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女传-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月初,经过臣等多日的计算,八月初九这日是大吉之日。”

    甘露殿的一片晨光之中,司天台正官杨筠松跪在阶下奏道。

    佛教讲九九归一,杨筠松本是打算挪到九月,取九月九日重阳登高之日,既合佛经之意,又是大吉之日。

    可是九月已是深秋,若将上正梁的时日拖到那时,于工期却又不利,所以在与太子府李舍人商量过后,两相折衷下,便挑了个八月初九,也算是稍稍合了佛教经义,日子也吉利。

    “八月初九?”李世民看着阶下跪着的杨筠松,微有些沉吟。

    此人师从袁天罡,倒也有些本领,也罢!八月初九便初九吧!早些建好,也好早些为观音婢立个经堂时常供奉。想到此,李世民便抬了抬手,示意黄门官。

    “准――奏――!”站在李世民身侧的黄门官看到李世民的示意,会意的高唱了一声。

    李世民看着台阶下已经微有些打晃的李靖,又看了看头发花白的长孙无忌,不禁暗自摇了摇头。都老了啊!自己这段日子以来身子也一直不爽利,就是眼神也象是不行了,看来人还是要服老啊!

    视线微转间,看到站在阶前的太子,李世民不由得微笑起来。这段日子以来,恪儿没有再给李治找麻烦,也许这个儿子已经看开了呢!如果治儿能有恪儿的扶持,大唐何愁不能国祚绵长?

    只是委屈了默儿了啊!李世民微叹了口气,此生欠默儿的,只怕是没有机会偿还了!只望他少记恨些儿吧!看着李治俊逸的模样,李世民不免又想起了在为建造慈恩寺奔波的默儿,心底有些黯然。

    “治儿!慈恩寺建造情况如何?”李世民略提高了声音问道。

    “启禀父皇,慈恩寺建造如今一切顺利,到八月初九日上正梁那日,大雄宝殿四面的殿墙就可以完工了。”

    李治走出朝班奏道,他虽不是日日都去工地,但是李默却一直有派人给他回报,对于进度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那就好!”李世民略顿了顿,又道:“掌管工地的可是你府中那个李舍人?”

    “正是,如今每日都在工地上。”

    李治俯首回话,微低的头却没有看到站在他对面的李恪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

    在李世民一提到这个舍人时李恪就注意到了,对于父皇的这种犹犹豫豫的态度他隐约感觉到了一点什么,但细想想却又象是眼前隔着一层纱般,让他始终看不透那里面到底有什么玄虚。

    李默――舍人!他到底代表了什么?李恪有些玩味的看着俯低着身子的太子弟弟。看来你府中的秘密还真不少啊!

    “传朕旨意,赐李舍人宫缎百匹、湖珠一斛、金沙佛经一卷、另赐五名宫婢伺候起居,命他好生为朕建造慈恩寺,办得好了朕有重赏!”

    李世民看了看外头依然炙热的阳光,不禁有些担心起李默的身子,这样热的天气,若是天天在工地上看着,时日长了只怕要受不住啊!

    李治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自从李默监工慈恩的建造以来,父皇明里暗里的赏赐就没断过,这次又是一下子这样多的赏赐,圣眷之隆真是一时无两,只怕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媒人上门了吧?

    “儿臣遵旨!”虽然心中暗笑着,但李治口中仍旧规矩的回道。

    “皇上!臣以为不妥。”

    就在朝中众人皆为李默圣眷之隆暗自咂舌的时候,一个暗含不满的声音响了起来。

    长孙无忌错愕了一下,回头看去时,却见是御史台的侍御史卢友恭站了出来。

    李世民一脸不善的瞪着这个胸前飘着三绺长髯的卢友恭,如果他记得不错的话,此人应该是范阳卢氏一族的族人,此人这个时候站出来,莫不是想博个清名么?他李世民赏儿子些东西什么时候需要这些人在此聒噪了?

    这位皇上在这儿满肚子怒气的瞪着阶下的朝臣,却压根儿没有想到,他自己都没承认的事,人家哪里会知道李默是他皇上的儿子?

    卢友恭只顾梗着脖子上奏,却丝毫没有看到李世民一脸的不满。

    李恪看着这卢友恭倒是不由得有些好笑,此人是范阳卢氏嫡系,但是范阳卢氏却一直都与他若即若离,并不十分亲近。

    这会子看着这个愣头青触了父皇的霉头,他倒起了作壁上观的心思,且看父皇如何处置此人吧!也许能从中看出些许端倪也不一定呢?

    长孙无忌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卢友恭梗着脖子做忠臣状。他哪里能不知道李世民的心思?这位皇上这是心疼儿子了,可惜又不能明着说,只能卯着劲儿的赏东西!这个二愣子倒好,偏在这事上揪着不放,这不是明着触这位皇上的霉头么?

    “哦?有何不妥?”

    就在长孙无忌准备开口为这位卢大人求求情的时候,坐在上位的李世民却冷着脸开口了。

    “李默不过是太子舍人,其职不过六品,即便略有寸功,皇上如此厚赏也有违常例,且自从其掌管慈恩寺修造以来,皇上赏赐之多之厚实在是令臣叹为观止,若皆循此例,再有功高者,皇上将以何为赏?”

    卢友恭毫不在意皇上言语中的冷意,他一向深以自己的出身为傲,兼且年少成名自视甚高,在他眼里,李默只不过是一个太子舍人,既无功名又兼身份卑贱,却屡屡因建造寺庙得到此等厚赏简直就是以小功媚上取宠!

    李世民强忍着怒气看着阶下的这个一脸狂傲的侍御史。难道他的默儿平日就是受这样的气么?什么官不过六品?什么不过是个舍人?便是个乞儿!也是他李世民的儿子!岂容这等人欺侮?

    李治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忧虑。

    以往李世民给李默的赏赐多是夹在给李治的赏赐之中直接带了回去,这次李默接了差事督造慈恩寺,这才让许多赏赐浮到了明面上。两人私下也曾对李世民劝谏过,这般频繁的赏赐必会引起人怀疑。

    果不其然,怀疑的人还没冒头,这反对的人便就跳出来了!

    “略有寸功?卢大人!卢御史!朕可不这样认为!”李世民怒极反笑,“既然卢大人认为李舍人不过是略有寸功,那么卢大人你有何功绩?不如说出来朕听听?”

    卢友恭一下子胀红了脸,皇上的话虽然强词夺理,但是他却无法反驳。

    难道他真要将自己在任上以来做的事一条条的罗列出来么?那他不成了与个六品小吏争宠了么?再说了,自他上任以来,一直也只是循规蹈矩不出差错而已,说到功绩,还真说不出来什么!

    “皇上!皇上恕罪!”卢友恭眼见皇上的脸越来越黑,惶恐之下竟脚下一软跪了下来。

    “你既无话可说,那就给朕闭上你的嘴!朕看中哪位臣下不是由你们来说了算!朕长着眼睛,自己会看!”

    李世民厌恶的看着吓得缩成一团的卢友恭,这样的人真让人厌烦!自己无尺寸之功,却在眼红别人得到的赏赐!

    “传朕旨意!卢友恭贬为县令,朕倒要看看,你如何以略有寸功来搏朕的赏赐!退朝!”李世民盛怒之下拂袖而去,只留下一殿的大小官员们面面相觑。

    李治和长孙无忌相对苦笑,看来李默真成了父皇的逆鳞了啊!这个卢友恭也不过是说了两句实话,却遭了无妄之灾!唉!算了,给他寻个民风纯朴些,富庶些的地方吧!权当是补偿了。

    两人上前,轻声宽慰了卢友恭两句,见他还是一脸失魂落魄,便也没有再说,轻叹了一声,与其余官员作了个揖便相跟着一前一后出了殿。

    这可真有意思啊!父皇居然会为了李默贬了一个侍御史?看来这调查李默的事还要加紧进行啊!李恪意味深长的看着早已走远的李治与长孙无忌,过了片刻也跟着出了殿。

    李靖看着空无一人的龙座,眼中有些疑惑。他跟随李世民的日子不短了,还从来没见李世民为了赏赐一个六品小官而贬斥一个御史台的侍御史。

    这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李靖摇了摇头,拄着拐杖的身子却在转身的时候顿了顿,一个突然而来的念头象是电光般闪过他脑中。

    当初长孙皇后诞下李治时那奇怪的情景又一次闪进了他的脑中,难道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六十二章 上梁喽() 
得了陪同李世民参加慈恩寺上梁之礼的旨意,韦贵妃的心情特别的好。

    自从长孙皇后离世,李世民的后宫中便一直是韦贵妃当家,但是这十来年的家当下来,辛辛苦苦的平衡宫中的各方势力,劳心劳力的为李世民操劳也没能为她挣来一个皇后的封号,韦贵妃的心里不是没有怨气的。

    不过这次就不同了!李世民下旨让她陪着去慈恩寺主持上梁之礼,这可是从来没有过先例的,相当于是变相的承认了她在宫中的地位,这让她的心里象是喝了蜜一般,看谁都觉得顺眼喜兴。

    “也许――所差的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坐在妆台前由着大宫女梳头的韦贵妃喃喃自语着,看着镜中早已年华不再的面容,心中却涌起了一阵欣慰。

    这么多年的相互扶持,终于让她守得云开见月明,那种五味杂陈的心情又岂是旁人所能体会?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韦贵妃身边的大宫女秋水机灵的上前向韦贵妃道贺。

    她们这些常年跟在韦贵妃身边的心腹当然知道这次皇上旨意的重要性,一个个的都脸上带了喜色,恭喜着韦贵妃,毕竟自己伺候的贵人得了脸面,她们以后在宫里的日子也好过些不是?

    “好!好!好!本宫知道你们都是忠心的,一会儿自去嬷嬷那里领赏吧!”

    韦贵妃舒心的笑着,脸上的光彩益发明艳,她拍了拍秋水搁在肩头的手,秋水知趣的闭上了嘴,认真的为韦贵妃整理着头上的头面首饰。

    这可是陪皇上坐龙辇呢!除了已故的长孙皇后以外,还没有哪个妃子有过这样的殊荣!可不能让人挑了礼数!

    “行了!”韦贵妃止住了秋水还想继续为她插头簪的手。

    虽说是难得的殊荣,可皇上向来勤俭,如果她打扮的过于隆重,只怕皇上反而会不喜,韦贵妃左右侧了侧头,伸手将右侧的一支镶三色宝石的金步摇摘了下来,换了一支素银朝凤簪,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娘娘!这样会不会太寒酸了?”秋水有些不乐意的看了看,韦贵妃的头上现在只剩下一把满珠的湖珠扁梳了,相比以往的妆容,竟还要素淡了许多。

    “不用,就这样,今天是去慈恩寺,那是敬奉佛祖的地方,而且皇上一向勤俭,本宫也不能太过奢华。”韦贵妃掩唇笑了笑,这傻丫头!

    秋水这才恍然大悟的看着韦贵妃,一脸敬意:真不愧是跟了皇上这么久的贵妃娘娘!难怪皇上一直最看重韦贵妃呢!

    待到韦贵妃打扮好,已经是日上三竿了,三千御林卫早已是整装待发,牵着李世民的手上了御辇,韦贵妃这才有种踏实的感觉,看着近在咫尺雄风不减当年的李世民,韦贵妃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商商跟福儿交待了一声,踏着御林卫出发的前后脚也凭着腰牌出了宫,慈恩寺上梁这样的大典,她可不想错过,今天长安城可是象过节一样呢!

    另外一点她没有跟福儿说出口的就是:她有些担心!

    虽然上次敏之哥哥说的有些语焉不详,但是她不是傻子,李默的表情和敏之的语气里都有一种叫作阴谋的东西呼之欲出,这两个人都是她关心和在意的,她绝不能袖手旁观的在一旁等消息!

    皇上的御辇一路出了朱雀门,在长安百姓跪于街旁的三呼万岁声中,一直驶过了兰陵坊才转而向东往晋昌坊行去。

    商商出了宫城的偏门安上门便雇了辆车,去接两个哥哥和绿袖,由于御辇经过的道路全都戒了严,不得已商商只得选了另一条路往晋昌坊而去。

    晋昌坊的坊外此时已是水泄不通,等着看皇上和娘娘的百姓们一个个挤得满面通红,虽有大批的军士维持着秩序,但百姓们的情绪仍很激动,嘈杂的人声简直连人的耳朵都要吵聋了!

    这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场面呢!虽说上元节的时候皇上和贵妃娘娘们也会在五凤楼与民同乐,但那是在高楼上,能看到个人影儿就不错了,哪象现在这样,还能面对面的看到皇上和娘娘?

    商商撩开车帘看了看,她们的车倒是比皇上的御辇要走得快,可这时也一样进不去了,只得苦笑道:“看来咱们只有在这里下车了呢!不然的话,这车进去了,可就出不来了。”

    苏敏之靠近车帘看了看,也摇了摇头,早知如此就不来凑这个热闹了,还不如呆在厨道呢!

    “咱们下去吧!我来扶着大哥,商商!你拉着些绿袖,可别挤散了。”

    “嗯!我知道。”

    商商点了点头,拉着绿袖跳下了车,站在车旁等着两个哥哥下车,眼睛却不时的四处打量,想要找到李默的位置。

    也不知他在哪儿呢?这会儿只怕在慈恩寺那个正殿正安排着上梁的事吧?

    苏睿之看了看外头的人群,想了想自己不利索的腿脚,本待跟着车一同回去算了,可是看着弟弟伸出来的手,还是随着他的意下了车。一家人难得出来一趟,他自己当心些也就是了。

    四人正挤在人群中东张西望着,商商就觉得自己的肩头被拍了一下,转头看去时,却见一身灰衣的李彦在人群里对着她笑了一笑。

    “二位苏公子、商商姑娘、绿袖姑娘,跟我来吧!主上给几位留了位置,可近些观礼。”

    商商正愁没地方坐会儿,若是这样一直站到观礼结束,别说腿脚不便的哥哥了,就是她都吃不消。

    “哥哥!咱们跟着李彦去吧!好过挤在这人堆里。”

    商商挤在人堆里冲着两个哥哥大声叫唤着,又招了招手,看到两个哥哥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跟了来,这才转身拉了绿袖跟在李彦的身后往前挤去。

    几人跟着李彦在人群中左冲右突了一会,好不容易才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