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自己家的几个孩子面黄肌瘦不说,连个子也比人家矮很多吗?
“云香,看哥给你带什么来了?”一个不大的小子匆匆的走进来,从怀里掏出来多半个白面馒头塞进了云香的手里。
周氏的反应很大,赶紧让小五关上门,悄声问到,“四郎,这是哪里来的?”
四郎刘云阳不自觉的摸了一下自己的左脸,笑道,“我去问爷要的。”他舔了舔嘴唇,“我说今儿个送郎中,饿的不行,爷又向来好说话……”
“你爷同意,你奶就给?”周氏才不信老太太有那么好心。其实也没有人规定他们必须吃粗粮,只不过只要他们一家子朝着细粮伸手,必定会迎来老太太的各种刁难。后来大家为了少点麻烦,干脆就只吃粗粮了。
“云香你快吃!”云香接过那白面馒头,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她来自于末世,观察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这倒座坐南朝北,光线十分不好。庄户人家节俭,也不会刻意的点灯。四郎脸上的巴掌印别人没有发现,她却看到了。在人情极度冷漠的末世来的人,哪里享受过亲人的爱!
云香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哥,谁打你了?是不是因为这块白面馒头?”
周氏等人闻言都忙看向四郎。四郎张了张口,只是低下了头。瞬间,周氏的眼泪又下来了。云莲赶忙湿了布子给四郎敷脸,又要安慰自己的娘亲。
“娘,你总是哭有什么用?”云香实在不喜欢过于懦弱的周氏,“眼泪能解决问题吗?能让你的儿女吃饱饭吗?能让我们不挨打吗?”
“是娘没有用……”周氏听到云香的话,心中也是五味陈杂。她擦了擦眼泪,“可是这么多年了,你奶和你爷……就是那个脾气,咱们总不能对他们咋样。”
“改变不了人家就先改变自己!”云香坐直了身子,“娘,这个家是大家的家,为啥什么都是你和爹在做?你想过没有,咱们一家做的是最苦最累的活计,可是吃的穿的却是最差的,这是为啥?”
周氏沉默了一会才道,“因为你奶不待见我们,我的家境差,咱们家孩子又多……”
云香翻了个白眼,“娘,咱们家的孩子是多,可是我姐和我哥每天都在干活!我和小五每天还割猪草、捡柴火呢!可以说咱们一房人没有一个在吃白饭的!可是二伯一家呢?二哥和三哥都多大了?也只是在农忙的时候下下地,平日里还不是到处去玩?绣儿姑姑呢?她比我姐还大一岁呢,每天也只是绣绣花而已!我们不如人家吗?”
小五点点头道,“对,我二姐说的对!咱们干的活是最多的!凭啥就只能吃粗粮?凭啥打我哥!”
这次连云莲都觉得云香说的有道理了,附和道,“咱娘一个人干的活就顶二伯家全家的活计了。可奶就是看我们不顺眼,这是为啥?”
“还能为啥?”云香笑道,“一个人,若是他自己都觉得比人家低人一等,谁还会拿正眼看他?不尊重自己的人,别人怎么可能尊重他?”
几个孩子都若有所思,周氏犹豫道,“那我要怎么做?总不能以后就不干活了吧?”
“不是不让你干活,应该咱们做的,咱们就做,合理的做。”云香想了想举例道,“比如说,本来家里就是应该你和二伯娘轮流做饭的,为啥这次你又接连做了好几天?”
“那还不是因为你二伯娘说身子不舒服吗?”周氏讪讪的笑了笑。
云香深吸一口气,“娘,我最近几天十分的不舒服,我看你是没有时间做饭了。你去问问二伯娘肯不肯替你几天?”
周氏是善良,却不是傻。“你二伯娘……”
“肯定不会愿意的!二伯娘说不得还得闹到奶那里去,说娘想要偷懒呢。”四郎苦笑道。“根本就没有可能。”
。。。
第四章 去镇上()
“那娘你今天做了饭,明天就别去了。”云香想着周氏这么突然的改变肯定会引来不满,于是道,“就说……去看病?”
四郎摇头,“咱们村里就有郎中,这个说法肯定不行。”
“那就说,我们去镇上的绣房里接些活计做?”云莲出了主意,立刻又摇头,“那奶还不天天问咱们是不是拿到了钱?忒烦。”
小五着急的转圈圈,他也好想出去玩。“要不就说咱们去大舅家?”
“那你奶肯定不同意!”周氏摇头叹气,“我自从嫁进来,你奶就看得我可紧了,轻易不让我回娘家。”
“不如……就说要去拜拜菩萨?”云香想起刘王氏还是很迷信的。“就说我和姐接连掉到河里,怕有什么说道。去拜拜菩萨求安心?也为了全家好,就是香油钱咱也自己出。”
“这倒是行。”周然点点头,“我的银戒子当了,还剩下两串钱,若是不花了,你奶肯定浑身不舒服。”
“娘,你有没有想过,我奶为什么怕咱们手里有钱?”云香问道。
周氏一噎,四郎开口道,“是因为奶怕咱们不听她的了!”
“对,有了钱就硬气,咱们腰板挺得直了,她说话就没有力度了。”云香点头,“你们想,我们一家六口,兜里没有钱,吃喝全靠着奶分配,哪有说话的资格!”
几个人都若有所悟,就连周氏都感叹道,“怪不得你奶对你大伯一家子那么好,是因为他们家有钱啊!”
云香抿嘴笑了笑,这些包子还有救!一直以来只不过被压得习惯了而已,没有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可以反抗的,更不知道怎么样去反抗。
晚上,周氏和刘成双躺在炕上,说了白天的事情,刘成双长时间的没有说话。就在周氏以为他已经睡了的时候,他却开口道,“孩子他娘,这些年苦了你们了。可那毕竟是我爹娘……”
“我们也没有说就不孝顺爹娘……”周氏坐起来,“可你也得为了孩子们想想吧?云莲都十二岁了!再过几年都要说亲了,可是你看她那单薄的样子……还有四郎,都十岁了还没有启蒙……咱们手里没有钱,若是下次再遇到云香的事情可怎么办?娘连请郎中的钱都不给,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去死吗?”
看着激动的周氏,刘成双被说的哑口无言,“这私房钱……要不就存一点?不过孩子们说让你不要总是帮着二嫂干活的事情我倒是赞同,你又是下地,又是做饭的,实在是太累了一些,我也心疼。”
一句话把周氏说的语气软了下来,她从新躺下,“嗯,我知道了,明天一早我就去和娘说上香的事情。正好带着孩子们出去也休息休息,你去了地里也别再回来,免得又把活计都退给你。二郎、三郎也都不小了,不是干不了活,给二嫂帮忙也累不着二嫂。”
刘成双点头应了,闭上眼睛也认真的考虑起孩子们的事情,越想越是心疼,不知不觉的天就亮了。
周氏去和刘王氏说了想去庙里上香的事情,周氏虽然不太高兴却还是点头答应了。这老三一家子一年到头都圈在家里,老实的很。这次的事情关系着自己的老闺女,还是得给这一家子吃点甜头。不然事情的真相被传了出去,绣儿可就不好嫁了。
周氏欣喜的转身欲走,刘王氏却在身后开口道,“香油钱也用不了多少,哎呀你老妹子最近总是胃口不好,人就不精神了。”
周氏的脸色有些僵硬,下意识的就想转身说会给绣儿买点零嘴之类的,可是想到昨天云香的话,硬是装作没有听到,咬紧了牙,匆匆的走了。只剩下刘王氏为着儿媳妇的表现和以前不同有些不悦的皱眉。
周氏快步踏入房间,看到等在里面的四个孩子,忍不住笑了起来。突然觉得刚刚的表现让自己都觉得爽快。于是开心得道,“走,咱们去镇上松散一日!”
几个孩子开心的眼睛发光,却喊都不敢喊一声,就这么抿着小嘴,快速的收拾好了东西,跟着周氏出了门。
从靠山村走到镇上要走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幸好几个孩子都是常常劳作的,就是小五也是实在不行了才让周氏抱了一会。他们五个人没有去坐牛车,一个是要花钱,一个是怕遇到熟人。
青阳镇不小,来往的人也多,所以街上十分的热闹。几个没有出过门的孩子都瞪大了眼睛四处的张望,周氏怕孩子们走丢了,紧紧地盯着他们。
“今天娘身上有钱,你们想要什么?”周氏看着孩子们一阵的心酸,“以后娘偷偷的接些绣活晚上做,攒了钱,你们就可以常常来镇上了。”
“有了钱,也没有时间来啊!”云香道,“除非活计能少一点。”云香可不是包子,她打定主意要让二郎和三郎一起干活,就绝对不会放过他们。“娘,你会刺绣?以前怎么没有见你做过?”
“以前是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份心思,现在……就只能做点粗糙的活计。”周氏看看自己手上的茧子,“若是好料子,怕是会滑丝的。”
“娘,咱们去绣莊看看去。”云香想了想,“我这次昏昏沉沉的感觉好像突然会了好些东西,刚刚娘说绣活的事情,我突然就觉得自己好像会。”
周氏几人一听,都紧张的看着云香,很多老人都说过,掉进水里容易被水鬼附身什么的,云香不会出啥事吧!
云香失笑,“我觉得,说不得我是可能得了哪位神仙的青眼,要不然怎么会那么快好?”她看了看几个人的脸色,又道,“连郎中都说极为凶险,可我那么快就康复了不说,还学了本事,这不是天大的好事?”
利用封建迷信来解释自己的异常,在这个时代无疑是十分靠谱的。果然周氏几人都释然了,周然更是念了好几句‘老天保佑’之类的。只有四郎嘱咐道,“这件事情谁也不要说,只说是以前咱娘教的就是了。”
。。。
第五章 善于发现的眼睛()
娘五个去了绣庄,云香仔细看了这里的卖的一些绣品后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她在末世之前是华夏文化推广协会的会员,身为一个女生,自然对刺绣啊、服饰啊、首饰啊十分感兴趣。在推广期间,她也接触到了一些民间的艺技传人。多少学了两手。不敢说手艺多好,但是现在是够用了。
这里的花样大多重复比较多,而且立体感也较差。配色鲜艳,却没有过渡,让人感觉不是很舒服。可能是县城的原因,这里的绣品档次不是很高。有钱人大多是专门定制,或者自己养几个好的绣娘。甚至是专门去省城进行采购的。
要想绣出好的绣品,自然要用好的绣线和布料。可是如今娘的兜里只有两串钱,也就是二百文钱。根本就不可能买到自己需要的那些东西。她环视了一下这个绣庄,在看到堆放在角落里的边角料时忍不住笑了出来。
“老板娘,你们家的碎布头咋买?我们买点回去打补丁。”云香指着那堆边角料问道。
周氏愣了一下,看了看自己几人的衣服,愧疚的点头,“都是娘没用,没有让你们穿过一件新衣裳……”
得,周氏的自我批评模式又开启了!云香也可怜兮兮的看着老板娘,“我们家穷,还请您多给便宜点。”
老板娘看着眼前的一家五口也有些心酸,这些对她来说不过是些没有用的垃圾而已,于是大方的道,“都拿去,不要钱了。”
云香极开心的道谢,小五也跟着说了几句极讨喜话,让那老板娘眉开眼笑。“这小子可嘴真甜!你们还要买什么,我给你们打八折。”
“我们还要买些绣线,和绣花针。”云香道,“老板娘你这里收绣好了的帕子吗?”
“自然是收的,直接在我这里领活也行,按你绣活的好赖给钱。”老板娘见这看起来贫穷的一家却是买了中上等的绣线,心里猜他们想要以此赚钱,“你们绣好了拿来给我,我绝对不会压你们价的。”
离开了绣庄,周氏的身上就只剩下五十九文钱了。周氏看看天色,已是吃午饭的时候了,“今天难得来一趟,娘带你们去吃碗炸酱面。”
炸酱面是中国汉族特色面食。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码的,称“过水面”。
包括周氏自己在内的娘几个都抱着大碗呼啦啦的吃了起来,小五还在不停的感叹,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云香却看了看其它桌上的人。
“云香你怎么不吃?特别好吃!”四郎见妹子不吃,很是奇怪。
云香见其它桌上的人也吃得喷香,还有一些人站在一边等桌等碗,看来这个味道是被人喜欢的。可是她仅凭嗅觉就感觉到了这碗面的平凡。酱炸的不透,肉丁少的可怜,菜码只有黄瓜。面条入口,并没有很劲道的感觉,说明和面的功夫不到家。
这样一碗面,对她而言真的算不上好。可就这样一碗面,却是被人追捧的。她低下头,想着分家之后,也许可以在吃上动动脑筋,说不得也会有大笔的银子入账。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得分家才行!云香默默的吃着面,还是先偷偷的攒些钱吧,免得到了分家后手里没有启动资金。
云香有一次叹气,若是空间恢复了就好了。空间里起码还有土地,一家人总不会饿着了。
一家人回到家,周氏就被刘王氏叫到了上房。
“娘,我们去庙里上香时遇到个高人,人家说家里有些事端,得做法才能消除。我的钱本来还不够,还是云香答应每隔五天去给人家干一天活,人家才勉强同意给办了办。”
周氏哪能不知道婆婆的想法。一个是掌握她们的行踪,一个是看看她有没有自觉的花钱孝敬自己或者给绣儿买东西。于是她就照着云香的话说了,正好给了云香去交绣活的时间。
刘王氏有火没处发,只能冷着脸道,“都这个时候了,快去做饭吧!”
周氏却紧记女儿的嘱咐,硬着头皮装傻,“今天是二嫂的日子,估摸着应该做好饭