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托尼自己在内,剧组的每个人都细细地看着蓝礼,慢慢地回味着属于自己的思想反刍。那温柔而坚韧的表演,有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犹如平静的波涛一般,看似柔软,却足以摧毁一切,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惊涛骇浪,甚至没有表演痕迹,却将那错杂而深刻的情绪说得淋漓尽致,迸发出绚丽多姿的化学反应。
一阙诗歌,来自艾伦…坡的哥特式诗集,深奥难懂,晦涩高深,却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投掷下了重磅,掀起了一波接着一波的情绪狂潮,让人无法自拔。诗歌的力量,艺术的能量,在这一刻,清晰直接地传递到每一位观众的灵魂深处。
仅仅依靠台词,仅仅依靠眼神,仅仅依靠节奏,却将故事背后的深意带向了巅峰,轻描淡写之中,却将沧海桑田的改变以一种坚定而骇然的姿态展现了出来,透露出了无限可能,也也展现出了无限深意,留下了一个未知的将来,成为观众的思考课题,
这场戏甚至比当初的公车戏还要更加困难,情绪更加复杂,表演更加简洁;但蓝礼带来的震撼却更加汹涌,反思却更加深刻,余韵却更加悠远。
表演,这才是真正的表演,所谓的表演巅峰,大概讲述的就是这种状态了。
585 表演收获()
“卡”的声音传入了蓝礼的耳朵之中,但他却没有立刻离开表演状态,而是垂下了眼帘,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台词,这是学院表现派演技之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基本功。可是,在现代电影产业之中,包括当代戏剧产业之中,台词的地位却一降再降,渐渐被人们所忽视。
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当代电影和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元化,尤其是视觉特效的加入,这使得戏剧冲突和思想深度的表现方式具有了越来越多可能性,台词的绝对统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娱乐手段的多元和丰富,快餐文化渐渐增多,诗歌、哲学、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位置也已经退居二线,隐藏深意的台词渐渐变得浅显直白、直接明了,留有韵味、富有哲理的深奥台词似乎已经成为了过时之物。
不要说好莱坞了,即使是英国的优秀剧本们,台词也渐渐变得通俗化。像“超脱”这样,不仅以大量独白进行反思、深思、哲思,而且还以爱伦…坡的诗词作为结尾,这样的剧本真真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事实上,对于蓝礼来说,这段台词的考验也是极限之中的极限。毕竟,他接受的学院教育也已经是当代改良版本的,虽然他们依旧会表演大量古代戏剧,但现代剧目的台词却已经再也看不到如此深度了。
优秀的台词之所以出众,就是因为这些台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什么人说的?对谁说的?在什么情景之下说的?为什么会如此说?什么样的个性说了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身世背景带来了什么样的语言习惯?还有台词的深意是什么,人物为什么选择了在这样的场合之下说出这番话?
简单总结就是,符合角色的设定以及故事的脉络。
“超脱”剧本的最后一段台词,为什么选用了爱伦…坡的诗歌,仅仅只是为了讽刺时代的落寞和社会的荒芜吗?如果情绪仅仅止步于此,那么梅瑞狄斯的自杀又带来了什么反思?那么亨利和萨米的结局又应该怎么说?那么莎拉和学校的荒废又意味着什么?显然,剧本不仅仅如此,而是在那一片颓败和沧桑之中,在那一片无边无际的苦海之中,寻觅到了一丝希望。
如此简单却深奥的台词,如此复杂却细腻的情感,这对蓝礼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台词的基本功其实就在于练习,从节奏、断句、咬字、口音、语调、尾音等细节着手,赋予语句鲜活的生命力,呈现出话语背后的深意;但真正困难的部分还是在于将台词与人物、与剧情、与故事联系起来,产生共鸣,充沛的情感填充在词句的每一个缝隙和角落,进而使得角色变得立体起来。
刚才这场戏的台词,在正式投入表演之前,蓝礼反复揣摩了至少一百五十遍,细细地咀嚼着其中的情感。“厄舍府的倒塌”在欧洲可谓是闻名遐迩,艺术性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折射出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状,但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诗句用在不同场合以及不同人物身上,意思自然也不同。
蓝礼揣测出了七、八种不同的方案,最终选定了刚才那一种。最终投入表演的时候,蓝礼完完全全进入了状态,脑袋呈现出空灵,灵魂深处可以感受到与亨利的微微共振,表演的起承转合和分明层次都准确无误地掌控,那种得心应手、如臂使指的感觉着实妙不可言。
以方法派为基准,构思角色;以表现派为方式,演绎角色。这是不同于此前任何一部作品的表演方式,蓝礼知道,这只能适用于“超脱”,得益于剧本的学院风格,这才得以成行,更换一部作品,这就行不通了。尽管如此,这一次的尝试还是再次让蓝礼窥见到了两种表演方式融合的一条潜在途径。
不过,正是因为表演如此投入、如此专注、如此顺遂,蓝礼也越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经验。
单纯以“超脱”的毕业考试来看,他确实达到了合格的标准;可在准备过程中,他却花费了无数的精力和时间,将“勤能补拙”的奥义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临场应变能力、角色理解能力、基本功发挥能力,都难以让人满意。
无论是公车戏份的七十一遍拍摄,还是杀青戏份的一遍拍摄,背后都可以看得出来,基本功方面他已经达到了标准,但如何将基本功融入自己的表演之中,他依旧只能算是半个专业演员,距离真正专业演员的炉火纯青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然,表现派演技是没有捷径的,只有不断地在表演之中打磨自己、锤炼自己,经验在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之中累积,最终融入身体之中、融入肌肉之中,成为一种表演的惯性,乃至于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戏。
这也是英国学院派演员隔三差五就要回去伦敦西区的舞台上锻炼锻炼的原因,就好像汽车一般,太久不跑了之后,引擎就要生锈了。
蓝礼不由就想起了之前保罗开玩笑式的戏言:百老汇或者伦敦西区。
在未来寻觅到机会的话,他一定要重新回到那片舞台上,最好能够出演一部古典戏剧,就是莎士比亚、古希腊悲剧、意大利喜剧那样的传统题材,因为这种戏剧对基本功的考验,尤其是台词的理解,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这是现代戏剧所流逝的精华。
第一次的,蓝礼意识到了自己的年轻。不仅仅是年龄方面的年轻,虽然以两世为人来算,他现在已经年过五十了,看待世界的角度自然与众不同;而是时光沉淀下来的年轻,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蓝礼的社会历练终究太少,跌宕起伏的人生经验也终究不足。
即使是在这一世,他从小就开始奠定文化的底蕴基础,并且接受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专业教育,而且两世起伏的坎坷经历也让他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有了不同的见解,这些都沉淀在了表演之中,也是“超脱”之前其他几部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
但“超脱”却让蓝礼意识到了:他在学院仅仅学习了两年时光,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打磨的时间仅仅不到六个月。简单来说,他站在舞台上的时间终究还是太少。他现在才未满二十二岁,他已经充分利用了人生的每一寸光阴,却终究还是太过年轻。像那些学院派的老戏骨们,哪一个不是在舞台上沉浸了十几年、数十年功力。
表现派演技就是如此简单,台下的努力,台上都可以体现出来,仅仅凭借着天赋,想要闯出一片天地,难,难于登天。
正如托马斯…爱迪生(Thomas…Edison)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奠定基础的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没有这一点点灵感,那么朽木也不可能雕琢成为宝物;但拥有了这一点点灵感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是成功的保障,那些挥霍天赋之后英年早逝的天才,在历史长河里,数不胜数。
对于学院的表现派演技来说,不断打磨自己,不断淬炼自己,不断积累自己,汗水在时间的沉淀之下,渐渐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最终完成蜕变。这是一个过程,百炼成钢的过程,艰苦,折磨,困难,但不经历,就永远都无法完成质变。
不久之前,一部“抗癌的我”让蓝礼对方法派演技和体验派演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一部“超脱”又让蓝礼重新梳理了一遍自己在表现派演技方面的造诣。
进入好莱坞以来,约莫两年时间,出演了一部电视剧和五部电影,自以为演技已经小成,媒体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甚至还收获了奥斯卡的提名认可,但现在看来,探索演技的漫漫长路之上,仅仅才刚刚开始而已。
这一次,蓝礼认认真真地开始考虑着,自己应该挑选一部百老汇或者伦敦西区的经典重演,脚踏实地地好好打磨一番。
想着想着,嘴角的笑容就不由上扬了起来。他喜欢这样的挑战,也喜欢这样的过程,也许乔治和伊丽莎白说的对,他不是天才;但他却坚信着,自己拥有一点点天赋,哪怕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零点五总是有的,他也要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一路的风景是如此美妙,他怎么舍得错过呢?
抬起头来,蓝礼眺望过去,看向了托尼,大声喊道,“导演,这场戏怎么样?需要我过去观看一下回放,我们再商讨看看吗?”
一声呼喊,打破了剧组的沉默,所有人齐刷刷地转头看向了托尼。
托尼打了一个冷颤,回过神来。然后举起了右手用力摇了摇,“不用!”这场戏就是两组镜头,不需要特写,刚才已经全部拍摄完毕,这也意味着——“完美!一切都完美到位!我现在就可以正式宣布,杀青了!”
原本以为自己喊完之后,大家都会欢呼,但托尼左右看了看,却发现大家都是一脸失落和扼腕,他不得不急躁地跳了跳,“怎么,你们还打算再来一遍?再折磨折磨?”
此话一出,大家终于回过神来,欢呼声响起,“呦吼!杀青咯!”
586 迷失纽约()
“超脱”杀青了,蓝礼觉得有些空虚。
之前每一次杀青的时候,对于蓝礼来说总是痛苦的,就好像从梦境回到了现实一般。当初结束了“爱疯了”拍摄的时候,他还大病了一场,那种感觉就好像感冒一样,病情本身不是太严重,鼻涕头热咳嗽发烧,小毛病都治愈了之后,身体却依旧无比沉重,头脑昏昏沉沉地,犹如抽丝一般,将隐藏在肌肉和血液里的疲倦和酸痛一点一点地抽出来,才能真正地痊愈。
但这一次却不一样,整个人有种虚脱感,却也仅此而已。内心空荡荡的,就好像辛苦学习了整个学期,一直期盼着暑假的到来,但暑假真正到来时,离开小伙伴们,离开学校,离开繁重的课业,突然清闲下来,反而有些不适应,不是伤心,不是痛苦,也不是不舍,只是确定告别时难免有些淡淡的失落。
回想起过去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是踩着固定的行程表,一丝不苟地阅读剧本、准备表演、进入状态,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是辛苦的,却也是充实的;还有之前在布朗克斯体验生活的经历,那是一段无比艰辛的日子,犹如踩着钢丝绳前行一般,却是无比宝贵的日子,不仅成为了亨利…巴特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他的一部分。
突然之间就杀青了,蓝礼站在原地难免有些失落。
以萨米、贝蒂为首的孩子们,纷纷涌了上来,和蓝礼一起拍照、签名、拥抱,除了萨米之外,其他的孩子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在电影屏幕上了,这就是他们一生唯一的一次屏幕经历,也是唯一的一次特别暑假,他们都希望能够留下回忆。
只是,这一个炎热的夏天,能否让他们的生活轨迹发生改变,这就不得而知了。
而后,就连不少工作人员都凑了上来,纷纷和蓝礼拍照留恋,试图记录下这难得艰辛、难得痛苦、也难得幸福的一次拍摄经历。没有人知道“超脱”上映之后将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甚至没有人知道“超脱”能否顺利上映,但他们却知道,这一段拍摄经历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剧组就地解散之后,蓝礼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沿着布朗克斯的街道慢慢行走着、散步着,感受着这片破败区域的混乱和颓丧;再回想起西奈山医院的那群孩子们,即使被宣判了死刑,依旧在孜孜不倦的生存着,犹如不屈不挠的杂草。
生活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在面对着自己的困难和折磨,而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应对方法,于是走向属于自己的结局,一步一个脚印,道路上的每一个步伐都是自己走出来的,结局也是自己的选择,不求光明,但求无愧。
布朗克斯的居民们是如此,西奈山医院的孩子们是如此,蓝礼也是如此。蓝礼收拢了自己的手掌,感受着指尖压迫掌心的魄力,前所未有地坚定。
离开布朗克斯,搭乘地铁回到了曼哈顿,穿行在那些又陌生又熟悉钢筋森林之中,试图寻找自己的公寓住所。结果却又一次忘记了所在的街道名字,老实说,搬到新公寓将近一年时间了,他在里面居住的时间却还不到三个月,似乎还不如酒店来得熟悉。
蓝礼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直接让内森送他回来了。想了想,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
“你应该知道,委托人的话语,我们不能全信,如果他说谎了,这会让我们在法庭上十分被动,这也是我们自己展开调查的用意。所谓的调查,不是让你简简单单地重复一遍委托人的说辞!”
夏洛特…凯莉(Charlotte…Kelly)低着脑袋,根本不敢抬头,双手紧张地交叉在一起,扭扭捏捏地握着,就连隐藏在高跟鞋里,丝袜包裹着的脚趾也都蜷缩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