下了不少杀孽,能象如今这般老死家中,有儿孙尽孝送忠,已经是他的福气了!

    “爷爷说什么呢?商商还想爷爷送商商出嫁呢!”商商抹了抹脸上的泪,半带撒娇的说。

    李子骞说得没有错,李靖的身体确实不乐观了,看他如今的脸色,的确已经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李世民的突然离世,想必对李靖的心理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她当时为了照顾李默却没有怎么关注李靖,此时想起来,更是分外内疚。

    “小丫头!真不知羞!”李靖呵呵笑着,伸出手来在商商脸颊上轻刮了一下,眼里的笑意却是益发明显。

    “爷爷!商商给您带了几株自己采的山参和灵芝,这两天就给您炖了补身子,可好?”商商想起自己带回来的药材,忙岔开了话题。

    “好!好!九嵕山是帝陵所在,自有龙气相佑,想不到我老了老了,还能吃上九嵕山上采下来的灵芝,呵呵呵!”李靖轻笑着,拍了拍商商的手。

    李子骞和初瑶在一旁站着,看着爷爷的脸色稍有好转,都是跟着松了口气。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看来在爷爷身上应该也算是行得通的。

    三人陪着李靖又说了会话,看着李靖渐渐有了些睡意,这才辞了出来,去了前厅坐下说话。

    “商商,你这次回来打算住多久?我还想和你一起去街市上逛逛呢。”初瑶拉着商商的手,有些不舍。

    “只怕待不了多久,李默还在九嵕山等着我呢!”商商愧疚的看着初瑶。

    看着李靖的精神如此差,她也想多陪陪李靖,可是李默一个人在九嵕山她不放心,如果她太长时间不回去,她怀疑李默只怕会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了。

    “又是那个李默,他有什么好?让你连姐姐都不陪了!”初瑶不满的嘟起了嘴。

    太宗殡天时她还在蜀中,好多内情并不清楚,回来后又忙着照顾李靖的身体,倒也没有人特意告诉她李默的身份,她也不清楚商商和李默的关系。

    “初瑶!别胡闹!商商在九嵕山是为先皇守灵,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李子骞在一旁轻声的喝斥了一声。

    初瑶不清楚,可并不代表他这个当哥哥的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